2016高考文综全国卷1 高考全国卷如何提高文综成绩?

2016届全国Ⅰ卷考生,高三的时候就关注了这个问题,最初写下的答案也几乎都看过,首先真心感谢各位答主写下的答案(包括所有与高考相关问题下的内容)曾带给我的帮助,于我失意迷茫的、充满怀疑的高三里带来过光亮,创造了无数可能性,战胜了所有不可能。

之所以选择回答这个问题,不是因为我的高考文综成绩讲出来战绩有多辉煌,也不是因为在整个高中时期我的文综成绩次次名列前茅,与此相反,我从最垫底的位置一步步走上来,个中艰辛,尤为深刻。高三开学的收心考试,全年级文科生700+,我排整整150,文综名次400+;高考,年级名次56,文综名次87。

让我觉得,没有辜负那些努力和苦难。

——————————————————

昨天一个学妹私信我她按照我的方法整理的历史笔记的照片,这是我在写下这个答案时期待的结果。
我在答案里展示出我笔记的部分内容,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笔记整理的格式,并没有义务把全部的内容公开。通篇我在讲整理笔记的重要性,为的是提供给你一个梳理知识的方法,并从这个过程中逐渐把握教材脉络和考点分布。
市面上有关历史年代和各科答题模板的书籍应有尽有,大可不必费心自己动手整理。但为什么我还是坚持自己完成笔记本?因为这些内容里包含了我自己的理解,符合我的记忆习惯,在考场上我能得心应手地运用。
这才是整理笔记的真正意义所在。

有些高三生可能对时间有所担心,在这里我要说,整理历史年代是我从四月份才着手去做的,不存在整理不完一说。它不需要花去专门的时间,你可以在任何零碎的空隙去完成。只要你用心。
如果你现在基础较差,不要急功近利寻求捷径,也不要抱有“我开学以后开始整理”“我明天开始整理”之类拖延的想法。有一句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就算所有的鸡汤都是空话,但是请你相信一点。
天道酬勤,不劳无获。

2017/2/1

——————————————————
已有的答案多是侧重讲解答题技巧,而我认为比答题技巧更应重视的,是学会整理知识,并达到记忆的最大化。
文综成绩中我提升最大的是历史,而历史是公认的在全国卷文综中最难的部分(据往年我省平均分来看),所以这个答案会最先、最多地讲述历史部分。
我的历史老师曾说,如果高考带课本进去,你会比原来的分数少考十分。
应对全国卷历史不能靠死记硬背,课本上大多数的背景过程意义等也都是无用的;但课本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比大量刷题更甚。那么课本的重要性体现在何处?年份。
约80%的选择题涉及到年份(或者年代),如果你对于题干中给出的时间很懵圈,是无法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的,那么对于答案的筛选也无疑是瞎猜。
历史老师还说过,你猜对的选择题都算是错的。
如果你表示怀疑,那么我来举几个栗子。

1.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用地。公文中有“垦仰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19世纪60~90年代)
B.戊戌变法时期(1898)
C.预备立宪时期(1906~1912)
D.中华民国初期(1912以后)

为方便对应,我习惯把年份写在题干或选项给出的时期旁,即使这道题不考察时间,做题时也会对该时期特征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题干中写道“科举”改为“办公用地”,“天恩”反映出此时是清朝,所以公文对应的事件则是废除科举制。废科举的时间在1905年,所以本题选C。

2.1549年,英国一乡绅抱怨说,地主们正在贫困起来,因为“这王国大部分田地仍维持了过去的地租”。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传统贸易中心的转移
B.货币贬值引起物价上涨
C.封建地主地位下降
D.商品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题干提炼出的意思是地租不变而物价上涨,因此英国地主开始变得贫困。这道题很容易误选A项。但如果了解英国这段时期的历史,就会判断出A项中“贸易中心转移”发生在17世纪英国商业发展阶段。题干中的1549年,英国由于新航路开辟而引起的价格革命,货币由黄金白银变为纸币,极易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所以本题选B。

可见,如果把握不好年份(年代)及其对应的时代特征,你的历史选择题一定程度上就完蛋了。
关于年份的记忆,最好不过是总结出自己的记忆体系。以下是我在总结时的一点经验之谈,希望对看到这里的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首先说一个不要。
千万不要去背大事年表,千万不要去背大事年表,千万不要去背大事年表。
至于为什么,实践出真知,谁背谁知道。

需要总结的只有两段时期,一个叫中国古代,一个叫其他时间。

中国古代一般没有明确的年份,所以总结多侧重于时代特征。把年代划分为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最好写上建立和灭亡的具体年份),把时代特征划分为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然后翻书一点一点总结,大字小字图片说明都不要放过;不要全靠抄一轮二轮的复习资料。

摘录一点当年的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
经济:土地私有制出现/铁犁牛耕/水利工程(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私营工商业兴起/重农抑商出现(这里说一点,像“出现”“发展”表示程度的词要标注好,选项中常考)/私商取代官商/初税亩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王位世袭制/军功爵制
思想: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子)/兵家(孙膑)/墨家(墨子)
科技:司南/《春秋》记录彗星和哈雷彗星/《甘石星经》/九九乘法口诀表/筹算法/《黄帝内经》编纂/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至于其他时间,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相当于把课本改写为编年体。
但我陈述的并非大事年表式的编年体,而是某一时期下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的顺序。时期可以根据课本目录划分。
以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为例,将该时期划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教育和科技成就,复习时一目了然。

一个建议!
整理的时候不要嫌麻烦翻三本书而不把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写在一起,否则复习的话不把笔记本来回翻个十几遍算我输。

技巧性的知识明天再写。
就算没有人看……也要顽强地写下去。
2017/1/29

———————————————

我的历史老师曾说过,如果你的选择题全对,那就意味着你有了得满分的可能。
非选择题是一个很难拉开差距的题型,而且是一个很容易提升的部分,所以大多数的练习要针对选择题来进行。
我的历史选择题最多错到过9个,那张考卷只有四十几分。
如果你正处在一轮复习,时间充裕,整理错题本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考前看错题本,可以保持良好的题感。高三一年刷了数以千计的选择题,最终整理的只有103道。
题不在多,要有代表性。
可以用手写,也可以用粘贴的方式。可以用手写,也可以用粘贴的方式。
比知道正确答案为什么对,更重要的是知道不正确的答案为什么错。

下面我要讲的选择题四步骤,真正让我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将选择题的错误率保持在两个左右。
读题时,将题干和选项中的关键词标注出来。关键词一般是时间,名词(人物,地点,大事件,制度,角度)和副词(根本,直接,彻底,否定,唯一,开始)。
第一步,有没有。
选项中时常有许多混淆视听的陈述,它们看起来万无一失,令你犹豫不决。在一来一去的思考之间,容易失手选错。但你没有考虑到,题目中压根没有提到选项中的事情!
第二步,对不对。
这需要靠熟记历史常识和时代特征来判断,往往也是最先被排除的错误选项。
虽然有些题目的陈述与题干大致相符,但它有悖于史实,所以也应当排除。
e.g.据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想戒不用美货,是以本布畅销,顿形畅旺”。上海织布厂的发展境况侧面反映出
A.洋货的市场竞争力较弱
B.国内商品市场过于狭小
C.民族经济生存与发展艰难
D.中国织布技术领先世界
A项中看似符合题干所述,但并不属实,所以错误;B项由“畅旺”可见国内市场庞大。题干中“相戒”由此才“本布畅销”,反映出早期人民抵制洋货,可选出C项。
第三步,全不全。
如果一个题目中涉及了两方面,选项中部分正确也算错误。
除非其他三项都有明显错误,否则此项应当排除。
第四步,深不深。
这就涉及到“最佳选项”,是指在四个选项都正确时最反映本质的那个答案。
遇到这种题,就要靠你出色的判断力,以关怀苍生的胸襟,洞察时事的眼光,来透析事物的本质。……我只能帮你到这了。

非选择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结合材料”,一种是“结合材料和时代特征”。
前者的答案全在材料里。以除去逗号的标点为划分,每一句话必有一条答案——不要怀疑,而且这样不易重复或者遗漏。
后者则容易许多。即使你从材料中没有总结出那么多答案,你仍可以凭借时代特征,诸如“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高度发达”这样的套话得分。

不论问原因,问影响(正反两方面),问意义,或是其他第一次见到的奇奇怪怪的问题,都可以用上述方法分析。

作答时需注意三点,一是角度,高考阅卷按点给分,角度重复不给分,一定要尽可能多的从不同角度回答;二是语言,不可照抄材料,在表达完整的前提下,字数越少越好;三是格式,一定要标注序号,一问中有两小问时要写清问题。

关于历史部分写到这里就结束了。自己的经验之谈,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效果。
但我觉得每一个答案的意义不止于此,当你看到这些,你会知道,在高三那个艰苦甚至痛苦的时期里,有人和你站在一起,并愿意竭尽全力帮助你。

2017/1/30

———————————————

整个高二及高三上学期,我的政治成绩属于在名次表倒数后十位绝对看得见我的名字的那种糟糕。而政治老师非常喜欢提问,每节课必然要提问3-5个人。我因为成绩不好,所以是她的重点提问对象。时至今日,还是有一种深刻叫做被政治老师提问所支配的恐惧。
然而正是这种督促,使我打下了还不错的基础,才得以在日后方法得当后有了明显提升。

政治在文综中是写字最多的科目,因而耗时也相对较长。许多人因为政治而写不完一张考卷。
在政治二卷的作答中,所花费的时间应该被用在读材料和写答案上,而很多人浪费掉的时间,却是在回忆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你或许可以清楚记起这个知识点在课本的哪一节,哪一页,哪一段,却偏偏想不起这句话是怎样完整表述的。这才是最令人懊丧的。
所以背课本,势必是学习政治中最重要的一环。
但什么才算是背过?不是你在背过几遍后,合上课本再流利地背出来,而是随时随地想起一个问题,就能把它复述出来。如果我现在问,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多少人可以立即想起答案?
自我检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你可以随时向自己提问一个昨天你背过的问题,那些回答不上来的才是日后需要加深记忆的重点,也避免了重复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知识点而浪费时间。

一个许多学生乃至老师都非常容易忽略的部分就是目录。
目录不需要一字不差的背过,但需要达到通过目录回忆起整本书框架的程度。以知识点比较零碎的文化生活为例,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哪一部分是最先讲的?哪两部分又被放在了同一课下?
对目录越熟悉,你越能够记住在这一课下讲了哪些知识点,甚至通过上文提到的自我检测,可以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把整本书所有知识点回想起来。

还需要在复习中特别注意的,就是限定。这点在哲学课本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同一个原理往往有许多不同名称,比如你所熟知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如果一道题的限定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原理”,你还能够准确作答吗?
再比如,矛盾的原理又可以替换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联系的根本内容”“发展的根本动力”“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等等。当考场上出现一个不熟悉的限定时,足以让你的心情跌到谷底。上文所述的目录中的单元题、课标题也常作为限定。

更新

学习政治应注重总结,总结的内容不好描述,下面用一个经济生活的例子来展示。
2016年的一个常考热点是供给侧改革,课本上没有明确的原句,答案的范围也非常广泛。你需要大量做题,校正答案,总结考点。
我所整理的供给侧改革的要点如下。
1)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创造动力)
2)消费的反作用(导向作用,消费热点,劳动力)
3)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经济发展依靠内需拉动,产业结构调整,创新)
4)宏观调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供需平衡)
5)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6)生产要素(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7)劳动者(权益,素质,合理流动,劳动积极性)
8)企业(生产成本,产能过剩,供给质量)

我的政治老师把四本书所有诸如此类的考点做了总结,抄在课本上几乎留不下一点空白,虽然需要背诵的内容增加了很多,但是效果也非常显著。如果老师在一轮复习时没有总结这样的知识,自己整理将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就看你觉得花费这些时间是否值得了。

另一个需要总结的部分是每本书中不包含于任何一道大题,但有时会在非选择题中用到的句子(多为定义)。常考的知识点大家都能写上,之所以有人得分高,就是因为写上了这样的话。选择题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句子,影响你的判断。至于具体如何在题目中落实,我真的拿不出针对性的方法。全国卷的文综,材料永远是第一位的,包含了绝大部分这道题目中用到的知识点。如果你找不到考点,就看着答案,一个要点一个要点地对应材料,反复的次数多了,自己也会摸索出分析材料的方法;不限于历年真题。至于具体如何在题目中落实,我真的拿不出针对性的方法。全国卷的文综,材料永远是第一位的,包含了绝大部分这道题目中用到的知识点。如果你找不到考点,就看着答案,一个要点一个要点地对应材料,反复的次数多了,自己也会摸索出分析材料的方法;不限于历年真题。
全国卷政治的答案一般不包含原理,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它把原理和材料揉在了一起,用材料中的主体替换原理中的概括词。但是这种能力很难达到,所以我建议还是写上原理,然后抄材料。

最后说一点,政治答题并非字越多越好,把握考点才是关键。
我写字其实有点慢,间距也比较疏松,我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思考。我曾经看过一张密密麻麻的政治答题卡,写的字几乎是我的两倍多。虽然那张答题卡的得分和我的基本持平,但是我为其他题目节省了时间,这就是胜利。

———————————————

地理是文综中偏向理科思维较多的,个人认为,刷地理选择题的成效不大。因为成百上千道题做下来,几乎遇不到相同的题型,整理错题本在这种情况下无异于浪费时间。
地理可以划分为三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由于知识点多而零碎,准备一本笔记至关重要。笔记的顺序就按照一轮复习资料所讲的来。
不要试图把笔记写在一轮复习资料上,因为到二轮的时候你完全就不知道把一轮资料扔在了哪里。
地理总是有很多图和表,这时不要吝惜你的资料,该撕的放心撕(但是一定要确认背面的资料是否还有价值),然后贴在笔记本上。
空白处可以补充该考点常考的题型。
甚至这类你自认为烂熟于心的知识,一旦记忆有所偏差,可以方便地查到。
一轮复习结束后,这本笔记相当于把课本知识重新整合梳理了一遍,就再也不用费劲地翻课本了。

区域地理是相对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记忆的。
我采用的方法是画地图。不是整张世界地图,而是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来。纸张大小应与你手中的地图册上的区域地图类似,太小则无法在图上进行标注。
标注的内容应包含且不限于,经纬度,地形区,洋流,重要的山脉/水域/海峡/etc.,气候,等。甚至你可以把相应的人文特征写在一旁。
对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有了准确把握,你就再也不会惧怕区域地理的题目。

非选择题的作答,一如上面所讲到的那样,重在材料。
不仅是文字,图片和图例也能承载大量的信息。和上述政治一样,对应答案分析材料,培养对材料的敏锐度。
一套地理考卷的非选择题中,除了一两问是根据材料特点来设置的题目,其余题目基本大同小异。这种情况下,积累术语是的高分的保证。
我粗略地把考点分为五类,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和自然地理。要在做题中总结常考类型和对应术语。这套方法是我在高考前几个星期前才开始实践的,总结的有很多纰漏。趁时间尚且充裕,不要放过每一套卷子;但整理的题型的选择一定要有普适性。这套方法是我在高考前几个星期前才开始实践的,总结的有很多纰漏。趁时间尚且充裕,不要放过每一套卷子;但整理的题型的选择一定要有普适性。

———————————————

以上,是我高三学习文综的一些见解。

2017/1/31

后续可能会更新一些鸡汤的文字,我确实有些话是想对高三生说的。
学习方法已经全部写完了,没有兴趣看下去的可以就此打住了,感谢看到这段文字的大家对我的肯定。如果我的方法能对你的学习起到一点微小的帮助,荣幸万分。

私信不再回复专门题型的讲解,或者从某分数段提升的具体实施办法,有许多相应的答案,对症下药自然是比我的建议更切实有效。望见谅:)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130103/749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2016高考文综全国卷1 高考全国卷如何提高文综成绩?》为网友繁华落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