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使用此种方法你可能什么东西都学不会,只是考试分高而已,只可应付,不可长期服用>
<警告!:使用此种方法你可能什么东西都学不会,只是考试分高而已,只可应付,不可长期服用>
<警告!:使用此种方法你可能什么东西都学不会,只是考试分高而已,只可应付,不可长期服用>
如果纯应试的话极为简单。你都不需要理解你学了什么。尤其是应付知识点少的阶段性考试。学会揣摩老师的思维就OK了。首先知识点是有限的,其次老师不是神。老师只能在有限的知识点当中进行有限的排列组合。你只要挑出出现几率大的知识点组合成的题目背会即可。
每次考试之前我都给自己出一份卷子。老师考的基本不会超出我给自己出的题的范围。我就怕特别勤奋的喜欢玩花样的老师,他自己琢磨题。那样就麻烦了。好在这种老师少。像中考这种大考出题人也不敢玩花样,怕玩砸了,所以很好掌握。唯一不可控的就是作文而已。
===============
注:这个方法和刷题最大的区别就是,刷题你需要理解那个题怎么做,而这个方法只需要单纯的拿着答案和题目输入到电脑里,计算出现频率,之后记忆高频题目的破解方法。当你完全记忆破解方法的时候,你可能根本不理解这个题再说什么。此法利用的就是短期记忆。用此种方法学习 东西,你考完试就全会忘记,什么东西都不会获得,慎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应付那些你不太喜欢的学科,或者实在太忙,但马上又要考试,没时间复习了。还是像前面说的,此法对于知识点少的阶段性考试极为有用。索引知识点也不会花太大功夫。记忆量也小。
===============
你需要做以下几个步骤
建立题库
索引题库索引知识点计算出现频率常见知识点组合出现频率单一知识点出现频率制作模拟题
记忆修改并更新题库
1.建立题库:
顾名思义,把所有做过的,能找到的相关的题全部都找出来,开始准备建立题库。为此你需要做两点,也是最费时费力的两点。这两点做好了,后边你只需要补充新内容即可。一劳永逸的事情。
建立题库索引,索引知识点。
你无须具有任何编程知识。用excel 就全部搞定了。说白了就是编号。方便今后的计算,也方便今后寻找。
首先要先学会起名字
题库命名原则:学科,时间,地点,编号,额外信息
比如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数学题,命名为MathG10S1Midterm01 意思就是Grade 10, first sesmter, miderterm, 中间不要带“_”下划线,今后找起来也麻烦。
再比如2015年东城中考第一次模拟题数学,Math2015DcPt01 2015是年份,Dc东城,Pt是practice exam。 不要连续使用大写字母。
知识点命名原则:学科,编号
比如Math0001 Eng0031 Phy1003
之后的事情就比较枯燥了。打开教科书的第一页,开始索引你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个例子
现在假设我手里有我已经整理好的10条数学的知识点。如图:
然后是我手里的题库。如图:
注意题库和知识点是两个分开的sheet。注意题库和知识点是两个分开的sheet。
然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
选中一个cell 输入这个function选中一个cell 输入这个function
=COUNTIF(工作表2!C:E,"Math0001")
这个方程的意思就是在工作表2当中寻找Math0001这条定律出现的频率。如图所示。
之后选中第三个column,选择降序。
之后计算出现的概率
输入这个function:
=C2/SUM(C2:C11)*100
(๑•̀ㅂ•́),✧ 根据我的周密计算,出现频率最高的依次是第五,三,八条。熟记破解攻略即可。
但是经过我精密的分析,最好记住出现概率在15%或10%以上的东西。你的“下限”越低,你分越高。
一本书里可能有成百上千的知识点,我们的时间很宝贵,所以有效的筛掉没必要的知识点很重要。
如果老师发了复习大纲什么的,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按着复习大纲来整理知识点和题库。
不过如果没有复习大纲的话,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途径就是去问老师。没错,老师都喜欢爱学习的孩子。你去问老师哪些知识点很重要,只是会给老师留下一个你是爱学习的孩子的印象,并且你还获得了你想要的信息。 反正老师是不会知道你在做数据统计应付考试的。
有一段时间为了收集数据,我天天下课抱着教科书呆老师办公室。老师看我这么爱学习,经常给我吃老师们自己准备的零食 =。=
==============================
讲一下破解技巧。
当你手里有答案的时候,你背会了答案,你也只是背会了这一道题的答案。当另外一道非常相近的题目出现了,你还是不会,或者你需要背两道非常相近题目的答案,这是一种既没有效率还浪费生命的做法。
我们需要构筑的是一种类似条件反射的直觉。这个想法是被巴普洛夫的狗条件反射的实验所启发的。这种技巧通过将“记忆”转化为“习惯/条件反射”可以节约我们的记忆空间,把记忆空间留给那些更需要被“死记硬背”的东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看到题里有一个三角形的时候,你第一个想到的东西是什么?我猜应该是底乘高除以二吧。这么说不准确,你根本就没有去想这个公式,而是“条件反射”地在潜意识当中呈现出来了。
这里三角形类似于一个触发器,触发了你脑内“底乘高除以二”的这条类似记忆但又不占存储空间的东西。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锻炼自己的这种能力。
看起了有些高深,实则很简单。
当你拿着10道20道类似的题目的时候,你比对这些答案,你肯定会发现一些相同的部分。
首先是题目的相似之处,其次是解题的切入点的相似处,再次是使用相同的定理,公式,手法等等的相似之处。其实所有类似的题目都是从一道最最原始的题目演变过来的。我们这里的事情就是逆推最最原始的题目是什么样子。当你掌握了最原始的题目,那么将来不论这道题再怎么变换,你脑内会自动触发这道题的解法。
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你学会了破解最原始的题目,再怎么变异都对你构不成威胁。
==========
赞多再更新吧。介绍一些省时省力的索引技巧。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