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华 青蛇 李碧华编剧、徐克导演的《青蛇》的价值在哪里?

关于《青蛇》这部电影,在看到这么几个问题

本片为什么叫《青蛇》而不叫《白蛇》?同为李碧华小说,如何将《青蛇》和原著小说内容做比较?如何评价电影《青蛇》?

在此统一表达一下观点:

第一, 判断一个角色是否为主角,需要满足三个条件:1.是否推进故事主线2.能否深化影片主题3.角色内在有没有变化和成长,所以很显然满足这些条件的女主角是青蛇而不是白蛇。第二,故事逻辑上讲,电影中青蛇和白蛇是两条蛇,但从人物情感逻辑上讲,整部电影其实只有青蛇一条蛇,白素贞自始至终演的都是人,也就是说,影片讲的是一个蛇精和三个人类的故事,通过人和蛇精的对比从而反衬出人性,是这样的一个创作思路,而白素贞在三个人类(许仙,白素贞,法海)三人之中并无特异之处。第三,就原著小说的问题,在此抛一下观点,本片作为独立的电影作品,它有自己独立的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且作为改编作品,主题一改,等于就借了原著小说的壳子,内核却是电影本身的,可以说差距很大,所以答主仅奉上电影解析,但没有原著小说的解析(因为没看过),当然对电影的解析并不是非对即错,仅有角度之差,欢迎探讨。第四,评价一部电影,可以从美术,摄影,剧作等很多角度去分析,在此答主既然主要站在故事主题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抛开形式,只谈内容,这也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落脚点,在这个部分做探讨的话,角色本身内心变化的线索要比对故事线索的梳理更加重要。好,下面进入正题。

====================================================================

《青蛇》这部电影取材自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早期的话本其实颇有深意,白素贞为报恩嫁给许仙,这个背景设定来看两人原本就不是什么郎情妾意的眷侣,本来报恩嘛,谈何感情(仅从故事设定层面),且她在杭州城治病救人百姓敬爱都称为活菩萨下凡,许仙这个窝囊废心里面就有些不爽了,在封建社会假如女性太过优秀完美,本身就是对男权的挑衅,是世俗伦理所不容的,再后来许仙发现白素贞是蛇精,注意是许仙发现的,他就主动跑找法海告状,于是法海出面将她收了,故事最后呢,许仙这个白眼狼负心汉就被小青给杀了,小青又去推倒雷峰塔,救除了白素贞,皆大欢喜。所以你们看,原始版本当中,法海其实并不是boss…许仙才是boss,而小青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力挽狂澜,强行升华主题顺利过审,逆袭成为了故事中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所以这原本是个讲女权的故事,多么可歌可泣,可见我们古人的戏剧文化还是非常有深度的。

当然在后来不断地编排和演义下,渐渐就演化成了目前这个当代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爱情版本,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大家都很熟悉了,故事框架和立意主题已经完全变化了,失去了原有的意趣,成一个相亲相爱一家人为爱联手打boss的这么一个故事,而且民间还演绎出了<法海你不懂爱>这类歌颂爱情的歌曲。那么我们再来看,在当前这个版本的故事框架下,四个主要角色重要性依次排序为:白素贞>许仙>法海>小青,也就是说,女主,男主,反派都有了…却多出来一个打酱油的小青,小青这个角色对剧情起到了什么推动作用呢?本身又不切合主旨,总之貌似是没有什么用的一个角色。

然而在徐克导演这部经典电影<青蛇>当中,正是因为小青原本的这个酱油身份,却让她再度逆袭重新当了一回女主,说她是女主的理由上面已经阐述过,满足作为主角的种种条件。然而此时该故事的主题却再次变了,既不说女权,也非谈爱情,故事两方也不再是善恶是非这样单纯绝对的对立,而是变成了讨论人性的这样一种主题,而然而在徐克导演这部经典电影<青蛇>当中,正是因为小青原本的这个酱油身份,却让她再度逆袭重新当了一回女主,说她是女主的理由上面已经阐述过,满足作为主角的种种条件。然而此时该故事的主题却再次变了,既不说女权,也非谈爱情,故事两方也不再是善恶是非这样单纯绝对的对立,而是变成了讨论人性的这样一种主题,而深化主题的办法则是“人”和“妖”两方的对比,用“妖性”来反衬“人性”。片中四个主要角色:故事逻辑层面来看,可分为三大种族,许仙-人,白素贞,小青-妖,法海-僧。而从角色情感逻辑上来说,其实就是两个阵营,人(许仙,白素贞,法海),妖(青蛇)。那这部主题是什么,讲的是什么,如何一步步浮现和深化的,我们下面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影片开场,法海站在高台上漠然看世间百态,他在看什么呢:人,妖。而他此时的身份是-僧,也可以说他是“神人”,因为法海便是作为一种高高在上的特殊存在,类似于“观察者”这样的一个设定,思索着影片开场,法海站在高台上漠然看世间百态,他在看什么呢:人,妖。而他此时的身份是-僧,也可以说他是“神人”,因为法海便是作为一种高高在上的特殊存在,类似于“观察者”这样的一个设定,思索着何谓人,何谓妖(这也是代入观众去思考的一个问题),

但此时在作为“观察者”的法海眼中人和妖都是贪嗔痴中打滚的业障凡夫,其“本来面目”都是盲聋喑哑、白赖癫狂、丑陋顽愚、五欲炽盛,仅仅只是“等级有别”,人不能走妖道,妖不能走人道。这是法海的逻辑。


打蜘蛛精段落,影片给出一个二元世界观:人-妖=善-恶(为了严谨做个补充,仅代表故事的世界观,不代表影片和角色的世界观)

然后蜘蛛精和林中产子两场戏之后的法海领悟到,原来人和妖并非善与恶,妖中也有善类。当然穿插着法海内心欲望的唤醒,作为法海内心转化的一个铺垫。

影片打破非善即恶的世界观,得出结论:妖中有善有恶,很复杂。(但影片当中如道士和众僧等人依然将二蛇视作怪物,此设定贯穿全片)

之后两位女主在雷雨中的屋顶登场。楼下是纸醉金迷的青楼,不远处即是书声琅琅的私塾。且妓院当中的侍女和私塾的书生还有私情。

影片深化这个世界观:人类当中亦是形形色色,不仅同时存在善恶正邪,还有郎情妾意,更加复杂。

那么,做人好还是做妖好呢?

白蛇:人是万物之灵,做人好。小青:做人真烦,简单复杂化(点题)还是做妖好。

此刻,影片摆出两种立场。


先说许仙

白蛇被教书先生许仙吸引,称对方为”老实人”,”老实人”是寻常意义上品性中正纯良的好人,理应是也是简单淳朴的一类人。

然而在“老实人”这个标签之下的许仙,却难以谈得上“老实”,作为第一个出场的活生生的“人”这一角色出场,可以说毫无角色魅力所在,只因为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凡人,既不高尚也谈不上不猥琐,长相又不属于出类拔萃,仅仅是就平凡,处处透着平庸。而他却代表了和你我一样的绝大多数普通人,人本就是如此,人性就是这个样子的,许仙在剧中的一系列行为很矛盾,可见角色的内心世界,也是代指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和矛盾:道貌岸然又沉迷女色,疑惑又不敢问询,恐惧却害怕声张,表现勇敢其实又懦弱,既爱着白蛇,同时又垂涎小青,三心二意左右为难,处处体现着作为“人”所特有的谨小慎微和自我否定,也就是说凡人的内心之中存在着的种种矛盾,挣扎,纠结和拧巴,在他身上都有。
包括许仙的同事教书老头,对白素贞和许仙的态度也是前后两张脸,先说白素贞住在深宅大院,骚得不得了,之后又称她为“活菩萨",背后说许仙酒囊饭袋,可怜可怜,当面却又说他,可喜可贺。

结论:不仅人间复杂,人也复杂,做人=矛盾。(小青胜一回合;做人不好,太累,内心开始逐渐领悟和觉醒,角色内心成长)

再说白素贞再说白素贞
她选“老实人”的初心类似于一些性工作者打算“找个老实人嫁了…”,这种心态本身就是很矛盾的,原因在于“害怕失去”,且在她明明知道许仙对小青有意的时候,又选择隐忍,她深知人性本就是如此,她心里的这种难以割舍,这种“放不下”,这又另是一种矛盾了,更具象一些,这是情感层面的矛盾,这种情绪在你我这等凡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拿不起,放不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千年蛇精没有什么不同,遇到情事只同凡人一般进退维谷,此时白素贞这一角色跌落成为“人”。

白素贞初识许仙的一段戏曲段落,就代表掩饰和谎言,后来她又教小青撒谎,称此为做人的修行,撒谎即是内心冲突的一种行为的外化,说谎这一行为本身,代表着“人”所特有,不忠于自己眼中所看到的真实,这就是一种对自我的背叛,白素贞当然懂,可她只认为做人就是如此,并未想过改变,因为她要做“人”。白蛇和青蛇一战之后决裂,心中却再次极度不舍,二次强化这种矛盾的情感,“人”才会流泪,流泪是因为痛苦,也正因为是这种困顿挣扎才带来痛苦。在小青的内心世界中心意取直,爱就爱不爱便放下,所以她是青蛇不是人,自然感受不到痛苦。(人因何而苦,只因心意不直,心生困顿,作茧自缚。

结论:白蛇=妖(其实已经是人)=矛盾=痛苦。(小青再胜一回合,做人不仅累,还很痛苦啊,再度领悟和觉醒)

最后是法海最后是法海
白素贞说法海没有凡人的感情,那他理应不存在凡人的这种内心挣扎,也理应没有痛苦,于是小青决定一试,可是她却想错了。法海在面对小青的诱惑时无力抗拒,同时又必须坚守戒律,呈现出更加强烈的一种自我矛盾,可以说矛盾升了一级,戒律和欲望的矛盾,就是贪图欲望又回避欲望的矛盾,这也正是本我与超我,理智与情感之间的碰撞,人人皆以为此,法海也未能免俗,所以法海终究还只是凡人。而此时法海由高高在上的观察者人设已然崩坏,同白素贞一样退居二线成为凡人。小青成为观察者,开始凸显作为主角和灵魂角色存在的意义。

小青水中玩黑蛇那个画面是很强烈的xing隐喻,反正意思大家都懂,反正就是很污就对了。。。总之最后法海没有忍住就she了…当他破戒之后怒而对小青暴起发难,正是这种矛盾的外化,“贪”与“嗔”看似冲突,却只在一念之间变化,更体现出了作为“人”的内在痛苦。这时候观众醒悟:一直以来担任‘观察者’这一身份的,其实不是法海,而是小青。

结论:法海=僧(其实也只是人)=矛盾=痛苦。(小青内心又一次觉醒和领悟,理解什么是“人”)

法海愤怒,要求许仙离开两只蛇精,许仙不肯,然而在此之前他已经被吓死过一次了。

揭示了人内心矛盾的根源,即“欲望”和”恐惧”的矛盾,因为欲望想要,因为恐惧而不敢要,所以拿不起,所以放不下,所以追求的时候顾虑担忧得不到,得到之后恐慌不安怕失去,追求的时候如履薄冰,得不到又心心念念地不舍,人之烦恼大多如此。人生如此,浮生如此。这就是凡人,是许仙,是白蛇,也是法海,当这种恐惧到极致带来的就是回避,许仙剃度也就象征着一种回避,对欲望和情感的回避。(故事的当中的理由是为了救两蛇精,但在小青看来则是背叛)白蛇青蛇去金山寺救许仙,是该片的情感高潮,许仙作为“人”,此时陷入了既爱且怕的两难当中,片中对他的内心痛苦展示相对比较平面(主要还因为角色不讨喜,观众并不会太去关注这个角色),其实他的内心时刻处于挣扎和困境当中,看似被抓进去做了和尚,实则也是他自己意愿的一种外化,而青蛇在最后看到他剃度为僧那一刻对他的背叛感到愤怒,又对许仙痛心和不忍,既爱又恨在她的情感里同时出现。此时此刻,她终于品尝到作为“人”的痛苦,小青流下眼泪,表明小青内心世界被颠覆,她真正领悟和觉醒,明白什么是“人”,体会到了作为“人”的挣扎和困境,与此同时,小青自己也成为了一个“人”。原来做人这件事情,并不需要努力,只要做到“痛苦”就可以了。

李碧华 青蛇 李碧华编剧、徐克导演的《青蛇》的价值在哪里?

水漫金山,寺院死了很多和尚,这个画面怎么理解都可以了,法海一意孤行酿成恶果,又揭示众生皆苦二者兼有之。最后青蛇杀许仙,其实和原始版<白蛇传>反而契合了,但理由其实不是因为愤怒和憎恨,因为在青蛇的世界观里,爱就应该努力在一起,只有爱和不爱,既不存在又爱又恨,也不存在又爱又怕,没有三心二意左右两难,你只能选择一条路才是救赎。杀许仙这一行为,表明小青的内心世界再度颠覆:她懂了什么是人,也理解生而为人的痛苦,但她依然不愿做“人”,不屑于做“人”,这是她的选择,只有强者才有资格做出选择,此时她可以选择做人,却不愿做也不屑做,完成内心世界的最后一次升华。杀许仙,便是成全许仙,是为了让他解脱,也让白素贞解脱,从小青的立场上看,这种初心的杀人行为,心意取直,正是道。而法海杀人却违逆初心,则是障道,所以说法海罪业深重,而小青却不是。



白素贞产子时法海云:白蛇产子,她已经变成人了。此时告诉观众,白素贞不是妖,是人。小青云:问世间情为何物,你们人自己都不知道,此时告诉观众,法海也是人。整部电影里只有青蛇是一条蛇,而且她不愿意做人。作为全片中唯一一个没有“人性”的角色,小青可以恣意洒脱,来去无碍。最后小青说:我到人世来,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连你们人自己都不知道,等你们弄清楚,也许我会再回来。潜台词:人性就是非常矛盾,纠结,反复的,世人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作为人,终究只能作茧自缚,时刻都在追求却否定自己,在挣扎和冲突,拿不起又放不下,正所谓,众生皆苦。

也就是点明主题:“人性"之痛苦,正是来自于人之矛盾。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90103/5861.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徐翔程定华对话 徐翔与安信程定华录音

原文地址:徐翔程定华对话作者:杀牛专业户一个是私募一哥——泽熙投资负责人徐翔,一个是券商明星分析师——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定华。昨日,一段曝光的午餐会对话录音速记,将二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不知是否巧合,昨日A股也创出近15个月

美国名将传略 陈纳德 (克莱尔·李·谢诺尔特) 克莱尔.李.陈纳德

陈纳德 (克莱尔·李·谢诺尔特)陈纳德全 名:Claire Lee Chennault生 卒:1893.9.3~1958.7.27出 身:小业主学 历: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克里佛航空学校)职 务:陆军第14航空队司令军 衔:空军中将夫 人:内尔·汤普逊(前妻);陈香梅(后妻)子 女:前妻

我看朱棣、李景隆和徐辉祖 徐辉祖

最近读了明史靖难之役的部分,对其中几个人物颇有感慨.  朱棣,不能不说是雄才伟略,“奉天靖难,以请君侧”。然而其成功,真的具有太多的偶然性。1399年,朱棣起兵于北平。朝廷派李景隆前往讨伐,当时朱棣不在北平,正在进攻大宁。李景隆的先

李民勇与徐敏静 李民勇和徐敏静集数

这两个人是《搞笑一家人》里面的角色,是一部喜剧片,可里面唯一让我觉得伤感的就是李民勇和徐敏静的感情故事。我不能将这称为是一段爱情故事,因为由此至终,李老师都是被动的在接受徐老师的这段感情。徐老师温柔可人,两个人又是同一间办公

声明:《李碧华 青蛇 李碧华编剧、徐克导演的《青蛇》的价值在哪里?》为网友曾天真现成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