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主作为国内最早的基金分析师,后来创建过国内第一只MOM私募基金,管理过上百亿规模的基金,目前又开始在互联网理财领域二次创业。从职业成长和为客户理财的经验来看,答主自认为还是比较有资格来回答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希望能提供一些亲身经验,帮大家在工作和理财中少走弯路。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个人目标和理财目标讲起。
理财的终极目标不是赚钱,是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赚钱只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像企业的目标也不是赚钱,是为了创造社会价值、员工价值、股东价值,赚钱只是实现这些价值的手段。
赚钱这个手段,在企业而言有两个实现路径,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相应地有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人也一样,有“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人的主营业务收入,就是自己赖以为生的职业带来的收益。无论是作为打工者的薪水,还是作为老板的分红或股权增值,都是。而其他业务收入,则是职业以外的其他行为带来的收入,比如投资理财。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投资的话,什么是我们最重要的可投资资产?是精力,以及支撑精力的时间。
是的,时间是我们漫长人生投资旅程上最重要的不可再生资产。
什么样的企业能有最长久的生命力呢?是那些把主要甚至全部资源投入到主营业务上的企业。只有把主营业务的壁垒做高,企业才能长盛不衰。人是一样的。
第一个建议:除非你以投资或理财作为职业,否则你不应该花太多时间、甚至不应该花一分钟时间在理财上。
这个结论是不是有些极端?其实也不。按的习惯,先讲一下自己的故事。
答主本身在投资领域十多年的经验,非专业人员进入投资或理财市场,能跑赢市场的概率基本没有,能赚钱的比例也极低。与机构所占有的庞大的资源、所花费的时间精力相比,你所花费的那点有限的精力,其实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的。如果把它花在你的“主营业务”上,相信结果会不一样。
以答主为例。答主入行几年之后,遇到了2005年开始的大牛市。周围人每天的投资收益都是以几辆汽车来衡量的。行为金融学里对个体投资行为总结有几个著名的效应:“羊群行为”、“过度自信”、“处置效应”。其中的过度自信在牛市环境下表现地会非常明显。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是投资天才,很看不上包括基金在内的机构的投资能力,当然更不会考虑以基金为投资对象了。在这样浮躁的环境下,像答主这样还每天早七晚十一勤勤恳恳扒数据做本职的基金分析工作,是格外不合群的。很快2008年的大熊市来临,过度自信转变为极度恐慌,这些个人投资者发现自己的投资模式毫无风险抵抗能力,5000点上涨带来的收益还抵不住1000点的下跌(关于原因后面再讲)。回过头来看,当初被瞧不起的基金,虽然也大幅度下跌,但仍然维持住了牛市所获收益的很大一部分,且在随后的反弹中会升速度也快很多。到2009年底,很多基金净值已经回到了2007年底的高点。
当然答主的勤奋也得到了回报。投资于自己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益原本是不太好计量的,但答主本身所在的金融行业,对于高端人才有一个相对成熟的猎头市场,每个人在这个市场上有一个身价。当然,钱不是衡量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不过这个可以作为参照。
答主2005年的年薪是14万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8年,某机构给答主给出的年薪是72万元。这个价格在2010年涨到了近200万元(不包括年终分红)。所以,年薪十五万,第一该投资的是自己,所有的时间也都应该花在投资自己身上。平常人的智商差距并不大,只要你愿意在某一个专业领域里花上足够的时间,成功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那么理财这个“其他业务收入”要不要做,如何做?
第二个建议:理财不仅需要投入钱,还需要承受适当的风险,以及付出等待的时间
理财,像其他任何追求回报的行为一样,是需要投入的。既然我们最重要的资产时间不能投入在理财行为本身上,那我们可以投入的是什么?
1、我们能投入的第一个资源首先是资金。
资金是理财的基础,就像一个工厂需要原料进行生产。只有原料并不必然会产出产品,所以资金本身并不产生收益。但资金是其他投入的基础,是10000前面的那个1,没有这个1,其他的投入都无从谈起。
很多人认为只有有钱才需要系统地理财。这个观点我并不赞同。无论钱多少,每个月都必须结余一部分资金用于理财,这应该成为一种习惯。“无论钱多少,每个月都必须结余一部分资金用于理财小得多,更多地不是因为钱多少,而是这种行为背后本身的自律与节制。
自律与节制是理财行为能够成功的关键。这与后两个投入有关。
2、我们可以投入的第二个资源是风险承受能力。
投资者心中风险是不好的东西,毕竟风险意味着亏损。但事实上,风险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只有风险过量了,它才会有破坏力。
资本市场的第一个本质是它是一个买卖风险的市场。
也就是说,它会给风险一个补偿,一个价格。这个价格的标价物,就是收益。所以投资象玩一个单摆。风险,就像单摆摆动前拉开的那个角度,而收益,则像摆到另一边的幅度。单摆的摆动幅度,与你开始时候拉开的角度有关。拉开的角度越大,摆动幅度就越高。投资也一样,你想挣更多地钱,就应该承受更大的风险。所以风险本身并不是坏东西。
如果一开始的那个摆拉的角度太大,把摆彻底拉崩了,就会丢失摆动到另一侧的机会。而在投资上,这就叫做风险过量:亏损太大,超过了你的心里底线,使得你在底部出局,从而丧失了未来获利的可能性。这时候,风险才是个不好的东西。
所以,节制风险是投资里需要时时注意的事情。所谓节制,一是不能浪费。我们有多大风险承受能力,要用足。因为这是收益的来源。二是不能过量,要在心理底线之上,不能把心理击穿。
资本市场的第二个本质是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能否获得风险补偿(收益),以及获取多大的收益,都是不确定的,都是一个概率。就像扔飞镖,可能你的水平能扔到9分,但就某一次而言,扔到1分甚至扔不准都是可能的。你要是扔了1000次,那平均分就会离9分很近了。时间,就是让你的投资离不确定性越远的工具。投资期限越短,不确定越高,投资期限越长,概率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就越高。
3、因此我们能投入的第三个资源就是等待的时间。
这个时间,不是说你要在投资上花费多少的时间,而是你的投资能穿越的期限。时间是投资的朋友,其实跟说次数是概率的朋友一个道理。
回过头来看,很多人在市场底部的时候会低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所以会选择承担最低的风险。在投资表现上,就是不投入或者投一点点。而随着市场的上涨,他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认识越来越高,到市场顶点的时候也达到顶点。表现为投入资金最大。这种“倒三角形”的资金投入,往往使得我们的投资最不能抵抗风险:最多的资金在最高点投入,市场掉头向下没多少,我们的盈利已经全部被吃掉了。再往下掉,很快就击穿了我们的心理底线,我们开始一笔笔撤出资金,到市场底部时候,所有资金都撤完了(正三角形资金退出结构)。
所以大部分人的亏损其实与投资品种关系不大,更多地是拜这个资金投入结构所赐。而这个投资结构的根源,则是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认知不足,以及风险节制能力不足。
理财行为要成功,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下工夫:
第一,要准确地了解到你的心理底线;
第二,要把投资的风险控制在这个心理底线之上。只有这样,风险补偿,以及时间,就都成了我们理财的朋友。
这是我给您的第二个建议。
第三个建议:运气是理财市场里最不可靠的东西,这也是一句忠告。
风险补偿和收益概率并不是在所有理财方式和理财工具下都有效。我们前面反复提及是正常市场。有正常市场,当然对应的就有不正常的市场。
什么是不正常的市场?要么风险补偿过低或过高,要么收益实现的概率出奇的高。什么是过高?我们前面说资金本身并不产生收益,其实也不完全准确。准确地说是不产生“超额收益”。超的什么额呢?资本市场会对资金给一个最低的使用补偿,这个叫无风险利率。理论上说,无风险利率就是资金完全不承担亏损可能性的情况下能拿到的收益。最接近这个收益的当然是存款利率。当然了,事实上的无风险利率会比存款利率略高,比如银行发行的保本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可以近似地认为是无风险收益率。这个数字在过去十年中最高曾经到过30%!但目前已经降到了3.9%。超过这个“额”就是超额。这意味着,你的投资品预期收益只要超过这个数字,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所有预期收益超过这个值,还宣称没有亏本风险的投资,都是不靠谱的。至少,它隐藏了它的实际风险。
当然你也可以说,我们的市场效率不高,会有一些投资无风险且收益率高于无风险收益率。我不能确定地说没有这种投资,但我们做投资前要扪心自问:我们凭什么拿到这个收益?凭我们的运气么?
前面说过了理财要成功有两个关键性的要素,一是了解自己的风险底线,第二是让自己的投资准确地在这个底线之上运行。
坦白地说,两者都不容易。想要了解自己的风险底线本身就不易,而这个底线事实上也在不断地变动过程中;让投资在底线之上运行就更难,底线在变,市场在变,在两个变量之上寻找解决方案,无异于头顶着足球走钢丝。所以,这两点,都得有专业工具来解决。
给我们的理财魔方()也打个广告:我们其实就是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帮投资者做理财顾问的一个平台。告诉您一个数据您就知道中国理财市场的现实有多荒谬。中国的公募基金在诞生以来的14年间,平均每年的收益率是19.2%,14年间只有3年是亏损的。但是,投资者并没有挣到这个钱。中国的基金投资者,70%以上是赔钱的。
我们希望能扭转这个现实,至少能让大部分投资者不再无谓地赔钱。这个目标,我们共勉。
微信公众号:licaimf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