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各自的经历谈得都不少了,我就呼应一下题目,用身边的众多创业例子来展示一下什么叫十个创业九个死。
先自我介绍:加拿大温哥华创业公司CEO,创业两年,最近的项目2016年10月立项,至今(2017年1月)成功融资两轮,三四月目标第三轮。四个月前搬进温哥华当地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一个月后搬到了他们能提供的最大的房间,二月开始团队搬出联合办公,在市区写字楼租了一套独立的办公室。二月回国在国内开办分公司。
两年内去过温哥华范围内的几乎所有创业峰会/路演大会,结识过几百个温哥华当地创业项目(大部分只是一面之缘/擦身而过,因为没时间),自己也是在各种失败中滚爬了足足一年半,走到这一步,我觉得我对于投资人的心态和标尺已经有一定的把握。以下是我见过的许多创业公司的判断。
这些都是我个人的判断,仅供大家参考,因为我也不掌握这些公司的所有真实信息,我的意见不代表这些公司的最终结局。
以下quote的原始资料内所有金额为加元,汇率 1加元=5人民币。
我会努力做到每日更新或者每周更新几次,争取更新满100个公司。
2017年1月31号更新
Real Estate / Product in Development
Seeking $100k / Pre Money $1.0M
Kylie Burton / kylie@kaidco.com /
联合办公空间的创业团队。
稍微普及一下,联合办公空间,就是租一层办公室然后精装潢然后做一个活动室一个厨房几个厕所一个大厅,其他空间分割为许多个独立的桌子和几个独立的房间,以极高的单价和较低的总价散租给创业团队。举个例子如果10000块在外面可以租100平方米,供15人办公,在联合办公空间5000块只能租一个小房间给两个人,或者3个桌子给三个人,利润就是这么来的。
为啥会有人租呢,因为小团队付不起10000块的租金,也下不了决心签常规写字楼至少一年的租约,所以一般都在联合办公空间先搞起来,失败了就散了,成功了马上搬出去。我们团队也是这么过来的。
这个可爱的创业团队于是就想到了融资去做一个联合办公空间。团队是不存在(1个人),在房地产行业的经验是零,在装修市场的经验是零,在写字楼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也是零。
对比一下,我们团队出生的联合办公空间,创始人是房地产大亨家族的继承人(也40来岁了),联合办公空间所在地的整栋50层的住宅+旅馆混合项目是自己家族企业开发的。开辟一小块地方尝试下联合办公空间,结果搞得很成功,半年以后就在城市另一头又开了一个更大的。
这就是积累,房地产家的可以轻松做好一个联合办公项目,因为他们对于行业的深刻了解,能很好把控项目的各个方面,做出并且管理好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办公空间。
而眼前这个团队(或者我应该说个人)的美好的梦想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有钱人,投资50万人民币左右,让她去租去装修去招聘团队管理和运营,然后,还只索求10%的利润分成。
50万人民币连外包做一个联合空间的入驻企业登记/管理/结算平台都不够,连上面的置顶宣传图都是直接偷的别的联合办公的官方照片。
洗洗睡吧。
融资前景:已经倒闭转行。
Food and Beverage / Prototype Ready
Seeking $250K / Pre Money $1.2M
Blair Wilson / blair@forbiddenvodka.ca /
本地生产的伏特加酒。
这种项目说实话不是很适合融资。因为融资拉动的创业项目必须能够比较好的吸收资本转化为公司实力,比如快速迭代产品,形成技术壁垒;或是迅速形成用户群体,占领市场;或者是实现大幅盈利。总之第一轮融资都是为了能够把公司的价值翻倍再翻倍,为下一轮融更多的钱做准备。
伏特加生意既无法快速迭代,也无法迅速占领用户群体,盈利也只是和产能同比增长。第一轮融资需要的大概120万人民币,最多就是多买一块地,多购置一套酿酒的设备和厂房,和多打通一条销售渠道。这些钱可以成为公司的资产为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却不太可能让公司的价值迅速翻倍。
所以酒庄生意不是不能投资,而是这种投资属于低风险的投资。比起风险投资,更类似于借10万人民币给亲戚阿姨让她在街角开一个罗森或7/11的加盟超市。你知道这10万块出去没意外的话每个月可以拿到利润的分成,但是你绝不会期待阿姨在三年里膨胀为一个连锁超市巨头。
这个项目也是这个道理,酒类产品作为低风险,低回报的普通投资项目,其实在市场上很常见。但是并不适合跑到风险投资来路演,楼主偏题了。
融资前景:适合长期投资,不适合风险投资。
IT Services / Concept Only
Seeking $400k / Pre Money $2.5M
Shawna Chaudhary / shawna@justlistit.com /
视频介绍做的很差,不结合网站其他内容去看的话根本不知道做的是什么。在地产销售领域,本地已经有realtor和craigslist等很多服务,而这个创业公司希望跳过中介直接挂牌销售房屋,基本上是想动整个房产中介产业的蛋糕。如果这家公司有tesla那样的规模,和当地整个中介产业链一战倒还有可能,然而她除了一个临时拼凑的网站,什么都没有,整个公司还处在“畅想”阶段,投资人看到也只能无奈一笑。
类似的毫无市场经验却想着要推翻一个历史悠久的行业的创业团队还有很多,无人问津,惨淡关门是这些团队的普遍下场。
融资前景:已经倒闭Industrial/Energy / Product In Development
Seeking $500k / Pre Money $4M
Edward Sawchyn / edward@coolerheads.ca /
施工人员安全围脖。
我很欣赏北美创业圈子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人的创意不局限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热门领域。和国内张口闭口风口,窗口,趋炎附势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创业狗相比,北美真正做到了各行各业的人都能站出来创业,这个安全围脖就是个很鲜明的例子。前段时间还遇到一个老头上来pitch他想造的一艘渔船,说这个设计能够抓到更多的鱼,虽然他根本不知道pitch的正常顺序和规定时长,但是因为他真的很老很老了,所以大家都很尊敬的让他讲完了,还友善的进行了提问环节。这是后话,以后有空再说。
这个安全围脖简单来说就是在爆炸或者火星迸发瞬间升起来护脸,防止各种烧伤烫伤等溅射伤害,所以名字叫Cooler Heads(危急关头让你的头可以凉快点)。两位创始人都是老江湖,20年以上的销售,技术经验,和多次创业经验。网站虽然不华丽,但是产品介绍朴素但是很详细。最重要的是这个围脖,如果真实使用如同设计初衷的话,的确可以增加危险工作场合的安全系数。在劳动力昂贵的北美市场,这个产品真正做到了在一个极小的,极其专注的市场,创造一个似乎的确有价值的需求。
对于这样的产品,投资人唯一可能持币观望的两点就是:你们的产品是否能实现设计的可靠性(在危险情况能可靠的实现快速打开),因为其他方面看起来再好,最后的产品要等整个脖子都烧起来了才激发充气展开,那这产品也是没意义的。另外需要观望的就是能否获取企业客户进行团购。他们现在的官网上虽然有点击购买,但是这个产皮的性质明显是b2b的(没有一个民工会自己掏钱去他们官网上买一个头盔然后去工地炫耀,必须是企业掏钱批量购买然后发给相关工作岗位的员工),所以能否取得一两个企业客户的长期订单是他们这个创业项目成败的关键。
融资前景:看产品完成度和大客户获取。
2017年1月30号
Vancouver, BC
Point-of-sale Insurtech platform focused on centralized policy management.
Fintech - Prototype ready - Founded January 2016 - 2 employees.
Seeking $1M, Pre-money $4M
Brayden Denysiuk, york.brayden@gmail.com, 604-839-9052
首先这是个几乎不可能融资成功的项目,原因很简单:两个员工,只有prototype,没有任何客户积累也没有任何销售资料,想要颠覆---------------房 地 产 保 险 行 业。在投资人眼里已经可以直接当笑话去看。
为什么呢?
房地产保险这个历史悠久,利益巨大,被几个主流保险公司,地产公司和中介公司完全把握,涉及到无数高薪就业岗位的职业里,整个流程都已经严丝合缝的运转了无数年。
保险类项目唯一可能的创业途径是本身就在保险圈内的大佬独立出来,以大佬在业内的关系网,再加上不可避免的巨大的初期投入,才有可能从这个行业的牙缝里插一根牙签进去。
一个只有两个员工(而且未特别说明有相关背景),仅创业半年(pitch时间是2016年中),只有产品原型,没有任何销售的项目,在这个闭合的生态圈里面分得一杯羹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就这样一个要团队没有完整团队,要产品没有成熟产品,要销量更是一无所有的创业项目,第一轮就想要500多万人民币。
融资前景:几乎不可能。Edmonton, AB
Peer to peer service provid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car seller, our car inspectors, and the car buyer.
Transportation – Product in development – Founded January 2016 – 3 employees.
Seeking $500K
, deepesh.kumar@tranveho.com, 587-710-1494
点对点的买卖车辆服务,目标是成为车辆销售商,车辆检测方,和客户之间的桥梁。
员工只有三个人,产品还在开发,依然是创业只有半年(pitch时间是2016年中)。毫无经验的一个刚毕业的印度小伙子加两个凑数的,带着颠覆汽车零售业的梦想,求250万人民币融资。
当然这种项目要融资是不可能的,车辆销售的所有环节早就已经固定,任何一个汽车dealer都能提供从车况检查到估价到销售的所有相关服务。只有tesla这头新生巨鲸靠着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在努力破冰,努力铺开自己的直销网络,没听说过刚毕业的学生带着一腔热血就想在车商和消费者中间多抽一份油水的。客户不会相信这种创业团队的专业性,销售商也不可能给你让利。投资人也不会再这种项目上浪费一分钱。
融资前景:已经倒闭。
(Appfabriqa Creative Inc.)
Eloqi is an app based community marketplace connecting people seeking language practice with native-speaking experts on-demand.
Mobile – Prototype ready – Founded September 2015 – 3 employees
Seeking $500K – Pre-money $3M
Jennifer Chan, jennifer.chanbarnes@gmail.com, 604-727-3851
网上教学平台在前几年在北美是一股风潮,一堆创业的打着差不多的旗号做各种网上教学/助学/共同学习平台,我在不同的meetup曾经在一个月内碰到过至少三组人做概念极其雷同的网上教学产品,其热度可见一斑。当然最后他们自然是全都死在沙滩上。
这个当然也是一样。
原因很简单,这种互动型社交平台,除非有爆炸性发展,否则必死无疑。因为社交圈在刚开始的时候是用户最少,最难匹配的阶段,用户流失率会非常高,在这个阶段产品生存的唯一方法是通过爆炸性的用户增长来抵消极高的用户流失率并且马上稳定形成一个社交圈子,把用户驻留下来。只要没有爆炸性增长的,流进来多少用户,就会流出去多少。而任何一个地区,市场的潜在用户都是有限的,愿意早期尝试的人更少。这一批人试用完离开以后,这样的项目就会永远失去增长的潜力。
团队组成是三个UX设计师。创业团队需要的是每个联合创始人的履历,擅长和定位不同,这样思维方式和经验可以互补,三个靠远程联系的同一行业的人组成的团队,注定了他们在APP用户体验上倾注的心血远大于他们在商业模式本身,尤其是销售和推广方面的重视。看medium在2017年初的采访就知道了,一半以上的篇幅都在介绍他们如何设计app的流程和展示。
只有UX的团队有时候会形成一个思维盲区就是,UX至上,UX赛高。只要UX好,不怕没人用,营销推广什么其实都是次要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我们设计够好,用户什么的都会主动凑上来的。
项目2016年中pitch的时候的描述已经是原型设计好了,半年多以后的2017年初,连个app都还没做出来,效率之低仿佛这只是三个人的业余爱好。
顺带一提,2017年初他们的团队里已经没有了原来的这位华人女CEO Jennifer。
融资前景:现阶段不可能。
Vancouver, BC
Online marketplace for the fliers to sell their extra luggage space and for people looking to send stuff to other cities.
Software – Full product ready – Founded November 2014 – 3 employees
Seeking $400K
, abhayg@yahoo.com, 604-655-5930
一个回国时候行李箱帮陌生人带东西回去的平台。
还记不记得每次回国之前,都会有亲朋好友要你带着个带那个,甚至问你能不能帮我把这个行李箱整个带回去交给谁?以至于你以后每次回国之前都不提前通知,回去以后才告知大家,引来一片无奈的“怎么不早说,我还想让你帮我带个xx呢。”
帮熟人带东西已经往往令人烦躁,那帮陌生人带东西呢。如果你的行李有空隙,你会愿意出20块钱帮这位叔叔把这个密封的盒子带回国吗?不用担心这里面是绝对合法绝对安全的东西。
虽然分享经济是这几年的大热门,但是我依然认为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分享的,帮陌生人带行李虽然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微小的利润,但是潜在的危险是不可估量的,小小的一点疏忽可能会毁了你的一生。仅仅从这个方面考虑,我就完全无法想象这个项目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这种项目也只有印度人会想得出了。在加拿大,印度人创业的数量真的不少,但是创业的质量大部分都难以直视,基本上都处在把现在的所有热门元素排列组合看看其中有什么空隙然后觉得这是个机会我们就上的程度。
丑陋的网页设计+没有任何手机app,,寄希望与用户们在他们的网页完成交易和互动,在这个时代是无可弥补之过。
融资难度:几乎不可能。
Biotechnology / Product in Development
Seeking $750k / Pre Money $6.0M
David Matthews / dave.matthews@phoenixmd.ca /
比起互联网等热门领域,医学领域在创业板块其实不太多见,而这个项目pitch的癌症治疗方案,已经称得上是金字塔尖的专业领域,对于相关领域不熟悉的投资人甚至连executive summary都很难读懂,凭借在投资领域得到的大部分知识和经验,不足以去验证这个项目医学方面成就的市场价值,回报率,以及可能碰到的风险。另一方面,这十几年来各种攻克疑难杂症的医学突破在报刊上屡见不鲜,真正落实到产品销售的少只有少,总体上忽悠多,雨点小。所以除非在相关领域有所涉猎,一般投资人很难看清这个项目的真实价值,很难下手。
要价方面400万左右的融资规模虽然对于第一轮来说并不小,但因为产品还没完成(完成度未知),而且癌症研究的普遍高昂支出,产品开发周期极长(药物从做出prototype到临床试验到药检通过往往需要数年时间),对于资金的要求肯定远不止一轮融资。到时候上市的产品还会受到其他产品竞争。从投资人角度来看,整个周期太长,不确定因素太多,对医学领域不熟悉的人不太会愿意冒险。
融资前景:看能否遇到对口的投资人。
Business Products / Prototype Ready
Seeking TBA / Pre Money TBA
Aaron Vidas / aaron@strategybox.com /
一站式销售/市场管理软件,基本上是整合GA,hootsuite,salesforce等社交,数据管理平台,提供统一的消息回馈和发展建议。团队规模未知,创始人背景和产品比较契合。
从最基本的来说,这个项目既拿不出销量数据,没有明星客户,甚至也拿不出产品。网站属于购买的网站主题自己套内容上去,但是相关内容很少,仅有的几个图和视频都有设计水平低下的感觉。
不过这个产品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定位尴尬,很难成长。因为小型企业/个体户们的销售和市场数据十分简单,基本上一根手指就能数过来,或者使用GA,hootsuite的免费版,就完全可以适应公司需求。而大型企业的确是有大量的数据需要整合分析,但是这些企业一般都有针对自己企业的完善解决方案,或者是GA,hootsuite的企业用户,大型企业根本不会把关于自己企业生长和存亡的数据归纳和决策,去交给一个连一点知名度都没有的初创公司。因为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市场定位,会让这个项目很难在市场立足和成长。
融资前景:几乎不可能。
Mobile / Full Product Ready
Seeking $250K / Pre Money Unknown
Earl Buchan / earl@foodspect.com /
检查食物安全的app,这种对于投资人就很简单了:appstore和google play加起来没几个评价,google play下载量不足1000,即使首页贴了个globe bc的简单采访。也无济于事。
仔细分析一下的话,产品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逐渐习惯于依赖yelp和google maps的评级,(国内的话大众点评),很少会有人觉得有必要再独立安装一个app来关注这些餐厅的安全性,主动吃完饭再发一条卫生评价的人就更加少了。而在这个app完全仰赖用户回馈来不断丰富内容的前提下,用的人少=餐厅回馈少=用的人更少。在投资人眼中,这种需要用户贡献滚雪球的产品,只要不是爆炸性增长,就意味着一文不值。
融资前景:几乎不可能。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