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营ppp 如何看待政府方面不断努力推动的 PPP (公私合营) 模式、政府采购环境服务以及第三方专业治理服务等?

这是一个很开放的问题,鄙人不才,也来贡献一下自己的观点。


对于政府采购环境服务和第三方专业治理服务,个人关注不多,根据目前的理解,大体可以归入广义的PPP模式,只不过有各自独特的融资和运营方法。


至于PPP,值得关注的有两方面,一是国家为什么要在这个时点大力推动PPP模式,也就是背景问题,二是推动PPP模式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也就是前景问题。以下分别论述。


一、国家为什么要大力推动PPP模式


1.中国的经济发展对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形成“路径依赖”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投资,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很多机构的关注和研究。在这里偷个懒,具体的文献和数据就不列举了,援引两篇2013年的报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李一衡: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投资占GDP的比重已接近50%。2007年至2011年,为克服世界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中国政府进一步提高了投资比重,中国这一时期已经过度投资。以投资占GDP的比重来看,超出均衡水平12-20个百分点。()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2013年,当年的投资和GDP的比例达76.7%,而这个比例“十一五”是59.5%,“十五”是41.58%,“九五”是32.83%,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投资和当年GDP的比例越来越高。()


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就是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四万亿计划”。根据百度百科,“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大批农民工返乡,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为了应对这种危局,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四万亿计划的功过是非,本人无意妄评,不过国民经济过度依赖投资的确不是健康稳定的表现。国家层面早已意识到这样的问题,近年来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试图提升消费和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


然而,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剧,逼迫国家再度以投资提振经济表现。种种迹象与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何其相似。


2014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率为7.4,未达“两会”定出的7.5增长目标;各方预测,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下行至7.0至7.3之间。就北京市的情况看来,2014年的经济增长虽然保持稳健,但投资领域的增长点几乎仅有房地产(而且还不是能够拉动实体经济的建安工程投资),消费领域的增长点几乎仅有京东、小米两大电商。可以说,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模式,又一次面临重大考验。


于是,中央不得不再度祭起投资大旗。无论是2014年以来新型城镇化、城市群协同等热点领域蕴含的投资契机,还是国家发改委21天内批复16条铁路5个机场的具体动作(),都显示了国务院“重操旧业”、以投资拉动经济的“无奈”决策。


2.中国上一轮固定资产投资模式带来的两大隐忧


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一组数据:2012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资金来源划分,国家预算内资金18958.66亿元、占比4.63%,国内贷款51593.5亿元、占比12.59%,利用外资4468.78亿元、占比1.09%,自筹和其他资金334654亿元、占比81.69%。


这组数据隐藏了怎样的信息呢?“国家预算内资金”由财政预算决定,而各地的财政预算需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这一部分资金的透明性、合规性最高,在法理上是人民民主决策的结果,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却仅有不到5%;“国内贷款”通过金融市场获得,运作模式相对规范,社会资本也有较大机会参与,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也仅有13%;其他82%基本都是“自筹和其他资金”,具体的资金来源、运作方式、资金投向,都是不透明、不公开的,这对于采矿业、制造业等市场化行业还算正常,毕竟各公司的具体投资情况都属于商业秘密,但电气水(预算内资金占比6.69%、国内贷款占比28.16%)、交通运输(预算内资金占比12.53%、国内贷款占比29.30%)、公共设施管理(预算内资金占比18.22%、国内贷款占比12.19%)等具有鲜明公共利益特征的行业,自筹和其他资金占比依然居高不下,这样的投资模式多年运作下来,已经积聚了不小的风险。


表层风险:政府债务水平不明,威胁国家财政平衡。政府债务问题前一阶段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论述,这里不展开说了。对于管理决策来说,最可怕的不是问题有多么严峻、棘手,而是有了严峻、棘手的问题却无法及时发现;在此前的固定资产投资模式中,政府债务多数以统计数据中的“自筹和其他资金”体现,恰恰属于这种“无法及时发现”的问题;于是,国务院力推政府债务审计,审计署一大轮折腾下来,问题算是摸清了,对于经济发展的伤害也是不小(审计对于工作开展有多大影响,相信亲身经历过的都有深刻体会)。未来,必须搞一轮伤筋动骨的审计才能弄明白政府债务水平,这样的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上述是PPP等一揽子财政新规诞生的表层原因。


深层风险:地方政府和发改系统权力扩张,中央政策传导受阻、政府部门力量失衡。在涉及公共利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一旦使用“自筹和其他资金”,就基本规避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管,钱要怎么投、投多少,完全成了地方政府的内部决策、甚至是一把手的个人决策,再加上中国以投资为主力的经济结构,种种因素共同造成了“一把手经济”、“政绩工程”盛行,“种树市长”、“修路市长”层出不穷,楼堂馆所屡禁不止,政府换届留下半拉子工程等种种乱象;地方政府的投资决策权力扩张,很容易导致财政资金的不当使用、透支未来财政收入。同时,既然资金来源缺少监管,资金投向就成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上马的唯一决定性因素,负责项目审批的发改系统难免“一家独大”,不利于各部门的力量制衡。


3.PPP等一揽子财政新规有望成为解决固定资产投资问题的一剂良药?


国家力推PPP模式,确实有助于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但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更值得关注的,恰恰不是PPP模式本身,而是“一法三规”(预算法修正案,国发43号、45号文,财金76号文)等有关文件对预算管理与政府举债的限制和规范。下面选几个要点,谈一谈个人看法。


债务主体:仅限省级政府,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这一新规很有意思,结合前一阶段政府融资平台、委托代建(BT)模式的盛行及相关政策动态,完美体现了监管与创新“猫捉老鼠”的互动过程——首先,地方政府创新了融资平台模式,通过政府控制下的企业举借债务,贷款不必纳入地方政府预算,大大简化了决策审批流程,推动了各地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接着,融资平台问题得到国务院重视,人民银行、银监会对各地融资平台进行名单制管理,加强现金流分析,严控负债率过高的平台继续融资,堵住了部分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过度举债的口子;随后,委托代建(BT)模式得到广泛推行,由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通过BT协议直接或间接承担还款责任,既然不再借助融资平台,名单制管理也就失去了效用;接下来,财政部出台文件,要求地方政府不得通过BT等回购方式举借政府性债务;最后,就是前文提到的“一法三规”,表面上看来,地方政府通过第三方举借债务的口子已经被彻底堵死,监管一方已经出招,接下来就看创新一方如何进行后续应对。


预算管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预算公开首次入法。进一步严格预算管理是本次《预算法》修订的核心精神,结合债务主体的规范,目前看来可以有力限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使其难以绕过地方人大和公众的监管,一举解决前文所述的两大隐患——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水平高度透明化;另一方面,其大搞建设、透支未来的冲动也能得到有效抑制。


二、推动PPP模式等一揽子财政新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发改系统与财政系统权责的再平衡


论述这一点之前,我想先闲扯一下近期的两次经历。


一次是在内部培训中,国家发改委的某位司长直接批评了财政部近期的一些规定和做法——虽然是学者型官员在非公开场合发表言论,司局级干部对其他部委的政策做出负面评论,也是相当罕见的现象。


一次是在融资工作中,本来是地方班子已经拍板的模式、连会议纪要都已印发,财政口的动作却迟迟跟不上来,即便终于做通了工作,推行一段时间后又变了主意、执意调整部分细节安排,导致整体流程一拖再拖,这在以往的“班子——委办局”关系中可谓稀奇。


可见,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财政系统和发改系统对于各自未来的角色定位,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


财政新规的要义,在于规范地方政府的“花钱”行为,势必削弱发改系统的决策影响力——以往,项目建设的审批权集中在发改一家;财政新规一出,即便是发改系统批准上马的项目,财政预算不给钱,照样无法建设。


这样看来,往轻了说,发改系统以后要加强和财政系统的协调,发改准备推的项目,需要和财政打好招呼,先在明年政预算里留好位置;往重了说,就是发改系统的决策受到了财政系统的掣肘。

至于未来这两大部委会怎么博弈,博弈的均衡点在哪里,我们拭目以待。


2.行政体制改革——(形式?)民主的推进和政府职能的精简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手段;法理上来讲,这两大手段的运用,都是通过人民币代表大会制度,经民主决策的。


有趣的是,在过去的投融资模式中,财政政策中非常重要的投资决策,却往往与广大民众没有丝毫关系。


从这一轮财政新规,不难看出国务院推进改革、简政放权的总体思路——通过提升地方人大在财政预算中的决策地位、将举债权力上收至省级政府、规范地方政府举债的用途和方式,在深化民主进程的同时,缩短政策传导通路,加强国务院对国民经济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度。


这样一来,权力受到最大影响是哪一方呢?自然是省级以下地方政府——举债权被上级政府收走不说,投融资行为还受到了地方人大的牵制。尽管中国的民主被认为是形式民主、地方人大也一直很“讲政治”,当财政决策真切影响到个体利益时,总会有个别“胆大妄为之士”跳出来说话吧?


3.社会资本更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从形式上来讲,财政新规的推行,一定会促使社会资本更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太多的口子被封死,为了继续控制一些公益性不那么高却有很大油水的领域,只能依赖市场化主体,让渡部分利益。


不过,融资平台也好,BT也好,PPP、BOT、TOT也好,说到底不过是表层的组织形式,在美国可能是民资参与公共设施建设的最重要途径,在中国,国资为大、民资为小的根本游戏规则,短期内却不可能改变。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这样的道理。


举个具体的例子,“土地经济”是前一阶段地方政府的财政命脉,最早是各地土储部门(融资平台)关起门来办事、闷声大发财。限制融资平台、BT模式兴起之后,表面上看来,市场化主体的确是参与了土地一级开发、从政府盘中分得一杯羹,实际上,且不论民资在项目中有多少决策权,就连开发商所获利润,也是在成本基础上定死的,大笔大笔的出让溢价,最终还不是落到地方财政的口袋里。


所以说,万变不离其宗,无论规则怎么变化,最终获益的一定是懂得利用规则的大玩家们。财政新规的推行,必然会带动新一轮的金融创新。我们一定要相信,相信广大金融家和财政官的无穷智慧;我们一定要清醒,认清国有资本在国内市场的绝对垄断。


当然,变革总会带来希望。就像财政法的修正总归是提升了人大的地位一样,地方政府投融资方式的规范,或多或少会给民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供机会,与以往的历次尝试一同,为终将到来的大变革积蓄力量。


就让我们共同期待,期待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真正成熟的那一天。


(文末注:文中有关政府部门间关系和运作模式的叙述,均是本人凭借主观臆断得出的,不代表国家各级政府及委办部门的真实运作状态。本人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决策,坚决支持国务院的各类决定。特此声明。)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40103/5428.html

更多阅读

公文写作杂谈之五:如何看待执行政策中出现的打擦边球现象

公文写作杂谈之五:如何看待执行政策中出现的打擦边球现象在执行政策中出现打擦边球现象,有时甚至是一个带有一定倾向性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客观事务的错综复杂性,以致很难划清界限,因而给“擦边球”现象提供了客观依据;二是

中国制造:1956 公私合营|放眼天下 胸怀祖国放眼天下

中国制造:1956 公私合营1955年底,陈云向全国宣布,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于1957年底完成,这比毛泽东两个月前说的“准备几年”,已经大大加快了步伐。而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向人们提出一个更短的时间,要在1956年完成改造工作。这是快马加

如何看待东海防空识别区及国际反应? 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美日等国强烈反对,国内舆论评价复杂,有人说中国“设区”是自找麻烦,有人说美日挑衅是中国之耻,并戏称中国是“纸老虎”,还有人说美日中了中国的妙计。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及美日等国的反

声明:《公私合营ppp 如何看待政府方面不断努力推动的 PPP (公私合营) 模式、政府采购环境服务以及第三方专业治理服务等?》为网友夣毁三百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