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降魔篇日本评价 如何评价电影《西游·降魔篇》?

昨天看了,这个电影很好啊,确实很好啊。
讲如何评价“这个电影”的话,就评价“这个电影”嘛。别评价喜剧演员周星驰,更别评价《大话西游》啊。
好什么好?
所以这个评论又会写长一点,好在有四个小标题作为提纲来简化一下,还会配几张图片作为解闷哦。

1 、目前为止,这是唯一把佛教精神讲出来的电影。
比贝尔托鲁奇大师的《小活佛》讲得明白,也比仁波切大师《高山上的足球队》拍的好很多。浓缩了逻辑极限的《金刚经》就这样轻松被拍出来了,很意外。《西游记》原著里最重要的佛教精神,也第一次在屏幕上被基本还原了出来。
佛经是非常枯燥烦人的,所以有了佛教故事。但佛教故事除了少数有禅机的,大多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实际上《西游记》可能是全世界写得最好的一个佛教故事。
央视版《西游记》和刘镇伟《大话西游》,这俩一个是儿童连环画,一个是戏说都市三角恋,可算不上是佛教故事。我们知道《大话西游》是一个MIX,王家卫《东邪西毒》的感情底子,刘镇伟的搞笑段子,周星驰的表演,成就了这个MIX。
今天周星驰这个西游,从思维深度上讲是迈了大台阶的。用电影里的台词讲,就是”只差一点点。”
当然,现在当道的知名导演里,有佛教思维的也不少,科恩兄弟、科利马基、贾木许、昆汀、沃卓斯基姐弟、杜琪峰都比较典型。但现在开始,这个名单里要增加一位,这一位就是周星驰。
在整个亚洲的导演圈里,周星驰的眼界、观念、手段都是非常前卫的。他将是一位可以确立自己风格的厉害导演。
所以其实大家可以把喜剧演员周星驰忘掉了。来讨论一个“业余导演”。
如果说导演昆汀是从看录像带开始的,那么导演周星驰就是从看漫画和表演喜剧开始的。


2 、所以,周星驰的风格就是漫画的风格。
简单很好。
周星驰自从自己当导演开始拍电影以后,作为导演就有个好处,他是简单的。从《少林足球》开始就是。我们说他的电影是一种漫画式的电影。显然的,漫画在这些年他的电影中得到持续推进,以后,这将会是他的一个标签。也就是我们讲“风格”这两个字。
视觉是简化后夸张的,节奏是打怪升级的,人物是善恶分明的。这是漫画。
所以看《降魔篇》,我们就可以看到很多出乎意料的点。新鲜也是画漫画的一个要求。
“无厘头”不是周星驰的导演风格,而是香港电影在上个时期的总体特征,周星驰领衔主演的众多电影集中提现了这个。比如我们说《麦兜》、说《家有喜事》、说《东成西就》,这些都是无厘头的,但这些不是周星驰的。无厘头是安迪·卡夫曼更早就已经创造的喜剧风格。
实际上周星驰是性格非常认真的人,非常认真地认为电影可以拍成漫画。这个就厉害了,就像村上隆认为卡通应该是自己的艺术品的表达方法。你以为不行吧,不能登大雅之堂吧,结果人把卡通展在卢浮宫里了。
3、漫画风格跟搞笑是两回事。导演跟演员是两回事。
因为粉丝心理,我们看这个电影往往抱着期望,希望被搞笑一下,或者希望被感动一下。
这都是偏见。没有看对,评价当然也就不会在点上。
有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似乎这是一个保持正见的方法。其实不是,这样是没有见解的。因为你根本没有自己去看,只是听了。
失去了平常心。就会导致偏见。
因为是周星驰就必须支持——偏见。说是恐怖片——偏见。说非常搞笑——偏见。说是大话西游前传——扯蛋偏见。总之一堆偏见。偏见加偏见加偏见。

所以其实以后会让观众继续失望的,周星驰可能会越来越不搞笑。
需要搞笑的时候就搞,不需要搞的时候就不必搞嘛。干嘛名叫周星驰的就被要求必须搞笑。
再恐怖奇怪的妖魔也都是一颗人心。再牛逼厉害的人也常常陷入魔障。
电影对于妖怪的恐怖设定接近《聊斋志异》和日本浮世绘的一些妖怪,比如河童、《风又三郎》那种。在电影里,这个很新鲜,就算很多日本导演也没有表现出来过。猪刚烈是《降魔篇》里很重要的角色,蜡像一样俊美的脸,非常接近佛家里关于“皮相”的表述。
伏魔比除恶的境界要更高。
我想起来今何在当初写《悟空传》写得那叫一个纠结啊。
《金刚经》《大日如来真经》《儿歌三百首》这三部经书都讲:现象是不重要的;执着是不要有的;最后方法也是要抛下的。这非常好。
4、这个片就像杜琪峰当年那个被低估的电影《大块头有大智慧》。
也是情节和画质并不紧致,故事也有些吊诡,让不少影迷失望,觉得不爽,然后被吐槽不断。
却是实实在在一部好片啊。当然《大块头》最终好像也得了大奖。
这个《伏魔篇》比杜琪峰那个拍的更棒。
知识分子不会赞同这个说法,但实际上不需要多少知识你就已经可以讲明白同样的东西了。
一些造型夸张的配角往往是周星驰电影里的亮点,像漫画一样。
一些夸张的效果需要更好的CG技术手段做出来,像漫画一样。
一些时候连演员笑场都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像漫画一样。
这个东西厉害啊,慢慢就会成为风格了。
我们发现,好像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导演搞出过这个。

我们来想想看一个这样的导演,头脑简单,不喜欢知识分子讲电影的那一套后现代啊、解构啊的学术东西,也不喜欢香港人拍电影那一套无节操,无理想的东西。结果他必将拍出来一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新的电影”。

绳命是入次滴景菜,绳命是入次滴回晃。
简直了,非常好。
















————————————————————————————————————
下面是把评论里的一些内容贴上来。
(很长,建议别看)
这个贴已经很久了,本来不该做这种无聊的事情。但今天看到《彭博商业周刊》上一篇分析周星驰商业帝国的电影,看到我们的记者是这样八卦肤浅的视角,很恼火。眼睛里只有票房票房,很恼火。就算谈论票房也没有说在点上,更火。可能我一直对媒介有些无名火。非常反感媒体这样误导人。
怎么办呢?杂志又不是我开的。只好把一些废话重复上来。
以下是重复。痛快人就不建议往下看了。

周星驰的风格就是漫画的风格。
这个在电影领域很重要,全世界没有导演搞出来过,很牛,特别有启发性。能放下一个喜剧偶像的身份,开始做一个有启发性的导演,非常厉害。我们看到更多曾经的偶像,老了之后只是在各种综艺节目里串场子,或者舔着脸不停唱同一首歌。
周星驰是非常值得敬佩的。
原著里孙悟空到底是九寸猕猴,还是四尺雷公并不重要。孙悟空好斗的执着就像烟瘾。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戒烟很难,最后如果你戒烟成功了,很好。但成功了也并不是就值得骄傲的。皮相,方法,智慧,最后都是要被放下的。理论上讲,人人天生都有平常心,但其实真有平常心,是需要最后那一点点顿悟的。
杜琪峰当初拍《济公》时候就已经很有佛教精神了。作为导演,周星驰要更难得一些。与老杜不同,老杜很专业的。
我们讲周星驰是“业余导演”。电影的手法,讲故事的巧妙,都赶不上很多“专业导演”,因为他是个半吊子。
但这个半吊子恰恰扩大了电影这种表现手段的范围。我感觉他非常认真、执着。
这样讲吧,在他这里,我们会发现电影原来还可以这样拍。这是他跟昆汀相像的地方。这是极其重要的。老杜在某个范围内已经自己集大成了。停了。
周星驰在拓展的是另一种表达方式,很新鲜的一种。就是刚才讲漫画式的。这里说的漫画式,跟冯德伦搞的《太极》是两回事,当然更不是拍卡通电影。
他一出手就没有去重复别人的路,也反感重复自己。
以后必然他的电影会越来越好。什么时候彻底告别搞笑,拍个恐怖片也说不定。而“这一种电影”迟早也会集大成一下,要么是他,要么是别人。
他不是知识分子,从来不是,但老杜从来就是。
对不对,周星驰和老杜的差距体现在专业上,而专业指的是某个范围内的东西,所以我们会说老杜很专业,周星驰不专业。
不专业很重要,框子是没有的。重要的是他开创了另一种。这个仍然是有启发性的。

《罪恶之城》和《守望者》我看过的,很不错哦。确实360度多层次全息的,专业!但这两个是把漫画拍成电影,不是以漫画作为一种方法来拍电影啊。这两部电影的核心是社会学的和知识分子的,确切讲是一种分析。
可能我说太黏了。
漫画作为一种方式,提纯之后,是简单的、夸张的、单线条的。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越有知识往往会越有障碍。因为会不简单。
你讲的很对。恰恰是小学生跟博士的区别。
问题是小学生是“一个”,博士是“另一个”。不一定小学生就要变成博士才好啊。
还有我看西方的漫画不大有感情,再说别人也已经搞的很好了。东方的漫画风格也很重要,很有爱,不是手术刀式的可以隔成块状分析。我希望东方的漫画精髓也可以被人提纯出来。
其它你的吐槽我大部分是认同的。但认为不关键,是发展阶段不同导致的技术和知识差距。
《降魔篇》这个电影在基本点上是很棒的。独立,单纯,闪闪发亮。
别光支持博士,博士不缺支持。

关键就是Key,一把钥匙。
比如NBA的关键先生。看关键先生发挥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把其他球员和场景忽略了,只看他一个人的慢镜头。
如果把这三条看成三个钥匙,我们这样来搞搞看,开一扇门就扔一个。

第一个Key:不是有佛教精神就了不起,而是把佛教精神拍出来了不起。
拍精神。这个关键,所以别的就不关键。那要怎么拍呢?
第二个Key:佛教精神的麻烦就在于之前太“讲”了,这个电影不要讲,而是自己体会。
比如我现在,我太讲了。讲了2000多年,讲经、论证、辩解。非常无聊。
周星驰用自己的方法拍自己的领会。你有自己的领会所以你可以进行故事再创作,穿什么衣服都是可以的,故事也无非是皮相。
显然《西游记》《大话西游》《情癫大圣》《降魔篇》都是同样的故事,同样的故事拍出来怎么会不一样呢?因为方法。
所谓佛法,就是了解自我的方法,了解了之后,法就不重要了,一口痰吐掉。
用漫画的方法拍。这个关键,所以别的就不关键。
第三个Key:用漫画来表达观念、人物、剧情。
讲故事太难了,所以世界上陆续诞生了史诗说唱艺人、说书人、小说家、编剧团。
越讲越细致。现在的小说家和编剧团是知识分子的天下。
知识分子有个好处,就是有知识。知识可以填充细节,细节多了就可以再现生活。
知识分子有个坏处,就是不简单。不简单时间久了,就会生造出来一些界限。
这个周星驰真心不擅长。
他出乎意料地简单。从《少林足球》开始,他就从没能编出来过任何一个细节丰富、人物情感复杂的故事。就那几部,你数数,一个也没有。
那么是不是不符合现代小说模型的故事就不是好故事?不符合新浪潮范镜头语言的电影就不是好电影?是不是不是大字典就不是好书呢?
不一定哦。
就像包豪斯的校长说的,艺术是教不会的,而工艺技巧可以学习。
我们认为那些缺陷,大部分是不重要的东西,或者有人已经做得挺好的东西。其实,其实可以慢慢来。
当所有的小说家都被文字害惨了,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被知识害惨了,所有的导演都被情节叙事害惨了的时候。
我们看到一个人,正在用一个自己喜欢的,幼稚的,却全新的方式,在找办法。
这个关键。

现在你要开一扇门。你推啊推啊推啊怎么也推不开,再找更多牛逼人来,推啊推啊推啊还是推不开。
好吧,来拉一下,拉一下就开了。

这里主要还是说电影。
我知道大部分快人快语的观众,都是像吐槽者那样看电影的,很直率,赞一个。
但今天在说拍电影和看电影的另一种方式,别坐在椅子上看,绕到屏幕背后去看。
其实你看到这里要是明白了,下面就不用看了。用现象来认识现象是越走越远的。因为只会造成现象更多,也就是信息的深海化。就像网络,就像用百度知道和维基百科来回答问题。这样对认识本质并无任何帮助。就像我,现在正在给这个世界增添垃圾信息,我感到愧疚。
我们这样品头论足是无意义的。什么有意义呢?创造是有意义的。
提到过的那些导演都有这种精神。我们只能拿成功的人来打比方,因为成功是被广泛承认的。我一个同事是这样说,“情感在昆汀的大马戏里,属于出来客串一下,就像他本人一样。你纵向看他的片,就知道他追求的是什么了。“
这样讲,看起来是时尚的。却是不懂。
反过来,应该是这样:昆汀的形式,是他整个电影语言装置的屋子,血浆、骂人、絮叨、打断也好,都围绕着他对感情的终极追求,都是他感情的一部分。
“感情”。是滴,这是昆汀。如果我们把昆汀看作一个文字作者,一个作家。判断就再明显不过了。你不觉得整个文学里都缺少一种“简单、直率”的类别吗?两千年来,整个文学被修辞大师们牢牢霸占着。莎士比亚也罢,博尔赫斯就博尔赫斯,没有问题吗?“所有的作家都被文字害了。”确实如此。
所以我们把周星驰这种称为作者电影。也就是靠他一个人的意志力和独立方式完成的电影。就像纽约的伍迪艾伦,缺陷是明显的,优点却是无以伦比的。谁来演也都是周星驰电影,好比我们知道电影里有个出彩的配角,给罗志祥抬轿子的某大妈,那是随便找来的群众一枚。这个演员是可以替代的,但这种方式是独家奉献的,全世界来看,我们讲这个导演“有一号”。
八卦很多,吐槽无数。这是团队合作的麻烦。我们来说一个,就是《打擂台》的导演才是这个电影的导演,《打擂台》的导演也很棒啊,周星驰是作为监制出现的。不重要啦。都讲了是作者电影,这次这个作者是监制。作者电影不同于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是团队化的,所以价值观就也比较一致,因为混合而一致。比如《鹿鼎记》,现在被称为周星驰电影,其实那是王晶导演的。因为周星驰表演方式特殊,产生了主推动力,我们才叫它周星驰电影。但《鹿鼎记》并不是作者电影。
周星驰是现在才真正开始当作者的。没做好的地方极多,再好一点点都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要神话他了。同时所以做的好的地方尤其重要。
这一号是一个创造性的方式。漫画。
漫画简单。不管你喜不喜欢,没有人会说这个漫画你看不懂。所以这种电影没人会看不懂。就像你谦虚地说,佛教我不懂。有什么懂不懂嘛,2000多年了,就算是听说的,你常用的都有一堆了,比如“比如”这个词。这个跟昆汀的“感情”不同,感情常常复杂,所以其实有时候昆汀的电影让人看不懂,这倒是真的。

我们说漫画这个方式里的三条。1简单夸张;2打怪升级;3善恶分明。
简单夸张指的是一种抽象的能力。跟所有的抽象派绘画、雕塑一个道理。轮廓勾勒出来,最鲜明的特点表现出来,其他细节,忽略。故事也是如此。再复杂的武侠小说抽出提纲,都是“父被害,子学艺,终报仇。“
而现在的作者电影,包括沃卓斯基姐弟在内,其实大部分是小说电影。我们讲他们不简单,现在的小说是越来越复杂越意识流的。所以我们看他拍的好不好,其实是在看他的小说写的好不好。这样就容易判断了。

要紧的是,现在不缺复杂。
周星驰不同。电影是一种视觉表现,它不同于语言。视觉上最简单的就是涂鸦、是漫画。细节要靠你自己去填充,别都指着别人啊,这是个容器。你理解它是什么它就会是什么。这是一种自由。王家卫也擅长视觉,擅长光影视觉,当你在欣赏王家卫的情感,其实你是在欣赏一种缠绵的城市情感。如果你是村里人,你就会看不懂,无法欣赏。王家卫的故事是平常的。
每一个西游故事都是降妖除魔升级打怪的。外斩妖魔跟内伏心魔是一码事。九把刀说,“人生就是不停去战斗。“孙悟空也是这样说的。
但升级打怪恰恰是人生轨迹。你总是要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克服,再面临,再克服,就像你我现在。那么简单生活就很重要,这是故事上的抽象能力。也是漫画构建故事的要点,因为你必须显而易见,显而易见才没有障碍,从儿童到老人都一眼可以看到底。

善恶是一个复杂的命题。本质上讲善恶同源,所以你不能讲“人之初性本善“。人并没有自身的性质,人只是存在。尤其现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观点不一致的时代,我们就养成了争论的习惯。以前是慢的,慢的就容易预料,一个东西好,我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说好,比如周星驰以前当演员时候拍的电影。现在我们对一些新事物的判断,还没有能凝固成一种标准看法,新东西出现地太多太快了,这让人陷入一种嗯嗯啊啊的状态。具体可以参考周星驰答记者问,这个人反应慢,只能是嗯嗯啊啊的。
电影一上映就是一个交流。人交给你的是见解,你流过去的却是知道,那就不等价了。因为那些知道,作者是知道的。
漫画就会把人或者动物画得善恶分明,这样容易判断,好弄明白道理。但这样一下就破坏了现在电影手段的主流方式。其实你说那些他不知道吗?有些东西连小孩子都知道,但有些东西大人恰恰不知道。

我为什么要如此吹捧这个电影呢?对这个电影的吹捧太不够了,对这种方式的吹捧太不够了。
啊。忘了还有个重要的东西要吹捧一下,就是配乐。
《功夫》里的民乐从前为人称道,在这电影里被重复用了,也用得很好。刚才讲了这是电影装置里的重要一项,锣鼓点是一种节奏,中国的民乐也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就已经可以引导情绪了。这个跟漫画的原理也是共通的。
我们喜欢由这样的人来代表中国风格,而不是国师。
我不是要用爱国来绑架谁,而是“中国风格”在这个世界里特别重要,也被鼓吹地远远不够。

这里讨论的是“漫画作为一种方式”,至于是“漫成了哪一种?”这个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展开讨论,上面只是略提了浮世绘,和香港漫画。我是希望以后能漫成现在没见过的一种。
或者可以自己从网上搜索一下,是有线路的:
1、浮世绘对日本漫画风格的影响
2、中国工笔画与日本浮世绘
3、中国民间年画与日本浮世绘
4、小孩子为什么喜欢看漫画
5、村上隆的卡通艺术是如何形成的
6、漫画与卓别林电影
7、安迪卡夫曼为什么会发明美国春晚
8、漫画与周星驰的表演方法
9、中国的动漫产业为什么搞不起来
10、卡尔维诺,小说与故事的区别
11、提纲、情景,与意识
12、涂鸦、写真,与现代艺术
13、昆汀塔伦提诺为什么要把电影搞成那样
14、《故事会》和《知音》为什么没有倒闭
15、漫画对日语的影响
16、漫画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

如果都写下来就太长了。又不是论文。这里只打个小比方:
“石化”=震惊=呆住了。所以我们讲瞬间石化了。
这个词是一幅漫画,经过简化、夸张后达成的一个易理解的抽象。
再看这个: -_,-
这个方式已经是一副漫画了,其实它里面有很复杂的信息。
再比如我说我:捉急
捉急=着急。这个词并没有简化,但却被夸张了,这仍然是漫画式的。

百度百科:
【漫画】是一种,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

就这样。真是抱歉,抱歉。不会再废话了。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370103/5047.html

更多阅读

盘点《西游降魔篇》:周星驰的七宗“最”

盘点《西游降魔篇》:周星驰的七宗“最”■文/慕容天涯  情人节,2013年的情人节,周星驰导演作品《西游降魔篇》创下了内地影史的单日票房纪录。拿下1.22亿人民币的票房数字,打破了《变形金刚3》保持了两年之久的1.14亿纪录,眼下势头之

大话西游降魔篇 大话西游官网

大话西游,其实就是女追男的故事,大圣娶亲中的紫霞追至尊宝,至尊宝是因为心中有妻子,才对紫霞一再拒绝,紫霞也接受命运的安排,离开了至尊宝。可是命运却又让他们相遇,牛魔王大婚,拿至尊宝的师傅做贺礼,至尊宝的命运让他去救师傅。于是,在命运的

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篇》 大话西游降魔篇粤语版

妖王抗争与玄奘降魔——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篇》其实《西游降魔篇》是一个全新的故事,与《大话西游》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相信许多走进电影院的人,都是曾经的《大话西游》粉——如我,我们曾经带着这种情结去看《情颠大圣》

《西游降魔篇》票房分账那些事 西游降魔篇最新票房

陆妹来源:南都周刊《泰囧》火爆的票房带来的“惊喜”还未冷却,《西游·降魔篇》已然再次“大闹”华语市场。上映首日《西游》就以8002万创华语片内地首映票房纪录,继而又在情人节创出了1.2亿元的华语片内地单日票房纪录,成为有史以来唯

声明:《西游降魔篇日本评价 如何评价电影《西游·降魔篇》?》为网友流星划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