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
那我们应该如何把读书和思考结合在一起呢?在本答案中,我将分享自己总结的简单易用的读书思考三步法,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提升读书的成效,减少因“读书无用”的错觉而产生的认知失调。
第一步:建立正确的读书观
曾经的我在读书时和读书后是不爱思考的。虽然读而不思是坏习惯,但我会这么说服自己:“我都已经放弃娱乐,静心读书了。而且,还读完了。还想怎样?” 之后,我就能继续心安理得,愉快地逃避思考了。毕竟,思考还要烧卡路里,也挺累的。
久而久之,这个坏习惯让我越来越痛苦和迷茫。我常常羞愧地发现,明明是一个月前才读过的书,我居然已经把书的主要内容忘光了。这种痛苦和迷茫持续了很久,使我的自我效能直线下降,直到我看到了下面这句让我如获至宝的话:
“为读书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很多时候,我们看似遗忘了所读过的内容,但那些内容并未消失,而是成为了我们个人素质的一部分。”
“噢!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呢,读书怎么可能会没用呢?看来我这几年,个人素质一定狂飙了!”我对自己说。
不过,个人素质是一个很玄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也很难减轻因“读书低效”而产生的困惑和痛苦。于是,我终于开始认真思考这个读书的元问题:如果读完就要忘记,那我为什么要读书呢?等等!或者说,是我读书的方法不对?
有了这个顿悟后,我便开始研究高效的读书法。诸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经典,我看了大概五本。看完后我发现,其实这些书讲的道理都大同小异,都在强调思考和实践思考内容。于是,我开始建立一个新习惯:
花1小时看书,就要花至少2小时用于思考和实践。
在养成这个习惯后,我发现,思考和实践思考内容,于我不再无聊和麻烦,而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我也真正意识到,只读书不思考和实践,只能感动自己,并不会有太大的成效。
第二步:有针对地思考
读书时和读书后的思考,是与作者的对话。当我们开始与作者对话,我们便不再是孤独的读者,我们便能享受到智力上的交流所产生的价值。
当然,思考需要一定的方向,需要有所针对,因为建立一个思考框架会让我们在思考时事半功倍。于我,思考框架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以下就是我经常在读书时和读书后思考的问题。在此,我会结合今天刚读的一本书,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金出武雄的《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来详解这些问题:
问题1:我真的理解作者在讲什么吗?
案例文本:如果抱有“虽然不了解原理,但结果一定很好,所以才进行这项研究”的含糊想法,就很让人为难。特别是在大学里,我们拿着国民的税金进行研究,即使有不确定的因素,也有责任清楚地提出研究的前景。所以说,不确定与含糊的概念是不同的。
我的对策:在第一遍读这部分内容时,我并没有读懂最后一句话,虽然里面每一个字我都认识。此时,我的做法是,重新集中精神,结合上文,解读这段文本。理解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述一遍,巩固记忆。
运用这个方法,我在第二次阅读时理解了这句话,并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了一遍:
含糊,指的是我不知道会怎么样。不确定,指的是我觉得会怎么样,但不确定会不会一定这样。
问题2:我真的有必要读这部分内容吗?
案例文本: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是微型计算机(简称 PC)的时代。最初的 PC 是没有操作系统的,即使有也是相当简陋的,根本不像今天这样强大,而它最大的长处就是轻便。PC 的内存仅有 32KB,这在今天简直无法想像。更无法想像的是像分配内存这种工作需要用户自己来完成,也就是设定控制地址 (Control Address )。
我的对策:我跳过了这部分内容以及之后的许多段,因为作者在这几段中讲的都是与我阅读重点无关的计算机史。如果我们阅读某一本书的目的只是获取其核心内容,而非享受阅读的过程,那自然就不需要过多关注其支线内容。
问题3:这部分内容真的正确吗?
案例文本:“如果能给问题下个定义,就已经解决了60%。” 这是我在京都大学研究生时期的指导教师坂井利之教授的话。对于博士论文,决定问题的构思范围之后,就只剩下实行的工作了。
我的对策:咦,这个60%,坂井利之教授是如何量化得出的?有什么根据吗?在做研究时真的下了定义就能解决问题的一大半吗?如果只是该教授随口说的数值,该数值会不会给研究新手错误的信心?
在读书时,即使作者或作者提到的人物是比我们资深许多的权威,我们也应当对他们所说的话保持警惕,随时做好挑战权威的准备,而非人云亦云。
问题4:为什么会发生这部分内容所说的事情?
案例文本:我觉得羽生先生所说的下棋时候的“漂亮的棋局”的感觉,正是这种预见的能力。我认为科学和工学都是门艺术。平日,我经常对学生讲:“磨炼你们对事情的审美感。” 人们经常以为现实世界的现象和事实没有什么构造可言。但是,在别人都认为没有的地方看到构造,这就是创意。
我的对策:创意通常是很难实现的。作者把“在别人都认为没有的地方看到构造”这件事与创意等同起来,说明作者认为这件事很难实现。于是我开始想,为什么这件事很难实现呢?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现实世界的许多现象和事实往往都很繁杂,甚至无序,人的脑容量有限,因此往往很难有效地处理大量的信息,更别提从混沌中找出秩序了。
当然了,我这个结论也有待考证,但最重要的不是我这个结论是否正确,而是思考“为什么”的过程。
问题5:这部分内容与我现有的知识储备是否有关联?
范例文本:像有些不太好的小说,因为作者的构想力有欠缺,忘了最初写的情节,写到一半就常常与前边产生冲突。“这个出场人物的性格不是这样的类型吗?他绝对不应该做出这种事情啊。”像这样的人物,却行凶杀人。碰到像这样的故事情节,就会脱口而出:“这也太巧了吧?一开始就应该对此给出一点暗示啊。”
我的对策:在看这段文本时,我突然想起之前学过的一个电影术语“机械降神” (Deus ex machina) 。机械降神指的是意料外的、突然的、牵强的解围角色、手段或事件,在虚构作品内,突然引入来为紧张情节或场面解围。发生机械降神的原因,通常是编剧功力不足,或是是作品需強制完结不得不快速收尾。
虽然范例文本中的例子,不完全属于机械降神的范畴,但背后的道理和给观众的感受是相似的。总的来说,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与现有内容进行思考,很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现有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问题6:我从这部分内容中学到了什么?
范例文本:我前面提过开始思考关于虚拟现实是在 1992 年。1993 年,开始研究的时候,先是使用 6 台摄像机做立体系统,到 1994 年得使用 50 台摄像机才能做出直径为 3m 的三维穹顶画面系统。 虽然摄像机价格已经有所下降,但是这个系统造价还是太贵了,以致受到批判:“使用这么多的摄像机不现实啊。只有像金出(本书的作者)这样可以使用很多研究资金的人才能有这种做法。” 但我想,摄像机很快就会变得更小更便宜,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使用了。
我的对策:读完这个例子后,我更加明白了,科技产品在开发周期的最初(prototyping阶段),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卖相粗糙,比如体积笨重,比如成本惊人,但这些问题不一定会妨碍某些科技产品最终成为杰作。因为开发产品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应该因为在开发初期遇到问题,就放弃努力。
这部分内容还让我想起电影《火星救援》中的一段经典台词:You have to solve one problem, and then solve the next problem, and then solve the next problem, and if you solve enough problems, you get to go home.
第三步:向思考要成果
向思考要成果指的是去实践我们的思考内容,其目的是巩固我们所学的内容。实践的方法有很多。我最常用的就是写作,比如,在写作。我认为,写作的本质是在一个全新的场景下应用我们所学到的内容。这种跨场景的应用,通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可是,为了实现最好的学习效果,再难的挑战我们也必须应对。
想想看,光看教科书的例题,自己不解题能学会数学吗?光看视频教程的分析,自己不写代码能学会编程吗?答案是NO and NO!
不过,我们也有一个好消息,挑战越大,我们能得到的升华也就越大。或许,这种升华,正是读书的意义。
祝大家 Happy reading! 请记住,We are what (how) we read.
推荐一个我近期写的关于阅读方法的答案:
转载规则:本答案中我创作的部分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自,来自米洛。自媒体及其他盈利性媒体在转载前私信我以获知转载方式(免费)。十分感谢。但如果只是转载到自己的朋友圈或非盈利的个人微博,则无需告知。再次感谢所有支持此答案的知友。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