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大家的意见和提问,我更新了一些理论解释并且放了几个测试自己天赋领域,智能,智商的网站链接在文里,都是非常好玩的测试,还有BBC的小实验短片,很有意思,如果有兴趣,大家可以做着玩儿;更新理论如下:努力这种行为和天赋之间的关系; 智力能不能培养发展;Gifted and Talented 学生的鉴别。
所谓的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超能生,优等生,尖子生)
有人天天玩成绩还能一骑绝尘,有人天天苦学成绩遥遥领先,有人奋发苦读缺怎么也超越不了,其实这种差别是全球范围普遍存在的。可以说,有学生的地方就有这种区别,但是有的国家会认可这个区别(比如英国的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南非, 瑞典,芬兰等等)而有的国家会努力忽略这种区别(比如苏格兰)。在教育学中,有潜能的学生叫做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而在平均水平左右的学生,则不是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那么到底什么是Gifted and Talented学生呢? (2003) 认为 “ Gifted 就是指在智力,社交,创造力,体育能力方面远超平均水平。 而Talented则是在表现能力方面有远超平均水平。”另一种分类的代表则是北爱尔兰和英格兰地区的政府政策文件,他们认为gifted是在学术领域有突出表现比如在数学或者英语科目上面,talented是在其他表现领域有巨大潜力,比如像体育,音乐,设计,创造等等。我们发现其实不管怎么分类,大家都认同Gifted包括了学校科目的学习,而Talented则包括了个人表达及创造能力。一般情况下支持G&T教育的学校指导政策会包括G&T的人数比例。但大致在10%-20%之间。这些学生的选拔过程比较复杂,并不只是通过考试成绩来确定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智商测试,成绩测试,老师观察,同学观察等等,而且这些手段都是交叉使用的,非常严谨。(这点和国内的很多重点班并不一样,重点班和实验班总是依据考试成绩进行分班的)
按照这个定义,其实学生之间确实是有差别的。天赋的不同导致学习的起点确实会不一样呢,像这种潜能颇高的学生,的确有可能会学的比非gifted and talented学生更轻松,甚至能够向更多更广泛的领域发展。但是成绩好的学生却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有一部分人学的也特别特别认真,通过大量的时间来换取学习的成就。这样的学生到底算不算Gifted and talented其实在教育界也颇有争论。因为这个涉及到了智力的定义和分类,而人类对于人类智力的认知,途径和答案也确实是五花八门。
这些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热爱学习,喜欢挑战和困难,愿意向更高深的领域探索,具有创造思维,不喜欢被拖慢速度, 喜欢跟同层次的同学交流问题等等等等()。
几种对人类智能的认识
进尖子班应该凭智商吗?
首先放一张智商Bell curve(图片是维基百科的,详细资料大家有兴趣可以挪过去多看看):这个是人类智商钟型图,按照正态曲线下的面积,我们大概可以得到,大概45%的人都是中等智力水平,而只有1.5%的人是天才,智商过了140,也就是门萨的入会标准。既然这样为什么G&T学生上限在20%左右呢?这个就涉及到大家讨论的问题,就是智商其实并不是完全的评判标准。而国内外的心理学家们也在不断地从新的角度认识我们的智力。
只有尖子班的学生才是聪明的孩子吗?为什么有人偏文有人偏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
比如说对今天美国社会教育影响很广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1985),他就觉得人的智力是表现在8个方面的:逻辑数学,语言,音乐,空间,运动, 人际,自省,自然环境。因此有人数理化好,有人语文好,有人适合体育,有人有音乐天赋,这些其实都应该被考虑进学生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最大限度地发挥没给人的潜能。对于我们国家来讲,如果有除了学术能力以外的潜能,一般情况下都回去专业院校深造发展,比如舞院,美院等等,入学考试基本就算是鉴定过程了。
天赋跟努力,到底哪个决定学生成绩?——三元天才理论 (The Three 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
另外根据广大知友的讨论,大家对非常用功学习和“专注打野三十年”这种意志力到底算不算潜能还是有一些争论的。要解释这个问题就要涉及到另一个理论,就是三环天赋理论(The Three 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这个理论是讲,人的成功是三方面相辅相成的:中高智能,创造力,热忱。(Renzulli, Joseph S. 1984)所以,对所学习的东西有极高的热忱,富有创造力,也可能会在学业上有很大的成就。这大概就解释了为什么G&T学生不完全都是智商超过140的天才,而像一楼知友说到的刻苦学习的同学,应该也属于这个范畴,他的热忱专注及学习方法,使他成为了一名G&T。所以天赋和努力,都能使你挤进那20%。
天赋高的学生会退步吗?没天赋的孩子进了尖子班能赶上吗?——固定智力和成长智力(Fixed Mindset & Growth Mindset)
还有 上次问,天赋可能后天培养或者转移吗?这个心理学家也有研究,Prof. Dweck(2006)认为人们对智能的理解可以分为固定智能(fixed mindset)和发展智能(growth mindset)前者认为智能生而具有不会改变,天赋是不可培养的。后一种却认为,其实天赋和智力这种东西就像肌肉一样练练就会增长。所以要去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图片在这里,因为是书我就不转载了
(所以她建议家长夸孩子要夸很努力,不要夸你真聪明,因为孩子一旦认定自己是特殊的,是聪明的,就会选择低级别的任务,因为他会害怕自己面对挑战的时候一旦做错了就说明自己不聪明了,结果就是他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成绩也会慢慢下降。反之,夸他努力他就会觉得自己完成了会证明自己比现在更好所以就去不断地挑战 能翻出去的朋友们可以看下她关于孩子智能方面的实验介绍,挺有启发性的)
放几个有意思的智能测试版本给大家做着玩儿:
1 多重智能测验:看看自己到底在哪个方面有潜能,哪个方面是短板,可以在这个网站测试一下(这个测试结果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点击测试后会有中文版本的):
2 还有一个是BBC的智商测验小实验,大家也可以想一下,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取酒瓶塞实验)
3 这个是个文档,大家自己搜一下。
Triarchic Intelligence Theory Self-Assessment
by Robert Sternberg and Elena Grigorenko, 2000
4 BBC提供的mini test:
5 IQ测试网:
题主的困惑——中国大陆地区Gifted and Talented(尖子班)学生筛选方法和带来问题
Dolph在2012年的时候梳理过而中国大陆地区智商测试发展历史,他认为我们的心理学实在改革开放以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加上引入的西方智商测量方法和自己编写的,一共也就才不到20个:
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表 吴天明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龚耀先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林传鼎 张厚粲
韦氏学龄前和初小儿童智力量表 龚耀先
瑞文标准智力测验 张厚粲
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 李丹
斯-欧非言语智商测验 张厚粲
托尼非文字智商测验 吴武典 蔡崇建 胡志芬 王振德 林幸台 郭静姿(台湾)
张雨青 龚正行(大陆)
浙江省儿童智力筛查量表 汪文鋆,王和春,傅根耀,王敏
团体儿童智力测验 金瑜
中国幼儿智力量表 龚耀先
龚氏非文字智力量表 龚耀先
画人智力测验 傅根跃
陆军学院学院团体智力测验 刘旭峰
这些智能测试虽然在教育教材改革中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张厚粲先生的一系列论著和研究)。但我们国家也没有正式承认G&T教育的地位,甚至也没有一个普遍可行的G&T学生筛选方法,态度还一直都非常地暧昧,导致基本上每所学校都会有尖子班,重点班,实验班。可是没有官方的指导政策,又加上我们高考基本意味着学生的一切命运,所以,每个学校设置G&T班级的目的,也基本上都是升学率,成绩等等比较现实的因素,几乎很少是为了够完全满足学生潜能发展的需求,为学生开设额外的高深领域的发展课程,或者为这些G&T学生量身打造发展计划。结果就是一般中国大陆地区的Gifted and Talented班级都是根据考试成绩来选拔学生,因此,如果你真的非常努力,或者用考试技巧来超常发挥(另一个问题中有知友问说自己同学吃利他林之类的中枢神经兴奋剂该怎么办的),或者个别家长可能能够找到人托关系,你也是可能进入重点班级的。但是进去后会面对的压力就非常大。一部分学生可能就退出了,一部分学生就花费更多时间扑在学习上,还有一部分同学就会求助仙丹神药。在一般学校中,这样是可能使自己保持在实验班之类的。但是如果,像芬兰美国南非之类的国家,完全按照G&T学生来设计课程,那可能就会无法适应,他们中有些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进行简单的大学课程或花费更少时间在基础课程反而修更多更感兴趣的课程,比如机械学,神经科学,小学生真的非常热爱学习这些课程,老师都是大学老师来合作的。
因此,按照题主的描述,在我们国家,除非是鼎鼎大名的中科大少年班,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谢谢@jackdaw的提醒我重新查了一下)这种极端超前的班级,一般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少部分学生是有可能以大量时间来拉齐水平的,这个是有理论支撑,事实证明也是可行的,但是大部分这个班的学生都是在学习某一方面时是gifted and talented的,不管是在哪一个智能方面突出,也不管是否是因为智力出众,还是热忱度高,他们都是Gifted and Talented 的学生。不过题主你描述的,每天玩很多还能学很好明显是天赋异禀的那一批了。
结论
所以这个还真的就是天赋问题(G&T中玩的那一批天资过人的孩子)。但是咱老祖宗不是也说,勤能补拙么。(三环理论和发展智能理论支撑下苦读到半夜的那一批天赋并不突出的学生)。不过,要是让这两类学生用同样的时间和资源学习,那结果也可能还是天赋胜利吧。
————————————————————以上————————————————————
Dweck, C. (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Random House Digital, Inc..
Dolph, B. (2012). Competing tasks as measures of intelligence and predictors of job performance
Department of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2008). Identifying gifted and talented
learners – getting start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
Gardner, H. (1985).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ic books.
Gagné, F. (2002). A differentiated model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dmgt).
Renzulli, J. S. (1984). The Three Ring Conception of Giftedness: A Developmental Model for Creative Productivity.
Stevenson, H. W., Lee, S. Y., & Chen, C. (1994). Education of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in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Japan.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