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年同学间差距 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

在度过职场最初两三年的学习时间之后,能否获得“巅峰体验”,是同事间产生差别的重要原因

在生命中的某一刻,你深深地沉浸在工作状态之中,无视其他存在。工作任务左右了你的一切思绪,你的大脑处于高度应激的状态,一个又一个的想法不停闪现。

心理学称之为“巅峰体验”。


这一篇,我会从 “女排精神”的理解上,解释这一神奇的心理现象。


1

女排又拿奥运冠军了,“女排精神”这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词,打败了“洪荒之力”,打败了“宝宝不哭”,再度成热词。


但是 “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就有点难度了。


80年代的理解是“为国争光”,但现在为国争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且用金牌为国争光,这种思想现在大家也不太认同了。


另一种理解是“勇于拼博,永不服输”,这也有问题,难道别的队,就不拼博?就服输了?


这两种理解还有一个共同大的问题,它们都把“女排精神”理解为一种精神,好像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


所以更流行的说法是引用了郎平的话“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可以解释女排为什么会赢,但还是无法诠释“女排精神”,跳水、乒乓球可称得上是“梦之队”,技术更过硬,为什么就没有跳水精神、乒乓精神?


之所以想写这个词,缘于那场女排逆转胜巴西的比赛,我忽然想到了心理学上的一个词——“心流(flow)理论”,管理学上也叫“巅峰体验”。


2

管理学的员工行为理论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大派系,一派关注的是“怎么让人做得更好”,叫行为派;一派关注的是“人为何想做得更好”,叫动机派。管理学大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把它总结为X理论和Y理论。


X理论认为人有逃避工作的倾向,必须加强制度约束。比如上班打卡这件事,这个制度的假设是,如果不打卡,人人都想迟到。所以打卡的目的不只在于考勤本身,而在于让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而Y理论则相反,它认为每个员工都有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潜力,关键在于激发员工的动机,而“巅峰体验”就是其中最极致的一种观点。


什么样体验算是“巅峰体验”?闭上眼睛想一想,假设在生命中的某一刻,你深深地沉浸在工作状态之中,无视其他诱惑。工作左右了你的一切思绪,你的大脑处于高度应激状态,一个又一个的想法不停闪现。心理学称之为“心流”或“巅峰体验”。


“巅峰体验”必须出现在工作状态中,喝酒喝高了,约炮约上瘾,累了打打球,都不算。当然,这里指的“工作”是广义的,比如说,一般人玩游戏是为了放松身心,很难产生“巅峰体验”,但很多游戏玩家都进入过这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我们仍然称之为“工作”,因为到了这个境界,就不是一般意义的“玩”了。


在度过职场最初两三年的学习时间之后,同事之间的差别取决于你能否尽快获得“巅峰体验”。


那到底如何进入“巅峰体验”呢?管理学家肯•托马斯给出了以下四个条件:



3

第一个条件:挑战性


女排的水平比较高,所以在历史上,只有四次称得上是真正的挑战。第一次是81年,她们已具备了拿世界冠军的实力,需要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这算挑战。第二次是1996年的亚特兰大,面临“八连冠”古巴,拿了亚军,也算挑战。第三次是2004年的雅典,从低谷中走出来,重获奥运冠军。再加上这次,赛前普遍不被看好,也叫挑战。


其他时间,女排不是没有赢过,但在挑战的意义上,不如这几次。


所谓“挑战”要有两个条件,第一是自已具备实力,第二是任务难度又比这个实力更高一些。而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当能力与挑战难度都处于较高水平的时候,才会产生“巅峰体验”。


职场上,能称得上“挑战”的机会其实并不多,刚工作时,大部分时间都算是学习状态。等到能力足够强,大部分的工作任务又都太常规了,会有一种无聊感,总觉得自己大材小用了。


如果你很幸运,在你能力提高到一定档次后,领导派给你一项算上是挑战的任务,你就一定能得到“巅峰体验”吗?


不一定哦,还有第二个条件。


4

第二个条件:控制权


有人说,中国女排之所长期处于世界巅峰水平,就算进了低谷也能很快站起来,因为关键时刻,总有很牛的教练站出来拯救世界,比如郎平,比如陈忠和。


不过,仔细想一想,无论是陈忠和,还是郎平,他们的执教理念都属于大胆创新,敢用新人的那一类,甚至有点我行我素。这种性格,中国的教练中不多,这可以理解,创新是风险的,赢了算领导的,输了你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应该说,郎平能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里,实现自己的执教理念,还是因为“班子稳”、“领导肯背书”,前有袁伟民这位“五连冠”时的老教练,后有张蓉芳这位“五连冠”时的老战友,才能创造出一个信任与宽容的执教环境。


“控制权”是追求卓越者的必须拥有的一项权利,你只有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追求自己认可的工作意义,才有可能产生“巅峰体验”。


为什么我们常常在自己的业余爱好中找到“巅峰体验”,而不是常规的工作?因为常规的工作常常给你这样那样的限制:创新有风险,领导不支持;职责不匹配,工作无动力;内部争议多,团队不配合……


当然,一旦给了你授权,就得出成果,就有了下面的第三个条件。


5

第三个条件:有意义


有人说,不要因为拿了冠军才谈女排精神,好像没拿冠军就没有女排精神。


从“巅峰体验”的角度讲,这句话一半正确,一半错误。


正确的这一半是说,“巅峰体验”强调的是任务的难度,而不是目标本身。如果女排的实力像乒乓球那样,明显比别人高出一大截,那就算是拿了冠军,也谈不上“女排精神”。


错误的这一半是说,“巅峰体验”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才有可能激励你全身心地投入。而对于女排这种有实力又肩负历史的队伍,拿冠军才是唯一的动力,只有冠军才谈得上“女排精神”。


赢是“巅峰体验”最核心的价值,但不是赢了就会有“巅峰体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赢法,有人赢得痛快,有人赢得苦逼,而“巅峰体验”的赢必须达到另一种的境界,也就是下面的第四个条件。


6

第四个条件:流畅感


人能在“巅峰体验”中获得快乐吗?研究的结果让我们吃惊,不会!


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从苦逼中收获快乐,只是常规的工作状态。


“巅峰体验”的英文是flow,直译应该是“心流”,所以它的体验既不是快乐,也不是痛苦,而是流畅,是一种“几乎是自动的、看上去不花力气但又高度集中的感觉状态”。


流畅是一种高度的专注,这种专注不是老板站在你面前的假装专注,也不是临考复习时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的状态,而是太过投入眼前的任务,甚至连自己为什么这么努力都想不起来的状态。


流畅还是一种行动与意识高度融合的“自动”状态,看看庄子是怎么说的:“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疱丁解牛》)”


你看,这次比赛的转折点就出现在逆转胜巴西的最后一局,经过了这役不可思议的胜利,再看后两场比赛,女排姑娘赢得绝不轻松,但也不痛苦,而是一种“心到手到球到”的流畅感,仿佛找回了当年三连冠、四连冠、五连冠时的感觉。


7

用“女排精神”去讲“巅峰体验”,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只有职场老鸟才会有“巅峰体验”。


其实,在度过职场最初两三年的学习时间之后,“巅峰体验”随时可能来临,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为自己设立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毕业5年同学间差距 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

退役运动员其实都是社会“新人”,“五连冠”一代退役后,大部分队员都回到了体制内,成为体育官员,而郎平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职业化的道路,先是去美国留学体育管理,先后执教于意大利职业联赛、美国女排,相比体育官员,她身处圈子更大,视野更广,职业规划更自由,专业度也更强。


当我们大部分人因为缺乏挑战性的工作,而倍感无聊,甚至虚度光阴时,另一些人却不满足于老板交待的任务,对于那些必须做的事情,他们时刻在寻找更有意义的目标,一旦发现可能产生“巅峰体验”的任务,他们就尽可能压缩其他时间,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其中,应对它的巨大挑战。


在平常的任务寻找超越自身的目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1、凡事多做一步

2、用不寻常的方法完成寻常的任务

3、用规定时间的一半完成任务

4、把几件寻常的任务整合成一件系统工程

5、在几件类似的任务中寻找共同点,发现新方法,优化流程

……


“巅峰体验”并不像它的名字那么玄乎,它其实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你能在生活工作的某一些事件中,找到超越自身的目标,Just do it。


(本文的部分观点源自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这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心流现象的心理学家)


————————————————————————

首发于“人神共奋”微信公众号,每周两篇原创,有深度的职场心理讨论



近期热文

人人都能评论的年代,最不值钱的是立场,最值钱的是思考方式

你那不是知识,顶多是横店的布景

把道理说清楚,别总想着输赢:川普告诉我们的政治智慧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530103/1341.html

更多阅读

30周年同学聚会流程 30年同学聚会策划方案

方案一:30年同学聚会策划方案岁月悠悠,情谊绵绵。三十年前我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朝夕相处,共同度过了人生最纯真,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校园生活。弹指间,三十年匆匆而去,我们经历过求学,求职,结婚、养儿育女,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可不变的永远是彼

毕业后大家的差距好大 毕业后的五年拉开大家差距的原因在哪里?

毕业后的五年拉开大家差距的原因在哪里?人工作,有人继续上学,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能看到这篇文章也是一种幸运,真的受益匪浅,对我有很大启迪,这篇文章将会改变我的一生,真的太好了,希望与有缘人分享,也希望对有缘人有所帮助!看完之后有种

40年同学聚会感言短语 同学聚会感言大全

   23年同学聚会感言  毕业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那时的莽撞少年,如今已中年扑面!忘不了校园内嬉戏笑闹;忘不了香樟树荫下漫步,忘不了梅陂河坝上玩耍;忘不了教室里秉烛夜读,忘不了家属区里的串门嬉闹;我们曾经共同在的海洋里徜

同学聚会感言 20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本 两篇

   篇一:20年同学聚会感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已毕业整整二十个年头了。世间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  二十年风华岁月,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风

声明:《毕业5年同学间差距 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这么大?》为网友哥长一张欠吻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