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更像是解析。
《驴得水》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为了中国救亡图存,不同知识分子在不同境遇下的选择。
三民小学就是兵荒马乱时代下,那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微缩的演义。
时代背景:1942年(黑板上民国三十一年)、抗日战争,由国民党执政。
地点:内蒙古。(高原反应,指的是内蒙古高原;城市“包头”、铜匠的蒙语三者推理得出。)
出现的人物:孙校长、周铁男、张一曼、裴魁山、孙佳、铜匠、铜匠老婆、特派员、美国人。
他们都代表了民国时期的一批人,而非个体。
他们都来自于都来自京仁大学(周铁男的短袖、合照的黑白照片)。从“京仁大学”的名称中可推测,他们可能来自北京。
1941年(民国二十九年),他们四人乘坐火车逃出,来内蒙基层“支教”,目的是改造农民的“贪、愚、弱、私”,完成自己的理想。
孙校长,一手建立起三民小学,战战兢兢运营,为了招揽学生,传播知识,不惜用金钱补贴。
(孙国父的三民主义;孙校长的三民小学,加上门前两次出现的中华民国旗帜,隐喻不言而喻。)
特派员,教育部领导。
(蒋介石,同样是光头;身穿中山装,有人有枪;好几个镜头给他时,正背后有一副蒋委员长的画像。)
这个三民小学,就是中华民国。
这四人代表的知识分子、代表的现代的思潮,开始了对于中国本土的一次冲击。
当时中国的情况,民智未开,愚昧盛行,神鬼大行其道,这群知识分子的教室,都是“风雨庙”。
教室里,菩萨怒目,牛鬼蛇神,期末来考试的(接受现代教育的),“不足六人”,足见可怜。
首先,学校没硬件、资金怎么办?没关系,片中交代有美国人的教育资金。(抗日战争和内战时期,美国给予“中华民国”的援助。)
但是美国人凭什么给你?
因为你要发展教育?什么教育?英语教育!(片中特意说明是英语老师)
民国时期,因为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作为头号资本主义首领的美国,自然要输出其意识形态,帮助中华民国。
片中,特派员问及孙校长的污点时,说:你的大儿子在延安?孙校长回答:我们已经没有关系了!由此可见,如果你是共产主义,不好意思,是没有援助的。
先就是文化的对撞。
教室里,镜头多次给了“菩萨怒目”的镜头,在偏远的内蒙,这代表了当地最质朴、简单的信仰。
因为美国教育家的捐款下,菩萨被赶出了教室(改造思想),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旗帜。(具体内容我没看清。)
看看他们的装束,大多数时候,他们四人除了偶尔穿中山装外,穿的可是西装、听的是留声机、跳的是国际舞、用的是电灯泡。
张一曼的住处,全是都是西方的小玩意,墙上的海报上,也全是洋明星。
注意看海报,另一张更明显。注意看海报,另一张更明显。
孙佳和铜匠结婚时,可是西方+东方的婚礼哦,美国人穿着的不是西装,却说出神父的祷告。
西装+大红花,后面吹拉弹唱,却又有神父 和婚纱,到底是东方还是西方?
当时的中国,从铜匠的开始时的木讷不难看出,他们不善言谈、迷信(相信照相后会短命。清末时期,人们相信照相机会吸走人的灵魂到黑匣子里)、甚至有点“未开化”的感觉。(连接吻都不知道?我很怀疑)
他们四人的理想,就是想把原本充满“牛鬼蛇神”的“风雨庙”,改造成西方式“三民小学”。
来看看不同知识份子的不同命运。
裴魁山:
这个人物体现出当时环境下,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第一种改变:屈服于金钱。
特派员说过,他的污点是:早年前吃回扣。(贪恋金钱)
三民小学开始时,裴魁山愿意主动捐款教育,并且有一定只是理想(想同张一曼前往西南联大)但不久后,他就因为受到打击,变的利欲熏心,物欲膨胀,成为金钱的傀儡。
裴魁山代表的这类知识分子,对理想有着原始的热情。但在经历打击和挫折之后,他们就无法坚定信念,也无法抗拒金钱。
镜头的一幕:残阳血红,土丘起伏,他和孙校长的剪影相对而立,似乎预示着理想的分离。
此后的他,开始世俗,一切都精打细算,明码标价,用金钱来物质标榜身份,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
更严重的是,他开始和特派员相互勾结,百般献媚(与特派员在饭桌上的表现),唯唯诺诺,并最终服从权威,走向沉沦。
周铁男:
东北口音,脾气暴躁。前半段时经常骂骂咧咧。
这个人物体现出知识分子第二种改变:屈服于武力。
他和铜匠媳妇谈话时提及,两人是老乡,周铁男来自奉天(即沈阳,伪满洲国的称呼)。铜匠媳妇来自新京。(即长春,伪满洲国的首都)
1932年,日本进驻东北,扶植伪满洲国。1942时,东北早已沦陷多年。可以推断出,铜匠媳妇是从东北长春逃亡内蒙避难。
周铁男咋咋呼呼,脾气暴躁,没有耐心,一言不合就武力相向(威胁、殴打铜匠)。甚至也有胆量和特派员的秘书冲撞。
但受到真正枪杆子的威胁之后,他就地痛哭流涕,磕头认错,变的唯唯诺诺(张一曼被军人强奸时却不敢出手),成为武力的傀儡。
在与孙佳的对话中,他主张“曲线救国”,(因为对方有枪,自己两手空空),所以主张先服软,加入对方,伺机而动。(是不是想起了历史中的谁?)
这一类知识分子,依旧没有坚守住原来的理想,在武力的胁迫之下丧失了自己,退让了底线,最终并流到权威之下。(他竟然支持让孙佳与铜匠结婚。)
铜匠:
中国农民、或者说底层的缩影,前面说过,他们无知、迷信、木纳,却感情真挚。
但,如果他们变了呢?(孙校长送给铜匠几本书,告诉他“有教无类”,两个月后,裴魁山告诉孙校长,他已经变了。)
铜匠受到现代后,开始觉醒,为了心爱的人,他开始反抗。他们也想摆脱原先的局面,寻找更好的生活。(想去美国)
但,一旦他们感受到被欺骗,被欺凌,体现出的往往是更残忍。(是不是和历史有点像?太平天国、义和团、和文革...)
孙佳:
未受污染,拥有纯高理想与正义感,坚守底线,对万物都充满了感情。(对驴子、对其他人都充满感情。)
按照惯例,果不其然的是……他最终前往了延安,离开了“三民小学”……
这一批人,不用我多说了吧?
……(先写了一点骨架,张一曼、特派员后面我会补上。持续更新。)
------------------------------------------------------------------------------------------------------------
接着上面更新:
张一曼:
自由主义者、女权主者义在民国时期的结局:屈服于男权。
(男权会屈服于武力、金钱,女权屈服于男权。)
三民小学的数学老师兼会计,会一点英语,“从城里来的。”
这个人物设置风险度很高,稍有不慎就是“真婊子”,她很骚,性开放,名声也很差,如果放在其它电影中,人物的风险度极高。
但为何她会成为本片最成功的一个角色?为何又要设计成这样一个形象?
不得不提起前文中讲到的——东西方思想的对撞。
先看看影片中,她的的一些细节——
1.站在留声机旁。
2.邀请校长跳国际舞
3.教铜匠说英语。
4.在窑洞里缝校服时,背景的海报
这些细节无一不表明,张一曼是受西方的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性格。与之相对应的是铜匠典型“中国式”的表现,不再赘述。
张一曼,一个自由主义的女权者形象,在民国时期那样封闭的环境下,诞生了。
她是自由的,是开放的,他的开放不需要男人的回报,性对她而言就是本身,没有其它过多的引申。
来看看她和其他男人的对话:
裴魁山和她睡了后,对她说:你离开学校后,我带你去西南联大。(从三民小学到西南联大,裴魁山许诺她更好的生活。)
铜匠和她睡了后,对她说:你想要什么?(依旧是赤裸裸的义利观。)
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普罗大众,对于女性的认知,潜意识里都觉得要有所回报。
裴魁山表白时曾说:我了解你, 你不是婊子。
批斗时又说:你就是公共厕所,是臭婊子!
喜欢时,铜匠收藏张一曼的卷发。
讨厌时,铜匠让人剪掉他的头发。
在影片里,男女性的身份仿佛对调过。而张一曼的悲惨结局,恰恰是曾经喜欢她的人造成的。
这种文化的诧异,也注定了张一曼代表的女权、自由主义、在特殊时代无法拥有美好的结局。(事实上,当今社会又有几个人能接受?)
最后注意,张一曼发疯时地场景——花丛中,张一曼蹦蹦跳跳地摘花,她对眼前的花说:不是你,不是你。不是你。你藏在哪里去了呢?找到啦。
她摘的真是花吗?还是选择她理想中的生活?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