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强大的国家 非洲是否诞生过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为什么?

幅员广达整个非洲的没有,我觉得阻碍非洲大一统的要素是地理问题: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且在地理上包围了农业地区。根据历史发展的规律,在这种游牧民与农民的冲突中,农业文明的长处是丰富的人口、相对发达经济和技术,还有根基稳固的文化。因为后勤和气候因素,农业文明无法在干旱地区建立长期的军事据点,从而彻底消灭蛮族的威胁,因此战略上总是被动。虽然很少有农业区域在游牧民的进攻下彻底丧失文明遗产和发展机会,但是,牧民们会不断的洗劫乡村和城市,甚至把整个农业地区改造成牧场。农业文明的发展总是在低水平上被打断,然后重复发展。如果这成为普遍现象,那么整个文明完全可能会长期停滞在青铜时代,诸如大一统帝国、工业革命、现代社会之类的概念只能在虚构中出现。而在宜农地区建立的政权,则必须把大部分精力用来对抗游牧民族,而这些宜农的地区本身幅员太小,无法形成足够的能够主导大一统的国家力量来打破地理阻碍,所以只能形成一些区域性大国。——引自任冲昊·《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第二章 历史的自然条件
以下介绍几个广义上南部非洲的区域性大国吧。
1.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最初的农民们是沿着东非大裂谷以及尼罗河上游建立村庄的,而后扩大到整个埃塞俄比亚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三面被沙漠围困,西部则是草原的湿润地带。外部世界的信息主要通过两条渠道流入埃塞俄比亚。其一是尼罗河,另外就是红海了。公元前一千纪,南阿拉伯人来到这里殖民,并和土著人通婚融合。阿拉伯人带来了由新月沃地培育出的高产作物和灌溉系统,定居下来后又培育了一部分本土作物,形成了一套很有意思的灌溉农业系统:粮食主要依靠大麦、小麦、小米和画眉草,蛋白质的供应则依赖豌豆和兵豆,纤维主要依靠亚麻,家禽畜有牛羊和珍珠鸡,经济作物主要是葡萄,后来骆驼作为大牲畜被引入,梯田技术也逐渐普及,埃塞俄比亚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农业体系。这一体系决定埃塞俄比亚有能力在高原环境下增殖人口,完成由原始向文明的发展。
公元以前,埃塞俄比亚主要受北方努比亚的库施王国影响,不论是家畜饲养,铁器使用,装饰风格上,都带有明显的库施特色。公元前后,埃塞俄比亚文明开始形成自身的特点,并趁埃及入侵库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建都阿克苏姆城,形成了阿克苏姆国家。公元300年之后,阿克苏姆王国完成了对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区的统一,进一步掌握了红海贸易网,从而臻至极盛。
当时,红海贸易是沟通埃及和印度的重要贸易环节,陆路的阿拉伯人未能统一,近东一代战乱频仍,当时的商队往往从海路由印度西岸出发,以乐土阿拉伯为中转站,将印度货物输往埃塞俄比亚,而后沿尼罗河至亚历山大,再运往欧洲;同样,欧洲的商品也由这条商路贸易到印度。通过文献记载,来自地中海和埃及方向的商品主要是铁器、棉布、酒和装饰品,而来自印度和非洲其他地区的商品主要有黄金、象牙、香料、犀角、玳瑁以及奴隶。正是这条商路的丰厚利润,为阿克苏姆国家的大肆扩张奠定了经济基础。不过,红海商路是一条极为危险的商路。埃塞俄比亚本身并不靠海,红海贸易网的起源是埃塞俄比亚人在厄立特里亚沙漠地区建筑的港口阿杜里斯。从埃塞俄比亚高原到阿杜里斯途中要穿过达纳捷尔沙漠的边缘,而这一地带,正是南方游牧部族阿高人杀人越货的好场所,所以能否控制这一段的商路,是早期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王国兴盛的重要标志。
阿克苏姆王国强大的另一个原因是基督教的传入。埃塞俄比亚的教会始建于公元4世纪,传说是由推罗人迈尔提乌斯和他的学生弗门第乌和阿克达修创立,经过艰苦的传教活动,当时的国王厄刹那皈依了基督教。不幸的是,不久,迈尔提乌斯逝世。等到公元340年,埃塞俄比亚基督教会终于得到了基督教世界的认可,弗门第乌也成为埃塞俄比亚教区第一位主教,并获得了头衔“阿布拿”。从此,埃塞俄比亚被纳入亚历山大里亚大主教区。
埃塞俄比亚王国的英雄就是皈依了基督教的国王厄刹那,他率领军队先后占领东非强国迈罗埃、努比亚,又渡海攻占乐土阿拉伯大部,之后南征索马里。厄刹那快速扩张的条件是依靠强大军队和基督教来控制征服地区的人民:就军队而言,阿克苏姆不单有世界性兵种步兵、骑兵和弓弩手,还有成建制的象兵和庞大的水军,其中象兵是作为战术力量独立于骑兵,而水军为了保卫红海贸易而极度发达;就宗教而言,厄刹那利用基督教的影响对抗拒绝革新的传统家族势力,创建了一套较完备的官僚统治体系,为了方便统治,他还创造出了用来书写公文的“吉斯”拼音文字。至此,阿克苏姆王朝在奴隶制社会的盛世局面形成。就世界影响来,阿克苏姆王国,曾与罗马教皇和拜占庭皇帝缔结同盟条约,被称为“众王之王”。
外来宗教的传入,往往是迎合了至少是一部分统治者的需要,才能获得一个较为稳定的外部环境。从宗教本身来看,充满智慧的教义,完善的组织结构,神秘的宗教仪轨,以上这些因素特别适合于增强一个群体的凝聚力,也带来了对传统旧思维的冲击。而宗教经济体系的引入,也使得宗教本身能够得以继续发展而不会完全沦为政权的工具。“可以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厄刹那充分利用了基督教组织出军队,建立统治体系,构架出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
接下来说一下埃塞俄比亚地区的基督教。首先要从基督教世界的内讧开始。公元6世纪,亚历山大里亚大主教区发生分裂。由于亚历山大里亚主教区是当时基督教东派(君士坦丁堡基督教)世界第二大主教区,神职人员的任命权掌握在君士坦丁堡皇帝和大主教的手中,导致一些埃及本土的神职人员升迁无路。5世纪,起源于埃及本土的教士吸纳了阿利乌派基督一性论(正统基督教认为基督人、神二性并存,而阿利乌派认为早已结合成一性)的主张,形成了科普特教派,并在6世纪开始和正统派就人事问题展开对抗。在埃塞俄比亚主教区,科普特教派取得完胜,教会宣布完全信仰科普特教派。阿克苏姆成为科普特教派的中心。在科普特派和正统派斗争正酣的时候,另一位宗教领袖的目光,也对准了埃塞俄比亚。由于麦加贵族对新兴的伊斯兰教教徒穆斯林大肆进行迫害,约614~615年间,部分穆斯林受穆罕默德指派,分两批迁徙到埃塞俄比亚境内去避难。当时的阿克苏姆国王坚定的保护了这批穆斯林,并差一点和麦加军队开战。后来,穆罕默德对埃塞俄比亚十分感激,在《遗训》中指出,要以宽容的态度对待科普特教派的信徒。这也成为埃塞俄比亚基督教在伊斯兰教的汪洋大海中存活的宗教因素。
但是,阿克苏姆王国在度过兴盛期后,逐渐走向了衰落。首先是由于政教矛盾,军事动员力减退,6世纪末被伊朗攻克也门地区,退出了南部阿拉伯。后来,阿拉伯人的扩张断绝了阿克苏姆王国的生命线:致命的是,自7世纪起,阿拉伯帝国征服埃及,控制了红海,改由陆路通过两河流域把印度商品输入到近东,于是红海商路逐渐衰落,阿杜里斯被废城,逐渐湮没在沙漠当中,阿克苏姆城作为贸易中心的功用逐渐减退。8~9世纪,阿拉伯商人和移民到达索马里海岸城市泽拉城和达拉克群岛活动,在南部沿海及绍阿等地建立了一些割据的伊斯兰教小素丹国,并不断向北侵略。为了防备南方的游牧民族和伊斯兰教国家的入侵,9世纪起,埃塞俄比亚政治中心南移今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一带。公元10世纪前后,南方游牧民族阿高人入侵埃塞俄比亚,灭亡了阿克苏姆王国,于1137年建立起扎戈维王朝。
扎戈维王朝继承了阿克苏姆王国的基督教传统,并开始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但是阿高人本身是游牧民族,自身文化底蕴远远不能统治一个大帝国,为了寻求支持,扎戈维王室选择扶持教会来对抗阿克苏姆王朝遗留下来的奴隶主贵族势力。但是,扎戈维王室的政治手腕有限,未能处理好政教关系,反而使得政教矛盾日趋尖锐。又因为要讨好教会,而在各地大肆兴建教堂,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仅仅100多年后,就被新王朝取代。
1270 年,号称“孟尼利克一世”的叶库诺•阿姆拉克建立了新兴的阿比西尼亚所罗门王朝,定都安姆伯格尔。阿比西尼亚一词是所罗门王朝的国号,一般认为这个名字来源于阿拉伯语(Habash),意为“混血”,因为阿拉伯人把埃塞俄比亚人视为闪米特族和非洲人的混血后代。这个词后来被葡萄牙人念成“abassia”,拉丁文写成“habsesinia”,最终演变为“阿比西尼亚(Abyssinia)”。
这一时期,恢复元气的所罗门王朝开始扩张,征服的领域超过了阿克苏姆极盛时期,最北部甚至控制了埃及的阿斯旺。所罗门王朝能够确立统治,依旧离不开教会的支持。由于旧贵族对新政权的反抗,所罗门王朝也选择了教会作为对抗贵族的力量。在教会的支持下,所罗门王朝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转化,而宗教也藉此战胜了世俗权力,完全掌握了帝国的上层生活。教会不但掌握文化教育权利,占有大量地产,竟然有权操纵王位继承,挑拨封建领主内战。据科普特教派的传说,《圣经•旧约》和《古兰经》都提到,埃塞俄比亚曾经出过一位美艳的女王,名叫示巴女王。示巴女王曾经访问过犹太所罗门王朝,而所罗门王“毫无疑问地”令女王在回国途中生了个儿子,名叫叶库诺•阿姆拉克,意为“智慧之子”,这个儿子成为阿比西尼亚所罗门王朝的始祖“孟尼利克一世”。后来孟尼利克一世后来还去耶路撒冷朝觐过他父亲,所罗门王派以色列的20个贵族少年护送孟尼利克回国,传说中他们临走前偷走了藏有摩西十诫的著名约柜,把它带到了阿克苏姆。所罗门王朝教会对政治的控制,由此可见一斑。
重新振作的埃塞俄比亚政权首先遭到了伊斯兰势力的挑战。13世纪,阿拉伯人阿里•伊本•阿斯建立奥法特伊斯兰王国,统一了大索马里地区。15世纪,奥法特伊斯兰王国苏丹艾哈迈德•易卜拉欣•加齐率军征服埃塞俄比亚大片领土,建立统一王国达16年之久,部分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部的居民改奉伊斯兰教,阿比西尼亚所罗门王朝面临灭国的危险。
但是,所罗门王朝的外交无疑是成功的。当时,葡萄牙、威尼斯、西班牙和罗马教廷都是所罗门王朝的同盟国,15世纪时甚至有欧洲传教士提出西班牙卡斯蒂里亚王室与阿比西尼亚的扎拉•雅各布皇帝联姻的建议。但是在14到15世纪,在所罗门王朝中发挥作用最大的还是葡萄牙。在所罗门王朝最困难的时候,里斯本宫廷同设立在冈达尔临时都城的所罗门建立了外交关系,派遣了大使,并派出一只由火绳枪武装的陆军,和所罗门王朝一起击败了艾哈迈德•易卜拉欣•加齐,恢复了所罗门王朝的大部分疆域。
1517年,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并出兵占领了重要港口马萨瓦,控制了红海一代。同时,南部游牧民族加拉人不断向所罗门王朝边境地区扩张掠夺。1535年,奥斯曼帝国组织“南征军”,向所罗门王朝发动“圣战”,关键时刻,所罗门王朝再次“借师助剿”,葡萄牙将军唐•克里斯托弗•伽马率领400名葡萄牙火绳枪手抢先一步抵达埃塞俄比亚,在阿散季湖附近打败了土耳其南征军。随后,不甘失败的奥斯曼帝国组织土耳其、阿尔巴尼亚联军,并雇佣了加拉游牧骆驼骑兵再次开进埃塞俄比亚,唐•克里斯托弗•伽马再一次临危受命,组织葡萄牙和所罗门联军抵抗。战斗中,唐•克里斯托弗•伽马战死,葡萄牙军队覆灭,但是奥斯曼联军也遭受了极大打击,无力继续进军,所罗门王朝再次逃过一劫。
但是,葡萄牙人的帮助不是没有代价的。基督教正统耶稣会的势力,随着葡萄牙的军援渗入到埃塞俄比亚,并企图代替科普特教会控制所罗门王朝王室。1623年,耶稣会在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始在埃塞俄比亚购买兵器、雇佣士兵,密谋军事政变。当时所罗门王苏斯尼约成功的联合了科普特教会和各个大小地方领主,武装驱逐了葡萄牙耶稣教会,避免了内乱。随后,埃塞俄比亚人拿着葡萄牙传来的火绳枪武装了军队,击败了游牧民族加拉人的主力部队,保住了所罗门王朝的南方疆域。1678年,所罗门王朝下令隔离穆斯林,恢复传统的科普特基督教势力。
17世纪之后,所罗门王朝进一步衰落,朝廷沉溺于寻欢作乐和勾心斗角,受宗教势力控制的政治暗杀盛行,皇室“子弑父,兄杀弟”,皇帝的权威荡然无存。长期战乱还摧毁了国家的经济,造成国贫民穷,势力衰微,地方割据势力进一步增强,由无法跨越的深渊峡谷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独特地貌,导致大省的公爵、总督和部落首领依仗地势形成军事割据的面貌,而无力的中央政权权力不出都城,只有科普特基督教会才是把这些势力名义上维系在一起的唯一因素。到19世纪上半叶,阿比西尼亚所罗门王朝已经瓦解为一系列独立的或半独立的王国,“万王之王”的头衔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一样成为尊贵而空洞的称号,经济也逐渐退化为半游牧状态,受伊斯兰文化长期影响的加拉人和厄特里亚人的一部分相继皈依了伊斯兰教,为当今埃塞俄比亚的政治纠纷埋下了伏笔。在这一时期,阿比西尼亚最主要的封建割据王国是北方的提格雷和南方的绍阿,此外戈贾姆、沃洛、锡缅等几个重要的省份也是完全独立的。
18世纪英国殖民者开始入侵,妄图吞并埃塞俄比亚,遭到埃塞俄比亚人的反对和抵制。1855年,出身低微的提奥多罗斯二世篡夺了所罗门王朝的帝位,统一了大部分埃塞俄比亚高原,并在英国势力的帮助下,开始限制拥有庞大财富的教会占有更多的地产,组建近代陆军,并试图彻底废除残余的奴隶制。1867年,唯恐埃塞俄比亚摆脱自己控制的英国组织远征军击败了提奥多罗斯二世,埃塞俄比亚再度陷于分裂。直到1889年,孟利尼克二世称帝,建都亚的斯亚贝巴,奠定现代埃塞俄比亚疆域。1890年,意大利入侵,排挤英国势力,宣布埃塞俄比亚为意"保护地"。1896年,孟利尼克二世率兵在阿杜瓦大败意军,意大利被迫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
2.努比亚
努比亚是埃及尼罗河第一瀑布阿斯旺与苏丹第四瀑布库赖迈之间的地区的称呼。努比亚这个词来自埃及语中的金(nub)。一般从阿斯旺到瓦迪哈尔法被称为下努比亚,从瓦迪哈尔法法到库赖迈被称为上努比亚。有时库赖迈到喀土穆之间的地区也被称为南努比亚。从古至今努比亚一直是地中海地区的埃及与黑色非洲之间的连接地,夹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之间,是历史上两个大国的缓冲地带和陆路商路枢纽。但是因为后来埃塞俄比亚红海贸易的发达,这一地区的商路退为次席。
早在古埃及第一王朝出现之前,库施已经有了成熟的社会形态。公元前30世纪的时侯,在古埃及的铭文上就提到了努比亚。前25世纪开始,古埃及人开始沿着尼罗河向南扩张,遇到了在努比亚地区生活的部族。当时的努比亚还处在部落阶段,同埃及接触以后,努比亚诸部落开始学习埃及人尼罗河流域农业的经验和成果,并开始对抗埃及的扩张。约前1991年~前1802年,埃及中王朝第12王朝4伐努比亚,意外地遭到了有组织的抵抗。但是由于留下来资料和考古发现太少,历史学家们并不清楚这种抵抗是由一个统一的国家还是一个城市联盟进行的,也不清楚这种国家或者联盟的形态是否受到了古埃及文明的影响。一部分学者认为,这就是努比亚库施王国的开端。但是,库施王国只是努比亚的一个地区性政权,并未统一努比亚。于是,埃及开始在尼罗河沿岸建立要塞,一面掠夺黄金和奴隶,一面积蓄力量向南侵略。到第12王朝末期,埃及逐渐将尼罗河第二瀑布以北的地区占为己有。埃及中王朝时期末(约前1750年左右),上努比亚的政权趁埃及衰落之际,占领了下努比亚,其边境延伸到埃及本土边上,并夺回了金矿产地,一度与新王国埃及抗衡。约前1500年,努比亚政权因为未知的原因内乱,埃及新王朝趁机发兵占领了努比亚,不单再度占领了金矿,并将领土一直延伸到尼罗河第五瀑布。
这一时期埃及对努比亚的入侵,主要是为了占领努比亚的产金区。努比亚的金矿主要分布在尼罗河的支流阿拉基河附近,位于第一瀑布和第二瀑布东侧。埃及在占领这一区域之后,马上开始构筑一系列军事碉堡,驻留了大量士兵监督被掠夺来的努比亚奴隶开采金矿。
但是,由努比亚金矿奴隶暴动,引发了埃及发生了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埃及对努比亚地区失控。在此期间,一个也许早就存在的,发源于上努比亚的王国,趁机统一了努比亚地区,一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库施王国的开始,另一部分认为,这是库施王国的复兴,首都在第三瀑布附近的纳巴塔。由于埃及的压力,促使统一的库施王国必须整合了所有能够利用的资源对抗埃及的大军,双方处于胶着,连拉美西斯都不敢轻易同库施王国开战。一直到约前11世纪,努比亚爆发瘟疫,埃及人终于在这场消耗战中取得了胜利,发兵占领了努比亚,彻底镇压了占领区的努比亚人民的反抗,当地的居民的文化被同化。库施王国败退到南努比亚。前800年,退守南方的库施国王阿拉拉其后代国王皮耶,趁埃及疏于防范的时机发兵北伐,在决战中击败了埃及主力军团,并一举占领了整个尼罗河流域,是为埃及历史上的第二十五王朝,疆土从喀土穆一直向北延伸到亚历山大港,并建造了一系列金字塔和神庙。
前671年,亚述入侵埃及,库施人被逐出,退回纳帕塔。前591年,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普萨美提克二世率军南侵,洗劫了纳帕塔,库施王国征服埃及的梦想彻底破灭。但是早在前6世纪中叶,纳巴塔王国在红海沿岸建筑港口城市艾扎卡参与红海贸易。当时,地中海地区对铁器的需求大大增加,为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了炼铁业,纳巴塔王国迁都森林边上的城市迈罗埃,解决了丢失金矿后没有商品出口的不利局面,从此开始逐渐繁荣。库施王国通过艾扎卡从红海贸易网与直接与古希腊的商人通商,挣脱了埃及商人对库施王国的商业垄断。随后,库施王国还发展了自己的文字,不再使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也摆脱了埃及文化附庸国的地位,并直接影响了埃塞俄比亚文明的发展。
库施王国在1世纪达到鼎盛,不但掌握红海商路,甚至还与印度、西亚、中国有贸易往来,在当时的市场遗址中,甚至出土过中国汉朝圆鼎,可证当时贸易之发达。后来埃塞俄比亚崛起,遂成两国争雄之势。4世纪,迈罗埃发生内战,被埃塞俄比亚阿克苏姆国家趁机征服,虽然后来击退了入侵者,但是国家已经陷入衰败。
6世纪,基督教自埃及传来。埃及的基督教在2世纪开始繁盛。早期教会史学家犹斯比的记述,马可及亚波罗是最早到埃及传福音的人。他们开始在亚历山大港传教,到2世纪末,亚历山大港已经成为教会扩展的基地;3世纪初,一家颇具规模的宗教武装教团组织“门徒训练中心”成立,用来装备信徒,以应付在信仰、生活及传福音上的各种挑战。235年,单就亚历山大港便已经有20位主教。与此同时,迦太基亦成为基督教在北非扩展的中心。在北非,教会扩展的速度真是令人惊叹,约在220年,教会在迦太基召开会议时,北非只有72名主教参加;30年后,主教的人数增至90多位,而300左右,主教人数竟接近200位(即表示有200个教区),可见发展何等迅速。
努比亚基督教可以视为基督教异端逃亡到非主流地区传播的传播的成果;最初是蒙太努主义信徒逃亡到努比亚避难。蒙太努主义大概在公元140年左右,由一位名称为蒙太努(Montanus)的信徒与两位所谓女先知在腓尼基一带发起。他们特别强调圣灵的能力及先知的讲论。他们认为在耶稣之后,神仍不断藉着圣灵,透过先知向人类启示。由于对圣灵的实在性特别重视,他们便要求自己过完全圣洁的生活,以至近于苦行;例如他们认为丧偶再婚,也是犯奸淫;而在逼迫中逃跑,便是罪无可恕;他们滴酒不沾唇,并且经常禁食。他们热切地等待主的再来,并且相信在他们有生之年,主必再来。后来,由于蒙太努主义者视图同正统派分裂而遭到迫害,开始逃亡到努比亚潜伏下来,并向埃塞俄比亚传播。
又经过差不多一世纪的发展,阿利安主义的出现,使基督教世界陷入最激烈的神学争论中。阿利安(Arius)是当时亚历山大的一位主教,他相信基督不是自有永有地与父神同在,而是父神所创造的,亦即是说,圣子在父神未创造以先根本是不存在的。这样一来,圣子与圣父的本质是有分别的,三位一体的真理因此动摇。阿利安主义传播很快,逐渐发展到可以和正统派分庭抗礼。为了处理这异端,教会于325年在尼西亚召开了一次空前的主教会议,主题就是裁决阿利安主义的正统性,结果阿利安主义被裁决为异端,三位一体真理被确定,而基督与父神同质、同等、同荣的真理也被确立。阿利安主义的信徒也逃往努比亚避难,最终导致科普特教派确立了在非洲的基督教领导地位。
一开始,基督教采取秘密的方式在努比亚传教。随着信徒的增加,基督教逐渐由秘密走向公开,并在公开传入迈罗埃之后,发展为国教。受其影响,库施王国开始使用希腊字母来书写努比亚的当地语言。但是由于北来的正统教派和南来的科普特教派的分歧,不久,迈罗埃分裂成以旧都纳帕塔为中心的穆库阿国家和以新都迈罗埃为中心的阿罗亚国家。后来,穆库阿被埃及占领,而阿罗亚暂时维持独立。
阿拉伯人占领埃及之后,征伐目标之指阿罗亚,于8世纪开始军事入侵,在当地人民的抵抗下,阿拉伯人直到13世纪才完成努比亚的统一,伊斯兰教开始排斥基督教并在努比亚留传开来,努比亚随之阿拉伯化,成为阿拉伯帝国最重要的奴隶来源(没有之一),被掠走努比亚的奴隶还在阿拉伯阿拔斯帝国时期暴发过长达14年的黑奴大起义。后来,马穆鲁克和奥斯曼帝国先后统治努比亚,但是其统治比较松散,地方小领主仍然享有很大的权势,直到近代西方殖民者扶植的埃及再次开始对努比亚军事侵略,这一局面才有所改变。
1821年埃及人使用先进的欧洲武器再次占领努比亚以及其南部的白尼罗河。1882年苏丹的阿拉伯人起义反抗埃及人的统治并占领了喀土穆。多个由英国军官领导的埃及军队由于军令不统一而被被击败。1898年,由埃及开来的英军终于战胜了起义者。为了解决这次远征的供给问题英国人沿尼罗河建造了努比亚的第一条铁路。此后努比亚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
3.加纳
西非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广袤的地区居然没有盐的产出地;而几内亚湾的海盐也因为热带雨林的阻隔无法运输。幸亏北非南部有一些地方出产岩盐,用骆驼穿过沙漠就可以运来;西非这个地方生产黄金,这也正是北非诸强国所稀罕的东西,于是黄金—岩盐的贸易商路很早就被开创了,所以,掌握了商路和西非产金区的国家无一例外的成了大国:既有财富,又可以对外交流吸收北非传来的先进文化。
8世纪左右,加纳已经很强盛了。至于加纳建国的时间有多种传说,不过最晚在1世纪,加纳国家就已经成型。大概在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之后,知道加纳生产黄金,才来开创了黄金—岩盐商路,不过在迦太基人的文献中,已经提到“南方产金而缺盐”,估计商路的开辟时间还要早。加纳主要输入盐、布匹、贝壳等,而输出黄金、象牙和黑奴。此时,商路都市开始崛起,出现了瓦拉塔、廷巴克图、迭内和迦奥等等商业重镇。
8世纪末的加纳是黑人王国,而以前的加纳则是由白人,大概是柏柏尔统治,8世纪末,信奉伊斯兰教的黑人曼丁戈族的素宁克部族在内乱中夺的政权,建立西塞·通卡尔王朝,建都昆比·萨利。通卡尔王朝已经跃进到铁器时代,能够将20万正规军全部装备铁制武器,并依靠这支军队大肆扩张,完全征服了跨尼日尔河和塞内加尔河的广大产金区,一面国营商队不断输出黄金,一面在商路上设卡抽取关税,为加纳王室营得“黄金之王”的美誉。
加纳的继承制度很独特,一般是王位按母系继承,即舅父传位于外甥,但是国家却又是处于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期,甚至还出现了封建萌芽。国王政教权利合一,也享有法老一般半神的色彩。
在中世纪,加纳是唯一的西方黄金大宗出口基地,所以时常成为被掠夺的目标。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之后常常入侵加纳,但是均被强大的通卡尔王朝击败。11世纪,北非阿尔伯拉维德王朝大举进攻加纳,并于1055年占领连通北非商路的重要都市奥达果斯特,切断了黄金—岩盐商路。通卡尔王朝几乎倾全力与阿尔伯拉维德王朝展开拉锯战,但因为商路被切断,国家财政遭受毁灭性打击。1076年,首都昆比·萨利失守,通卡尔王被迫称臣纳贡,而曼丁戈人也逐渐南迁重建家园,积蓄力量。1087年,通卡尔王朝军击败阿尔伯拉维德王朝军队主力,收复失地。但复国不久就因为功臣不和而分裂,1203年,索索尔人掠夺加纳诸国,使得加纳诸国更佳衰落。1240年,新兴的马里帝国在国王宋迪亚塔的率领下征服全加纳,通卡尔王朝彻底灭亡。
4.马里
马里原来位于加纳南部尼日尔河上游康家坝地区的一个小国,居民主要是黑人曼丁戈族的马林凯人,和加纳的素克宁人属同族,也信仰伊斯兰教。11世纪时,曾被加纳征服;12世纪初,又被游牧民索索人征服。1235年,马里王子宋迪亚塔率领军队驱逐索索人取得独立,建都尼亚尼。5年后,马里趁加纳衰弱入侵加纳并完全征服了加纳,形成了马里帝国。宋迪亚塔作为开国之君是十分英明神武的,不但富有武功,而且擅长内政:他注意发展生产,鼓励砍伐森林、扩大耕地,推广种植谷物和棉花,实现了马里粮食自给。而且马里的棉织工艺大为发展,成为非洲特产行销各地,马里国家逐渐发展起来。
大约100年后,马里帝国在国王曼萨·穆萨的统治下达到极盛。历经多年扩张,马里帝国版图西起大西洋,东到加奥,向北占领了陶尼德产盐区,南边扩张到热带雨林边缘,完全占有了西非产金区。所以,拥有金盐之利的马里帝国成为重要的贸易帝国,整个努比亚、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的贸易都在马里掌握之下。重要的商业都市如廷巴克图、瓦拉塔、迭内、迦奥等继续发展,廷巴克图成为非洲著名的国际都市。其中廷巴克图到开罗的贸易路线最为发达,国营的庞大商队达到12000头骆驼来往两地,可见一斑。1324年到1326年,曼萨率领庞大的队伍带领数目巨大的黄金去麦加朝觐。途径开罗的时候,曼萨大肆施舍,居然造成黄金市价下跌,可见其数目巨大。从此,南方马里帝国富强之名远扬欧洲。
马里帝国的文化是非洲诸国最发达的。由于阿拉伯帝国内乱导致逃亡的阿拉伯学者都被请来在学校任职,廷巴克图的桑克尔清真寺(大学)是著名的学术中心,其中就学的有数千学生,还有好多欧洲留学生。埃及、摩洛哥的学者都应邀来讲学。大学中的图书馆藏有大量图书、文献和资料。马里帝国的学者地位很高,而且待遇很好。著名的格拉纳达建筑师萨希礼应邀到马里讲学,他的建筑设计思想使马里的建筑艺术大大发展,开创了马里帝国新的建筑风格。
马里的军事较加纳为弱,士兵只有10万余人,但是骑兵首次出现,而且出现了重骑兵,在尼日尔河上还有一支水军。马里实行城乡二元制,城市由国王委官直辖,农村则保留原始的部族统治,只是由族长定期向国王纳贡,并象征性的接受国王派来的官吏的监督。
马里王国也是奴隶制国家,由于扩张时俘获较多,所以奴隶来源比较充裕,还有整个部族统统被打为奴隶的“奴隶部落”。但是根据当时的律法来看,“奴隶部落”的身份实际上高于奴隶,类似于农奴,可以看作是封建萌芽。
由于马里王国的形成是小国家通过武力骤然征服广大的地域,内部部落、集团、种族和阶级矛盾十分复杂,官僚机构效率低下,类似于蒙古帝国的崛起,其兴也骤,其亡也速。14世纪末,马里帝国步入衰败,暴发了争夺王位的内战,而其中受压迫的部落和阶级趁机起义,国势日益衰落。1546年,桑海王国入侵马里,兵攻占了马里首都,马里被迫迁都偏安于东南。17世纪中叶,巴拉班人入侵,最终灭亡了马里帝国。
5.桑海
桑海人发源于尼日尔河流域的登迪,后来因为战乱逐渐向上由迁徙,借加纳帝国势微的时机攻占了商业名城加奥,开始了桑海王国的历史。虽然马里帝国最强大的时候曾经攻占过加奥,但是不久桑海军队又克复加奥。自此以后,马里帝国势力不断衰减,桑海王国却不断强大起来。
1462年,桑海国王索尼·阿里登基,桑海进入强盛期。索尼·阿里借助以前积聚的财富扩充军队、购买武器,居然组建了一支10万人左右的常备军。在索尼·阿里统治的30年内,桑海王国不断向马里帝国用兵,抢占了富庶的马里帝国东部,夺取了商业中心廷巴克图和迭内,控制了商路;并且击败欲趁马里帝国衰败之机大肆掠夺的突阿列人、莫西人和富尔贝人。
桑海王国也是依靠武力扩张的,其落后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并不足以控制广大的原马里王国的广大疆域。索尼·阿里死后,原来的加纳王族后裔,桑海王国重臣,曼丁戈族的素宁克部族长穆罕默德·杜尔篡夺了政权。杜尔注意了战乱后的休养生息,笼络了原来的马里贵族和新兴的桑海贵族,实行了一系列近似封建制的改革措施,一些少数民族纷纷内附,桑海王国臻至极盛,疆域几乎和马里帝国鼎盛时期一致,成为西非最后一个大帝国。
杜尔的改革近似于秦始皇的郡县制改革。杜尔设置了整个官僚机构体系,从中央到地方井井有条:中央设六部,分管财政、航运、农牧、捕捞、林猎和宗教事务;全国分为4个行省和数个商业直辖市,中央长官一般由皇族充任,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军队由国王直辖。1496年,杜尔去麦加朝觐,并获得了“苏丹地区哈里发”的称号。
经济上,杜尔统一度量衡,实行商路警戒制度,最大可能保护商旅的安全;在尼日尔河上游开挖运河,修筑灌溉渠和水坝,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桑海王国的特产是纺织业,仅廷巴克图就有纺织奴隶工人20000人左右。
桑海王国的文化全盘继承了马里帝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阿拉伯帝国的动乱时期,有许多学者纷纷来到桑海王国避难。尤其是格拉那达被西班牙人攻占后,格拉那达几乎整个知识分子都被邀请到桑海王国廷巴克图的桑科尔大学任教。桑科尔大学还拥有当时伊斯兰世界最大最全面的图书馆。由此,廷巴克图也就和巴格达、开罗并称为伊斯兰三大文化中心。
桑海王国已经进入了奴隶制社会晚期,虽然努力在社会生产中还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代替奴隶劳动的农奴数量逐渐增多。虽然农奴的地位和自由民还有差距,但是封建剥削关系却大大的发展了。由于收埃及马木路克王朝的影响,一部分奴隶也进入军队,甚至当上了高级军官。
奴隶制社会的末世总是伴随着大量的农民起义;而杜尔又是一个类似于秦始皇的帝王。到了杜尔统治后期,无休止的劳役、四处扩张导致的财政危机,加上杜尔爱好排场频繁去麦加朝觐耗费了大量国家储蓄,使得政府不得不加紧对奴隶和农奴的剥削。16世纪开始,桑海的奴隶起义此起彼伏。杜尔临死之前,桑海发生叛乱,导致国势日衰。1590年,摩洛哥苏丹艾哈迈德·曼苏尔上演了一出类似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的“征服者”闹剧。他率领2000火枪手进攻桑海。极盛时期有士兵10万的桑海王国居然只能拼凑士兵35000人,而且士兵屡战屡败,士气低落,桑海首都加奥轻易陷落。而廷巴克图一战再现了牧野之战的一幕,桑海的奴隶士兵纷纷倒戈,摩洛哥军队几乎不战自胜。可惜文化商业名城廷巴克图被付之一炬,桑科尔大学化为乌有,珍贵图书被焚,大学教授惨遭杀害。桑海王国军队只好护送王室退回发源地登迪。但是,摩洛哥人的残暴行径却使桑海旧领爆发人民起义,居然坚持斗争60年,连中国的太平天国起义在时间和规模上也稍逊一筹。当时桑海王国已经失去了当初的进取心而不断爆发王位争夺战,最后仅存的王室成员均死于战火,1680年桑海王国灭亡。
持续的战乱彻底毁灭了西非,繁盛富庶的地区遭受了焦土式打击。一些幸存的学者和军队逃亡几馁亚湾沿岸避难,并建立了一系列小国,如贝宁。在葡萄牙开拓新航路时,一些沿海港口在贸易的拉动下有过短暂的复兴,但是马上又在葡萄牙的殖民入侵下衰落……
小结:欧洲人入侵非洲前,非洲传统国家的分布图。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90103/1321.html

更多阅读

宇宙探秘:宇宙中最强大的物体-黑洞

宇宙八大最强磁体:为黑洞“盗取”能量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磁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而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在浩瀚的宇宙中,一些物质借助磁场向对方施加强大的影响,比如中子星,它的磁场强度竟然是地球100万亿倍。以下便是宇

DNF种最强大的几种史诗武器 dnf史诗武器大全

DNF种最强大的几种史诗武器——简介DNFSS武器以其超逆天的属性一直高居兵器谱榜首,且其超低的爆率一直让玩家神往,那究竟哪些SS玩家最想得到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细数一番。还不围观更待何时?DNF种最强大的几种史诗武器——工具/原料DNF游

世界上最安全和最危险的国家。 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

世界上最安全和最危险的国家  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Saf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世界上没有最安全的国家,只有相对安全的国家:北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瑞典五国是典型的社会福利国家);西欧大部分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

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国家 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梵蒂冈(829人):国土面积440,000平方米,位于罗马城内,罗马教廷所在地,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它的居民大多是神职人员和教皇的瑞士卫队成员。梵蒂冈位于欧洲,面积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

声明:《非洲最强大的国家 非洲是否诞生过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为什么?》为网友琼窗梦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