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蔽之,他就是中国电影界的匠人,之所谓能演尽小人物的悲喜,是因为他从不把自己当“明星”看。
了解葛优,几个关键词以供参考:
1.实力派
1957年的4月19日,葛优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大院中,父亲葛存壮是当时有名的演员,这让少年的葛优多少耳濡目染受到了熏陶。
1976年,葛优中学毕业之后,到昌平兴寿公社香屯大队插队。
1978年,为了回城,葛优连续报考多家文艺团体,每次都被拒之门外。
1979年,终于考入全国总工会文工团。
从此,葛优在舞台和银幕上跑了近十年龙套(没拼爹十年啊哥们儿!),直到米家山的 《顽主》,他才引起圈内人的注意。
成名以后的葛优只是谦虚得说自己运气好,人生里该有的机会都赶上了。
此后,葛优开始同第五代导演合作,张艺谋的《活着》中的悲剧人物福贵,陈凯歌的《霸王别姬》里的袁四爷。
谁也想不到,日后大陆最成功的喜剧演员却是从一系列正剧开始走上影坛的。
2.最成功的商业片演员
有人说,葛优是中国近三十年,最好的类型演员。
米家山导演的《顽主》几乎可以被看做葛优电影里的处女作。
他曾在很多年后,给《顽主》的导演米家山发短信,表达谢意,那时的葛优已经获得很多男演员无法企及的成就。
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顽主》里的黑色幽默也毫不过时
《顽主》改编自作家王朔的同名小说,影片拍摄于八十年代末期。
王朔以其特有的京味儿幽默让本片带有一种特立独行的黑色幽默气质,也正是这部电影发掘了主角之一的葛优喜剧天赋。
之后的很多年里,葛优凭借与冯小刚合作的一系列贺岁喜剧成为华语影坛最具有商业号召力的演员。
3.喜剧
很多年前,作家史航在专栏上提问:“葛大爷看自己的电影会笑吗?”
多年后,葛优说“会,真的会。但多数是不笑的,我会琢磨自己的表演。”
葛优的表演并非依靠夸张的肢体语言,全凭神色和语句之间透出的京派幽默。
在同冯小刚导演合作的一系列贺岁喜剧电影中,葛优出演的大多是城市里的平民,这些角色都是有点心眼但又很善良的小人物。
葛优均能把这些小人物的“心路历程”通过喜剧的方式表现出来,并逐渐形成了轻松、自然外加调侃的黑色幽默或冷幽默的喜剧风格。
极少有演员能像葛优这样,不仅能够主导电影的气势,更能够调节电影中其他演员之间的气场。
比如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里葛优饰演的留着分头,畏畏缩缩的汤师爷,却能够在姜文和周润发这样的实力派演员中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喜感,并在气势上不让对方分毫。
这样的喜剧表演,并非在镜头前摆摆pose偶尔耍贱的偶像演员可以达到的。
4.《甲方乙方》
在葛优的演艺生涯当中,最重要的伯乐当属于冯小刚。
1997年,已经不惑之年的葛大爷主演了冯氏贺岁喜剧的第一炮——《甲方乙方》。
葛优在《甲方乙方》中扮演了一位智慧又善解人意的自由职业者姚远,对于生活充满热情且机智幽默。
影片虽然和《顽主》一样用了王朔的小说,但冯小刚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编,使之更符合当时的意识形态。
从贺岁片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作品,因为它是“国内首部贺岁片”。
从搞笑的程度来说,虽然没有激烈的笑场,但是那会心一笑却比那低俗的恶搞来得 更加真实、恰到好处。
那时候中国并没有什么大片,商业片做得更是不伦不类,所以“冯氏贺岁片”一出,真是为中国电影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现在回想起来,其中的经典对白更是在现实中被发扬光大,像“地主家也没余粮啊”、“打死我也不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而没有房子的婚姻则更不幸福“等至今难忘。
5.《秦颂》
在很多观众的眼中,葛优是一个喜剧演员,但葛优自己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演员。
在演员葛优的辉煌的履历里,周晓文导演的《秦颂》并不算是特别知名的一部。
这是一部被低估了的电影,葛优饰演的高渐离是一个被悲情和宿命裹挟的悲剧式人物,与姜文饰演的刚毅果决的秦始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与第五代导演合作期间,葛优主要出演一些严肃题材的角色
导演希图透过高渐离这一人物的视角来反观嬴政,这一历史伟人强有力的高大身影和脆弱的内心世界,在嬴政和高渐离的灵魂角力之下,折射出投身权力所必需付出的自我牺牲。
本片公映之后并未获得评论界好评,而电影也由于审查的不可抗力一度遭到封杀。
对于尝试突破自己的演员葛优来说,从本片开始之后的很多年里古装片的尝试一直都不算是很成功。
6.父亲
葛优走上演艺之路,大抵也是受家庭环境影响。
葛优的父亲葛存壮曾被称作北影厂独当一面的“反一号”,尤以《红旗谱》中的地主恶霸,《小兵张嘎》中的龟田队长、《南征北战》中的参谋长、《神秘的大佛》中的沙陀爷等最为成功和著名。
葛存壮在《小兵张嘎》中扮演龟田队长(左二)
2016年3月4日上午8时著名表演艺术家葛存壮老先生去世,享年87岁。
葛优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道:“老爷子教我八个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7.葛大爷
在电影圈,不是每个腕儿都喜欢站在聚光灯下,葛优就是个反例。
葛优热衷于在银幕舞台上呈现角色,却从不肯在银幕外表露自己任何的细节。
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的是演员葛优,在他幽默辛辣的语言中,仿佛早已洞悉了人生百态,于是观众们更愿意称他为”葛大爷“。
在《天下无贼》中,葛优饰演的黎叔依旧用他一贯的幽默 来制造笑料。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有组织,无纪律”这些语言片段轻易就让观众发出会心大笑。
观众享受葛优的表演,而“葛大爷”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也给人们带来了太多的欢笑与乐趣。
8.影帝
《活着》是葛优表演上的里程碑,甚至对导演张艺谋来说也同样如此。
影片根据余华同名原著改编,时间跨度颇长,以葛优扮演的福贵他们一家人的坎坷命运为主线。
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遭遇,而不同年代的遭遇,也透露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影片渗透着一股黑色幽默,却令人无法发笑,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而命如蝼蚁般的个人命运,只能是枉自兴叹的生命之痛。
就像是故事的结尾福贵对着馒头说道:“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葛优和巩俐在戛纳
这部影片被视为张艺谋最好的作品,也是中国电影中难得的一部佳作。
不仅获得了法国第47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奖,葛优更是荣膺戛纳影帝,成为第一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男演员。
9.转型
演了一系列的喜剧,塑造了杨重、李冬宝、刘元,最终却是靠演福贵、老二这样的悲剧人物达到表演艺术的最高峰,登上戛纳领奖台,被专家、学者和电影界肯定。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葛优认为自己不是喜剧演员。
2006年,冯小刚试图挑战严肃题材的莎翁戏剧,于是拍摄了《哈姆雷特》改编的电影《夜宴》。
在这部影片当中,观众看惯了冯小刚的中国草根式幽默,对于这部“和国际接轨的影片”表示了不小的争议。
葛优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个威严的帝王,舍弃了他身上特有的调侃特质。
但演了这么多出喜剧之后,人们就是看葛优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也觉得好笑。
这让成名已久的葛大爷倍感压力,之后的很多年里,葛大爷也尝试了一些非喜剧题材的角色,但都无法为观众所接受。
或许,对于一个喜剧演员来说,最大的悲哀是观众只记得你是一个喜剧演员。
10.贺岁片
掐指一算,葛优的喜剧之路已经走过二十个年头了。
从米家山导演《顽主》改变了葛优的一生,开始让他初尝走红的滋味。
到后来尝试了或喜或悲的角色之后,葛优终于遇到了生命中注定要遇到的人——冯小刚,之后便开始了他的“冯氏贺岁片之旅”,使中国影坛刮起了一阵“贺岁片旋风”。
葛优和冯小刚的贺岁档组合曾一度成为中国人过年观影的传统
从1997年起,葛优与冯小刚的组合开创了贺岁片的先河,并多次创造票房奇迹,在电影《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 《手机》等电影中,葛优的形象深入人心。
对于葛优来说,冯小刚是伯乐,葛式喜剧天赋与冯氏贺岁片中相得益彰。而冯氏贺岁片的大火,又让葛优成为了国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喜剧之王。
征服观众,葛优用的不是昙花一现的颜值,而是他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基于他:一,对电影独到的认识。二,没出名的十年间一步一耕耘的生活智慧。
高调演戏低调做人,在当今中国这个极度压抑的社会,太多投机主义者和伪善者告诉你要怎么成功如何致富,唯有葛优,他的名字总是和人民的欢笑绑在一起,他好像从不关心你成不成功,只在乎你快不快乐。
想要复制葛优?我看难。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