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这件事,在国外已经变成常识了吗?

我来讨论这个问题。尽量客观有逻辑表述,希望网友极为认真地阅读思考。

第一,主流经济学界认为,剩余价值论的基础理论劳动价值论思路上和视角上就是不合适的,也就是说错在起点。按后来逐渐成熟的经济学视角,我们能观察到的一种物品在某交易时刻的价格取决于此人获取这种价格(收入)的“能力”,这种“能力”首要地受这类物品的供求关系决定,当然用强制、暴力、欺骗的方法也能,先假定不存在这后一种可能性,后续讨论。而一种物品某时刻的供求关系与曾经在这个产品上付出多少劳动才换得没有直接关系,理论上可以说毫不相干。如果一个公司费了大量的劳动生产出了一架精密的飞机,而有一天人们突然都长了翅膀自己会飞了,那这架飞机可能立马就变成一块废铁。劳动价值论为了解释价格的决定,多走一步借用“价值”的概念,并费心重新将其定义为“凝结的劳动”,这些工作都是徒劳的。

经济行为的本质在于选择,理性人选择某一物品的“代价”(即该物品的价格)就是(机会)成本,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劳动价值论误将已经发生的历史成本混淆为机会成本,这是后来经济学的发展所纠正的。这种混淆在解释一些现象时弊端不算大,但终究有局限性(可以自己思考反例),被主流最终抛弃。剩余价值论就是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进一步推理,所以若劳动价值论错误,它也错误。

第二,从后来发展起的主流经济学观点看,合作生产一种产品,各要素都会从中获得供求格局下获得的回报,这就是产量分配净尽定律,根本没有剩余,没有利润。这就像每人用面粉制作一角蛋糕,合起来拼成一个完整蛋糕,如果分开每人还是取走那一角。劳动价值论将用面粉制作蛋糕和分配蛋糕人为割裂为两期,然后又说有些人没有贡献面粉却依然从别人那得到蛋糕,这叫剥削剩余价值。持此论者被现实中蛋糕就是先做后分这两个阶段所迷惑,没有分离出本质,以为第一期投入了多少面粉决定了第二期能卖多少钱。然后导致又进一步产生错觉,认为分的时候一部分人多拿了一块。举例来说,剩余价值论在基于历史成本视角的劳动价值论框架下这样看问题:一个企业主一个月前花了100元钱雇工,60元钱买机器生产衣服,一个月后衣服卖了200元,这样这次生产的利润就是200-160=40元,这40元钱是劳动的增值,应该全归劳动者所有,企业主只应返回那60元。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观点错在即使排除了通胀、利率的因素,一个月前的100+60元也和现在卖得的200元毫无可比性,因为没有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市场不确定性。这个月衣服有可能卖200元,也有可能仅卖120元,排除市场不确定下的完全随机的意外得失,假设企业在刚投入生产时对一个月后的市场行情了解精确,若机器和劳动是所有的要素投入,那衣服的市场价只可能是160元。若发现是180元,必然有20元的隐性成本,比如管理成本、预测咨询行情的成本等等。

现在看,当前的主流观点似乎更有道理。但对于早期学者来说持劳动价值论、历史成本论确实也可以理解,因为现实中生产的时候付出的劳动多、复杂困难的产品,往往比较在市场上稀缺,从而价格高,给人“价值”大的感觉。劳动价值论的维护者会争辩说,“价值”是个客观概念,是基于物品对于人类的有用性而凝结的劳动,“有用性”即使用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仅决定了产品供给也决定了人的需求。这样前期的劳动投入对于后来的供求关系及价格都会有根本的决定性作用。不知网友们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我认为一个关键问题是,我们容易观察到的是具体的市场供求关系而很难判断一个物品对于我们来说“价值”“有用性”究竟意味着什么,科学还没有发展到将我们的价值观都看透的程度。再说,一个物品对我们有什么用还取决于具体环境,需要具体分析。所以,我认为当前主流观点更符合科学实证的视角。

第三,其实,现实中看似割裂的两期其实是被合作者之间的契约关系紧紧捆绑着的,每个人在第一期付出多少投入,取决于他们认为第二期获得多少回报(回报大小受供求格局保护和限制着)。产品市场上的绩效直接决定要素市场上的投入,两个市场原本就是一个市场,差别在于契约结构,一般工资使用时间衡量的,产品一般按重量、个数等其他指标。

第四,说到这,有人可能还存在疑问,因为虽然理想中每个人确实在为某个回报付出各自要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现实中人们往往很难预期以后的收入会有多少,而且在分的时候有人会不会占据优势地位,强行多捞点呢?这就由科斯以来发展起的新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解释了。如果信息是不充分的,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有能力以此获取收入,这叫“信息租”。信息不对称使信息劣势一方无力保护自己的投入所得,剩余价值论的剥削,或许想表达的是这类意思吧?可是若断定厂房机器投入者总是利用信息优势“剥削”劳工,得有证据。还有,劳工真的会傻到永远让自己处在信息劣势的地位而不得翻身吗?历史上长期以来,实际收入的分配执行者,企业经营管理者往往由厂房机器所有者把持(都是机器所有者给劳工发工资,不是劳工们合伙给机器所有者发工资。现在这种制度在发生改变,股份制往往要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职业经理人制度),这似乎是厂房机器所有者利用信息优势地位“剥削”劳工的条件(很多人认为管账的企业经营信息多),为什么都是为了生产一种产品而合作,劳工自己不去争取?劳工不傻,如何经营、协调好团队合作,做好收益分配,不是没有代价的,经验告诉他们,统一交给机器所有者,或许效率更高,对自己来说是在省钱。另外,管账的真的就有那么高的信息优势吗?另一方面,一种产品若顺利销售出去,好的信息渠道比较重要。所以信息对人类(以及各种生物)来说本就是稀缺资源,生存之必需。需扩展“生产要素”的概念,将信息加进来。

对暴力的分析与信息类似,左愤往往会说机器所有者对工人就像对奴隶一样,从整个社会层面上强制他们多干活少给钱,这或许是正确的,至少在历史上现实中我们有这种感觉,血汗工厂。我在此不对一些工人悲惨的遭遇做情感和价值判断。而是要指出,暴力不是协调团队合作,增进整体收益的不二法门,且往往是增加合作成本的,古代奴隶主对奴隶也未必总是像今人想象的那样残忍。现在的绝大多数血汗工厂,工人遭遇不好主要是因为劳动力供给太多了,以至于看似工人自愿接受暴力或变相暴力。


=======================4个月后革命性地修改答案===========================


在思考土地问题时,突然有了一个顿悟,发现我们争论的一切,都好幼稚。事实上,我们不需要答案,只要心智正常,我们心中都早已有了正确答案。

一切的争论源于语言、思想交流的效率损失,来源于context不同下的鸡同鸭讲。

劳动价值论也是个视角,选择理论(被等价为新古典经济学,现在想不是)也是种视角,两者完全可以是融合的。

劳动价值论首先的一个哲学基础是主观客观两分法,自然界、社会、我们的身体是客观的,脑细胞是客观的,然而一切又都是主观的,我们都是在自己的主观中“假想”一个客观。显然,这种最基本的看世界的视角,不需要任何争议。(如果争论起来,又是没玩没了)

我们的身体可以被强暴,我们的精神可以受他人控制,我们可以被折磨成疯子,仅仅为了另外那个人的娱乐,我们可以自己有强迫症、吸毒上瘾。。。但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自我控制,美好自由地活下去,整个社会繁荣进步的最基本的力量。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价值,什么是进步,或许有自然科学上的标准,也或许,我们根本不需通过反思来定义,因为主观能动性一直在追求的就是。

我所理解的正确的劳动价值论,有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就是总体来说,当自我意识支配自己身体行为时,效率是最高的。我们可以吸毒、可以自取灭亡,甚至整个人类都有可能自取灭亡(有什么科学证据证明不是呢?),但人毕竟可以通过反思来亡羊补牢,通过清醒时的决定让别人强制扭转自己(比如戒毒所这种社会机制)。同时,理性的,符合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力量是可以积累的,我们可以不断让自己更加强大,谁能否认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能动性的控制是最基本的、直接的方式?除非将来科技发展到由某几个人控制所有其他人的思想更加便捷,更有利于全人类进步,否则,通过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控制自己的身体和行为,是最有效率的。

所以,劳动价值论特别看重主观能动性支配下,自我行动的后果,对改造世界,促进社会进步的后果,也就是说,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而要完成改造世界,从而使生活更美好,需要主观能动性---身体活动---工具媒介---被改造对象 四个缺一不可的环节。因此,一个进步的社会,是一个劳动者和劳动对象紧密结合的社会。擅长的某种创造性活动的人应该使用(注意是使用,而不是“得到”这类有所有权嫌疑的概念)最适合的工具和最适合的生产资料,这样的社会才是有效率的。

原则上,我们主观之外的所有事物,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的身体器官,都是身外之物,外界的一切都是大自然赐予的,我们通过自己的身体活动来获取,以生存,对我们有好处,有利于生存,就是价值。从这个视角上说,我们的呼吸、植物吸收阳光,都是劳动。在形成社会,有了我们和自然之间的第三方约束之前,没有什么所有权的概念。

在思考所有权的概念之前,提醒一下要把自然界的一切,甚至我们自己的身体的某些部分,都看出身外之物,不要有财迷的冲动。如果某工人最适合使用某台机器,那该机器应该由此人使用,当然,这不表示排他,一切的判断标准是效率,是人尽其才。

试想一下,如果天上掉下来一台机器砸到某资本家,然后社区有一个规定,这台机器“属于资本家所有”,其他任何人处置,甚至触碰这台机器,从此机器中获益,都是违法,受社会提供的暴力制裁。也就是有了所有权和排他性。可是,这个资本家本身不会使用这台机器,所以这种私有产权划分方式对资本家本人,对整个社会毫无益处。

如果另有一个人,恰好非常适合使用这台机器,能生产大量面包,如果由他使用,整个社区的财富就增加了。逻辑上这并不意味着,这台机器应该归这个人私有。作为身外之物的面包,应该和水、阳光一样,原则上任何人皆可享有。但是,使用者往往近水楼台,对于此人来说,其劳动的均衡点一定是在其个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处。他以自己吃饱为原则,不会关心其他人怎样(不考虑外界强制、利他等社会机制和社会属性的情况下)。由于面包的稀缺,其他人会来竞争、抢食。如果在竞争的情况下,大家总体上都没吃好,机器使用者未能生产出让社区所有人吃得最好的面包总量,形成这种竞争局面的社会机制就是没有效率的。

所以,整个的问题就是社会激励机制的问题。既要激励劳动者生产出社会最优的产量,又要减少竞争的损耗。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一切的制度演变,都是在解决这个问题。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80103/1094.html

更多阅读

震撼:二千年来对《易经》的解读可能大都是错的

二千年来对《易经》的解读可能大都是错的翠明红枫编辑《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对中国的道家、儒家、中医、文字、数术、哲学、民俗文化、军事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到了西汉

马克思剩余价值公式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创新劳动

 内容摘要  在马克思看来,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作为附带因素被无偿吸收到资本当中的,指的实际上就是技术进步,它构成了相对剩余价值的来源。这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与创造性劳动有着内在的联系。但是,在劳工利益和知识产权日益得

声明:《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论是错误的」这件事,在国外已经变成常识了吗?》为网友有梦就不怕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