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医学相关内容也可以关注我本人,或者我的专栏。
从医生到病人的崩溃体验——看病确实太难了!
作为医生,平时小病小灾大都能自己解决。稍微有点问题也可以找其他科同事咨询处理。基本上没有挂过号看病。
但是最近,因为牙齿的一点问题,因为口腔科和其他临床科室在教学和临床上基本上是分开的。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口腔科的同学同事,对口腔科信息不很了解。
于是,不得不体验了一下挂号看病,这一体验不要紧,简直可以让我放弃治疗了。
首先自己对于看病的程序还是有所了解,由于是初次治疗效果不佳,谨慎的选择了全国前五的知名口腔专科医院。
第一当然是去医院的网站上了解一些信息。但是医院网站更新的频率实在是慢的吓人,医生的介绍也就是随便写写,擅长疾病和挂号信息更是非常滞后,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参考信息。大概也就是,某某主任医师,擅长某某一大堆疾病,不知道具体擅长什么,也不知道是擅长这个疾病的科研还是临床治疗;而且每个人都差不多,擅长一大堆疾病,几乎没什么参考价值。
于是乎,只能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性挂号。虽然医院官网上有挂号,该医院的微信公众号也有挂号,但都是形同虚设。好不容易找到电话打过去,才被告知根本没有开通网络预约。真是够了,那网上搞那些东西干啥?摆设么?政绩工程么?
还好电话那头态度还算温柔,而且被告知早上7点开放挂号,并且说来得早基本上能挂到当天的号。
7点开放,我五点多就从住处出发,6点半在挂号窗口排队。由于没有就诊经验,只能在导医的推荐下挂了一个副主任医师号,是上午的第八号。心中窃喜,还好来得早,终于能在早上解决问题。
大约等到9点(8点上班,才等一个小时,其实是小于我的心理预期),激动万分的被叫到名字进入诊室。拿出片子给就诊医生看了一眼之后,只有苍白的一句“这个我不看,到4,5诊室重新排好吧,没看不收钱”。看着屋外等候就诊的人,心里一凉,重新排好,那要等到猴年马月,我五点起床排的号这么轻易就废掉了么?
你以为这就完了么?到导诊台一问,居然被告知4,5诊室今天不放号。
我:那么明天有号么?能不能预约?
护士:给你个电话,可以打电话咨询。
我:每天预约第二天么?
护士:每天早上打来问,当天早上医生才告知今天放几个号,也可能不放号。
我:那我早上打来即使有号,再跑来挂号已经来不及了。
护士:你住的远么?
我:比较远
护士:那也没办法了,要不你再去二科看看,旁边那个楼。
气喘吁吁跑到二科,其实心里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但是至少这次我得先问问有没有医生是专门看这方面的,不然挂号还得浪费。
我:请问有没有根管治疗或者根尖手术方面的医生?
护士:你没先看看怎么知道找专门的医生?
我:因为我刚从一科那边过来,之前也看过,想咨询一下治疗方案。
护士:你说治疗方案,未必跟我们的方案一样,先找个医生看看再说。
我:我几乎比较确定是找这方面的医师,就跟我介绍一下,我专门挂他的号就好了。
护士一脸不高兴:你说确定就确定?反正只有普通号了,就问你挂不挂,前面还有20个人。
我:……
护士:快点快点,下一个。
哈哈哈,苦笑。
反正今天是看不了了,而且绝对不是一两趟就能找到相关的医生。
还留有最后一线希望,回一科问问,至少问问哪个医生专门做这方面。
医生:你去二科那边问的怎么样?
我:他说一科看过的,方案不一样,还得重看。
医生:我们是分开的,你跟他说这边看过的,人家肯定不给你看喽。
我心说“你们医院内部的事谁知道?我还得演戏么?”:那能不能推荐一个医生专门治疗这方面的?
医生:没有特别的什么,挂上4,5诊室的号,都可以做。
我。。。
“算我没说!”
退卡去吧,冲了100块,一分没花,还免费送了我一张就诊卡留作纪念。我想我再也不会去这家全国top5的医院了。
经过今天这件事,我想了很多。我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看个病尚且如此困难。那么普通患者呢?还有外地患者呢?还有老人家呢?还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呢?无法想象。
这只是口腔科,不去看甚至可以忍受。但是其他疾病,你必须做好心理建设,甚至长期请假、等待,但是有可能无法取得任何效果的准备。
以下是我一个同学写的内容,他也是医生,以下是他朋友圈上对看病的看法。
“不做病人,不知道在大医院看病有多难,你可能是从外省赶过来,没有高铁没有直达火车,在这边也没有亲戚可以投靠。第一关挂号就是老大难,能顺利挂上专家号算是运气好。门诊看过后开一堆检查,第二关就是耗时的检查等待中。一个核磁共振可能要预约两三天,出结果还要再等一天。有的检查可能要预约到两个月后,做完所有检查想看上次的专家,专家不一定当天有门诊,同样再次面对挂号难。最后病人的病有可能还是没有诊断清楚,病人失望而归。”
那么,是什么导致看病难呢?
1、患者难以获得有效信息
医院网站上的信息陈旧模糊,更新慢。就像我之前说到的医院网站只能提供一个大概,也就是某某主任医师,擅长某某一大堆疾病,不知道具体擅长什么,也不知道是擅长这个疾病的科研还是临床治疗;而且每个人都差不多,擅长一大堆疾病,几乎没什么参考价值。
作为医生我知道,没有相关的人在做这些事,医院网站上领导的活动、医院的荣誉、党的政策是更新最勤的,而医生的情况最快的也要1年更新一次,慢的可能很多年都不更新。因为没必要,病人已经人满为患,就医体验是医院最后关心的问题。而且后勤科室往往是关系户享清福的地方。
之前跟同学一起开发一个APP,也是针对就医问题,可惜因为没有资金,也不能全职投入,最后软件开发的同学打了退堂鼓。但是我们有较为详细的计划书和产品设计,希望有人能看到,有兴趣的人可以私信我。(最好能有小团队什么的,之前就是一个程序员在做,最后力不从心)
2、全科医生的缺乏
这里体会到了全科医生的制度的优势。比如说,在比较宽松的社区卫生所,全科医生已经给了我初步的诊断,并且把我推荐给相关的专科医生。这样在下次治疗的时候,就不需要麻烦的挂号,初次检查等内容,可以直接找到适合的医生,省去了专科医生首诊的麻烦,更省去了患者的麻烦。
3、就医体验难以评价
在网络预约已经如此简单,买东西、打车、定宾馆等等事宜变得如此简单的时候。很多大医院挂号的用户体验还如此之差,实在难以想象。因为没有引入竞争机制、没有评价体系、没有信息来源。导医往往不具备推荐医生的水平,往往随便帮你挂个号,后面的都不用管了。
这里又不得不提到我之前说的,医疗信息点评APP,还是跟我私信联系。这里涉及的评价,不仅仅是医院的名气,或者医生的水平。就医的体验也是点评的重要内容,哪怕你是top1的医院,病人跑了那么多趟都看不到病,或者不得不等待很久,这个第一名又有什么意义?相信大多数病人有了较为全面的信息之后才能综合考量,会去平衡医院名气和就医的体验。
4、不能换位思考
有人说换位思考,其实很难做到。老师很难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领导也很难从员工的角度思考,医生很难从患者的角度思考。反之亦然。因为诉求不同,关注点不同。
打个比方,老师认为我站在学生的角度,学生成绩不佳,那他是不是需要补习?是不是需要找家长谈谈心?老师绝对不会去考虑改变自己坚持多年的教学方法,因为我同样的方法上课,为什么别人成绩就好?领导也是如此,为什么别的员工业绩好,你的业绩没有别人好,那只能是你的原因,而不是我的原因。
医生更是如此,我们以师长的标准要求自己,我们只关心能不能把病治好,最关键的是所有的病人都是如此处理,我们形成了思维定式,如果我一切按照标准处理,病人还存在不满,那只能是病人的问题。
还记得几年前和导师一起看门诊,医院地处市中心,专家的号又难挂。病人一进诊室就怒气冲冲“你知道我在你们这里停车停了一个小时么?”,导师还是温和的沟通,但是我情绪难平,心里想,你停车难停跟我们有什么关系,你怎么能拿医生撒气?真是粗鲁没素质。
以前碰到对医院服务苛求的患者,总会说:你是来看病的,不是来享受的,主要是把病看好不就行了。
但是想想自己今天的经历,豁然开朗。医师的治疗只是就医体验上的最后一环,你作为医院的员工,医院的设施不好,医院的制度不合理,就医体验差,从患者的角度上来说,只能把所有的情绪带到和医生的交流中。虽然有的患者能控制住情绪,但是心里想骂医生和骂整个医院的绝不在少数。
作为一线医生,我们不能改变看病难的问题。但是我们的任务没有治病那么简单,我们需要考虑患者的情绪、需要处理病人的所有诉求,为什么?因为没有其他人可以去做,而患者只能找你。
虽然不是你的问题,但是多一句解释,多一句安慰,为患者体验的不佳道个歉,让患者少跑跑腿,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再多说一句,医生也是人,也会和老婆吵架孩子不听话、也会挨领导批评、也可能早上上班的时候把车蹭了。在你对医生有怨气的时候,不妨也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
最后说一句,大家都太累了。医生太累了,如果没那么累,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和耐心的面对;患者也太累了,如果不需要请假、换班、好不容易才有半天的休息,所有的困难情绪都积压到了医疗活动身上。看病难,还包括患者单位的请假难。
不去体验不会深入思考。如果以上的内容能有一些改变,那么我们看到的绝对不是现在的医患关系。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
一些医学相关,不得不说的故事。
如需转载请点击原文右下角申请转载按钮,了解转载相关事宜,谢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