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评价 如何评价孔乙己?

对于高票答案,感觉不知所云,什么时候孔乙己成了知识的悲哀了?甚至可以通过孔乙己来感慨“知识何曾有绝对的有用?无用时活该被嘲弄了。”

我实在不能想象鲁迅先生若是看到这般理解会是什么样子。当然,我也不敢说能揣测出先生完全的含义,但至少读过此文者,都能知道先生所批判者,无论社会还是孔乙己本人,都完全不干知识有用无用半毛钱事。

知识有用,但必须用在该用的地方。你是考据学家,掌握茴字四种写法,那是学术研究,你就是研究者;你是农民讲习班的先生,教泥腿子们学会怎么写最常用的茴字写法,那是普及文化,你就是教育家;你在柜台上向小伙计展示自己多掌握了几个茴字写法,那是在卖弄,是故作文化装的未遂装逼。不是知识值不值钱,是只能将知识用作卖弄的人不值钱。

而孔乙己的悲剧,就是他所掌握的知识并不处于社会上端,不能考秀才中举人,作为晋身之路;他又不肯脚踏实地到社会下端,耐心花力气做个私塾先生或者抄书匠人,赚钱养家糊口。他没有足够的能力,却又花不了该下的气力,最终满口斯文却干着偷书的营生,故作清高却依然得站着喝酒,知识在他身上既达不到立言立德这样的升华高度,又不能惠泽大众也给自己换取应有的报酬,只能用来在小伙计面前卖弄。知识没有什么悲哀,倒是孔乙己这样的人对知识的糟蹋才显得悲哀。

中国在绝大部分历史时间内,是尊重知识的。但遗憾的是,不少人恰恰钻了这个空子,粗略掌握一点东西,就把自己当做知识分子代表。上有读两本洋书便认为自己万事皆通掌握了一切学科真理的公知,下有看几本科普便质疑一切打倒一切的民科,都把“知识分子”的头衔放在自己身上,不被认可便上升为知识的被践踏,社会的悲哀。调门弥高,其实为私。这又与孔乙己言必称读书人的事却干着偷书营生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说孔乙己这篇小说至今读来仍有悲哀在其中,我觉得那便是打着读书人招牌却坑蒙拐骗的人依然广泛存在,而且,不少人窃的水平比孔乙己更是高多了。
孔乙己评价 如何评价孔乙己?

——————————————5.23晚补充——————————————

看了评论许多争论依然聚焦在知识上,实在觉得很无奈,特就知识问题补充答案。

1.知识是有用的,除了极个别时期,绝大部分历史时期真正有知识的人也是大都受尊重且可以换取自身不错报酬的。在近代以前(也包括孔乙己所在的依然以传统模式生活的地方),知识主要是儒家典籍及延伸学科,这些学问学好了,进可以取得功名过上人上人生活,如这篇小说中提到的丁举人、何秀才;退可以做私塾先生等比起一般劳动者依然算高收入的职业,毕竟那个时代识字人都是少数。

2.孔乙己本身知识水平是不足的,这是他做不到顺利晋身的原因。在小说中,曾明确写道:
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由此可见,不管是天分有限还是后天努力不够,孔乙己的知识水平并不足,在当时的考试情况下达不到上升的结果。这里需要注意,孔乙己考不上并不是外界原因,因为考试内容(科举考试)与他所学内容是一致的,并不是因为客观上时代突变突然考西学才被坑的。

3.孔乙己也并不是考据学家之类的“不适应科举的有知识的人”。现在我问,谁知道π的前二十位是什么?许多人不查肯定不知道。现在我说我知道,那么我算不算数学家或者至少是记忆达人?肯定都不算。我只不过恰好背了二十位罢了,充其量不过可以偶尔卖弄一下满足各虚荣心。同理,仅凭茴字四个写法认为孔乙己擅长考据是很没有凭据的说法。考据学并不容易,这一行有所小成的基本都是穷经皓首,而且基本都得是掌握大量典籍的基础上(那时候书可是奢侈品),孔乙己个人不具备这种条件,也没有写过这方面的文章或者说去找考据学家们学习讨论,他仅仅找一个柜台上的小伙计来讲茴字四个写法,这就像我拉着扫地老大爷非得给他讲圆周率前二十位一样,纯粹是为了卖弄都不管对象了。

4.孔乙己的问题在于本人对待生活态度问题。不管什么原因,孔乙己达不到通过知识考取功名的道路。但是,他本人识文断字,又写得一手好字,这在当时依然算是稀缺品。如果正确面对的话,掌握的知识依旧可以给他回报。他的合法工作就是抄书。在当时,抄书工作依旧是无论收入还是社会地位都高于普通体力劳动者的,这就是知识的价值。而孔乙己没有把握这种机会的原因也很简单:
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鲁迅先生说的很清楚了,孔乙己的问题是好吃懒做,抄书这种累活不想干,于是直接偷书……哦不,窃书来的更方便。所以其实孔乙己属于不愿用自己的知识换取报酬(抄书),而是干窃贼这项更有前途的职业。你说这赖知识什么事?难不成每个小偷只要识字会文,都可以把自己的行为赖到知识身上?这个锅知识可背不了。

5.死要面子装清高和保持尊严不是一回事。如果一个人,因为遇到变故而落魄,但依旧保持自己的精神,那是有尊严;如果一个人没有生活能力,不务正业,以偷窃为生,回头还要在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面前装逼,这叫装清高,这样的人只会更没有尊严。在传统时期,中国人整体比较尊重知识分子的,即便是没有功名的私塾先生、代信先生之类,也往往都有着高出普通体力劳动者的地位,在传统乡镇中被高看一眼。孔乙己若是个踏踏实实抄书者,就算受到尊重有限,至少不会成为大家笑料。为何成为笑料,本质原因就是作为稀缺的读书人,却不务正业自己作践最终混的如此之残,这种剧烈的反差才是大家嘲笑的原因。可惜,面对这种嘲笑,孔乙己既不改自己偷窃劣习,还要自欺欺人般的文过饰非,然后继续装清高。这样的人放在任何时代,能不是被嘲笑对象吗?

最后只想说,知识一直有用,不管你是想拿它干大事业还是养家糊口,都是有用的,而且对于大多数人(除去可以拼爹或眼界魄力超群的)来说,自己获取的报酬实际上主要源自两点:自己掌握的知识程度和自己努力程度。孔乙己落魄原因就在于:掌握知识程度有限,生活极其不努力,如此过法,怎能不惨?

ps:写此答案时候最高票是 先生,如今最高票已经易人,所以评论区有人疑惑。特此解释。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430103/5133.html

更多阅读

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比较阅读 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着火,也须穿上棉祆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

简析《孔乙己》 孔乙己原文

简析《孔乙己》《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的悲惨遭遇。主人公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但他在科举制度毒害下,除了满口“之乎者也”之外,一无所能,穷途潦倒,成为了

《孔乙己》的舞蹈赏析 孔乙己好句赏析

看完《孔乙己》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舞蹈很好,构思妙,编舞妙,音乐也选得妙!演员孙科身体的柔韧度以及他本人的对舞蹈的领悟能力真是让人记忆深刻,而且他仅仅是一个17岁的孩子。还有就是这个舞蹈对观众有文学上的要求:欣赏舞蹈之前,必须

《孔乙己》赏析 狂人日记赏析

赏析一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初中课文中的传统名篇,不论什么版本都必选,这篇小说历年来常读常新,经久不衰,其艺术价值自然不可小觑。这篇小说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反映了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个旧

续写孔乙己结局:孔乙己的改变

孔乙己的腿被打折,已无法站立。他坐着这手回到家,不顾这一身的泥,坐到炕上,用手拍打着腿,叹气道:“这下是真的完啦,一切都完啦!”又忽地一个激灵,眼前浮现出一幕一幕,像播电影似的播着:他穿着长衫,手端一杯酒,店里的人都连叽笑带嘲讽地对他;他看

声明:《孔乙己评价 如何评价孔乙己?》为网友清风好月酿桃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