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苍天变了心 周星驰 周星驰变了吗?
周星驰在作为演员,在《大话西游》之前,虽说很有票房号召力,但说实话根本还是处于被视为小丑搞笑的阶段,格调不高,大概与新艺城和许氏兄弟相当。整个香港电影届不过视他为新一代的昙花一现的搞笑演员,万万不会想到他会成为华语电影届甚至于文化届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更不会想到他的影响力能达到横跨二十几年影响数代人而持续不衰的地步。因为在香港电影史上,无论是许氏兄弟还是新艺城,走喜剧路线的人,从未能持续影响力十年以上,无不是随着社会风尚一变,就被迅速抛弃。
在当时的香港,喜剧演员被认为是媚俗的典型,毫无艺术价值可言。周星驰也不例外,不仅金像奖歧视他,甚至普通民众也是如此认为的。即便是周星驰最为辉煌的92年,无厘头这个词响彻全港,可无厘头依然是一种边缘亚文化,就和现在的二次元一样,虽然发展的如火如荼,但是说起来总是被大众视为小孩子玩意,底气不足。
如果按照正常的香港喜剧演员发展路线,在92年票房达到顶峰之后,由于隐形的歧视和自身的不思进取,接下来就会进入一个不长的衰退期(最多五年),然后由着社会风尚一变,大众不再喜欢他的喜剧语言,就迅速被抛弃。
然而,以上过气路线,只不过是普通的喜剧演员的命运,是根本无法用来衡量世上的一些天才人物的,比如周星驰。借用《国产凌凌漆》的一句话“你以为你躲起来我就找不到你了吗?没有用的,你是那样拉风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是的,周星驰彻底跳出了喜剧演员周期律,将他的喜剧艺术生命延长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甚至是历久弥新,从七零、八零、九零、乃至零零后,穿透了好几代人的生命,影响力反而越来越高。
要探究为什么周星驰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下新世纪以来在内地上映的几部周星驰的电影。这几部电影时间跨度之久,让八零后都结婚生子,九零后都毕业工作,零零后都上街瞎混了。然而,他的票房却是水涨船高,丝毫不因为时间和时代变化而落后,反而一部比一部强。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几部电影上映的情况来稍微窥探一下周星驰成功的原因。
从《功夫》开始,周星驰开始了在内地市场的攻城略地,也是从《功夫》开始,伴随着内地市场出奇的成功,周星驰的电影也引起了无数的争议。每当电影上映,伴随着高票房的总是有"江郎才尽,贩卖情怀,依靠脑残粉"的批评。本人花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百度,就搜出了一大堆的这类影评,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是《功夫》接下来是《长江七号》
最后是《西游降魔篇》
大家可以看到,伴随着内地的上映,周星驰一直在被“江郎才尽”,被“贩卖情怀”,被“反复失望”。然而,就是这样的周星驰,却不断地俘获着新的影迷,《功夫》开拓了海外市场,《长江七号》扭转了大龄影迷对他的印象,《西游降魔篇》更是深深地将他的影迷延伸到了年龄更低的先锋群体之中,这才有了《美人鱼》通吃整个年龄段,海内外市场全爆的景象。
如今的《功夫》已经被认为是周星驰后期电影的巅峰代表作,《西游降魔篇》其中对于佛理的深刻内化已经被认为是接近于《大话西游》的经典西游改编之作,甚至评价不高的《长江七号》,当我们看到去年暑假火遍全国的《捉妖记》和胡巴,也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这种情况其实早就在周星驰的身上存在了,内地的影迷们只不过是在重复着曾经在香港发生过的一切罢了。自从周星驰在92年达到票房巅峰,这种争议几乎伴随着他的每一部电影,“江郎才尽”几乎是一个用了好几十年的陈词滥调。尤其《大话西游》的表现香港不佳,这种江郎才尽的的论调到了顶峰。然而,后来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大话西游》实现了周星驰对精英阶层的思想逆袭,被安上了后现代解构主义大师的帽子,成为了周星驰奠定格调的一部作品。
作品口碑逆袭情况的反复出现和周星驰超长的喜剧艺术生涯,这两种反常的现象,其原因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周星驰超越了一个普通喜剧演员所能定义的范围。
电影界的人士歧视喜剧演员和喜剧,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多数喜剧的成功,都是基于对现实文化的迎合,也就是所说的媚俗。大家看看《澳门风云》系列和《夏洛特烦恼》就知道了,一个是对于内地各种火爆梗的迎合,一个是对于内地屌丝不满于现实生活和怀旧情绪的迎合。正因为它是如此地迎合某一文化群体的胃口,自然就会和这个群体绑定,而在另外的群体看来,肯定是无聊的闹剧。这就是为什么喜剧的文化折扣最为厉害以至于几乎没有喜剧演员跨国获得成功的原因,也是为什么香港喜剧演员几乎没有能红过十年以上的原因,因为当你迎合的群体退出主流后,你也就会被迅速抛弃。香港电影严重依赖于外埠票房,喜剧这种很难获得海外票房的电影类型被歧视太正常不过了。
而周星驰则不然,当他媚俗观众的路线在92年达到到顶峰后,可能是他内心完全无法接受自己走新艺城和许氏兄弟的老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走上了一条其他华语喜剧演员从未走过的路线,那就是引领观众。在这个路线之下,他开始主导自己的影片,用自己的镜头语言强力地输出着自己的价值观和喜剧逻辑。事实上,我对于周星驰主导自己影片之前拍的片子评价并不太高,许多片子要不是周星驰灵气逼人的演绎,换个人妥妥大烂片。而当他开始主导自己的影片的时候,一个个都颇有新意。从《唐伯虎点秋香》到《破坏之王》、《国产凌凌漆》等等,不断地在探索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格调也在逐渐上升,直到憋出大招《大话西游》,同时也收获了自己在香港最大的失败。这就是野心大到想要引领观众所要付出的代价,因为想要引领观众,就必须走在整个观影群体的思路之前,也就是说,要超越时代。而超越时代的代价,通常就是暂时的不被人理解。
周星驰走上了一条超越时代的道路,每当他新的电影上映,总是出乎大多数想要看搞笑的观众的预料。他不断地在自己片中融入新的元素,政治讽刺、爱情寓言、现实思考、运动特效、功夫父子、佛理惊悚以至于现在的环境保护等等等等,远远超出了一个喜剧演员迎合观众的本分。这也就让他收获了一个远远超出普通喜剧演员的超长艺术生命,因为喜剧的语言会被抛弃,但是引领人心的超前眼光,穿透人心的普世价值和底层情感,却不会过时。而他本人又有着足够的天分、认真和努力来实现他的想法,在他主导自己电影的时期,与无数的人闹翻,可看来看去,都是他对于影片过于严苛的要求让那些得过且过的人无法忍受,沉浸于电影世界又不善与人交往罢了。
周星驰在改变吗?他肯定是在改变,而且改变的速度之快,眼光之超前,远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这就是周星驰电影上映总伴随着争议的却不断成功的原因,除了竞争对手的抹黑之外,那就是他走的太超前了,变得太快了,以至于很多粉丝的观念都跟不上他的改变。可当喧嚣落下,再次沉寂之时,我们总会发现,这又是一部杰作。
现在想想看,所谓的“江郎才尽”“贩卖情怀”是相当可笑的指控。只有一个人一成不变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他“江郎才尽”,只有一个人沉湎过去的时候,我们才能说他“贩卖情怀”。可是周星驰哪一点都不占,他不断地拓宽着自己的题材,提升着自己的格调,增加着自己的观影人群。如果这种改变让很多人不认同,那我劝他去看其他巨星贺岁的片子去吧,他们可没有像周星驰一样和自己较劲成这样,靠着一成不变,不也躺着过了十亿。大家扪心自问,假如周星驰真的一直停留在《唐伯虎点秋香》的时代,你还会这么喜欢他吗?
“易”有三易,简易,不易,变易。如果说世上有什么恒常的话,恐怕就是改变本身。这就是周星驰的魅力所在,当时光流过他的作品,洗去的只是浮华的喧嚣,留下的却是可以穿越时空的经典。当伴随着《美人鱼》狂暴票房而产生的惯常争议出现时,我很惊讶的发现周星驰自己对此早有预料
嘿,这真是再周星驰不过的超前回应了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更多阅读
当自己爱的男人变了心怎么办? 我爱的男人变了心原唱
文/清风朗月有人说,女人的幸福要靠自己成全!生活中和网上总看到很多为情所困的男女,在这一点上女人犹盛。看过电影中不少这样的镜头:男人不爱自己了,有的女人割腕自杀,有的吃安眠药,很想不通这些女人,为什么要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连父母给的
人变了心言而无信 关于言而无信的说说
如果你不爱一个人,请放手,好让别人有机会爱她。如果你爱的人放弃了你,请放开自己,好让自己有机会爱别人!有的东西你再喜欢也不会属於你的,有的东西你再留恋也注定要放弃的,人生中有许多种爱,但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有些缘分是注定要失去的,
方季惟 怨苍天变了心 酒业越冬,惟自“变”矣
中国酒业在过去十年飞速发展,与国民经济同步,同时以高于经济增长1.5倍的速度发展,创造了中国酒业的一个奇迹。而随着高端酒市场的集体受挫,有的人认为行业遇到了“冬天”,到底是不是“冬天”?这个看法我觉得还真值得探讨。
方季惟个人资料 方季惟 方季惟-基本资料,方季惟-个人履历
方季惟(原名叶纯华),中国台湾著名玉女歌手,蝉联四届军中情人(1990~1994)冠军,有“头号军中情人”之称。因精致秀气的五官和清新阳光的外型,初出道便受大众的喜爱,迅速走红,而有了“偶像玉女掌门人”的封号。出道成名曲为《悔》,代表作《爱情的
放手何必去挽留 何必用尊严去挽留一个变了心的人
1、遇见你之前;我不会爱。错过你之后;我丧失爱。2、爱情就像笑话,笑死了别人、笑疼了自己。3、生活让人劳累,爱情让人迷醉。活着本没意思,睁眼就是伤悲。4、小时候,哭着哭着我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我就哭了 。5、喜欢你,不需要理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