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可以从科幻电影的坚实骨架——科学理论入手来欣赏科幻电影。
正好2015年6月看电影午夜场杂志有介绍科幻电影里的常见理论,我在这里以此为拓展,介绍一些科幻电影里的常见科学理论,以及将这些理论表现得比较丰富的代表电影。
这样以后在看这些科幻电影时就不会太过于不明觉厉。
【机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
解释:
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是由世界科幻小说三巨头之一的阿西莫夫在他“机器人”系列小说中提出,三大法则之间的互相约束,为后世的电影创作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后来啊,阿西莫夫大爷又加上了一条”第0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代表电影:
《我,机器人》 I, Robot (2004)威尔斯密斯主演,在我印象里把机器人三定律阐释得最好的一部科幻电影。
《机器管家》 Bicentennial Man (1999)一部非常感人的科幻电影。
“情愿象人类一样死去,也不愿意作为机器永生”
《2001太空漫游》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电影之神库布里克的大作,屹立在无数极客心中高不可攀的悬崖之上,成为永远说不透的经典。但我不建议电影小白们看这部电影,因为你们可能会和我一样——真心看不懂.......
《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2012)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异形》系列电影是科幻恐怖电影的一座大山,而这部前传则在制作工艺上更上一层楼。目前《普罗米修斯2》也启动了,斯科特执意要接着拍到和《异形》对接为止。
【图灵测试 The Turing Test】解释:
图灵测试一词来源于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的先驱阿兰·麦席森·图灵写于1950年的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阿兰·麦席森·图灵1950年设计出这个测试。
图灵测试的内容: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则电脑通过测试。
代表影片:
《我,机器人》 I, Robot (2004) (前面出现过了)
《机械姬》 Ex Machina (2015)最接近图灵初衷的应该是2015年的这部《机械姬》了。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1)这是库布里克生前一直想拍摄,但因当时技术条件有限,终究未拍摄的作品。斯皮尔伯格继承了他的遗愿,完成得如此精妙,可惜最后与影片格格不入的结尾,还是向商业作了妥协。
【时间悖论 Time Paradox】解释:
时间悖论通常是指因或穿梭时空而导致的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的结论,同时假定两个或更多不能同时成立的前提,是一切问题的共同特征。
外祖母悖论:
如果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存在呢?这个问题很明显,如果没有他的外祖母就没有他的母亲,如果没有他的母亲也就没有他,如果没有他,他怎么“返回过去”,并且在其外祖母怀他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这就是“外祖母悖论”。
先知悖论:
某人到达未来,得知将发生不幸结果A。他回到现实做出了避免导致结果的行动,发生结果B。那么结果A在未来根本没有发生,他就不可能得知结果A。(即A与B不可能相遇的悖论)
命定悖论:
A回到过去,尝试避免B的车祸,谁知却是A的劝告令B执意驾车,继而发生车祸。此悖论与自我实现预言相似。
代表电影:
《前目的地》 Predestination (2014)这个故事已经流传很久了,斯派瑞兄弟流畅的还原了小说,不过他们有点信不过观众的智商,留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叙事伏笔,让故事的惊喜感少了许多了。但好在原著短篇太强大,故事的逻辑依旧很抓人。
《终结者》 The Terminator (1984)
《十二猴子》 Twelve Monkeys (1995)
《回到未来》 Back to the Future (1985)
【薛定谔的猫 Erwin Schrdinger's Cat】解释:
“薛定谔之猫”是关于量子理论的一个,薛定谔之猫的概念提出是为了反对量子理论中的二元解释以及统计解释。虐猫狂人薛定谔把一只猫放进一个装着放射性物质的不透明的盒子里,有50%的可能性放射性物质衰变并释放毒气杀死它,另外50%可能性是放射性物质不衰变则不释放毒气它还活着。这个实验道出了量子力学的真相:粒子的某些特性无法确定,直到测量外力迫使他们选择。因此在盒子打开前,猫就会处于一个诡异的活-死状态。
代表影片:
彗星来的那一夜 Coherence (2013)
明日边缘 Edge of Tomorrow (2014)
源代码 Source Code (2011)
无姓之人 Mr. Nobody (2009)
【黑洞 Balck Hole】解释:
黑洞是现代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极大体积极小的。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视界内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
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在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产生的。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质和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内,便再无法逃脱,甚至目前已知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也逃逸不出。
“是大到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
科学家最新研究理论显示,当黑洞死亡时可能会变成一个“”,它不像黑洞吞噬邻近所有物质,而是喷射之前黑洞捕获的所有物质。
科学家猜测穿过黑洞可能会到达另一个,甚至是。
代表影片:
星际穿越 Interstellar (2014)
黑洞表面 Event Horizon (1997)
星际迷航 Star Trek (2009)
【脑部成像 Brain Imaging】解释:
脑成像就是通过最新技术使得神经科学家可以“看到活体脑的内部”。这些脑成像方法可以在以下方面为神经科学家提供帮助:
1.理解脑特定区域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
2.对受神经疾病影响的脑区进行定位。
3.发明新方法治疗脑部疾病。
代表影片:
少数派报告 Minority Report (2002)
异次元骇客 The Thirteenth Floor (1999)
机器战警 RoboCop (1987)
现实发展的科学理论之——
【恐怖谷理论 The Uncanny Valley】
解释:
恐怖谷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它在1969年被提出。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一定程度(如百分之95)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哪怕她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让整个机器人显得非常僵硬恐怖,让人有面对行尸走肉的感觉。
代表影片: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2001)(上面已提到过)
锡铁小兵 Tin Toy (1988)(短片)
现实发展的科学理论之——
【基因工程 Genetic Eegineering】
解释:
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
代表影片:
银翼杀手 Blade Runner (1982)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Star Wars: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 (2002)
第六日 The 6th Day (2000)
现实发展的科学理论之——
【全息投影 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
解释:
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
代表影片: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 Star Wars海报为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海报为星球大战前传1:幽灵的威胁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我,机器人 I, Robot (2004)(上文已提到过)
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2012)(上文已提到过)
笃定发生 Things to Come (1936)
还有许多优秀的科幻电影,我大致分类为:
灾难类:
《后天》
《2012》
怪兽类:
《哥斯拉》
《环太平洋》
《异形》系列
哲思类:
《月球》
《千钧一发》
《未来学大会》
《超时空接触》
《黑客帝国》系列
《攻壳机动队》系列
星际类:
《星河战队》
《安德的游戏》
概念类:
《盗梦空间》
《感官游戏》
《入侵脑细胞》
《永无止境》
《环形使者》
《重生男人》
《时间规划局》
《银河系漫游指南》
太空类:
《地心引力》
《火星救援》
外星人类:
《第九区》
《独立日》
《科洛弗档案》
《黑衣人》系列
小格局类: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K星异客》
《心慌方》
机器人类:
《超能查派》
《铁甲钢拳》
《机器人与弗兰克》
架构类:
《阿凡达》
《雪国列车》
《第五元素》
《全面回忆》
《撕裂的末日》
《侏罗纪公园》系列
《猩球崛起》系列
-----
最后打个小广告,我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陈亦飘(或搜 withyipiao)。
不在发的文章都在那,欢迎去找我玩。
祝你有个愉快的夜晚。
7/7 首页 上一页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