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

安徽的省名的确和江苏类似,取名“安庆”“徽州”首字。很多的人不知道的是,安徽的简称“皖”也是类似江苏,取了划省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府城的简称,所以江苏用了苏州的“苏”,“皖”即是安庆的简称,就是这么简单直接,并非某些答案里的皖山皖水什么的(虽然安庆简称“皖”的确来源于这些)。

安庆的别称也不是什么“宜城”(这玩意儿完全是这几年政府的宣传,搞得莫名其妙,老是被湖北那个宜城人当老乡),过去安庆人自称均为“皖城”人,可参见安庆籍的古代文人笔记。

淡化“皖”和“皖城”完全是出自于某些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就像现在“徽风”“皖韵”强行被代表成安徽(二胖)、黄梅戏成为“安徽省”地方戏、安庆的枞阳被强行划给铜陵一样。

另外很多人并不了解的是,安庆的建筑风格并非徽派建筑,而是皖派建筑,皖派也特指安庆文化,皖江沿岸的芜湖等地过去的建筑风格就是皖派辐射地(包括合肥)。

不过很可惜,安庆人大多并不知晓这一点,而且听说,芜湖有条老街要维护重建,请的东南的建筑专家,拆了皖派建了徽派(皖派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确很相似,典型特征都是高高的马头墙,但是从房檐、斗拱、门罩……等等都不同,区别还是很大的)。

其实严格来说,徽派建筑应该是皖派建筑的一个分支,只不过现在安庆太衰落(本地也没意识也不重视),加上某些神秘因素,皖派建筑并不为世人所知(安庆市区的典型皖派建筑基本上拆、烧光了),不过倒是有一个地方还残留一点,被许多商贩占据成了地摊货集聚地……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

另外黄梅戏发源自安庆府怀宁县黄梅山(所以黄梅戏在定名之前也叫“怀腔”,民国时曾考虑定名为皖剧),以前从来没有湖北什么事,建国后反倒被某些专家考证出来了湖北来源说,加上某些神秘力量的影响,黄梅戏在安庆(安徽)并没有得到资源支持,反倒是湖北省政府做得有声有色。当然,类似的文化之争在安庆太多了,基本上最后都是安庆市政府退让为结束(嗯,美其名曰,共同遗产,共同开发)。

我知道这个问题讲的是安徽,但是因为屁股问题和客观原因,我只说了安庆。因为安庆乃安徽之源,古安徽的文化向心力就是皖文化(徽文化算是分支)。

直到民国,安徽从来都不是什么内斗省,那时候安徽山美水美,也没现在这么穷(相反,很有钱),只可惜一场太平天国毁了安庆和徽州(其实皖南大多不保,这其中,安庆受到的损坏尤大),让这两个地方尤其是安庆元气大伤,也让安徽伤筋动骨,直到建国后也一直没有回复过来。安庆城因这十室九空(主要是安庆府城,也就是当时的怀宁县城,现在很多安庆人都是由清政府组织从江西迁移而来,安庆人说的“江西老表”就是由此而来),被李白、苏轼念念不忘,想要在此养老的皖山(天柱山)也在这时被毁,只留下了三祖寺等寥寥无几的遗迹。

安徽过去有个“皖省八景”的名头,其中第一景就是安庆府的“大观亭”,此亭坐于城墙之上,南望便是涛涛江水,东眺塔影横江(振风塔)可览无限风光。当然现在八景中只剩下池州边上的黄山还在,其它都已跟随安庆府的沉沦一起消散在历史长河中。

(很多安庆的小朋友以为安徽迁省会是郑智斗争,这固然有,但建国后当时的安庆自身几乎成了白地,实在也没多大气力承起一省重担,当然现在来看合肥并不是什么好选择就是了。至于后来安徽全省的种种落魄,原因太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无外乎省内省外的某些神秘因素)

有几个小朋友说“安徽”怎么没有徽州的内容,那我就补充一点“徽州”的好了(其实鄙人身为皖人,自然对本地了解得更多,徽州和安庆颇有渊源,虽然不是很了解,还是可以简单说一下)。

徽州,原本叫歙州,得名于首县歙县。历史上还有新安的名号,得名于新安江。后来宋徽宗讨伐歙州的方腊,为了纪念平叛成功,改歙州为“徽”州,自此直到建国前,徽州府的名号一直保留了下来。

顺带补充一下安庆名字的由来,古代安庆地区有皖国、桐国、枞国和群舒诸地,分别是如今的潜山(怀宁)、桐城和枞阳等地,所以后来秦时这里便设立了九江郡皖县,或称皖城。皖的名字没有保留多久便在永嘉之乱后改为了后来的怀宁,怀宁也从此以后一直担任着皖地的首县,无论郡名如何变化。

赵宋之时,全国流行升府,因为安庆地区有德庆军和同安郡,便各取一字取名“安庆”作为府名,改舒州为安庆府,取平安吉庆之意,辖一府六县,怀宁县为首县,沿用至今(德庆军真的和广东的德庆没有什么关系,如今的舒城……哎,算了不说也罢。合肥(巢湖)有个庐江县,舒州前身便是庐江郡,庐江小吏焦仲卿……焦二便是皖县人)。

徽州府同样是一府六县,歙县为首县。徽州的名字直到建国后小平同志视察之前一直都没有变动过(黄山风景区交给当时的徽州地区管辖确实有点问题,这也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其实看看地图就知道了,黄山离歙县并不近,更接近池州)。

黄山以前叫黟山,徽州的黟县就在此处,歙、黟二县过去便是徽州府的代表,也是徽文化的代表。

其实从徽州的别称“新安”就可以得知,徽文化的辐射范围乃是新安江流域,包括安徽的宣城,其余都在浙江。所以单论文化,泛徽州地区才更像是一个省。

古徽州诞生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商人团体——徽商。不过大众对徽商知之甚少,远不及靠卖国起家的晋商(这里要感谢央视电视剧的广泛宣传)。

徽州地狭人多,读书又没什么出路(彼时安徽尚未和江苏分离,和江南那些“怪物”比起来,安徽的读书人确实很难出头),所以从商便成了许多徽州人的选择。

看电视剧的人都知道晋商走西口,其实那是满清以后的晋商,晋商八大家起家靠的是明末出卖国家换来的资本,号称“皇商”是也~(票号生意也不是晋商首创,乃是顾炎武等明末爱国人士为了支持反清运动发明出了的东西)。

那么徽商是做什么的呢?

徽商起家的方式很多,有许多大徽商甚至是从挑货郎开始干起,一步步积累起自己的实力。这里要讲是徽商最具代表性的生意——盐业。

扬州自古繁华,其中扬州便是盐商重要的盘踞地,这些大盐商便是徽州商人客居在此,通过贩卖盐利获取高额利润(明朝盐业专卖,民间贩盐生意来源于明朝政府的一项政策,具体来说就是运粮到边关换取盐引,百姓可以凭借盐引到盐产地购买食盐。徽商便是通过给边军运粮积累起了大量盐引,从而垄断了盐业生意)。

徽商在华中以南的华夏影响力之大,直接产生了一句“无徽不成镇”的说法,由此可以窥见当年徽商在南中国已是商业泰斗。

婺源划到江西实在是一个误会。这本是国民政府“剿匪”为了方便管理,将婺源和江西部分地区划到了一个剿匪区,之后婺源绅民十分不满,发起了第一次“婺源回皖”运动,国民政府同意了这一请求,婺源顺利划归皖省,复归徽州。

建国时,解放军占领了安徽和江西两地,由于解放军指挥部的地图时效性,正好婺源在江西剿匪区,便将新成立的位于上饶的解放区把婺源囊括在内。

建国后,思乡情切的婺源人发起了第二次“婺源回皖”运动,不过这次很不幸,大陆正在批斗地主士绅,运动的发起和代表人被作为反动阶级打倒,“婺源回皖”在时代的大背景下最后不了了之。

至于绩溪县则是由于省内的区划调整,黄山市和宣城市相互妥协的产物。

总之,现如今的“徽”州已经分崩离析,“安”庆也刚刚经历了肢解之痛,这两个当年安徽的璀璨明珠,如今早已芳华不再。安庆已经默默无闻,徽州地区虽然拥有黄山这张名片,以及徽州文化的强大底蕴,奈何某些神秘因素,甚至不及流落江西老表家的婺源有声有色。这是安徽的悲哀,也是皖省的不幸。

(安徽其它府县并不是很了解,不在这里妄加评论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250103/8475.html

更多阅读

一般人不知道的冷知识 有什么一般人不知道的「常识」?

评论区里说我答非所问的朋友,我很抱歉。不过请容我解释一下,我回答这个题目的时候还是年初。那个时候我看到的题目是“知识”,这个范畴就很广了,所以我才写了这些。但是不知道怎么过了很久之后居然改成了“常识”,这样我的回答就显然跑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

知乎有病啊!我真的不知道哪里有zhengzhi敏感内容了!随便写写,想到哪写到哪,不定期更新。预警1:这篇回答对长江流域说得多一些,淮河流域嘛,因为本人不了解,所以不多说。预警2:这篇回答里将多次提到南京,不适人群请速速退散!-密-封-线-内-不-准-答-题-1.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天津的冷知识?

众所周知,天津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至少对于他周边的北京,保定等地来说。但天津的历史上却几乎凑够了大多数行政区划建制:海津镇,天津卫,天津县,天津州,天津府,天津市。是中国历史脉络最清晰的地区之一。虽然上海同样有金山卫,上海县,松江府等历

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台湾的冷知识?

(想了一下,应该先说我觉得最冷的)0.中华民国立法院以“证明立委斗殴比战争更有政治效果”,荣获1995年搞笑诺贝尔和平奖,全球仅此一家。就维基百科上记录的大阵仗,从1990年开始光大的打了三十多场。1.按照中华民国行政体系,确实还有个台湾

声明:《关于剁手的20个冷知识 有什么关于安徽的冷知识?》为网友扬帆起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