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5年同学间差距 自学历史的人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差距?

今年过年cctv10的《百家讲坛》为了春节特推出“诗歌里的春天”系列,也算是配合“中国诗词大会”吧。2月16号的正好是中山大学一个教授讲的是“春风拂槛露华浓”。这集介绍李白在长安时候当官过程及其失败的经过。听这集,我居然愣住了。他把李白这次长安求官的失败归结于李白得罪高力士和杨贵妃等权贵。并且把贵妃帮他捧砚,高力士帮他脱靴,当成正史来讲。



《百家讲坛》讲过李白的人多了,最早就是复旦大学康震专门讲过李白专题,然后中央民族大学的蒙曼和陕师大的于赓哲等人都在讲盛唐的时候都说过李白,对于“贵妃捧砚”,“力士脱靴”这样的民科的说法简直是嗤之以鼻呀,虽然他们之间的看法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问题来了,能上《百家讲坛》的 一定都不是中国学界的等闲之辈,为什么差异这样大呢?我想这个教授绝不是历史专业,上网一查。果然是个研究文学的教授。

彭玉平,人,,教授,,特聘教授,特聘教授。在《》、《》、《》、《》等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中国各体文学学史·词学卷》著作多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多次。研究专业为、,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文与诗文批评,目前侧重词学研究。

这就历史专业和非专业的不同。

我这里举个例子并没有诋毁彭教授的意思,术业有专攻。他是学文学的,以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为主,侧重于作者的人格。而学历史的则不同。

学历史首先必须要以“二十四史”为研究的出发点,感知还原历史面貌为主。但是学文学,就要以《唐才子传》为主,毕竟此书专介绍唐代诗人的生平专业资料书,当然也不免文学修饰的特点。既然研究的史料书籍是不一样的,所以结论和看法是迥然不同的。假设我是搞文学,一定会很认可彭教授的看法,但是我只爱好学历史。其实诗词大会应该选他当嘉宾更为合适,可以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古诗的文学特色,提高人文修养。

到底学历史专业和非专业有什么不同?

历史系毕业不等于历史专业精神,学生时代只是入门级别的。我们那时上大学,当然是应付考试为主,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先,还有世界古代史,中世纪,......,还有史学概论、 古学通论、历史文选、博物馆学概论..... 我们当时一学期一本,主要是应付考试。所以你要问我在大学时代历史学了什么?我只能羞愧的说,我们当时学习就是划重点了,对付考试。过了二十多年,当时死记硬背的东西早就忘了,只记住的只有题目和名词罢了。在某一个历史事件信息量上,不见得历史专业学生就比非专业的知道的更多,但在思维方式和感悟能力上是不同的。

说个例子吧,今年过年去朋友家拜年,朋友家儿子已经上了高中,看到他书桌上有一本林汉达的《上下五千年》,这可是我小时读过的历史科普读物,一下在勾引起我满满的回忆。我再拿起来一读时,不禁感叹:好书呀!当然不是故事情节吸引了,而是作者对故事史料的安排。就拿商朝为例子,书中只写了两个故事“商汤和伊尹”“盘庚迁都”就把商朝介绍完了,但是就是这两事情,作者以点带面,抓住整个商朝的最重要的时期。

《商汤和伊尹》中第一句话就是:

传说商的祖先契(音xi)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

这一句话看起来很浅显,对于非专业的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这首先介绍了商朝的起源。其次,“畜牧业发展很快”看起来说的轻描淡写,但是蕴含的信息量太大了:商的游牧色彩很重!

为什么商代甲骨文是高峰时期?游牧食物的特点造成了甲骨文的物质基础呀;

为什么商朝人吃的好比西周人吃的好?吃肉为主呀;

为什么《酒诰》是在西周颁布,不准平时喝酒,而商朝却可以“酒池肉林”?当然食肉为主,粮食当然可以酿酒了;

商代的为什么喜欢用人祭祀,殉葬制度最严重?如果人太多了,肉不够吃,当然要消灭人口呀;

为什么汤到盘庚三百年当中,商的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比夏和西周多很多?还是游牧特点,虽然也有别的原因。

只是到了西周,才算是进入真正的农业文明时代。所以,两个时代鼎的艺术特色也是迥然不同。

商代青铜器:普遍装饰兽面纹样,构图渐趋繁密,线条峻深劲利。流行饕餮 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奇异的动物纹样。各种纹样的交互组合形成了商代青铜器狞历之美的时代风格。 充满着游牧的奇特、狞历、动物纹路等特点。

西周青铜器的风格由奇诡转为典雅。 西周中、后期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菱纹、凤鸟纹以及窃曲纹、重环纹等几何纹样。长篇铭文是这是青铜礼器的重要特点。青铜器的特点却以古朴、几何纹路、铭文等特点为主,反映典型的农业文明的平和、讲究礼制的心态。

大家可以对比下图这四件国宝,仔细欣赏其艺术特色,然后到博物馆时,你就辨别出夏商的青铜器的特点。



话归正题,当我小时候看《上下五千年》时候,只知道看故事。即便大学毕业,也还是懵懵懂懂。只是经过这些年积累,才能注意到“畜牧业发展得快”,这七个字包含林汉达对当时社会情况的最精要的概括呀,历史底蕴呀。历史大学问家表现不是知道多少冷僻的历史知识,而是对一个朝代彻底的深入的了解和共鸣。如今再读,对林汉达崇敬之情更是倍增,举重若轻,信手写来,摆脱史料的束缚,大家风范。


其次,历史专业和非专业的表现在看待历史视角的不同。

谈论历史门槛的很低呀,凡是读过书的人,都了解一些故事和人物,总有自己的看法。现在人对历史看法是要经过这样的阶段:

一、看了一些历史书籍以后,突然感到原来教科书的东西如此片面,有一种被蒙骗的感觉。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然后就像发现什么新大陆似的,对自己新的观点很得意。

二、随着对自己喜欢那段历史的研究,越来越觉得接近历史真相了,陷入了比较痴迷较真的阶段。以一段历史时期视角去看待别的历史时期的视角。这个阶段也是大家经常在论坛和经常看到现象。喜欢宋代人看不惯唐代的人,明朝粉和清朝粉对骂,民国粉与现在粉看着互不顺眼。

其实真的好没有必要,举个例子,一个国家的历史其实也像一个人发展一样,每个人都有辉煌得意时候,也有低潮失落的时候,人各个时期都有各个特点,这些不同经历才让我们成为一个独特与众不同的人。评价一个人不能仅仅就凭一段时期表现就盖棺定论吧,也不能把一个人割裂开来。一个国家也一样,没有前朝奠基,哪来后一个王朝的存在。

三、当历史史料看的太多了,心态开始平和。既能看到历史上那人那事好的一面,也能认识到其不足。这就是开始进入有历史专业精神了,那人那事本身的是是非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在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有那人?为什么会发生那事?把那人那事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看,跳出朝代束缚,这才算是真正有了大视角。 这时候你在看历史课本,会觉得这样编的挺合理的。

四、用自己的视角的去解读历史。

这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子,给一个最简单的食材也能做出一到好菜。也有点象武林小说人物,不再讲究什么招数了,无招胜有招了。这就是多年靠积累的底蕴了。学历史到这时候就可以摆脱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史料影响了,此时,即可以看到历史那人那事表面的辉煌,也能感受其背后的无奈和危机。更能理解一个奸臣或者乱世的必然。人生观、价值观真的开始发生了变化,对历史的体会是对人生和现实思考和态度。

这时候,恐怕你也难见到一个上个四十岁以后的历史专业人再去和别人争论了。就像最前面说的李白一样,我们可以从当时历史社会背景去分析李白长安求官失败的原因。你也可以从文学角度去看待浪漫文人性格的不适合官场,就像彭教授一样。什么样的视角都可以接受了。

视角多了,看法也多了,不是思想乱了,而是更能全面的理解了。举个例子,那唐朝天宝为例子,你可以看到盛唐的繁荣,并为之惊艳感叹。你也会安史之乱的爆发而扼腕叹息。你以为唐玄宗晚年昏庸么,人越老眼光越毒辣,他难道看不到李林甫的弄权?但是一个繁荣的社会,就像现在的大公司,也就像一部已经运行高峰的机器,换一个零件都可以影响其正常的运转,当时维持社会繁荣稳定是主要任务,变革是需要付出高昂代价的。李林甫是个干吏,可以让大唐这部机器运转下去。所以在盛世之时,维稳就是第一要求,个人能力不再重要,不需要再有魄力、能力,每个人只是成了机器上一个零件,个人上升渠道变小了,社会开始固化.....

如果这是所以社会发展的必然,那么你的心情会如何?从个人发展角度,我看到是悲哀。唐玄宗的无奈,李白杜甫的无奈,也是每个平民的无奈。真能感到一种盛世下的悲哀。

但凡把历史研究这一层的人,总是很痛苦。人毕竟因为个人的社会地位出身不同,人生经历也是不同,但凡是人,就有感情和自己主观色彩。当你得出的结论和你主观感情认同不一致的时候,会陷入一种精神分裂之中,就像南师大郦波教授一样,在《百家讲坛》讲张居正系列时,对海瑞评价真是不高。但后来有讲海瑞的时候,从不能不从另外一个角度又不得来褒扬他。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简编 》,还有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最后你完全可以感到这哪是再写历史呀,明明就在写他们对当代的看法,思想与内心是冲突的,这也是学史的最高境界了。我想无论哪个专业一旦一定境界,到最后势必知识与价值观就会发生碰撞,此时,人的内心是痛苦的。有时候看《百家讲坛》我倒是看见很多讲者的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哎!

当然纪连海和王立群,能滔滔不绝讲历史历史故事,内心真是畅快的幸福,讲着痛快,听者入迷,又普及历史知识,这样的便有学历史的快乐。

至于于丹、阎崇年、袁鹏飞这三人还是不提了吧。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200103/8103.html

更多阅读

30周年同学聚会流程 30年同学聚会策划方案

方案一:30年同学聚会策划方案岁月悠悠,情谊绵绵。三十年前我们带着青春的热情,朝夕相处,共同度过了人生最纯真,最美好,最值得留恋的校园生活。弹指间,三十年匆匆而去,我们经历过求学,求职,结婚、养儿育女,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可不变的永远是彼

毕业后大家的差距好大 毕业后的五年拉开大家差距的原因在哪里?

毕业后的五年拉开大家差距的原因在哪里?人工作,有人继续上学,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这篇文章,能看到这篇文章也是一种幸运,真的受益匪浅,对我有很大启迪,这篇文章将会改变我的一生,真的太好了,希望与有缘人分享,也希望对有缘人有所帮助!看完之后有种

40年同学聚会感言短语 同学聚会感言大全

   23年同学聚会感言  毕业二十三年,弹指一挥间,那时的莽撞少年,如今已中年扑面!忘不了校园内嬉戏笑闹;忘不了香樟树荫下漫步,忘不了梅陂河坝上玩耍;忘不了教室里秉烛夜读,忘不了家属区里的串门嬉闹;我们曾经共同在的海洋里徜

同学聚会感言 20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本 两篇

   篇一:20年同学聚会感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知不觉已毕业整整二十个年头了。世间有这么一种情感,虽然不能时时相聚,但却能一见如故,这就是同窗之情。  二十年风华岁月,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我们,正值青春年少,风

声明:《毕业5年同学间差距 自学历史的人与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有什么差距?》为网友缪斯的侧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