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我在公众号:爱鞋如命 (id:loveshoeslikeming)上已经有大部分主流运动品牌 Sneaker 的型号介绍,我挑选一些品牌比较经典的型号来进行一个相对系统的整理。
-----------------------------------
一、New Balance
个人以为这个品牌,唯有九系和千系能够被称为经典,同时,其中的千系也相对小众。故,着重介绍下这2个系列。
9系 | M990v1 、v2 、v3
谈及第一代 M990v1,永远离不开的话题是它1982年诞生时,高达100美元的售价。这双由经验丰富的制鞋师傅纯手工打造的鞋款几乎是当时功能最强劲的跑步鞋:MCD(Motion Control Device)足跟稳定系统保证跑鞋后跟对足部的支撑;牙套状环形结构力求锁住足跟,降低跑步过程中双脚落地时受伤的风险;三层结构的 EVA 填充中底,提供最好的缓震;意大利著名的 Vibram 黄牌橡胶外底,耐磨舒适...这样的配置和售价,在当时难逢敌手。
▼ “M990v1 初代”
1998年,在历经 M995 、M996 、M997 、M998 、M999,9系家族“开枝散叶”的16年之后,M990v1 迎来了第一次“升级”—— M990v2 的诞生。M990v2 名义上以 M990v1 为基础开发,实则却像极了 M999 。“同样”厚实的中底,“同样”丰满的鞋型,甚至是同样的避震科技(ABZORB)。但这依然不妨碍它依靠出色的脚感和优秀的整体设计成为又一款9系标志性的鞋款。
▼ “M990v2 初代”
2012年,已经跨越30个年头的9系家族,集成美产手工制作的传统、更为年轻化的形象定位以及最高的科技配置,打造出最新一代 M990v3 (从诞生的年代来看,其更应该称作 M993 的升级版)。不仅限于9系家族,它更像是一款 New Balance 定位高端跑鞋领域的“旗舰”型号。
▼“M990v3 灰色常青款”
9系 | M990v1(复刻)
几乎是 M990v3 上市的同时,New Balance 复刻了1982年版本的 M990v1 ,定名为“三十周年复刻版 M990GRY ”。这双全球限量990双的鞋款,在当时引起了粉丝们的极大关注。不知道是受这几年复古鞋风潮的影响,还是官方始终无法割舍 M990v1 所成就的历史地位,自2012年的这次复刻起,M990v1 开始作为一双独立的复古鞋型号登场。为了与先前的介绍有所区分,故单独设置一个型号介绍。
▼“美产 三十周年复刻版 M990GRY”
9系 | M991/M992/M993
2001年,M991发售。在整体设计上它与 M990v2 十分相像,但非常明显的是,它的整体造型已经不再如之前的99X家族成员般复古,这是新世纪的跑步鞋的全新面貌。优秀的科技延续和对美产的执着换来了M991的优质和细腻,使得它深受粉丝的青睐,其中就包括大家广为熟知的“乔帮主”。
▼ “ M991 初代”
2006年,在迎来百年庆典的同时,M992 在长达5年的研发后诞生了。更具科技感的的外形,全新研发的 ABZORB SBS 科技,都让它更胜前代。它的优秀受到了乔帮主的加持,以及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上脚。
▼ “ M992 初代”
两年后的2008年,M993 也投入了跑步鞋市场的怀抱。它采用集 ABZORB 和 ABZORB SBS 两大科技优点于一身的 ABZORB DT 技术,再加上 Ndurance 耐磨外底和发泡橡胶的支持,让他成为了当时旗舰型跑步鞋的代表。
▼ “ M993 初代”
9系 | M996/MRL996
1988年,M996 紧随 M995 的诞生。整体造型的设计及避震科技几乎沿用 M995 ,但 SL-1 鞋楦的使用却使得 M996 更为纤细,略微地改变却赢得了更多 Sneaker 的关注与好评。同时,它也是第一双采用 3M 反光材质的 9 系鞋款,并以此开启了 3M 反光材质加持的年代。
如今的 M996,已经是一双具备极大知名度的鞋款,而为无数 sneaker 推崇的最大原因便是“潮流 ICON” 余文乐在电影《志明与春娇》中的上脚。2013年7月,恰逢 M996 诞生 25 周年,New Balance 在保留 M996 美产产品线的同时,通过 REV-Lite 轻量缓震材料的引入,正式将 M996“国产”化,型号也演化为 MRL996 。更加低廉的价格及更加轻量化的科技处理,让不少消费者得以感受“9系中坚力量”的魅力。上市的同期,联合“始作俑者”余文乐与 New Balance 日本产品总监正能哲也打造的重量级联名:CMSS X NewBalance MRL996SY ,也引起了极大轰动。
▼“联名合作:CMSS X New Balance MRL996SY ”
9系 | M997
相比9系“前辈”,1991年诞生的 M997 运用了全新外形及科技,无论是鞋面格局还是中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让它成为了家族中打破传统的“异类”。M997 鞋领处添加的硬质支撑片让原本鞋面简洁的 M997 看上去科技感更强,更具时代气息,前掌的 C-CAP 和后掌 ENCAP 两种缓震科技同时出现在了它的身上,而正是这次多元化的尝试,一举奠定了往后 99X 家族系列跑鞋的中底避震格局。
▼“美产 M997OG 初代复刻版”
9系 | M998
粗看第一代 M998 ,简直和 M997 一模一样。不过作为 1993 年的产物,M998 采用了当年研发的全新缓震技术 ABZORB,但在那个年代,ABZORB 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这个搭载在 M998 中底上的全新科技在当时却被命名为 ENCAP II ,相较于搭载在 M997 上的 ENCAP,更轻质、缓震效果更强。除科技外,包括编织材质的内衬、鞋领处的硬质稳定片形状和品牌标志的刺绣形式等细节处的变化,也是 M998 不同于 M997 的地方。
▼ “M998 初代”
正如大部分 NB 粉丝所知,M998 一直都是美产的代表作品。但并不为人熟知的是,其在 2010 年前后,还有多款国产 CM998 的诞生。为日本 New Balance 所主导企划的 CM998RP、CM998AH,甚至是之后被誉为“紫恶魔”的联名 Sneaker Freaker x New Balance CM998SNF ,都是被资深鞋迷奉为经典的作品。
▼ “联名合作:Sneaker Freaker x New Balance CM998SNF ”
随着和其他9系同胞在2014年的“集体复刻”,M998 全面回归美产生产线。近年除了联名,还有诸如 Bespoke 系列等使用顶级材质的产品,而常规单品则与它的“好兄弟” M997 类似,主要通过“立体化”的主题企划登场。
▼ “美产 M998LL ‘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9系 | ML999
1996年,作为9系最后一个型号名的拥有着 —— M999 ,在见证 New Balance 于避震科技上的不断成长后,迎来了与前辈们截然不同的巨大变化。厚实的中底、丰满的外形以及具备最高科技含量的科技注入,让 M999 就像是庞大家族中被“溺爱”的那个宠儿。
▼ “ M999 初代”
余文乐,还是余文乐,在《志明与春娇》中的私物着用,引起了 M999 在国内的大热。不过这个时候的 M999 也仅仅只是潮人与 Sneaker 之间争相上脚的小众鞋款而已,它真正得以频繁地出现在街头是 2014 年。2014年,施以科技减配并“国产化”的 ML999 通过复刻余文乐上脚的 ML999NV 、元祖灰配色的 ML999GR,以及上线第一款拥有中性尺码的 ML999“Cherry Blossom”,引发了市场巨大反响。自此,ML999 正式成为国内市场的又一双主力鞋款。如下是近几年的鞋款:
▼“国产 ML999 ‘WhiteOut’ 系列”
千系 | M1300
作为划时代的跑鞋产物,M1300 诞生于1985年,除了是如今大受欢迎的千系首位成员外,更是第一款采用 ENCAP 避震科技的鞋款。Ralph Lauren 曾将 M1300 的穿着感受形容为 “like walking on the cloud”,而发售时高达130美元的售价,几乎奠定了它“跑鞋王者”的称谓。直到今天,M1300 依旧保证了血统最为纯正的美产品质。
说到 M1300 ,必然得提及每五年才复刻一次的 M1300JP 。这双在1995年由 New Balance 日本所提案企划的“千灰“配色,每次上市均被抢购一空,甚至在日本引发一天1000双全部售罄的风潮。2010年,这双 M1300 的型号正式被注脚为“JP”,而前段时间发售的 M1300JP2 同样引发了不少鞋迷的争相追逐。
▼ “美产 M1300JP2”
与传统的美产类似,M1300 在2014年前一直通过立体化的企划主题来设计,但产品的单品数量一直较少,包括联名也比较少见,仅仅只有与 Ronnie Fieg 和 ARC 的作品。直到去年,和美国丹宁布厂商 Cone Mills 合作,首度将牛仔布运用到 M1300 之上,才让长久以来一直恪守传统的它有了些许变化。不过随着今年 M1300JP2 的复刻发售,有消息称 M1300 将正式停产,真实与否只能等时间来解答了。如今的国内市场,M1300 的身影依旧不多见,可能也只有 New Balance 的粉丝会对它比较熟悉了。
▼ “美产 M1300NW ‘美国国家公园系列’”
千系 | M1400
设计早于 M1500,却因研发原因而搁置的 M1400,直到1994年为挽救 M1500 在当时的颓势才被推出。回归设计风格及避震科技之后,M1400 再度成为千系中另一款大卖鞋款。不过和 M1300 恪守的原汁原味不同,M1400 以丰富的可选配色而著称,亮橙、彩蓝、粉红、墨绿、彩紫等鲜艳配色的登场,令人眼前一亮。
诞生至今,M1400 一直作为美产常青款存在,沉稳的外型加上不少经典配色,也令它成为了不少人心目中的经典型号之一。近几年出现过如 M1400LBR 等国产版本,不过也已不太多见,似乎有让 M1400 全面回归美产的迹象。
▼ “美产 M1400‘Connoisseur Guitar’系列”
千系 | M1500
1989年,第二双千系鞋款诞生。可诞生伊始的 M1500 却受到不少非议,太过现代化的外形设计无法被美国市场所接受,但“远走”欧洲,却让它赢得重生。与一票儿欧洲潮流名所,SOLEBOX 、Colette 、Provider 、24 Kilates 等合作联名至今仍保持了居高不下的价格。在欧洲取得其他千系所无法企及的高度后,M1500 自此奠定了它高贵“英产”的标签。
如今 M1500 保持美产及英产两条产品线来生产,不过普遍认为英产的做工要优于美产。每季度的系列产品不多,尤其是英产,因此国内专柜能够见到 M1500 的机会并不多。如下是近几年的鞋款:
▼ “英产 M1500FR ‘Flying The Flag’系列”
千系 | CM1600
在 M1400 诞生的同年,M1600 也如期登场。与前辈们不同的是,这双千系新成员有了更为丰满的外型,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弃用”了千系的“专属科技”ENCAP,而改用了 1993 年登场,如今已是王牌避震科技的 ABZORB 。
目前的 1600 仅有国产在列,因此型号被标注为 CM1600 。2012年,余文乐多款配色的上脚,让一杆粉丝继 996、999 后,如发现新大陆般促成了一股 CM1600 热潮。
▼“国产 CM1600RB”
千系 | CM1700
作为目前 New Balance 千系中的最后一双鞋款,M1700 的外形和14年前的 M1300 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Hi Tech 的外形更接近于现代跑鞋。被誉为“千王之王”的它,采用了 ENCAP/C-CAP 复合中底与 ABZORB 的混合形态组成,两种科技“混合”后创造出了无法言喻的舒适脚感而被消费者所接受。
2010年,日本风靡 Outdoor Style ,M1700 成为日本潮人用以搭配 Outdoor 服装风格的最佳运动鞋选择。而当时,非常多的日本潮流名所和球鞋品牌,包括:Atmos、mita sneakers、United Arrows 等都加入到了与“千王之王”的联名中来。与此同时,M1700 正式国产化而更名为 CM1700 。
2013年国内专柜还能见到 CM1700 发售,但 New Balance 日渐火热的这两年,这双“千王之王”反倒销声匿迹,完全没了世纪初的火热,与美国老牌百货精品店 BARNEYS NEW YORK 的合作联名成为近几年仅有的一点声量。如下是近几年的鞋款:
▼ “国产 CM1700DE(紫色) & CM1700BU(橙色)”
-----------------------------------
二、Reebok
1895年,Joseph William Foster 出于对短跑运动的热爱,亲自动手尝试将钉子安在鞋上,自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双带钉鞋 ——“福斯特跑鞋”。1900年,其专营的运动鞋公司“Fosters”正式成立,而后伦敦奥运会上不少运动员穿着着“福斯特跑鞋”,令其名声大噪。1958年,“Fosters”正式更名为“Reebok”,名称取自非洲土语,意为一种体积小、奔跑速度极快的非洲小羚羊,以此来昭示品牌精神。
1989年,Pump 技术诞生,之后使用这项技术开发的跑步鞋“Pump Fury”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鞋款之一,而 Pump 系列称为 Reebok 延续至今的经典鞋款。
经典系列 | CL 6000 / Mid
1983年首度亮相的 CL 系列(全称:Classic Leather ,下同),以其独特、经典的设计“型”走于功能与时尚之间,成为品牌旗下经典和街头复古的最佳代表作之一。在当时的纽约时尚圈、潮流派对上可谓人脚一双,红极一时。这修长的设计,是其他不少经典鞋款的雏形。
▼ CL 6000
经典系列 | Ventilator
与一杆经典一样,诞生自传奇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如今恰逢25周年,Ventilator 逐渐成为主推的一款复古鞋,配色丰富,联名众多。整体造型,包括侧面的细节设置均更为丰满,推荐入手的一款型号。
▼ Ventilator
Pump系列 | The Pump Certified
Pump 技术无疑是 Reebok 最为仰仗和自豪的科技,只需轻按鞋舌上的“Pump Button”,鞋笼便会即时充气,故可以调节鞋笼,从而达致最贴脚的效果,The Pump Certified 便是运用这个科技的典型鞋款。由于去年是鞋款诞生25周年,所以联名和一杆配色众多,可惜还是相对小众。
▼ The Pump Certified 联名
Pump 系列 | Insta Pump Fury
1994年,Pump 系列推出了名震全球至今仍屹立潮头的 Insta Pump Fury 跑鞋。这款鞋因为 Pump 技术的全鞋身使用,比既往跑鞋更轻、更贴脚。它在全球的市场取得了出人意料的热潮,年轻时的藤原浩、比·约克和成龙都对此鞋情有独钟,成龙甚至定制了自己的签名款式。个性一直是 Insta Pump Fury 的另一个标签,几斤疯狂的配色以及材质选用几乎就是它的代名词。
爱者恒爱,它始终有着一批忠实拥趸,也是我认为如果喜欢 Reebok 则必入的一款。
▼ Insta Pump Fury
Pump系列 | Pump Dual Running
在 PUMP 技术取得空前的成功之后,Reebok 慢慢地将这个技术尝试注入到不同的鞋款当中,当中除了 Insta Pump Fury 之外, Pump Dual Running 也是经典的作品之一。近年来,出过几个配色,有复苏的迹象。
▼ Pump Dual Running
-----------------------------------
三、PUMA
稍微对 PUMA 的历史有所了解,就能知道它与 Adidas 的历史渊源。如今已有六十多年历史的 PUMA,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运动品牌。
PUMA 品牌旗下囊括了三大经典系列,分别是 Trinomic 系列、Blaze 系列以及 Suede 系列,分别依次介绍下。
Trinomic 系列 | XT1
去年秋季,PUMA 相继复刻 Trinomic XT1 和 Trinomic XT2 两款诞生于 90 年代的经典跑鞋,随即便获得了球鞋爱好者们不错的评价。两款跑鞋最大的优势莫过于搭载了著名的 Trinomic 避震科技,从而令跑鞋提升舒适性的同时赋予了更多的缓震功能以及稳定性。
▼ XT1
Trinomic 系列 | XT2
Trinomic XT1 和 Trinomic XT2 有何差别?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不过在仔细比较了外形后,并没有发现太多的细节变化,不过 XT2 相对来说材质的变化更丰富一些,同样采用 Trinomic 避震科技,脚感应该无太大差别。这两款鞋配色不多,目前来看仅是单纯的复刻及联名,似乎没有大肆推广的迹象。
▼ XT2
Trinomic 系列 | XR1
同样采用 Trinomic 科技,同样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同样于近年复刻。XR1 则专门根据田径赛道的特点而设计,为专业的轻量化竞速鞋款。目前只复刻了元年配色(下图)。
▼ XR1
Trinomic 系列 | R698 / RF698 (Mid)
R698 和 Disc Blaze 拥有相同的加工工艺,都为上世纪90年代 PUMA 引以为傲的 Trinomic 避震科技所延展的产品。不过 R698 增添了鞋带设计,整体造型也更为简洁,据说是使用 Trinomic 避震科技的鞋款中最舒服的一款。与此同时,还有高帮版本 RF698 (Mid) 的存在。近年来颇为主推的一款鞋,联名和配色非常丰富,Ronnie Fieg 的联名作品“Sakura”(下图)更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将其推到了全新的高度。
▼ R698 (联名)
Blaze 系列 | Blaze of Glory
这双名为“荣耀的火焰”的型号,以前瞻性的设计并结合王牌科技的搭载,曾是 PUMA 的“秘密武器”。造型完美无瑕,鞋身与鞋舌一体成型所拥有的包覆性直接回馈在穿著者的舒适度上 ,这层舒适感实在难以抗拒。今年释出了不少新配色和联名,可惜配色还是相对少了一点,个人以为它应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Blaze of Glory
Blaze 系列 | Disc Blaze
1992年首发的 Disc Blaze 是全球第一双无鞋带跑鞋,与传统绑带式鞋款不同,只需转动鞋帮处 Disc 转盘内藏的线即可收紧鞋面,从而可轻易调节贴合度和舒适度。而依靠一直以来 Trinomic 避震科技的支持,整整上个世纪的90年代, Disc 一直是赛场上备受瞩目的鞋款。近年来,始终有着不小的推广力度,出现过结合不同科技的 Disc Blaze LTWT 及 Disc Blaze Lite 版本。而联名作品更是不乏,尤其是与 Ronnie Fieg 的联名(下图)更是引起不过不小的轰动。
▼ Disc Blaze(联名)
Suede 系列 |Suede / Clyde / States
经典,经典,实在太过经典。这双诞生自1968年的鞋款,几乎就是如今诸多鞋款的鼻祖,绝对是必入的鞋款。Suede 的名字取意自它使用的主要材质翻毛皮 (Suede Leather)。它原始的设计非常简单,就相当于橡胶鞋底加上了翻毛皮鞋面。到了70年代,PUMA 特别为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Clyde 定制了世界上第一双以篮球运动员命名的鞋款。Clyde 刚上市就风靡全球,一年内就卖出两百万双。1990年代,Suede 由美国流行到英国,定名为 States 以象征来自美国,再度“征服”了欧洲大陆。如今的 Suede 也在寻找不同的变化,与不少品牌合作进行材质上的变化,例如 CourtSide 系列(下图)也获得了不少鞋迷的垂青。
▼ Suede CourtSide 系列
-----------------------------------
以下 2016.3.14 更新,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爱鞋如命(id:loveshoeslikeming)
-----------------------------------
四、ASICS
ASICS 的前身是由日本人鬼冢喜八郎(1918-2007)在1949年创立的 Onitsuka Tiger (鬼冢虎),1977年 Onitsuka Tiger 与另两家公司 GTO 、Jelenk 合并,从古罗马诗人 Juvenal 所说的一句名言“健全的精神源自健康的体魄(Anima Sana In Corpore Sano)”中获取灵感,取首字母而成立。如今的 Onitsuka Tiger 则成为 ASICS 旗下一个以经典鞋款为主打的休闲品牌。
2015年,ASICS 决定将“复古鞋”等相关产品作为生活化产品专线正式推出,并成立 ASICS TIGER 。
GT 系列 | GT-II
诞生于 1986 年的 GT-II,是品牌旗下第一款搭载 GEL 缓震系统的鞋款。相对多样的配色可选,浓郁的复古味以及低廉的价格,可以说是当下品牌最受欢迎的复古跑鞋之一,亦是极为推荐的入门鞋款。
▼ GT-II
GT 系列 | GT-Quick
同样风行于 90 年代的复古跑鞋 GT-Quick,产品的特性从它饱具流线型的设计及命名中便可一窥端倪。目前该款配色较少,极为小众。
▼ GT-Quick
GEL 系列 | GEL-Lyte III
于1990年初次问世, 近年来与多路大神的联名作品(尤其是 Ronnie Fieg)使得经典层出不穷。 独特的蟹嘴及分裂鞋舌设计使鞋子的一体感更强,如果你想尝试 ASICS 的复古跑鞋, 这款就必定得收入囊中。
▼ Gel-Lyte III
GEL 系列 | GEL-Lyte V
与 GEL-Lyte III 相似,GEL-Lyte V 也几乎是必入的一款型号。更为修长的外形,有着极大提升包裹感的内靴设计,舒适、轻量的脚感和减震回弹效果...都令人难以自拔。
▼ GEL-Lyte V
GEL 系列 | GEL-Kayano Trainer
2014年,ASICS 将品牌顶级支撑跑鞋系列 Kayano 的第一代作品 —— Gel-Kayano Trainer 引入至复古跑鞋的舞台之上,让这双“融合前沿材料和经典结构”的历史性鞋款再度焕发出活力。
▼ GEL-Kayano Trainer
五、Saucony
说到 Saucony 相信有不少人还是比较陌生的。拥有百年历史的 Saucony 可以说是美国跑鞋领域的王者之一,与 New Balance 齐名并被誉为美国经典运动品牌。
另外,Saucony 之所以著名,主要原因在于1963年 Saucony 成为美国第一位太空人 Edward Higgins White 的专用鞋制造商,而且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跑鞋科技与型号,更被誉为“跑鞋界的劳斯莱斯”。
Jazz 系列 | Jazz Original
Saucony 所有复古鞋中最经典的鞋款,莫过于诞生于1979年的 Jazz Original 。专属那个年代的跑鞋轮廓,高级绒面革和尼龙鞋面的经典搭配以及加载柔软的 EVA 中底,所有的元素都散发着经典的复古气息。
▼ Jazz Original
Shadow 系列 | Shadow Original
诞生于1985年的 Shadow Original,已是 Saucony 家族的中坚力量。与 Jazz Original 不同的是,外形更为饱满,材质的使用也更为丰富。而在鞋后处用心加载的 TPU 装置,更能起到保护脚踝的作用。
▼ Shadow Original
Shadow 系列 | Shadow Master
糅合品牌旗下 Master Control 和 Shadow 5000 两大跑鞋精髓的“混血”跑鞋 Shadow Master,外形更显犀利,同时 Shadow 5000 大底的采用令其极为舒适。
▼ Shadow Master
Shadow 系列 | Shadow 5000
在 Saucony 的千系系列中,Shadow 5000 与 Shadow 6000 都是旗下极具人气的代表鞋款之一。它们相比“前辈们”,加载了不少升级的跑鞋科技,为消费者带来更为舒适的体验。其中,Shadow 5000 基本采用编织面料组成,看家的 EVA 中底科技、齿状的 XT-600 橡胶减震外底都让它成为品牌旗下十足的长青鞋款。
▼ Shadow 5000
Shadow 系列 | Shadow 6000
同样是长青鞋款,以及各大知名联名的蓝本,饱满圆润的 Shadow 6000 依靠强悍厚重的中底,得以提供强大的缓震牵引作用,可惜稍显笨重的外形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
Grid 系列 | Grid SD
GRID SD 最初于 1991 年问世,延续了签名式的跑鞋轮廓,采用麂皮、皮革以及透气的人造网眼面料结合制作,同时再搭载 Shadow 5000 的招牌大底而成,极具未来科技感。
▼ Grid SD
Grid 系列 | Grid 9000
Saucony 最著名的“千系鞋款”莫过于 Grid 9000 ,诞生过无数经典配色和经典联名作品。已过多年技术研发后,Grid 9000 绝对是体现 Saucony 科技极致的鞋款,甚至没有之一。
▼ Grid 9000
-----------------------------------
以下 2016.3.15 更新,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爱鞋如命(id:loveshoeslikeming)
-----------------------------------
六、Nike
Nike 作为目前体育界的巨擘,旗下的系列鞋款均名声赫赫。知名的 Jordan 系列先不谈,Air Max 、Air Huarache 等就已值得大书特书。
先期介绍一下 Air Max 及 Air Huarache 的型号介绍。
(一、)Air Max
1987年 Nike 已推出 Air,并在跑步爱好者中大受欢迎。但传奇设计师 Tinker Hatfield 觉得这远远不够,人们还没有充分感知足底的气垫科技 。于是,他决定在运动鞋的中底为大家打开一扇窗,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Nike Air 的模样 —— 这个超越时代、颠覆游戏规则、挑战和启发无数人想像力的设计理念,将一款划时代的鞋款推上历史舞台。
1987年3月26日,耐克正式推出 Air Max 1 ,自此缔造一个延续至今的传说。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1
首款 Air Max 即 Air Max 1 由 Tinker Hatfield 和 Mark Parker 在1987年设计,灵感来自于巴黎蓬皮杜中心。 Tinker Hatfield 在参观了蓬皮杜中心之后提出了 Air Max 的标志性开窗可视气垫的理念与明亮的配色方案,并将其实际开发成功。它开创了划时代的可视气垫并大大提高了缓震及稳定性能。
就现在而言,Air Max 1 虽已不及专业慢跑鞋的慢跑鞋,但因深厚的历史渊源,独特的流线形设计,极为复古的外观使得它深受鞋迷的喜爱。尤其在欧美地区,Air Max 1 已经成为潮流和文化的标志。不止街头,你甚至都可以在各类极限运动上看到她的身影。
▼ Air Max 1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90
晚于 Air Max 1 三年之后诞生的 Air Max 90,在前辈的基础上改进,为其打造出可容纳更多惰性气体的加大内嵌式设计。鞋子采用亮光红色渐变设计以凸显可视气垫,这也成为了之后广为人知的 Infrared 配色。醒目的渐变设计与 Air Max 90 的外形相得益彰,成为 Air Max 一个全新十年的象征。在之后的岁月里,耐克设计师不断改良鞋款,但其原有的经典元素得以传承和保留。
初识 Air Max 系列, Air Max 90 一定首当其冲。这双极具历史地位的型号,已经是街头随处可见的鞋款。
▼ Air Max 90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180
Nike Air Max 180 出自 Tinker Hatfield 和 Air Force 1 设计师 Bruce Kilgore 的强强联手,力图展现 Air 缓震配置强大的内在力量。
搭载的 Air-Sole 气垫提及超越所有前代鞋款,同时摒弃下层的泡棉设计,从而将 Air 配置结构 180 度全方位展示在人们眼前。鞋面采用了全新可伸缩动态内套设计,可完美匹配双脚脚型。同时塑形的脚跟稳定器还提供支持作用,而前掌凹槽则是对自然律动早期试验的另一项研究成果。
▼ Air Max 180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93
对于诞生在1993年的 Air Max 93 而言,可视性是其设计背后的强大驱动力。如何让消费者在已经习以为常的更新之余,再一次让他们为之疯狂呢?鞋跟单元永远是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那为何不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呢? Tinker Hatfield 的最新设计建立在 Air Max 90 弯曲凹槽之上,并使用了动态贴脚氯丁橡胶内套以赋予双足和脚踝额外的支撑。
要实现270度的可见气垫效果,其设计难度并不算小。设计精密的吹塑成型气垫单元(灵感源于塑料牛奶壶)不仅建立了全新的缓震标准,还奠定了在前足位置设置可见气垫的基础。
▼ Air Max 93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95
Nike Air Max 95 不仅仅只是一双鞋,还是个“异类”。它于1995年首次推出,不仅轮廓设计大胆,也是首款在前足位置放置可视 Nike Air 气垫的跑鞋。这一全新的缓震设计带来了两个气垫单元,不仅让跑步者的双足倍感舒适,同时也提供支撑作用。Air Max 95 是该系列中首款采用黑色中底设计的鞋款,可谓是对传统跑鞋设计的“离经叛道”。
激增的气垫是该鞋轮廓设计的典型特色,灵感则源于人的身体。中底设计基于人体的脊柱构造,是整体设计的核心。尼龙孔眼代表了肋骨,而分层式面板和网眼象征着肌肉纤维和肉体组织。
Air Max 95 从此开启了在前足位置设置气垫的“前窗”,同时掀起了全球范围的流行热潮。无论是纽约、伦敦还是东京的街头,新时代的年轻人都争相将这一充满未来风格的跑鞋穿在脚上。无论时移境迁, Air Max 95 总能走在时尚的最前沿。
▼ Air Max 95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97
Nike Air Max 97 的设计再次向前跨越了一大步,首次使用了全掌 Max Air 气垫单元。这一开创性的设计需要鞋面同样采用大胆的创新理念。整双鞋全部采用银色覆盖,流体式设计的灵感源于东京急速飞驰的新干线列车,反光线条使得 Air Max 97 在灯光下看起来十分引人注目。
这双鞋款诞生于一个过渡追逐需求的年代,之后它越来越多地跨入音乐、电影和时尚领域,并最终成为了引领时代的设计经典典范。
▼ Air Max 97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2003
最小的鞋面加上最大化的缓震效果是对 Nike Air Max 2003 的最好定义。全新的轮廓借用了同样在 Air Max 97 内使用的 Air-Sole 单元设计。但在造型、结构和缓震效果方面的最新研发成果,使得双足更加贴近于地面的同时,还带来了额外的灵活性。Air Max 2003 另辟新径,摈弃了原有 Nike Air Max 鞋款的大胆色彩设计,选择了新的配色方案,赋予该鞋款简单朴素的美感。
鞋面采用了 Teijin 高性能材料,与专业田径跑鞋和足球鞋中所用的类似。这一高性能材料使得该鞋款重量更轻、外观更具侵略性以及更卓越的穿着感,穿上之后立即能感受到的难以置信的舒适感。
▼ Air Max 2003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360
在第一代 Air Max 推出差不多20年后,让穿着者犹如在气垫上行走的梦想终于在 Nike Air Max 360 上得以实现。Nike 设计了全新类型的 Max Air 单元气垫以提供经改进后的气垫稳定性。将双足与气垫分离的厚实泡沫层终于得以成功移除。第一次,以热成型结构实现360度缓震效果。
向原款 Air Max 色彩致敬,并突出最新突破性设计,鞋面所采用的激光切割渐进效果重现了当年 Air Max 95 的风采。甚至有一组限量版产品将一些标志性的 Air Max 鞋面应用到这个全新的鞋子上。
▼ Air Max 360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2015
Air Max 2015 因其不断的创新理念成为了“再造”的代名词。
该款性能跑鞋拥有符合动态运动灵活性的鞋面构造,诞生于2013年极其舒适的 Max Air 缓震系统。这是 Air Max 系列中首款兼具透气性、轻质、全工程设计以及几乎无缝网眼鞋面的鞋款,同时搭配 Nike Flywire 飞线技术,能够紧紧包裹双足。鞋款采用筒状结构和弯曲凹槽,提供舒适及缓震的穿着感受。同时反转的 Nike 标志颠覆了人们的对于它的印象,彰显新一代年轻人的独特风范。
▼ Air Max 2015
Air Max 系列 | Air Max Zero
Zero 意味着开始,意味着最初的想法,意味着孕育伟大事物的天才之举。 Air Max Zero 在29年前画在纸上的想法,影响了近30年 Nike 的创新。它虽然未能成为第一款 Nike Air Max 产品。但是没有它,就没有 Nike Air Max 1 。
Air Max Zero 的手稿已被遗忘在档案室中29年了,直到有一天 Nike Sportswear 设计团队无意间发现了这个有趣的手稿。设计草图上把鞋面设计得更舒适合脚,没有鞋尖包边的鞋面,借鉴了1985年推出的 Nike Sock Racer 的设计,还包括一个不含脚跟稳定器的外部鞋跟环形护带。
设计师 Graeme McMillan 负责把 Air Max Zero 从手稿便为实物,他运用了 Air Max 1 Ultra Moire 上使用的 Air Max 1 Ultra 外底,其钻孔 Phylon 中底结构和能够减少体积又不失支撑性的热熔鞋面,以及能够帮助打造特别的鞋尖又不失透气性的单丝纱网。他运用了现代材质和构造方法来实现了 Tinker Hatfield 最初的理念,初代之初由此诞生。
▼ Air Max Zero
(二、)Air Huarache
去年,今年 Air Huarache 特别火。和 Nike 的诸多经典型号一致,同样出自传奇设计师之手。它舒适的脚感及亲民的价格,自 Nike 2013 年重新将其带回到鞋迷眼前之后,逐步迎来爆发。
但事实上来说, Huarache 并不单指某个确切的技术或是一双特定的鞋,而是 Nike 对这项跨时代“轻量化”概念的统称。创设以来, Nike 在运动领域的“大刀阔斧”铸就了如今的地位,而 Huarache 正是 Nike 在上世纪90年代情愿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坚持走“轻量化”路线的真实映照。
Air Huarache 系列 | Air Huarache
▼ 该系列中的跑步鞋代表 Air Huarache
▼ 该系列中的训练鞋代表 Air Trainer Huarache
▼ 该系列中的篮球鞋代表 Air Flight Huarache
七、adidas
adidas 在 Nike 的强势崛起下,已经落寞了很多年头了。不过从去年开始,这个老派的德国运动品牌一反常态,鬼斧神工般让 adidas 站上了潮流的风口浪尖之上,让人叹为观止。
adidas 的经典与 Nike 一样,同样数不胜数,这个坑我来慢慢填。
(一、)Tubular 系列;
2014年起,逐步复兴的 adidas Originals Tubular 系列眨眼就被品牌方拱上了潮流时尚的前沿,多番资源力推,明星助力,活脱脱“亲儿子”待遇。一不小心,Tubular 系列就被“传说”成了2016年可能最火的 Sneaker 之一。
也许现在还称不上“经典”,但我相信。有朝一日,该系列一定会得此“殊荣”。
Tubular 系列 | Tubular Runner
Tubuluar Runner 是2014年年底推出的第一双 Tubular ,Primeknit 材质打造的拼接鞋面、轮胎形双密度的 EVA Tube 的鞋底,结合前沿科技与高街时尚,同样也是目前配色最多,材质变化最丰富的型号。 不过今年开始,尚未看到品牌有力推的迹象,似乎目前的重心放在了其他的 Tubular 型号之上。
▼ Tubular Runner
Tubular 系列 | Tubular X
后起之秀 TUBULAR X 推出于2015年,在原有 Tubular Runner 简约风格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鞋面新增 X 形固定绑带和后跟TPU是其最为标志性的设计。
更为繁琐的设计呈现,挑战穿搭水平同时,对穿着者的身材也是种莫大考验。
▼ Tubular X
Tubular 系列 | Tubular Nova
Tubular 系列在2016年的新成员,在极具科技感的鞋身上拼接星状绑带,黑白散射神秘魅力,鞋尾和鞋带的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都使之成为非常值得拥有的魅力单品。
个人觉得设计语言略微啰嗦了一些,整体感觉依旧不错。
▼ Tubular Nova
Tubular 系列 | Tubular Doom Primeknit
Tubular Doom 鞋款以舒适的 Primeknit 材质和织布带建构中筒型的鞋身,外形设计则十分凸显「Yeezy」风格。早前推出的 KITH 联名版本更掀起抢购热潮,目前仅有的全灰平民版本同样受到高度注目。
筒袜设计渐成风潮,也是 Tubular 系列中最具特色的一款。
▼ Tubular Doom Primeknit
Tubular 系列 | Tubular Radial
Tubular Radial 延续 Tubular 前卫设计的核心,将 90 年代的鞋款重塑,采用潜水物料配以全新设计的外底,呈现简约的流线型设计,尽显潮流格调。
简洁的设计一如我的喜好,所有 Tubular 系列中最喜欢的型号之一。
▼Tubular Radial
Tubular 系列 | Tubular Defiant
Tubular Defiant 鞋身设计保持着 Tubular 简约富未来感之美学设计,采用上舒适透气的网料和帆布材质制作,并加入阔身弹性搭带秉承未来设计感。
目前 Tubular 系列中少有的女生独占鞋款。
▼ Tubular Defiant
Tubular 系列 | Tubular Viral
Tubular 家族第一双女款型号 Viral,收口设计完美修饰小腿腿型,鞋面设计更突显层次感,轻质感自带好搭属性。 与 Radial 的设计语言十分相像,目前同样仅为女生独占。
▼ Tubular Viral
-----------------------------------
持续更新,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爱鞋如命(id:loveshoeslikeming)
-----------------------------------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