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品味
有人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若你从小书读百遍,乐品千章,便可收获品与味。
有人讲生活要有仪式感,若你懂得自惜自顾,自爱自怜,品味便会登门而来。
可这些都是有品味的表现,而不是“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
毕竟一个人讲说,自己从年少开始就有一步登顶的品味,那实在是难以令我信服的。
我总想着,品味该是有内外两层的。
先讲外物。
穿衣打扮,吃喝用度,这些外层事物上的品味都是可以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是一种不断学习改进,就能发挥稳定的高级版装13。
绝大多数人对于外物的好品味,其实也都是经历过一波三折之后的所得。未曾可知街拍总是占据头条,穿衣打扮早已成为icon的时尚模特也曾有过出格造型,雷人装扮。
拿女神高圆圆举例,在我们印象中,她总是穿衣不出错的国民女神范儿:
可其实她也曾这样过:
就像很多出身于各个城市不同阶层,如今却广泛活跃在各大时装周的中国女模特一样。
她们未必有着生来的好品味,可只要你给她们三四年的时间,穿一线设计师的服装,有一流的化妆师和发型师来做造型,两年三年之内她们的街拍就是国际水平。
所以我们说穿衣打扮,吃喝用度这些品味,无非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多看多想。没走过冤枉路,没乱砸过钱买衣服,是连品味的门都入不了的。
它也与健身一样,是为数不多你付出努力便会有收获的事情。
二
写东西毫无逻辑,插入一些外话。
我在以及微信评论里,最怕的遇见的就是一些被客观条件捆绑住的畸形自尊心,拒绝接受新鲜事物,始终秉持着外国人的穿搭对自己毫无意义,甚至你放张图都是在侧面攻击他缺少锻炼的亚洲人身材。
这份畸形的自尊心断绝了这些人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可能性。
坚持自己的审美品位没有对错,但并不是你的生活就是最正确的生活方式,你的审美就是最科学的审美,因为你自己只能接受这样的生活,所以它就是对的。
固然我会经常在公众号上更新所谓因地制宜的穿搭方式,可若你因为我使用一两张外国模特的图片就来否定这些穿搭毫无借鉴意义,那我也与你无话可说。
嗯,洗粉到此为止。
三
肤浅层面的品味要不断学习去塑造,那更深层次,深入到内心的品味呢?
章诒和先生在《伶人往事》中讲过,
“老一辈伶人,艺术和生活不分。常与泡澡,品茶,神聊,遛弯儿,养鸽,烧酒,绸缎,鼻烟壶,檀香等小零碎拼凑起来。既是俗常的生活享受,又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自然理解和精细品味。气质,风格,情调,韵味,往往由这些有文化渗透的家常琐屑浸染而成。细心过日子,精心磨角色。”
就像很多鸡汤文所说的一样,品味源于你对生活的仪式感,来自于你对生活认真,甚至是带有洁癖的爱。
正因为有这样的爱,你才会愿意忙里偷闲,把生活一步步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
但在这层概念的品味之上,最让我觉得可以去推崇的品味,更是有包容性,有成长性的。
赫胥黎先生认为俗气是因阶级不同而不同,下等社会认为有品味的,中等社会认为俗不可耐。中等社会认为有品味的,上等社会认为俗不可耐,以此类推。
按此来讲,我们说一个人批评一样东西是俗气,没有品味。那其实这个批评包含着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就是在隐含说,他认为这样俗气的东西所能吸引的下层人数超过他自以为所隶属的阶级人数呢?
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是“凡勃伦效应”,即炫耀性消费。说人民之所以要炫耀性消费,是为了显示自己是“有闲阶级”,是通过财富、礼仪、服饰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也是这个道理。
俗人是不反对风雅的,与之相反,他们崇拜风雅,模仿风雅,自以为风雅。但活在当世,又有谁能免得了附庸风雅的习气?
所以说,有闲会消费懂得消费固然是有品味的一种,但这从深层意义来说,这要如何跟附庸风雅区分开来。进一步来说,到底什么是真的有品味?
引人深思。
而之前提到的包容性,成长性的品味又是什么意思呢?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愿意讨论读某个作家的书到底有没有品味。而在讨论这件事的同时,我总在想,每个人随着年龄增长,阅历改变,对同一件事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看法,真的不好轻易评论是否有品味这件事。
而包容性,成长性的品味,便是你读书时,不再去谈有品味/没有品味,毕竟这种幼稚的评价体系又怎能含括大千世界。就像你欣赏人时,若只是谈论美与丑,那也正好说明了你的品味如此官能与浅薄。
钱钟书先生说,天下不愁没有雅人和俗人,只是没有俗得有勇气的人,甘心呼吸着市井气,甘心在伊壁鸠鲁(Epicurus)的猪圈里打滚,有胆量抬出俗气来跟风雅抵抗,仿佛魔鬼的反对上帝,有这个人么?我们应当像敬礼撒旦一般的敬礼他。
而做到这点又太难,只好退一步,学会尊重万象,方能有些底气说自己略有品味吧。
四
现在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无论外在美与内在美,都是平等,值得肯定的优秀品质。
我原来不敢否认这点,怕被贴上judge的标签。可我明知道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区别,我为何不敢说内在美就是更为重要?
最后用罗斯金在《现代画家》中的话结尾,
“低下的品味通常表现为挑剔、孤傲,要求华丽、壮观以及非常规的结合,并且仅对奇特的风格和独特形状的事物感到满意。因为低下的品味总是干扰、修补、积累和自我欣赏,它总是将目光集中在自己身上,并且始终用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检验周围的一切事物。
相反,高尚的品味则是不断在成长、学习、阅读、顶礼膜拜,它因震惊而用手捂住嘴,在一旁独自哭泣,它用适合于其他事物的方法来检验自己,从而在所有的事物中找到适合自己生长和发育的养分。”
虽然我的行文逻辑不太好,想到什么写什么,可还是希望你要有更有趣的见解,请写到评论里与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