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

答案被建议修改


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我读王小波,我正倚靠在公交车的窗边,太阳光明晃晃的,车也摇晃晃的,我看到在一个昏昏沉沉的时代里,他正微微笑着走在闹市,模样与寻常人相似,甚是更不美一点,而唯他的头上,通通透透的是白昼。
自序中,王小波将自己的看法视作一份恳求。而这种恳切的态度贯穿了全书,仿佛好友与你促膝长谈,没有谁比谁更有发言权,也没有谁比谁更有道理,有的是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的道着自己的道理,带着些许黑色幽默,看似随意讲几个故事,如山水画般写意,东一笔,西一笔,粗看来是山是水,细品来却是大道人生,但你回头看来,这文章正如他本人一样,潇洒,自由,有趣,丰富,是个逻辑性强的整体,提醒着我们,他可不仅仅是个写东西的,还爱好计算机,是个逻辑性很强的人,是个著作甚多,功底深厚的伟大作家。当然,用笔墨山水来比喻他讲道理的方式是可以的,但这文风就不能以山水相比,像老友长谈,这老友还是个有点墨水的庄稼汉,智慧,诚恳,淳朴,耿直,幽默,有点粗鄙,带着生活气息。
读过《沉默的大多数》后,我见“生活”二字,这俩字总是带着些戏谑瞪着我。因为王小波在书里的《有与无》这一篇里说:“人既然没有死,怎么叫没有生活了呢?”由别人的感叹,提出自己的疑问:什么样的生活叫做“有”,什么样的生活叫做“无”,哪种生活叫生活,哪种生活不叫生活。他提到李银河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去小村庄考察,在那里存在着一种修椅子坟的风俗,每个人的生活脚步都差不多一样。而这是集体的“生活”,而没有属于个人的“生活”,王小波认为做自己爱做的事才叫做“生活”。我也略略思索过这些问题,我们有时会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要平静的生活下去”。而过的日子没有自己的思索,没有自己的意思,就不能称之为生活,“生活”总要带着自己的意思,否则就是一片虚无,不叫做生活,只是集体的意思,只是随波逐流。在真正有自己生活的人眼中:是我要做,不是我必须做——这是一种本质的区别。正如王小波与李银河,两人结合,就说好了不要孩子,因为两个人的世界已经很有趣了。并不是说要刻意反对什么来显示自己“有生活”,而是人总是要为自己做主,有自己的主意。《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身为人的他有些艳羡着,尊重着一只猪,不管这只猪究竟存不存在,他实际是在追求生活,追求自由。
他在自序中说过:作为一个寻常人我的看法也许不值得别人重视,但对自己却很重要。这说明我有自己的好恶、爱憎,等等。假如没有这些,做人也没有什么味道。在他的书中,贯穿着这一点,人要有自己的看法。
人有了自己的看法后,便要追求思维的自由。王小波在《洋鬼子与辜鸿铭》中讲了一个变态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批判了如密室一样封闭,变态一样落后的不平等思想,是强加在中国人思想上的桎梏,桎梏强大以至于从汉出现,至xx时期还存在。至今余毒尚存。在《思维的乐趣》中讲了灌输思想,同一时期全国人们一起被灌输思想。而王小波提到他父亲,一位哲学教授时:每当他企图立论时,总要在大一统的官方思想体系里找自己的位置,就如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当时的知识讨论总会总与阶级斗争挂钩,让我想联想到了将苏联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引向了一个黑暗的深渊的李森科事件。xx时期的故事他一直在回忆,虽说是在用幽默诙谐的语气调侃,xx对人们影响的巨大不容忽略。思维的自由被剥夺,不仅对个人,对社会都是巨大的痛苦。
思维的不自由还体现在许多方面,最可惜的是自己把自己变得不自由,在时间的蹉跎下,变得人云亦云,懒得思考,自愿被大众绑架,而不是常动脑子,遇到事情,先思考思考,再决定方向。正如王小波所说,再有人让他去解放人类,他不会脑子发热,而是冷静的想一想问一问,那些人是谁,为什么需要我帮助,帮助他们是不是我能力所及。他还拒绝哲人王,反对乌托邦,崇尚参差多态,至于宗教信仰,我是没有的,有神固然很多问题轻易有了答案,却也不比自己苦苦思索来的愉快。
人有了自己的想法,自追求知识和理性。王小波是热爱理性和知识的,而人的本性也是追求着知识的,在《思维的乐趣》中,他提到,插队时带去的奥维德的《变形计》被人翻了又翻,“以至于它像一卷海带的样子。后来别队的人把他借走了,以后我又在几个不同的地方见到了它,它的样子越来越糟。我相信这本书最后是被人看没了的。现在我还忘不了那本书的惨状。”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想到,如果是我生活在一个物质和精神同样匮乏的时代,我会不会把它翻来翻去,答案是一定的,说不定我会不知不觉背下来。但过后呢,没有别的书可读了,我差不多也会像他写到人一样,下棋,偷偷做几何题,虽然我不喜欢数学。但我想那时我如果得到数学书,一定如获至宝。《肚子里的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布罗代尔式考证》等中提到的和开膛破肚的病人一起找阑尾的兽医,无休止搬粪土的无意义的机械劳动都体现了理性的缺失,知识与理性不在,荒唐事便会层出不穷,社会止步不前。学习是人的天赋,每个人都不应该安于无知,总该学点什么。
《沉默的大多数》一文中谈到王小波在做调查时猛然发现自己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份子,不属于大多数的一部分人掌握着话语,而沉默者各有沉默的理由,而沉默者往往又被忽略。并以阴阳相比。他认为话语圈已经不成样子,只剩下空洞的口号。他决意进入话语圈,不再沉默,并且竖起了沉默的大多数当做镜子,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我想,无论他是怎样谦虚淡然的说着“只是希望读者不要忽略我的那一份恳切而已”,心中还是想要代那沉默的大多数发声的吧,想要提出现世真正的问题并呼唤思考和智慧,来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在二十年后的今天,王小波的思想仍散发着熠熠光辉,他的文字仍值得品读,艺术性让人叹为观止,社会性也令人钦佩,他的本人也是一位思想的巨人。
我的思维跟着他文字铸就的思考之路,激荡着,流淌着,曾经的结都找到了解,曾经四处流溢的胡思乱想也堪堪有了点条理,一次又一次带着我冲破思维的桎梏,他的思想有如白昼,通通透透,引领我在追求自由与理性的路上更远。

——————————————
PS:这是我今晚写到的语文作业
(写的太不随性了…)
很用心在读 很用心在写

以下是补充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王小波在全书中的态度,是真诚的尊重,诚恳的讲道理。丝毫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大肆批驳的样子,这是我最喜欢的讲道理的方式。修养就体现在字里行间,不是伪装谦虚,而是骨子里的尊重。

感谢能看到这里的人
一鞠躬
二鞠躬
三鞠躬
谢谢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90103/3495.html

更多阅读

李银河王小波 《他们的世界》 王小波和李银河

 李银河与王小波合著的研究同性恋的作品。  作者序  当我们对我国的同性恋现象进行研究时,常常为这样的问题所困扰:你们为什么放着很多重大问题不去研究,而去研究同性恋?假如这种诘难来自社会学界的同仁,并不难回答。正文中将有专

王小波的意义 有关论语的论文

在小波辞世十五年之际,我想谈谈王小波的意义。起因是有记者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主流文学界一直对王小波不予置评。他们采访到的一些官方评论家甚至说:王小波是谁?我没读过。一个客观事实是:尽管王小波在全国的大学生(甚至一些比较好的中学

王小波 王小波作品

1 个人简介王小波,一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声名广播。自一九九七年四月十一日去世后,他的作品几为全部出版。评论、纪念文章大量涌现,出现了“王小波热”的文化现象。1980年,他与李银河结婚。1995年,王小波的成名作《黄金时代》被当

我的兄弟王小波 我的兄弟王小波 品味

1957年春,王小波(前排左二)、王小平(前排左三)与父母、姐姐摄于人大铁狮子胡同宿舍。王小波与哥哥王小平,兄弟俩自幼爱读书。王小波与李银河在美国家中。

声明:《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如何评价王小波作品《沉默的大多数》?》为网友装装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