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怪兽 《山海经》里面那么多的怪兽,是古代的图腾吗?对这本书现在学术界有什么看法?

山海经里面的神兽神人的样子都不是随便写的,有其脉络,要分析清楚这些需要借助传统工具和知识才可以,比如五行,八卦等。当然其中有小部分错乱,可能传抄问题,但大部分一目了然的,只要具备相关知识。市面上没人说清这个,主要就是方法和工具的问题。而且这类知识,在古代一直是祭司密传的。山海经也是祭司专用密本,不传于民众的。
以下引用《帝圆纹理》。

  07、中国的神话、隐喻与幻想世界的内在性


  神话与传说作为一个民族或个体的智能来源,在一个试图学者化的文明进程中[1],往往会被斥之为荒谬;似乎神话与传说只是某种错误文化、错误思维留下的历史遗迹,更不用说用神话与传说来为知识寻找指南,或是为生命增添某种力量、提供某种信仰了。换言之,今天的单面人,可能根本不承认神话传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西方的神话解释学传入中国之后,开始有不少学者据此来解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隐喻意义,但是,西方神话解释学与中国的神话传说却极难融合沟通,因为中国的神话传说所独具的“幻想世界的内在性”的特点并没有被真正注意到,同时还分解了中国神话思想的完整性。这不奇怪,西方神话解释学缺少这种针对性的关注是很自然的事,汉语神话世界的研究只是自误了方向而已。

  中国最原始的神话著作是《山海经》,借用西方神话解释学的中国神话研究者,他们往往将之看成了远古的地理书,从而提出“远古中国人的活动范围远远超出了我们已知的内陆地区”之类的观点,他们甚至从《山海经》里找出了中国古人在南美洲、北美洲、西北利亚、南极、北极中的足迹。此说之谬,不值一驳。

  这些谬误的产生,是因为不明白中国思想自身脉络的缘故。在汉语文明(也包括很多东方文明)对世界的观照中,世界本是一个内在的世界[1],《山海经》所记载的地理世界原本是一个“内景世界”,其中所谓的山川、河流、人物等等,实际上不过是人体中的五脏六腑、经脉结构所转化成的“内景”。人体“内景”之所以可以与外在的世界景象相吻合,这是由于内景与外景有神秘的一一对应关系。比如,《藏山雷学》[3]中所指出的:人体经脉结构、人耳结构、眼球结构、地球地理结构、太阳系的结构……它们都可以与“帝出震图”的结构一一对应,更何况只是身内之景与身外之景相对应。

  道家丹道学中强调的“两重天地,四个阴阳”[4]相通交感的原理,它们的来源就在于《山海经》中的隐喻;儒家的“身家国”的相通论也是这条文明脉络的一种继承。

  我们现在举几则大家最熟悉的神话实例,来看看中国神话中的“幻想世界的内在性”。

  [一]嫦娥奔月

  很多学者以为,道家的丹道之学是起源于《周易》或《参同契》之类体系,其实不然。中国道家的主要思想恰恰来源于《山海经》以及与之同时的《归藏》与《连山》。

  我们先看后汉张衡所引《归藏》[5]文:“嫦娥,羿妻也,窃西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初学记》卷一引《淮南子》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酉阳杂俎·天咫》

  解:

  “嫦娥”去女字旁即为“常我”,“姮娥”去女字旁“亘我”。常者,亘者,永恒、长久之意,故“常我”、“亘我”隐喻永恒的我,不死的我。“羿”可拆为 “羽”、“升”二字,其意即为羽化飞升。月者,为坎之象,道家仙学认为,欲得不死,须求水中金气而服食之;坎象即为水,故不死之药,由水中生出。所谓“月精”,其实暗喻“水中金气”、坎中之阳也。仙家逆修之理,即由此和盘托出[6]。

  “吴刚”者,暗喻人“无”“刚气”。刚者,本指金气也。吴刚学仙有过,即暗喻此人不能采得水中金气。“桂”可拆为“木”、“土”二字,吴刚虽手执斧头,由于无有刚气,无金不能伐木,故月桂不倒。“桂”中两个土字,暗指天干中的戊己二土,此处暗喻金木交并,必借中央土德于中调和,此土即为后世丹经所言之“真意黄婆”。

  吴刚为什么说是西河人呢?

  因金气在五行中是本位于西方的。

  蟾蜍是一种蛙类动物,其肚极大,如怀孕状;身中金气与木气[7]相交,结成金丹在体内,也如妇人之怀孕,此称之为金情返归木性,谓之金液还丹。后世有丹道家往往能明此意,如刘海蟾、白玉蟾两位古仙即以此为名。

  为什么不死之药须求之于西王母呢?

  其实古书中有记载,西王母是“西南王母”的简称,西南是指八卦中的坤,坤象征母,坤又象征“黄婆、真意”。比如,张伯端[8]在《金丹四百字》的第一段中写到:“真土擒真铅,真铅制真汞;铅汞归真土,身心寂不动。”即指出采取大药“水中金”必借真意黄婆之德。

  [二]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民无所食……尧乃使羿……上射十日。”《淮南子·本经训》

  ·“羿、逢门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荀子·正论篇》

  ·“百发之中,必有羿、逢门之巧。”《淮南子·说林篇》

  ·“逢门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唯羿愈己,于是杀羿。”《孟子·离娄下篇》

  解:

  日为离,离象征心、象征火[9],丹道家又把心火看成是欲火、识神。而修仙道,必求元神;元神欲出,必在识神已死之后。十日并出,暗喻识神猖獗。后羿射日,义指学仙之人必须显元神隐识神才可入道。

  “逢门”是“鸿蒙”的谐音,蒙又写做濛。鸿蒙义指混沌初始、天地开辟之时。后羿射日之后,混沌元神恍惚显象。此处暗示羿之识神死后,继之为鸿蒙之神。这就是后羿为什么会被逢门射死的原因。

  [三]黄帝遗珠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谴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使象罔索,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庄子·天地篇》

  ·“罔象求而得之,后为蒙氏之女奇相氏窃其玄珠,沉海去为神。”《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

  ·“震蒙氏之女,窃黄帝玄珠,沉江而死,化为此神,即今江渎庙也。”《蜀梼杌》卷上

  解:

  玄珠在此暗喻“道”,又比喻潜涵在生命中很幽深的精华;玄为黑,在五行为水,方向为北,故玄珠暗指深层意识中的核(也可指水中金气,只是文学化的表述方式与丹道家理性的表述方式不同)。离朱者,离为火,朱指橙色。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离火又指心火、识神,此处又指古天神中眼睛明亮的神。“吃诟”是古天神中的善辩者。“象罔”者,字面直解就是“形象迷惘”,他是以遇事恍惚、漫不经心而闻名的天神。

  这个神话隐喻义也是:欲得水底玄珠(水中金气),必须用恍惚的元神去寻之,方可得到。

  为什么“后为蒙氏之女奇相氏窃其玄珠”呢?

  此处的“蒙”即指六十四卦中的“蒙卦”,有启蒙、启始,混沌初开、鸿蒙肇始之意。此蒙卦之意,又可用震卦之意概括之;《周易》云:“帝出乎震”“震起也”,义指“震”有 “启动”之象,所以《蜀梼杌》文中又称“蒙氏之女”为“震蒙氏之女”。

  然而,“震蒙氏之女”为何又叫“奇相氏”呢?

  因为在易学中,能称“奇相”、“奇门”者,唯震卦而已[10]。

  另,神话与八卦数理知识相通的传说还有很多,这些传说是知识的引导者。比如,传说共工与颛顼争王位,不成,怒触不周之山(象征八卦五行之气不能周流),导致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这一传说与后世的遁甲术、太乙术、风水术[11]等皆有关系。

  [四]牛郎织女

  ·“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衽。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小说》

  解:

  牛郎、织女是以二十八宿来命名的,有时象征金木的祖气(没有祖气的金木是不能相交的,是相互隔离的),也有时象征金情与木性。五行中“金情”居西方,“木性””居东方。

  牛郎织女七七相会的鹊桥,其实是象征丹家所指的“内景隧道”,此“隧道”机缘巧合之时自然显现,机缘不到,则绝不相通,因其天机难得,神话中就被形容成只有七月七日鹊桥[12]飞架方可得愿。

  关于“内景隧道”,在《周易》也有言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里的“遂通”,不仅仅是“才通”之意,还有“用隧道相通”[13]可解。

  [五]昆仑仙山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开明西,有凤凰、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凰、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大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鳌?髂希惺髂瘢祝或浴Ⅱ蟆⑸摺⑽V、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鹮、视肉。” 《山海经·海内西经》

  解:

  仙家称脑海之内为泥丸宫,也为“昆仑山”[14],此山为神话传说中的不死之山,“仁羿”即“后羿”,当然是指学仙有成之人,故文中“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即指非成仙之人不能得上。至于昆仑山上的奇花异草、奇禽异兽,无非是人头上的五官特征的象征。这些象征,有的是比喻,如“离朱”为眼,“文玉树”为牙,“甘水”为津液,“大禾” 为须发,“诵鸟”为发音器官,等等;有的几乎是直指,如“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是口腔和牙齿(兑在易象为口),视肉为眼睛,等等;其余俱可详解,如,“凤凰”在神话中为太阳中的不死之鸟,太阳本指离卦,在人为脑中的识神、心火。余不赘述。

  因“昆仑山”与丹道的肉身变化之学密切相关,故后世仙家常常引此隐喻解说丹学,如张三丰在《大道论》中曰:“昆仑之上有玄门,其窍甚小,阴阳会合时,不许动摇,待其情性相感,自然彼我相通。凡有形质者,不能升入窍内,夫惟真气橐龠,乃能进于窍内也,故圣人直指先天一气,冲开此窍,又曰修行之径路,可以续命延年,修真而全真,无来无去,不生不灭。”

  另,“昆仑”加水旁即为“混沦”二字,“混沦”与“混沌”之意相通。

山海经怪兽 《山海经》里面那么多的怪兽,是古代的图腾吗?对这本书现在学术界有什么看法?


  [六]帝乙归妹

  ·“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史记·补三皇本纪》

  ·“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史记·补三皇本纪》

  ·“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独异志》卷下

  ·“伏羲作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太平御览》卷九引王子年《拾遗记》

  ·“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礼记·礼运篇》孔颖达疏

  ·“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汉书人表考》卷二引《春秋世谱》

  ·“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列子·汤问》

  ·“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淮南子·天文篇》

  解:

  伏羲,“东方木德之帝”,名号有很多,诸如伏牺、伏戏、包曦、庖犧、炮羲、赫胥、庖牺、宓羲、虙牺等、大昊、泰昊、太(大)皞、大皓、牺皇、羲皇、戏皇等。

  伏羲是华胥氏[15]在雷泽之地踩巨人足迹,感孕而生的。这个“雷泽”的“雷”就是八卦的震卦,其性为东方之木,其义是“帝”,在天干是“甲”;“泽”是指与震卦相对的兌卦,位于西方,这是女娲的一种象征,因为兌为少女,在天干是“庚金”。

  在汉代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便是伏羲女娲交尾图,这其实与“雷泽”二卦也是有关的。如果把“雷泽”二卦合成一卦,就是归妹卦,这其实就是在暗说伏羲女娲是兄妹结婚的原因了。

  遁甲诸书中皆说,甲不可露,须藏于戊,换“甲”的妹妹“乙木”来合“庚金”,此即《周易》中“帝乙归妹”中“乙”之由来,且“帝”是八卦循环的第一象,如《周易》云:“帝出乎震……”。

  伏羲女娲的结婚演化出金木交并一说,对风水、医学、术数学影响至深,比如,医学言经脉起始穴,阴经的井穴为木,阳经的井穴属金;又如,术数学的纳音五行,也是用金木来说论起始的,这些都是先天五行的说法。

  [七]后记

  由上观之,显而易见:中国的神话与传说,有其自身脉络[16],这些脉络与其它民族有非常的不同。这些脉络将深深影响一个文明的发展方向与人格气质,我们无论是批评它,还是赞扬它,我们首先却必须认清它自身的关系。

  我们如果掌握了一种神话的特征,那么,利用一个神话来探索一个民族的最深层的文化结构、最深层的潜意识应该才是可能的,因为神话原是我们现有世界的起源,它的思维与气质,总会或隐或显地贯穿到一个民族的哲学、科技、医学、天文、数学、语言学、文学艺术……。我们甚至可以说:理解了开端,也就理解了现在。


  注释:

  [1]学者化的文明世界,喜欢用精心构造的、似乎有道理的言论来安排世界。排斥神话,是因为对神话有某种无从着力的恐惧,因为这些东西不归他们言说,不归他们掌管,他们也不知道从何生起,但却控制着世界,他们于是对此有某种神经官能症的反应。

  [2]比如,《五运历年纪》记载的盘古传说:“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在印度、日本也有这类以肉身的化世为创世的神话,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在创世法,与《圣经》的创世是不同的。

  [3]具体内容,可参见石在天、孙则鸣著的《藏山雷学》,一九九八年三月,台湾大行出版社。

  [4]张三丰在《一粒黍米说》中言:“学者穷取一身中天地人三才之妙,穷一身中内外真炉鼎之端的,即一身内外阴阳之真消息……”——这里说的就是天地人三才的相通论。所谓身内、身外是为两重天地,身内两个阴阳与身外两个阴阳是为四个阴阳,内外阴阳都在暗暗相通。

  [5]易有多经,《周易》之外,《连山》、《归藏》是其二。据说《连山》、《归藏》二易已失,我们现在所见,只是前人对此二书的摘引。

  [6]丹道家修养,其身体的内景变化,是引“五行”这一数理模型来描述的。五行大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丹道家逆修之道,在于顺者凡、逆者仙,故不求五行顺生,反使五行逆转,即,金本生水,逆转成水中求金。

  仙,本做僊。《说文》解:“僊,长生迁去也。”在民间,我们常把修炼有成的丹道家尊称为仙家,因为他们能变化自身的肉体,能行常人所不能行之事,迁去常人不能迁去的地方。

  [7]水中求金,火中求木,二者皆是逆转而出,再将此金木二者以土为媒,交并成内丹,结在体内,这即是丹道家说的内药;有内药,后才有外药被招感入体。

  [8]张伯端(),内丹南宗开山宗师,著有《悟真篇》、《青华秘文》、《金丹四百字》。其著名弟子有四,即石泰(1022-1158)、薛道光(1078-1191)、陈楠(?-1213)、白玉蟾(1194-1321)。

  [9]易理上的说法。日是太阳,以离卦象征,而离卦又可象征心、象征火、象征鸟。

  [10]震是八卦的奇点,这是易学数理分析的结果,奇门遁甲之学也与之有关;它在本质上相当于研究世界或意识中的奇点问题,详细内容可以参看《藏山雷学》。

  [11]风水术中的水口,四合院的东南门,紫禁城的西北缺口,天坛与紫禁城的位置,皆与之有关。这不只是传说,而且在易学的数理上或万物的自发形态上也是有体现的。

  [12]世界上很多民族对“七”的感悟中,“七”总是一个与神圣之灵相关之数。如,《圣经》言“七”的地方有很多,《周易》复卦处也多次言之:“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见天地之心乎!”——“七”在此是天心来复的时机。

  [13]内景隧道有些象龙卷风形成的隧道,有此体验的人,自然会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14]《黄庭经》中云:“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一部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其中。但思一部寿无穷,非各别位居脑中。”“琼室之中八素集,泥丸夫人当中立。”“保我泥丸三奇灵,恬淡闭观内自明。”“问谁家子在我身,此人何去入泥丸。”

  [15]华通花,中国又称为中华,这是中国人对文明是什么的一个理解。文明,明明显化的花纹,潜在的是说文明世界开展就如同花朵的绽开,文明如花。伏羲女娲又称为中国的人文初祖,这就表明了中华的文明世界的来源。

  [16]对此脉络,本文并非一种唯一的解释方式,而是顺此脉络的一类解释。当今神话解释学自闻一多开始,到现在的何新等人物,早已因肢解而偏离了方向,我们自身文明的方寸大乱,本质就在于此。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80103/3345.html

更多阅读

怪兽在巴黎OST-LaSeine 怪兽在巴黎 下载

看了《怪兽在巴黎》(Un monstre àParis)这部动画,老实说故事内容比较一般,差不多是一个《美女与野兽》和《金刚》混搭的故事。CG效果也只能说平平,总体只能打个及格分。但是里面的原声非常不错,特别是大跳蚤和女主角在舞台上第一次合作的

《黄海》影评两个比较:何正宇与金允石

何正宇与金允石首先要说的是,《黄海》里面的演员演得都非常好,不仅仅这两大主演,其他的配角演员也都很不错。毁就毁在片头那几个鲜族的中文讲的太寒碜了。这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硬伤。不应该啊。就地选几个鲜族演员有那么难么。即便一

声明:《山海经怪兽 《山海经》里面那么多的怪兽,是古代的图腾吗?对这本书现在学术界有什么看法?》为网友邂逅郁金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