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战纪天下一统曹操 曹操有生之年未能一统天下,是由于决策的失误还是时运不济?

曹操有生之年未能一统天下,是由于决策的失误还是时运不济?

答案是肯定的,曹操有生之年是必然不可能统一天下的。

但这并不是因为决策和时运的问题。在我们这些后来者,在熟知历史发展的全视角下看来,有些当时的决策必然是很愚蠢的,然而在最初,并不能说太愚蠢。例如,曹操没有对刘备和关羽斩草除根。但是这从侧面,却为世人带来一个印象,曹操可以容人,为其招纳了比刘备和关羽这两个人更多的贤才。

大多数同学对于历史的研究都是野路子,包括本人,饱读传统史书,以传统史观的方式来看待历史。中国传统史观研究历史有个问题,就是重视人治,而不重视制度分析和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并且考量他们将会在当前造成什么样的趋势。师法古人,穷就古人,却拘泥古人而不知变通。

反映在二十四史中,这样的特点就表现为,完全遵从司马迁的写作架构,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占据史书篇章最大的一个部分,就是本纪、世家和列传。通篇写的都是个人事迹,并且探究个人在历史事件中的意义。

而事实上,个人力量在重大历史作用中的力量很微弱。人不能胜天,人只能顺应历史发展的自然规律的天命。如若将历史洪流比喻成为祖国的名山大川,滚滚黄河,那么中华五千年的民族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便是这滚滚洪流的河床。而每个人的个人命运便如同这滚滚黄河中的沧海一粟,一颗砂砾。那么你问,曹操这颗在社会浪潮中的砂砾究竟要漂浮到这河流中的何处?身处在河流中的砂砾能判断知道自己的命运么,伟人和巨人也不过是这河流中比较庞大的砾石和巨石而已。他们身处这滚滚历史发展的河流中,他们也无法掌握自己沉浮的方向。所谓的伟人也只能借助河流的发展尽力的让自己在这河流中漂浮的姿态更优美一些。

来,我们这下来看一下,为什么曹操有生之年必然是不可能统一天下的。

当时的时代背景,东汉末年。

两汉的人才制度为举孝廉制。由于长期的孝廉制度的举荐,导致各世家大族把握通往上层阶级的通道,整体知识分子几乎全部出自世家大族,演变到东汉末年,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基本已经成为常态。如若你出身于社会底层,那么你这一生是再也没有机会在社会顶层和中层崭露头角了。其实,这种选拔人才的弊端在西汉末年已经初见弊端,王莽的家族便是世家大族,最终篡位。而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能够复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南阳贵族对其的鼎力帮助。

这和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的社会风气是完全不一致的。在战国末年,因为七国割据,相互威胁,七国彼此都采取了各种吸引人才的有力措施,不论贫寒贵贱,只要有才能,你便可以一展头角。例如孙髌、苏秦、百里奚,商鞅、吴起、荆轲、毛遂等人皆出自社会底层。在军事人才的选拔中,吴起首先在魏国和楚国进行改革,有功者据之,没有军功的贵族在几代以后就要没收爵位;商鞅在后来秦国继承和发扬了吴起的改革,打通了军事人才通往上层的道路。此时,社会底层通往上层阶级的通道在一定的程度是开放的。

这一教育和选拔人才的制度和局面,导致的后果是,秦末,社会状况变革的过程中,刘邦这样的社会底层人物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而到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的中央政权,中央政权的世家大族(最大的一系列世家大族和皇权的结合体),失去了控制地方大族和军阀的结合体的能力。形成的局面实质上是军阀和世家大族联合把持各地政权的一种形态。

当时存在的世家大族大致为,应用:
汝南袁氏(袁绍等),四世三公,弘农杨氏(杨彪、杨修)都是名满天下的世家
琅琊诸葛氏(诸葛三兄弟)后起之秀到天下世家的级别
陇西李氏(李傕)这种未来才会放光芒(李世民)的世家
同样也有江南蜀中那些影响力仅限于当地的世家

清河崔、博陵崔,三国时期知名的有崔琰崔州平,是老牌的河北世家
太原王氏,同样老牌的大世家,代表人物王允王粲
范阳卢氏,这是新起世家,始于卢植(刘备曾就学于卢植),三国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谌累居高官,逐步发展起来。
荥阳郑氏,先祖可追溯到周宣王分封的,其王室国灭后仍以郑为姓,以故地荥阳为。东汉末年,以一脉的、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
赵郡李氏,代表人物要稍微早一点,是党锢之祸时期的代表人物李膺,这时候算得上是天下闻名。到了三国时代就低调了不少。老大,在时任水衡都尉、渔阳太守等职。四子,李平字伯括,为太守;李机字仲括,位国子博士;李隐字叔括,李保字季括,位并。兄弟皆以儒素著名,时谓之四括。李机先后任太学博士、临江及乐安二郡太守

弘农杨,颍川荀、颍川陈、长社钟(也在颍川)、颍川郭(阳翟郭氏)(虽然没有说郭嘉是否颍川郭氏,但都是一个地方一个姓氏的人,而且未发际就同荀彧为友..)这些都是在三国时期有着出名的拔尖人物,不用多说什么...准确的来说,颍川的士族贯穿整个东汉王朝。

江东本土的上面有人说了,下面说说江东的南渡世家,《新唐书》载: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指的是琅琊王、陈郡谢、陈郡袁、兰陵萧四家。同样三国时期也是士族,或开始发迹。
琅琊王氏,代表人物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王祥是西汉谏议大夫的后代,祖父王仁官至青州刺史。王祥的父亲王融被公府屡次都不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王羲之王献之等中国历史上抖三抖的人物才出现
陈郡袁氏,三国时期以袁涣为代表人物,跟汝南袁氏是同一祖先
陈郡谢氏,谢氏家族真正有史可考的第一人是曹魏齐王芳时长安典农中郎将谢缵,可以说当时还算不得士族,一笔带过
兰陵萧氏,初次兴起是在西汉宣帝时期大臣汉太子太傅萧望之开始的,而自东汉至西晋末年二百余年中中落,也就是三国时期兰陵萧是没落士族...

除此之外的山东世家中,尚有河东裴、琅琊颜、谯郡桓等..
河东裴氏在三国时期是裴茂裴潜裴秀,之后还有著名的裴松之..
琅琊颜氏,起源于时期的、
谯郡桓氏,西汉中期,的六世祖迁入谯国龙亢。西汉末年,桓荣自洛阳跟随学习《欧阳尚书》,后被汉光武帝任命为议郎、太子少傅、太常。汉明帝继位后,为感谢老师,拜桓荣为五更、关内侯。桓荣之后,其子孙承袭家业,累世传袭《欧阳尚书》,成为经学世家。

山东世家,南渡世家,接下来是关陇世家,京兆杜、河东薛(蜀薛)
京兆杜氏,京兆杜氏的世系可以追溯到大夫。时有;有军事家。
河东薛氏,蜀国薛姓宗族领袖薛齐为巴、蜀二郡太守。竹邑人薛综至孙子薛兼三代任太子少傅,“由综至兼,世传东宫,谈者美之。”
京兆韦氏,三国时期代表人物有韦诞,韦康
这就是当时雄踞三国的各大世家,基本把持了当时社会的各种资源。东汉政权的本身,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是一个南阳世家大族把持的政权,由于南阳大族在其中最具有影响力,博弈的结果就是,其他大族依附于南阳大族。而当政治腐败,制度涣散中,黄巾军击破了相互之间的博弈关系。中央政权失去控制力,没有军事权力对他们进行约束的时候,各地的世家大族必然和本地的军事力量进行联姻,分割割据,形成地方政权,确保士族的阶级利益。这些世家大族,相对中央世家大族其实力都较小,他们的实力在伯仲之间。

曹操当时面对的天下局势就是这样。来,我们看看曹操的有哪些东西:

1曹操身在中央,起初并不是军阀,没有自己的军队。
2曹操家不是世家。
3曹操不姓刘,所以曹操也不能享有皇权利益。

如果你是曹操,在这样的乱世中,想要一统天下你会怎么样?

1既然我不是世家,那我就努力成为军阀,建立自己的军队系统内。

曹操说, 说得好,这碗鸡汤我喝了,然后曹操跑到青州去打黄巾军,建立了自己的一套班底军队系统。

2我家既然不失世家,那我可以拉拢一大票看好我的人,我有军队,他们出钱出计谋出人才粮饷,然后我也是响当当的一条汉子。

曹操说, 说得好,这碗鸡汤我喝了,然后曹操招纳了一大批世家子弟,例如 弘农杨氏杨修、琅琊诸葛氏诸葛诞、三国卢氏家族以及颍川荀、颍川陈、长社钟(也在颍川)、颍川郭(阳翟郭氏)一大票队友。

3我家既然不姓刘,那我可以改姓刘啊。

曹操说, 说得好,这碗鸡汤。。。。TMD,这碗鸡汤怎么让刘备那孙子喝了。没事儿,我可以把汉献帝接来。我是他忠诚的丞相。

一切OK,看来,我听了飞花落雪的话一定就可以统一天下了。
然而,他还是没有成功。



因为,这些事情,曹操是做了,然而刘备、孙权,他们也做了。刘备不是世家,但是刘备姓刘,然后他给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封号,我是皇叔,我才是大汉正统。然后刘备在黄巾军起义的同样,攒足了自己的原班人马,刘关张的原班根底,师从范阳卢家,接纳崔州崔家、南阳诸葛家、荆州世家、收纳了徐州人马、收纳荆州人马,收纳益州人马,接纳西凉马家。而同样,这样的行为,在江东孙策和孙权的齐力整顿下依然在进行。

大家在东汉末年战乱,经济凋敝的基础上,其实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最关键的就是看谁吸纳的人才和世族家族的支持最多。曹操、和刘备、孙策他们都是从零开始,开始整合吸收周围能够和自己利益保持一致的各个家族。每次世家及军阀的结合过程,就是一场血淋漓的战斗,在北方,曹操进行的异常艰难。常常腹背受敌。而在江东,孙权的哥哥孙策也死于利益纠结的阴谋之中。而刘备则是一直逃窜,据无可居之地。最终三人在整合好各自地盘的势力之时,主观条件上形成了平衡。

中国历史上的确从来没有过从南向北统一天下的先例,然而中国却多的是从西向东统一天下的视力,例如刘邦占据巴蜀关中,以图天下;秦国占据汉中关中统一六国。这其中有两个原因,1是中国的文明发源于偏西北方,整体文明的起点在北方,文明历程的积累所以北方相对南方一般生产力更为先进;2西部和北部的地形整体相较于东部和南方更易于防守。至于马匹人口等因素则是1的显性因素。

而当汉代末年,汉代的励精图治,巴蜀和南部的整体经济形势好转,人口大大增长,生产力水平和北方的均衡,都表明南方开始有了北方相互争雄的实力,加上巴蜀为天府之国,从秦代就开始大力治理天下粮仓,更占据有利的地理优势,所以说,在客观原因上,蜀国、吴国和魏国也形成了平衡的条件。

这不是由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决定的。这是由当时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决定的,在制度上,在西汉制定的举孝廉政策已经奠定了人才的发展趋势。因为,除过世家,其他社会底层几乎完全没有人才可以吸收,而世家的卷入,则牵扯到了各大士族的争斗。当然曹操也是人才,曹操后期对于人才的吸收的政策也是不拘一格,想破除世家大族对上层人才的把持。不过你想士族的队友能够容他么,到了曹丕的手里,这样的政策便执行不下去了,废除了。

所以,曹操才有那句话,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可想,曹阿瞒多么的孤单。真正的朋友原来也是真正的对手。

这里面如若说有一个人真正的属于有潜力统一中国的,那应该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他在其中最具有先手优势,并且资源丰富,可惜袁氏兄弟都是志大才小的人,先是不能用人,后又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后又抑郁不振,至于两个儿子都是不争气的东西,把好好的基本盘都废了。

政治如同一张社会生产力的面孔,他的最终模样永远不是残酷的杀戮,而是平衡。在曹操生涯末年的那么一瞬间,历史就这样平衡了。2对1,斗地主,牌已经拿到了手里,然而现在才是打第一张牌的时候,一切还没有开始,却正在开始,而曹操已经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待,所以,他孤注一掷,开始了那次伟大而让他名垂千古的惨败。双王扔了出去,王炸,但是没管用。反而让自己双倍的输了。

其实,那场战斗中即便没有如愿的东风,难道曹孟德便可以乘舟南下,一统天下么?江东孙权拔剑砍断桌子对着部下说,今日之事已定,如若再有异者,犹如此桌,人才济济,周瑜年仅34。北方西凉尚有马腾韩遂;荆州刘关张血气方刚,刚刚接纳了得其一便可安天下的卧龙,诸葛亮慧眼如炬初出茅庐便可以看出天下三分;当时气候盛寒,江南湿冷瘟疫四起,而在许都中,他也只是一个丞相,丞相不是皇帝。一定就能赢么?

如若这样的战乱出现在战国末年,唐代末年、宋朝末年,明代末年,那都是不可能形成平衡的。因为,科举制度的出现,让社会底层的有识之士皆可以学习知识,皆可以以胸中之剑,走向争夺天下的君王的身旁,为他们手中持剑。举孝廉制和九品中正制,导致整体社会人才凋零,汉末的长期混战,又让全国底层民生不堪重负。三国的后期双方争斗的无力双方均无优势人才可用,只能拉锯以国力消耗战终结对抗。九品中正制的选拔人才,间接造成了晋末南北朝的混乱不堪,整体社会没有驱动力,只能长期混战。

至于,曹操的儿子有多少,对历史的发展有什么用呢?曹氏多子,最终被司马氏取代;刘备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儿子还没有一个,便可称帝,孙权多子,然而东吴还是走向了灭亡。

至于刘邦乘势而起的时候,一脚从车上踹下了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难道是嫌儿子太少么?
汉昭帝没有儿子只好立了汉武帝废太子的平民孙子,刘病已。然而汉宣帝普遍被认为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一切历史大势的定向由儿子的多少便可以决定的么?

不亦谬哉!

完。
谢绝转载。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80103/3210.html

更多阅读

经典街机-三国战记 三国战记街机版下载

《三国战纪》的正式英文名称为“Knights of Valour”,“Sangoku Senki”是其读音,是台湾鈊象电子公司根据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改编的商用游戏。游戏有很多模式和版本,分别是简体中文、正体中文、英语、日语、韩语。“三国战

三国战棋 三国游戏专题

(原创1990年5月15日 改编2010年6月4日)三国战棋,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争雄中原为背景,按其鼎足之势和微妙的三角关系构思,博采象棋、围棋、军棋、跳棋之长,知识性、趣味性、战术性很强,在娱乐和竞技中,开阔

三国战纪2群雄争霸204 智能手机打响“群雄争霸”战

  全球手机业的智能革命,已经从单一的终端设备竞争,转向了以操作系统、触摸屏及芯片为主的生态链博弈。当然,这还不是手机智能革命的终结,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内容服务平台较量才刚开始。   智能手机,让诺基亚亏损又裁员、让三星首次

三国战纪之风云再起 “荣华”月饼商标权再起风云

  每年中秋月饼大战时,粤港两地的知名月饼“荣华”商标案,都会翻腾再起。今年,也不例外。   记者昨天获悉,历时13年的佛山苏氏荣华食品公司(以下简称“佛山苏氏荣华”)与香港荣华公司(以下简称“香港荣华”)商标争夺战再起,日前佛山

声明:《三国战纪天下一统曹操 曹操有生之年未能一统天下,是由于决策的失误还是时运不济?》为网友一步一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