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还是评论一下这个问题本身,名著读起来非常无聊枯燥是有很多种原因的。提问者看起来是很喜欢美国和法国的作品,不喜欢俄国作品,这也正像萝卜青菜各有所爱,题主喜欢萝卜,不喜欢青菜,非要让大家来论证青菜为什么好吃,我怎么不觉得好吃,这本身对青菜就有些不公平。读书这种事情,刨除去一切功利的目的之外才是阅读本身,而这样的阅读也是为了自己而读,自己的审美习惯不喜欢什么作品就可以不读嘛,这都是自由。俄罗斯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一种存在着,存在即合理,为什么无数人喜欢喜欢托尔斯泰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还是那句话,爱是没有道理的,正如你喜欢美国喜欢法国作品,也自然有人不喜欢美法作家的写作方式。托尔斯泰也曾经痛骂过莎士比亚和易卜生的剧本,但是托尔斯泰只是一类人的代表,而本琼生称莎士比亚为“时代的灵魂”,易卜生被人称为现代戏剧之父。所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俄罗斯名著也是这样,它存在着,势必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恰好我是一位很喜欢的,所以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只能去证明俄罗斯名著当之无愧的是名著,其实仔细来看,这本身就是伪命题。自它们完成之日,就已经存在于文学星空之中,成为最闪亮的几颗,又何须我们来证明呢?
引用在中央戏剧学院我最尊敬的老师一句话来说:俄罗斯和日本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是很特殊的,因为你一打开书就知道它是俄罗斯文学亦或是日本文学。我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俄罗斯文学我接下来会按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三个方面来说明我心中的俄罗斯文学为什么那么伟大。这里暂时不论述诗歌,因为本人阅读俄罗斯诗歌不多,不敢妄自发言。
长篇小说之中我们需要列俄罗斯文学史上黄金时代的两位大作家名字足以,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我始终觉得,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永远不断探索和进步之中,但人类思想的边疆却和科技水平发展不是保持同一水平的。所以我们现在谈论的中国古典哲学家,西方先哲的思想甚至都是两千多年前提出来的。而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两位作家我只能这么说:他们恰好是在俄罗斯19世纪这一段时间出现了,也一下子在世界文学星空中奠定了自己的位置。不谈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去讨论俄罗斯文学简直是不可能的,也正如法国文学不谈论巴尔扎克,英国文学不谈论莎士比亚。而接下来白银时代和苏联解冻时期我们还可以列出肖洛霍夫,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名字,太伟大了。记得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还是闭幕式,俄罗斯推出了一大堆名人画像,让世界各民族各种羡慕嫉妒恨,我们中国当然也是羡慕者,也是学习者。
但是我又仔细看了一下题主的问题,发现提问中没有提这两位的名字,而是举出了高尔基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我还是回到问题本身,高尔基的历史地位到底真的有那么高吗?这也是题主所关心的,我引用卢纳察尔斯基写的《作家与政治家》一文的话回答一下吧。“高尔基是一个政治家的作家,他是这个世界上空前的最伟大的政治家的作家。这就因为在世界上以前不曾有过这样巨大的政治,所以这样的政治一定要产生巨大的文学。“斯大林在那个年代其实重点捧高高尔基,也有很大的一个政治需求。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苏联开始对高尔基的神话地位进行了粉碎,主要是由于那个年代苏联开始对过往历史的否定,高尔基也成为了被重点攻击的对象,他的文学作品也成为了相互攻击的武器。很可惜的是无论是重点捧高和重点抑制高尔基的历史地位时,文学永远成为了政治的附属,其实这个问题永远没有办法解决的。而在我看来就算刨除去政治因素的影响,高尔基同志也是超一流的文学家,他在戏剧和小说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由于他的创作和时代的契合度很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的文学创作和政治绑在了一起,我们不能因为他和政治关联密切就去否定他的文学创作水平,这是很不公平的。中国的鲁迅也是这样的例子,包括现在语文课本在慢慢的削弱鲁迅的影响,其实我们放在这个时代来看鲁迅过时了吗?肯定没有,那么高尔基也同样的,他的三部自传体小说我读起来还是兴趣盎然。当然有的人不喜欢,有的原因是看不懂,跟自己所待的社会层次差距很大,跟自己现在生活相关联的地方很少,这都原因。但是它始终是名著,他写作的切入点足够有意思,反映的那个时代足够传神,每个人物描写的都很鲜明。当然你要真不喜欢,那也毫无办法,但也不要诋毁它。
短篇小说再举一个人吧,契诃夫。为世人所重视的契诃夫最重要的社会属性是个医生。他是黄金时代的最后一座高峰,等会论述剧本的时候我还会继续讲他。契诃夫本人的短篇小说的创作我觉得影响力是逊于他的剧本,当然我作为戏剧文学系的学生对于剧本文学的偏爱在这个时候决定了我的审美。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契诃夫也在列,我记得有个作家说过:“我愿将莫泊桑的全部作品换取契诃夫的一个短篇小说。”哈哈,这段话很有意思,当然我不是在贬低莫泊桑先生作品的历史地位,同样是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列,也不要分个高低了。
戏剧剧本是我主要想要分析的一块内容,也是由于目前中国对于俄罗斯戏剧不够重视,一些经典戏剧作品就这么存放在图书馆的角落,我很心痛啊(我这个俄罗斯戏剧粉就这么跳了出来)。前一段时间去人艺看了俄罗斯亚历山德琳娜剧院演出的《钦差大臣》,一下子是果戈里本人的绘画制景图,一下子梅耶荷德的舞美设计,这样的历史气息让我们中国剧院羡慕不已。俄罗斯的剧作家我还是摆一摆吧:契诃夫,果戈里,高尔基,格里鲍耶陀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阿尔布卓夫,万比洛夫,罗佐夫等等。提出这些名字,再拿中国戏剧作家的名字一比也是真露怯啊,还是那句话,懂的人自然懂,我还是希望大家读一读之后再来看看,世界戏剧史上不止是只有莎士比亚,只有布莱希特,莫里哀,迪伦马特这样的作家,还有我上述的几个人。尤其以契诃夫,阿尔布佐夫,万比洛夫这样的心理现实主义戏剧作品我觉得美好的令人心碎。
其实说了半天,归结一句话,俄罗斯文学就摆在那里,没人可以影响它的地位。当然还有的人会拿诺贝尔文学奖来分析一下,我们还是来看看诺贝尔文学奖怎么对待俄罗斯作家的,所以诺贝尔文学奖的倾向问题也是值得考量的一方面。
1933年 蒲宁
诗人蒲宁是俄罗斯(苏联)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的作家,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流亡在国外,作品出版没有受到任何压力,他怎么写就怎么出版,但他从此没有了祖国。
1958年 帕斯捷尔纳克
1958年,《日瓦戈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被瑞典人看中,这一事件引起了苏联当局甚至“全体”人民的愤慨,帕斯捷尔纳克不愿意得罪当局,放弃领奖而留在了大地。
1970年 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在蒲宁获诺奖之前已经获得了极高的声誉。肖洛霍夫是唯一一位既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又得到当局承认甚至器重的苏联,一直到去世,他都在苏联享受极高荣誉和待遇。
1974年 索尔仁尼琴
“每逢我国作家获得诺贝尔奖,首先把它作为政治事件看待。” 索尔仁尼琴曾写道。而索尔仁尼琴居然是戏剧性的1970年获奖,但直到1974年,流亡欧洲的索尔仁尼琴才领到了诺贝尔奖奖章。“大概没有一个人像我那样给瑞典皇家学院和诺贝尔基金会带来如此之多的麻烦”。1974年12月10日,索尔仁尼琴终于站在了瑞典皇家学院发表受奖演说,他毫不忌讳诺贝尔奖在某种程度上保护了自己,“它(诺贝尔文学奖)帮助了我,使我在残酷的迫害中没有屈服。它帮助了我的声音的传播,使长达几十年之中对我的前辈一无所知的地方的人们也听见了。它从外部给了我支持,没有它的支持我未必能够挺得住。”“1970年是我需要诺贝尔奖金帮助解脱困境的最后一年。”索尔仁尼琴曾说。
1987年 布罗茨基
1987年,加入美国国籍的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同索尔仁尼琴一样,他也是被苏联当局驱逐出境的。1972年,作为麻烦制造者,布罗茨基只能离开祖国。而早在1964年,布罗茨基曾被苏联法庭以“社会寄生虫”罪判处5年徒刑。
(引自东方早报2008年石剑锋的资料)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