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年让一生改变阅读 多年阅读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

首先下定义。

以下所指读书不包括:

专业书籍(本专业为例):如中野正俊、张军建:《信托法》崔建远:《合同法》

因为读这些是份内之事,不读才应该拿来探讨。

以消遣为主要期待的期刊杂志。

不是歧视它们,不是歧视它们,不是歧视它们。

教辅图书: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王后雄……

不消解释。



好的,共识达成,开始讨论。

Point1:“变懒了。”

深有体会啊!



私以为,很多人的读书过程都是低质量的,什么一杯香茗,雪夜闭门读禁书,什么透过图书馆玻璃投射到眼前的明媚阳光……统统都是只感动到自己。

我开始大规模地读名著始于大一,法学专业大一主要学法制史、法学理论、宪法课程,痴迷声色犬马的贪玩少年如我,像懵懂登徒子,还不懂欣赏抽象的美感。觉得本专业没意思,但又深受装逼基因所累,我得找一个可以解释我的成绩一般般的完美借口啊,可以争辩我每天去图书馆而非学霸不是智商问题的论据啊,而且健康无公害,惜时无成本。

读书!

完美的解决方案。



其实是逃避。

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中的主人公离家出走,有两项让自己迅速适应新的生活的活动:至图书馆读书,至健身房运动。

读书是为数不多的大规模认同其政治正确性,好评记录几千年的活动。



于是很容易成为我们的comfort zone.

你的案例分析写这么烂。可是我读了济慈蒲伯卡尔维诺呀。

盗窃罪和侵占罪的区别,你的答案还不够完善。

可是历史哲学社会心理我都有涉猎啊。

同样是没有业精于勤,在宿舍打了一下午游戏会有愧疚感,而正襟危坐于阅览室啃《浮士德》《莎士比亚全集》没有愧疚感,后者甚至有一种虚幻的充实感和优越感。我觉得是十分可怕的。



人总有一种幻觉,我要是努力比TA强。

还有一种幻觉更隐蔽,我在做更有意义(zhuangbi)的事,哼,你们这些俗人(xueba)。



有的人说的读书上瘾和有的人说的读书上瘾是不同的,不是真正出于热爱主动读书的上瘾,都是在注射镇定剂,以舒缓和掩饰不务正业空虚无聊带来的焦虑。

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拿起枯燥的专业书籍看不下去,但又不能容忍自己彻底放纵,于是开始找书单,一个个做任务,读完一本如释重负地在书单上画一个勾,再开启下一本。

没有计划,没有反馈,没有输出。甚至不想再读第二遍,不去梳理逻辑结构,不去思考引申,不去知行合一,不去比较批判。

只是看着笔记、摘抄,感到“好满足啊”“至少我没有浪费时间”“我也可以跟妹子聊戏剧文学了”。



这样的读书,当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缺乏深入专注的能力和体验,换一个领域,还是重复原来的轨迹。没什么意料之外。

我以前总觉得,我喜欢学习读书,不喜欢考试。



后来明白,看似非功利的读书,最易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境地。

因为没有标准。



也不会有动力为自己寻找标准。

用人文素养等抽象的说辞来模糊自己对于书籍的低吸收率,用“什么也不记得可是文化溶解在血液里”的心灵鸡汤来自我安抚。

可是长期浅层次的阅读的坏处,自己心里有数。读几百本书可是没有改进读书方式,没有内化行为,不过是千万文字的过眼云烟。

所以说,变懒了,勤于读书,可是懒于思考。

而且懒于觉察,依旧在浅尝辄止间沾沾自喜。



真的,其实自己表面上接收了很多信息,由于从来没有良好的分类消化整合习惯,其实还不如没有读过,纯属自己把自己弄得很累,in vain。

非书之过,懒之罪也。

Point2:“对书挑剔,对人包容。”

书店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包装,放在畅销区,充满新奇色彩的书满满地都向你传达一个讯息:“我很容易!快看我吧。”

于是我心潮愉悦地拿起了那些书。



现在不会了。
不是什么阅读品位提高了,to be honest,我还是喜欢读宣永光《妄谈疯话》那种猎奇的语录体,还是读金庸亦舒通体畅快,还是很喜欢被刘墉洗三观,随便拿本装帧精致的科普读物可以废寝忘食,《明朝那些事儿》如果能扩展到更多的朝代就好了,对辛夷坞的畅销言情还是会给好评……

大多书都有可取之处。


而现在拒绝看那些书是因为愈发觉得时间有限,精力有限。

再坦诚一点,真的看不完呀!!

居于书店中央,举目四望,沮丧地承认,永远永远永永远远看不完。



于是不得不选择,不得不舍弃。

有趣、容易、把读者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书约等于低知识密度,扁平化简单化的逻辑结构,其实真的计算起来,看几十本畅销反倒不如一本经典来得划算。

就像HR筛简历,不是歧视非985非211,只是那真的是最简易最有效率地得到精华的办法。


时间已经为我们淘洗出了真金,难道弃巨人的肩膀不顾,非得自己慢慢检验吗。

另,太阳底下无新事。
读书的过程也是拓宽可接受度的过程。

包容-多元-谅解。

读书涤除掉了动物性的傲慢与偏见,能让人不偏激,理智地看问题。

一流的小说坦诚地展示人类的邪恶,同时不隐瞒人类的纯真,鼓励人们不站在世俗的道德线上对世界评头论足。



读书以一种温和而潜移默化的方式消解本能的惊诧、冲动、党同伐异,因为视野宽了,世界不再是小国寡民、鸡犬相闻了。

群交、排泄、偷盗、暴力、刑罚、阴谋、出轨,乱伦……没有人看《基督山伯爵》《十日谈》《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八月之光》……是奔着这些来的。

少见,才多怪。

脑袋空空,才对别人强加的价值观深信不疑,动辄指责某某没有道德。


我不相信窃窃私语小A怎么还不结婚,小B是gay的人会读过几本像样的书。

现代人说“高富帅”“白富美”,就有人指摘人心不古,拜金主义。可是古人就有“潘驴邓小闲”呀,还更全面呢。



有什么好大呼小叫,大惊小怪的。

Point3:“我知我无知”


曾经有同学说我话题讨论总是藏着掖着,不说什么话,是不是太小气,不与大家交流。但事实上我的内心有种深深的无力感,觉得说出口的观点太naive,自己都鄙视自己,战战兢兢,裹足不前。
写东西也是,常常想到一个点子,想要写点什么,过程中如果正好在看一本好书,相形见绌,立马辍笔,“偃旗息鼓”了。

这其实是一种被动式的谨言慎行,自己无力控制的谦虚,有时候真的不好意思说这种毛病是敬畏知识才患上的。
郁达夫好像早有此感:“我在外国图书馆里坐牢似的坐了六七年,到如今究竟有一点什么学问?”
读书和投资一样,分长线短线,读长线的书应当有“一无所获”的觉悟,阿兰·德波顿坦言:“读者不应该有所企求,书籍根本没有什么'用途'”
为什么明知如此还要读呢,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业余的,什么都读,什么也不专业。
我想是多年阅读带来的爱智之心。虽然不一定得到了智慧,但会爱惜智慧,不会去相信什么读书无用,不会动辄觉得专家傻逼。
读书给人以铠甲,也给人以软肋。就算什么也没有学会,但也许会在德国纳粹组团焚烧大学图书馆、中国文革中多一丝顾虑,少一分狂热。
不能有所为,但能有所不为。


Point4:“慎独”



一个人可以玩得很嗨,给我几本好书让我闭关多久就可以闭关多久,家长让我多出去玩玩,赶都赶不出门,出门也会在书店坐一下午。

逛街?还不如再看一遍红楼梦有趣呢。

聊天?抱歉,我的书还没看完。

越发觉得很多人与事无趣得很,觉得耳边聒噪,毫无惊艳,一切都不如书里的境界和自己的想象美好。
叹:好吧,让我们这些俗人息交以绝游,安安静静地一个人凉快待着吧。

可是这些不叫慎独。

读书是为了看更大的世界,而不是把自己隔绝起来,自己给自己用书造一个世界,看似多彩斑斓,其实非常同质。

自慰和做爱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是碰撞。
不同个体的碰撞。

即使自己也可以在读书中获得充实与快乐,毕竟是一个人的狂欢,与作者只能理解,但并不同在,度过和一本书的“蜜月期”后,还是感觉孤独。

再多的视角,依然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很多灵感只能过客。
读书中的会心一笑,惺惺相惜,其实还是在寻找相似的自我。

在现实中的共鸣太少了,于是通过读书找共鸣。 如果周遭又找不到和自己的同类也看书,就产生了失落感。读书很多时候的初衷不是为了自我充实,而是为了分享,分享受挫,我们以充实自我安慰。

Point5:“让自己的世界不只是读书”

行动力下降、想多做少,像仓鼠一样屯满了资源,就是迟迟不去行动。

一直很鄙视自己,总要等到觉得自己准备好了才开始行动。

其实更有效率的模式是:在行动中遇到一个个问题,学习,然后解决问题,再学习……

读书只是描述一个偏重单向的过程,而所谓有用,读书本身还远远不够。

很多事情必须自己去经历。

阅历是读书无法取代的。


理念太过抽象,同样是一句名言,我们可以讲出不同的故事,做出不同的选择。

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七岁孩童也能倒背如流,却对如何处理王将军和李尚书之间的关系束手无策,因为理解程度不一样。即使赵括能对仗的十八种打法侃侃而谈,依然不及他老子能审时度势,提出最正确的一种。判断才难,行动更难。

书籍的表层往往是世界观,而且是非常模糊不定的世界观,并没有方法论,更没有切合自身实际的方法论,所以知道了“你的前途一半操在自己之手,一般操在别人之手”还是不知道要怎么做;知道了“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忘却是一种自由的方式”还是会锱铢必较,患得患失;知道了“小人浪言相招,急则相弃”还是无法在人群里如伯乐相马,慧眼如炬识别出超脱小人的真名士。

读书的过程是轻松的,但仅有此是无意义的。

非得到具体事件中去领会,即使是流行已久的一句“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我也是在实习期间的某一刻真的发自内心地认同。对我来说,实习比读书考试难受,考试一个学期只有一次,实习的每一分每一秒却都是考试,所以简单的扫描打印我都会崩起神经,每天精疲力尽。那一刻,我才是有点理解这句话了。
很像是我们小时候不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却去背诵有什么意义,仿佛只是为了某一天看见满天星河不会只能感叹一句“真美啊”。

读过的书没有和实践交融过的话,如同把奇珍异宝束之高阁,时间久了,自己都忘了曾经收藏过,或者记得,但也翻箱倒柜找不到。

好像是有滞后性哦。吃了亏了,痛苦过了,才了解很多年前读的故事究竟是什么意思,主角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百转千回。书写得再引人入胜,读者有再深的代入感,终归不是自己的事,不会拼命地想要怎么拨开云雾,解决困境,一千个读者都是旁观者。

刑事诉讼法老师曾经开玩笑说,看守所、监狱里的犯罪嫌疑人、罪犯比你们中最认真的学生学得都好,咨询的问题都一针见血,追问都恰到要害,数字时间记得倍儿清楚。
因为和现实的自我息息相关。
没有真的去做,时间久了,即使是正确的道理,也会不禁怀疑。

底气并不来自读书,而来自能被结果认可的能力,读书只是获得能力的途径之一。
道理都是可以两面说的,实践的道路却只有一条。
实践需要承担后果,读书不用,所以去做实事吧,安慰失恋的朋友、社交场合讲段子、搭讪……迫使懒惰的脑袋思考、反思,才能真正让读书参与生活。

---------------------------
拖延症填坑完毕~~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80103/309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于哪一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163邮箱里的生态考场题目:中国于哪一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答案是:1983年世界旅游组织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缩写:WTO)是联合国系统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最早由国际官方旅游宣传组织联盟(IUOTPO)发展而来。其宗旨是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

耶稣基督诞生于哪一年? 磐石磐石耶稣基督歌谱

(本文使用Google翻译。原文:http://www.gotquestions.org/what-year-was-Jesus-born.html)问: “耶稣基督诞生于哪一年? ”答:圣经没有提供确切的日子,甚至在耶稣诞生在伯利恒的确切年份。但是,历史的时间顺序细节仔细检查变窄的可能性在合

那一天让一生改变 那一天让一生改变txt

那一天让一生改变六月七日,早上七点,我起来洗头发,断断续续的听到校园里播放的新闻广播。由于宿舍楼离广播站比较远,我听的不是很真切,只隐约听到“六月六日”、“九点”、“二十四小时”“广大考生”、“国家招生计划”等几个词,但是就

校园丛谈 “越明年”到底指哪一年 一年到底有多少天

◎侯 盈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这段文字大家都很熟悉,是北宋范仲淹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开篇一段话。其中“越明年”一句交代的是“重修

声明:《哪一年让一生改变阅读 多年阅读给你带来怎样的改变?》为网友薄涼少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