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书籍推荐 知乎 知乎上有哪些关于书籍推荐的好问答?

第一本书:

《巨流河》/ 齐邦媛 著

短评(饭饭):

几十年心目中的张学良也许将因此书而得以改观~历史果然是个小姑娘任由他人去装扮~要想看到她的真实面目不容易,唯有多角度的观察~感谢作者。

看历史担心枯燥,光看小说又觉得不客观,《巨流河》的文字优美大气,历史的影子却一直还在还在...而且是从另一个角度,那个我们多年来都很少触碰的角度娓娓道来。

书读到1/3处,愈加吸引我。分明一直在讲抗战的困苦和民众团结的决心,却同时还是被大飞哥蓝色的信纸、朱光潜先生课堂上的洒泪和雪莱济慈的诗文所感动。那个从长江哭到岷江的下女孩,已经成长为敢于直面恐惧的大姑娘了。


第二本书:

《原谅不美好》/韩梅梅著

短评(熊熊):

浮躁是一种可以传染的病,不知不觉就蔓延开来。很多时候,自己莫名其妙就开始浮躁了!书中说,戒骄戒躁,是需要和自己深入沟通的!一个人学会把自己管理起来,不要让自己太舒服了,才会更加冷静与理智~~浮躁的人要学会安静,寡言~~适当地远离热闹~~内心的平衡,来自你自己的不争!

每一天,真的很容易被荒废。要做的事情很多,行动力却奇慢。每天泡在网上的时间超出自己的想象,或者这里摸摸,那里搞搞,就是不愿意碰正事儿一下。人就是这样一天天地把自己荒废掉的……明天就是五月了,一年的二分之一又快没有了~~心里会有恐惧,到没有方向,没有行动力~~人一边恨着虚度的感觉,一边又似乎莫名地迷恋着它~~因为它很随意,很舒服~~有时候,人需要逼一下自己!专注于当下,专注于你要做的事。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地去实现,相信最终结果肯定不会差的~~

和朋友闲聊。她说,很多时候她对不认识的人充满同情,对朋友完全理解宽容,但是到面对家人的时候,她会比较急躁没有耐性~~是的,很多时候我们能理解宽容原谅别人、轻言细语,但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却是口不择言、大动肝火~~一辈子不长,对爱自己及自己爱的人好些……


第三本书:

《从0到1》/彼得蒂尔

短评(Yuer):

是本周的第二本书,还没有读完,目前在第48页找到内心的共鸣。"竞争"并不完全是一个好东西,它往往让人产生幻觉。教育体系鼓励竞争,成绩就是学生竞争力的体现,成绩好的学生得到地位又得到证书,好像得不到高分就会低人一等。但是高度的竞争往往让他们过度关注竞争对手,而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天赋和兴趣,这些考试和作业上一直出类拔萃的孩子最终大多在与现实世界没有交集的学术界找到个人定位,而原本他们可以有更多、更好的可能性。在商业上也是一样,竞争使人们疯狂的去追逐一些并不存在的“机会”,那些过度竞争的企业可能都忽视了真正重要的问题--该不该涉足这个领域?胜利肯定比失败好,但是如果这场战役不值得打,那每个参与者就都是输家。哈姆雷特说:真正的英雄把他们的个人荣誉看的更重要,即使事情不重要,他们也会一争到底。这个扭曲的逻辑是人的天性,但用在人生上是致命的错误。理智的做法是学会看出竞争是否能带来价值,以清醒的头脑投入人生这场战争。


第四本书:

《责任与判断》/ 汉娜·阿伦特

短评(浅羽):

新的一周,选了一本非虚构类,其实本来加入活动就是来督促自己看非虚构类书籍。今天看了导读,导言,序言,基本上介绍了全书内容,感觉有点混乱。另外,真是看不下去翻译了,这都已经是修订版了。。

独裁统治下的个人责任。阿伦特提出了很多问题,也作出了一些解释,但问题与问题之间联系有点不是很紧密。

论道德哲学的若干问题。还是与二战战犯的处理有关,其关注的核心在于那些既非纳粹党员也非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有的服从了,有的却没有,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不同选择。顺便了解了康德关于星空和道德律的误解。


第五本书:

《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

短评(谢冰莹):

之前在淘宝拍的 建筑形式与逻辑 和外部空间设计,店家要了高价却只提供复刻本,好生气索性退款。回学校图书馆搜想看的几本,均显示在馆,但是把整排书架找遍了也找不到...不过无意中发现了王受之写的这本大部头,还不错,可以稍详细地了解现代和当代建筑,是前一本的扩充。有之前几本打基础,这本看着也不枯燥,一拿到手就先奔包豪斯和几个日本建筑师去了,看他们所在的地方。以及发现他对Michael Graves评价很高,买了一套Graves设计的木质收纳件,看了对他建筑的点评,才明白为什么要把其中一个小收纳盒顶部设计成古典的样式。

王受之的书翻完了,还有一些后现代的不感兴趣略过。算是不错的入门读物,能帮助了解脉络和形成框架。豆瓣几乎清一色的差评,不过不合格的史实和解释在这个阶段倒是无足轻重,

之前想要看的书还是找不到,却发现了文丘里的那本《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是文丘里带有强烈个人理念的建筑点评。直觉告诉我在这个阶段看这本书不合适,但只瞟一眼他对约翰逊 minimalism 风格住宅和几个日本宅子的点评就已经相当过瘾了,接下来看这本。这周培爸妈奶奶游深圳,估计不会来打卡了,读书倒是会继续,手头上还有源氏物语和杀死知更鸟的英文版,慢慢看。


第六本书:

《金枝》/弗雷泽

短评(阿布):

《金枝》,其实这书我已经看了有一两个星期了,刚开始还挺有意思,最后就是逼着自己看了。弗雷泽最后的说理段很有逻辑,往往把表层的仪式说出深一层的内涵,让我这种读书不多,人生阅历贫乏的人获益匪浅。

真的非常佩服古人的想象力,令人惊奇的是,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都有相似的习俗。那时人类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远距离迁徙,交流不多,但对于农作物的收货的愿望是一致的,这也许可以解释习俗的相似。


第七本书:

《苦妓回忆录》/加西亚·马尔克斯

短评(鱼小兔):

我们这一代人年轻的时候对生活都太贪婪,以致身体和灵魂都忘记了对未来的期盼,直到现实告诉我们未来和我们曾经的梦想不一样,便又开始怀念旧日。

一个人的年龄并不是他有多少岁,而是他感觉自己有多少岁。

我唯一的解释是,就像那些真实发生过的事会被忘记一样,有些未曾发生过的事也可能留在记忆里,彷佛真实发生过一般。

当我整理自己那干枯的纸张、墨水瓶和鹅毛笔时,太阳在公园的巴旦杏树林与内河邮政船间爆射出了光芒,那艘船因干旱而迟到了一个星期,正咆哮着驶入港口的水道。终于,真正的生活开始了,我的心安然无恙,注定会在百岁之后的某日,在幸福的弥留之际死于美好的爱情。


第八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 艾德勒

短评(芳芳/木棉)

之前已经读了几十页,今天是接着来的,20页。任何事情都可以运用系统的方法,之前的读书太过随意想读就读,而思考不足,收获也就大打折扣。开始读这本书,颇有脑(耳)洞(目)大(一)开(新)的感觉。读书是为了增进理解力,所以更要“主动”读书。“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这是你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敬意。

分析阅读算重点吧,主题阅读确实像书中说的是个大工程,展开起来就很大了。阅读一本书,它讲了什么,有什么细节,有没有道理,跟我有什么关系。这算是读完这本书后记忆深一点的概念吧,读完能提的问题很少,是不是因为只是在接受,而并没有深入的理解?阅读是一个孤独事,思考是否伴随,心智是否成长?


第九本书:

《一个人的朝圣》/乔伊斯·蕾秋

短评(Blake/Deb胡)

我大概对这一类书是有些反感的,事实上,我是抱有某种偏见的,越是被多数人所推崇的书,我越是警惕。这本书是闲暇时候,在每晚睡觉前看的一本,今天看完了。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可终究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是我不喜心灵鸡汤的一个原因。每个人的路都是无可复制的,怎样走好自己的路,展现自己旺盛的生命力,这太重要了。每天都留给自己一定的反思时间,修身养性,在这个钢筋水泥横冲直撞的社会,坚持自己的初心是尤为可贵的。一生我们大概会犯许多错误,有一部分,无法弥补。有的时候,恰恰是因为爱和在乎,原谅才变得艰难。太多的时候,愿意装傻,装单纯,只是想让自己变得简单,留住那些快乐。读每一本书,其实往往都在寻找共鸣点,这是特别不对的地方,应该接受作者给出的差异化,可现在却是选择性的接收。好好内省,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要对某些言论或者话语保持惊醒的态度,寻找并坚持自己的信仰。

非常喜欢这本书,所以真心想跟它发生点关系。哈罗德在我心中就是英雄,即使有很多缺点,但依然勇敢地走出去,也让世界走进来。晚上读书的效率总是不高,以后早些回来,能不做的尽量省掉,多读些书。对于喜欢的事情,不要仅仅是热爱,更要专注!很多人羞于把爱说出口,这不要紧,只要你的言行举止中能够让对方明白你的爱和关心,但如果对方感觉不到呢?所以,尽情地爱吧,向亲人和朋友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感恩和关心,享受在一起的时光,用心道别。


第十本书:

《剑桥中国史》/费正清

短评(万磊):

一次大学的寒假。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几个衣着得体的中年女子到我家门口,看见了我奶奶,大声地说:“这不是村东头的……?”我奶奶也回忆起了什么,惊喜地迎了出来。后来,奶奶告诉我,她们是当年下放到农村的知青,经常到我们家吃饭(当然那时候我还没有出来/调皮)。这次偶遇,让我起了一个愿望,想真实地去理解这段历史。因为一直以来,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来自于官方,说这段历史不过把着方向盘的人认识错误,走错了路,虽然也磕磕碰碰,但是没有什么大损害,但是最终还是走回正路。另一种则来自于在野的文化学者,他们把这段历史描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为黑暗的一段,几千万人死于非命,文明规则全部断绝。这不是走错路,简直就是滚下山崖,车厢里全部是血污和伤疤。于是我有了两个疑问:一、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可以凌驾到整个集体上,病造成全车人巨大的灾难,如果真的可以,那为什么没有遭遇其他乘客的反抗呢?二、假如灾难真的是某个人的失误,但是当今社会依然还是在继续为他遮掩,为什么?比如前阵子的老毕事件。

我们时常会说某个时代造就了一群人,比如80后,90后。好像时代的分界线,决定了我们将会成为什么人一样。不过,反过来想想,我们究竟是时代的主人,还是时代流水线上的制成品?《剑桥中国史》也许就解答了这个问题,在那个要求整齐划一的时代,怎么样去寻找一个人?以前的历史都是写一群一群的人,但这本书里,是一个一个的人。

读那段历史时,我发现“团结”这个好词也可以展现出恶的一面。比如为了团结,就会去打击持有异议的人,比如反右运动批判知识分子;为了团结,可以要求某部分人做出牺牲,比如一直以来,都要求农民低价出售粮食以支持国家工业计划。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并举办读书会的团队,在某次北京读书会上聊到了怎样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的问题,读书如何自律的问题。

最后,我们谈到了用“他律来提升自律”这个办法,制定出【一周一书】的打卡读书计划,现此计划已经实行了两周,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大家反馈【一周一书】的打卡读书计划,带来的效果惊人的好,这也是我们做这个活动时没有想到的,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期。


『一周一书』阅读计划已践行两周,这篇文的目的是把这两周大家读的一些好书和好的短评整理出来,我想可以算作是一个优质内容的沉淀和更加有效的展示,希望能够限于人力,我挑选出来的10本书及短评难免带有个人偏见和遗漏掉很多好的内容(比如第一周的打卡内容),请大家不要介怀。此文谨与大家共勉。

~~~~~~~~~~~~~~~~~~~~~~我是欢乐的分割线~~~~~~~~~~~~~~~~~

嗯,如果你对我们这个活动感兴趣,欢迎你参与进来呀,给大家介绍下机制设计:

报名方式:添加群主微信()【请一定注明来自】

群主会邀请报名者加入【一周一书】的微信群;


打卡机制:

你如何打卡?——加入微信群后,会告知你打卡方式。基本形式为发布读书动态或者回复他人动态(可参考其他人的打卡记录),最有效的打卡是在当天的阅读之后有所思有所想的情况下完成,当然打卡形式并不做要求。

你需要做什么?——无他,你更多的时间需要投入到阅读中『比如一天阅读两个小时』,打卡也许只会占据你一天中5分钟的时间。

我需要做什么?——为了和大家一起养成阅读和思考的好习惯,才有了『一周一书』这个活动。大家参与一周一书,大抵都是为着这个目标而来。因此,我要做的其实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坚持下去的外部激励,对我来说并不难,也花费不了太多时间,如下:每天上午我会将前一天每个人的打卡记录公布至微信群;每周从大家的打卡记录里挑选10本好书和好的短评;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根据本月的打卡情况统计,挑选5名读书达人,每人赠送一本纸质书籍。

关于退群的声明——一周一书阅读计划更多的是给我们提供坚持阅读下去的动力,但规则也需要一个底线,这样才能保证这个活动有效有质。若加入微信群一个月内没有一次打卡记录,那么我会直接予以退群,我想一个月是一个足够宽泛的时期了吧。

温馨提示:为避免影响正常生活,加入微信群者可设置群消息不提醒。打卡记录一般会在第二天早上发至微信群,大家每天查看一次即可。此外原则上群内不聊无关痛痒之话题,望大家知悉。

活动周期及开始时间:一周为一个周期,如此循环往复。开始时间是2015年4月20日(周一),第一期的时间是4月20日至4月26日。

照例要上FAQ:

1. Q:一本书如果一周读不完怎么办?

A:很多书一周都读不完,如资治通鉴。但是大多数还是可以的。对于一周读不完的书,可以多花一些时间来读或者多读几遍,这个都是OK的,只要保证每天阅读之后能够有所思考,我想就是我们的目的了。

2. Q:读书非得互相监督吗?读书不是一件很自由的事情嘛?

A:我想这并不冲突。读书是很自由的一件事,因而我才喜欢读书,在你怎么读书,读什么书等方面我们是不会替你选择的,也不会监督你的。但是针对大多数人并非能够很好的自律,我们才希望通过一周一书来监督读书进度,自我督促每日的读书和思考。当有一天你很肯定的说自己完全能够自律的时候,一周一书就不适合你了。


后记:

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怎么认准一件事并持续不断的做下去,通过不断地改善方法,工具去更加高效的完成这件事。我们读书是这样,一周一书活动也是这样。

『一周一书』阅读计划需要规则,但是规则是为大家服务的,以激励为主要目的,而非惩罚。每日公示大家的打卡进度、每月做一次全面的统计、每天抽5到10分钟打卡或者在社区和他人讨论都是一种外在的正向激励。

但是,任何事最终都绕不过你自己。大家一起加油吧。欢迎大家加入我们,一起读书进步。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81070103/2878.html

更多阅读

迎接大数据时代 ppt 玩具企业迎接史上最严时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国,出口玩具占全球玩具市场的70%左右。欧盟是中国玩具的第二大出口市场,2012年中国玩具出口欧盟创汇26亿美元,占玩具出口总量的18.7%。然而这个被中国玩具出口商视之珍贵的欧盟市场,今年却“

抑郁症数据统计 「你抑郁吗?」用大数据识别对抗抑郁症

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如果你收到这样一条私信:亲,系统发现您可能患有抑郁症,建议您到医疗机构就诊。你大概会立刻恼火,感觉屏幕上有双眼睛不断地窥视着自己。  哈工大“社会网络与数据挖掘”联合实验室与国内社交媒体数据挖掘

声明:《大数据书籍推荐 知乎 知乎上有哪些关于书籍推荐的好问答?》为网友感谢拥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