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文化气息,其中一大景观就是大街上的牌匾和胡同里的门联。早年,北京城内大街两旁的店铺都挂着牌匾,那些著名的老字号自不必说,就连米粮店、油盐店、绒线铺、香蜡铺、电料行、汽车行等等也都无一例外。煤铺虽不挂匾,但在门首写有字号,同时还在白灰墙上写着“块末元煤”的榜书,十分醒目,使人远远望去,一目了然。在我读小学时即有习字课(写毛笔字),中学有书法课。闲暇时,我们几个兴趣相投的同学常去看匾,当时出自名家之手的匾随处可见,如张伯英、吴兰第、张有为,华世奎、陆润痒、孟晋以及吴佩孚、徐世昌等。尤其是一旦有新匾出现,消息传来,不管是东四、西单,还是鼓楼前(旧指前门外),我们三五知己总要骑车前往观看,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其乐融融。
此外,在静谧的胡同里,鳞次栉比的街门上几乎都镌刻着门联。门联又叫门对,它不但美化了门楼,装饰了门板,还寄语了主人的憧憬和希冀,同时也是学龄前儿童识字的启蒙读物。记得幼年时,我家住东城史家胡同,门联为“家传七宝贵,春发万年枝”;斜对门王家的门联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我三四岁时,家长告知的,那时我尚未识字,但每天进出街门,必读一遍,故至今未忘,此事距今已经70余年了。
门联的字体端庄、疏朗、凝重、清雅,很多出自名家手笔,但不落款识,这与店铺门楣上的匾有所不同。匾一般都落有作者姓名,甚至还有字(别名)或籍贯,如云生吴兰第(此人为书法家吴未淳之伯父)、渤海张有为(为作家张中行挚友)等,同时还要加盖名章。门联虽然没有作者署名,但不乏佳作,其书写的内容多为格言、诗句,文化底蕴浓郁、深邃。书体风格多样,颜、柳、欧、赵以及魏碑等琳琅满目,但以楷书居多,隶、篆次之,行、草罕见,这是为了做到雅俗共赏,老幼咸宜,利于辨认。
门联的起源可追溯到五代时期:后蜀皇太子孟昶继位后,好游宴,不务政事。宋兵入蜀,孟昶兵败举州投降。在蜀末的大年三十,他命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于寝门,但总觉得不够工整,于是亲笔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10个大字,这被认为是门联之伊始。
宋代,王安石写了一首《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