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二)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宿舍、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喝酒。这是为保护学生的( )
A、人身自由权 B、身心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隐私权
2、身体发育异常显著,性意识开始萌芽,独立性和判断能力增强,开始要摆脱成人的束缚,这些特征是人的身心发展处在( )时期的表现。
A、婴儿期 B、幼儿期 C、青年期 D、少年期
3、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梅伊曼 D、桑代克
4、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这一命题蕴含了( )。
A、对生活的理解 B、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C、生活教育的内涵和核心 D、教育即生活
5、心智技能的特点包括( )。
A、观念性 B、内潜性 C、简缩性 D、客观性
6、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很多,其中在教师方面主要包括( )。
A、教师智慧 B、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C、教师的人格因素 D、教室空间很大

7、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特点。(判断题)
8、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行为体验过程。(判断题)
9、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判断题)
10、气质有好坏之分。(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2、【答案】D。解析:题中描述的现象是人的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青春期(包括少年期和青年期)中的少年期的特征。少年期出现第二性征的变化,给人的心理发展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少年期学生的心理主要特征是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似懂非懂,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矛盾。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小孩子,开始有一种“成人感”,要求独立,这是少年心理独特现象。
3、【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他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赫尔巴特是科学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
4、【答案】ABC。
5、【答案】ABC。解析: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其主要特点有对象具有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6、【答案】ABC。
7、【答案】×。解析:这说明了教师劳动过程的长期性。
8、【答案】√。解析: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9、【答案】√。
10、【答案】×。解析: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看过“四川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