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养生重在养肝 立春养生重在养肝

 

爱华阅读配图

  2月4日就立春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又该如何顺应春季万物生发的特点来调养身体呢?

  从立春日起,人体生理机能也发生变化。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立春后人体少阳经脉的经气开始升发,肝阳随着阳气升发而上升,机体将慢慢进入新陈代谢比较旺盛的阶段。所以立春后养生保健的方法、饮食起居的宜忌又与隆冬不一样。

  早睡早起以养肝

  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否则就会损伤肝脏。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多多喝水,防止毒素损害肝脏。初春寒冷干燥易缺水,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消化腺的分泌,以利于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乐观开朗,肝气顺调心情舒畅。乐观使人健康。由于肝喜疏恶郁,故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息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升发、顺调。

  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春天人体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清明养生重在养肝 立春养生重在养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857871/33536907.html

更多阅读

早起早睡以养肝 春三月养生攻略 夜卧早起重在养肝

春三月养生攻略 夜卧早起重在养肝――简介  春三月起居――夜卧早起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惊蛰养生重在养肝健脾 惊蛰养生重在护肝健脾

爱华阅读配图   今天(3月6日)就是惊蛰,惊蛰是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这个时候人体内的肝阳之气容易渐升,相反的阴血会相对不足,尤其是那些老年人更易动怒,易出现眩晕、中风等疾病。所以惊蛰节气养生重在护肝健脾。  惊蛰节气特

立春养肝 立春节气怎么养肝

   立春时节养肝法一、早睡早起可养肝  立春过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顺应时节,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身体,这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  另外,家居生活中,要注意经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惊蛰养生重在养肝健脾 春季健脾养肝养生汤有哪些

  肝属五行之木,春木旺,肝主事,春季护肝尤为重要。因此春季养生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养肝健脾。有哪些食材有健脾养肝的功效呢?爱华小编一一为你罗列!  春季养肝吃山药银耳  材料:山药、银耳、莲子、冰糖、枸杞。  做法:  1

清明养生重在养肝 清明节气多吃“三黑”养肝

   清明前后排毒强身  冬天因为天气的缘故,人们会减少运动量,体内积累了不少毒素。清明前后气温转暖,应该排毒强身。爱华阅读配图  首先是少吃油腻的肉食,多吃黄瓜、黑木耳、莲藕、白萝卜、酸奶等食物。在《本草纲目》中

声明:《清明养生重在养肝 立春养生重在养肝》为网友是例外是意外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