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对农药施用效果的影响分析

  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喷施农药,在生产实践中尤为重要。指出在喷施农药时,要把握适宜的气温、选择适宜的湿度、避免降水天气施药、巧借风力和合理利用光照。

一、气温 一般来说,当气温在20-30℃范围内用药,其效果比气温在20℃以下的天气条件下使用效果要好;但当气温超过35℃时,由于高温会促进药物分解而降低药效的持久性,喷出的雾滴水分在高温下易挥发,导致局部药液浓度加大,易引发药害,且易引起人身中毒事故。

二、湿度 对大多数乳剂农药而言,由于湿度大,会相对降低其浓度,加大药液流失,降低药效;但对有的撒施粉剂农药则有利于药粉与作物茎叶的粘附,能提高药效。空气潮湿会使药剂挥发能力减弱;土壤的干湿,对药效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较湿的土壤能更好地吸附杀虫剂,增加药物与虫体接触机会,提高防效。

三、降雨 下雨天喷施农药,药剂易被雨水冲刷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甚至失效无效。为了延长药效期,最好选择晴天或雨过天晴时喷施农药。但如果雨季正逢害虫防治适期,也可在农药中加入适量的黏附剂和辅助剂,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或速效性农药(如速灭威)、粉剂农药。选择超低容量喷雾器喷药。

四、风力 大风天气时不宜喷施,以静风或微风条件下施药较好。在一天的早晨或傍晚,由于逆温层的存在,气层静稳,是喷药的最佳时机。同时,还可利用风向喷施农药,操作人员应顺风前行或背风倒退,这样才使药剂准确地喷洒到位,且对人体安全。

五、光照 强烈的光照能加快药剂的挥发与分解,使药效期缩短且在强光下,作物新陈代谢旺盛,气孔张开,农药容易对作物产生药害,甚至烧伤叶片,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在炎热的中午不宜施用农药。另外很多昆虫如地老虎、稻苞虫、卷叶螟幼虫等都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只有当它们处于采食状态时,才有受药的可能性,故强光照下不利于喷施防治此类害虫的农药,宜选择在阴天或晴天傍晚施药。(辛丰)

天气对农药施用效果的影响分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854071/846848693.html

更多阅读

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生命状况的影响 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

宗教信仰对青少年生命状况的影响——以基督徒为例的定量问卷调查研究章军 黄剑波[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基督教为例,探讨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宗教信仰对其生命状况(社会行为,心理状况、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影响作用。研究发

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 长安通讯产业园进步村

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申素熙 梁月荣(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杭州•310029)摘 要:本文介绍了世界茶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进步对茶产业发展的影响。认为茶产业的发展呈现7大特征:即茶叶产区从亚洲逐步向非洲扩展,人均茶

声明:《天气对农药施用效果的影响分析》为网友君欲离吾心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