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又称半边疯、黑心病、凋萎病,是危害茄子的重要病害。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呈逐年加重之势,一般年份发病率在40%-50%,严重年份发病率高达70%以上。茄子黄萎病的发生给广大茄农造成巨大损失。
一、发病症状
茄子黄萎病发病一般在开花、门茄初期,苗期较少发病,田间多在座果后表现症状。茄子受害,一般自下向上发展。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出现褪绿斑,病株初在晴天中午呈萎蔫状,早晚尚能恢复,经一段时间后不再恢复,叶缘上卷变褐脱落,病株逐渐枯死,叶片大量脱落呈光秆。剖视病茎,维管束变褐。有时植株半边发病,呈半边疯或半边黄。此病对茄子生产为害极大,发病严重年份绝收或毁种。
二、发病条件
1、气候:温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一般气温在20-25℃,多雨、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发病重,气温在28℃以上,发病受到抑制。从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5℃的日数较多,发病越早、越重。2、栽培:菜田低湿、土质粘重、管理粗放、多茬连作、杂草丛生、植株种植过密、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及地下害虫危害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
三、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如快星、紫月、茄杂2号和茄杂9号等。引进品种郎高、瑞马、安德列均有较好的抗枯萎病效果。
2、生态防治:(1)采用营养钵育苗,营养土应消毒,苗床或大棚土壤处理,取大田土与腐熟的有机肥按6:4混均,并按100公斤苗床土中加入杀菌剂金雷20克和适乐时10毫升拌土一起过筛混均。用配好的苗床土装营养钵或铺在育苗畦上,可以减轻土壤中黄萎病菌的危害。(2)加强田间管理,适当增施生物菌肥和磷钾肥。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进行土壤消毒。(3)嫁接防病。采用野生茄子作砧木与茄子嫁接进行换根处理是当前最有效的防治因重茬、土壤带菌严重造成的黄萎病的方法。嫁接方式有许多种,生产中常用靠接、插接、劈接等方式。可以根据掌握的熟练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
![茄子黄萎病防治 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http://img.aihuau.com/images/c/06573004/570604300657391954706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