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张先生的姑妈移民到了香港。尽管香港与广州相隔不远,但他要见到姑妈一面却很难。那时候要申请去香港远没有今天这么方便,电话也没有现在普及,再说长途电话也非常贵。两地亲人要互相问候一声,最经济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写信,信在路上还要走好几天才到。
有次姑妈生了重病,张先生隔了一个月才知道,没能马上表示慰问,内心一直有愧疚。但时间进入21世纪之后,广州与香港两地要通音信非常容易,要想问候姑妈只要拿起话筒就马上听到老人家的声音,打手机也畅通无阻。
之二
1973年11月21日,澳大利亚姆可马克与米切尔兄弟两人,自费印刷了大量有关问候的宣传材料寄给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们阐述设立世界问候信的重要意义,扩大世界问候日的影响,第一个“世界问候日”诞生。
32年过去了,“世界问候日”的宗旨也由最初的通过寄发问候信,呼吁和劝告有关领导人放弃军事手段,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呼吁世界名流为促进世界和平发挥作用,发展成为以促进人类相亲相爱为主题。
2005年10月份从国外旅游回来的曾小姐也感慨地说起她的亲身经历:在瑞典某中餐厅吃饭时,曾小姐意 外碰到在当地打工的老乡,他乡偶遇非常高兴,两人聊得异常投缘。
几天之后曾小姐跟随旅行社回国,虽然和老乡交换了手机号码,但曾小姐以为相隔千山万水打电话太贵,两人应该很快断了联系。谁知老乡不久之后打电话来向曾小姐索要MSN号码,很快两人在网上建立联系,现在曾小姐和老乡经常透过网络聊天互相问候了解近况,感觉两人就像在同一城市那么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