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式:快半拍 典型代表:杨斌 第一桶金:2000万美元 2001年,当杨斌出现在当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并且排名高居第二时,许多人吃了一惊,因为在此之前,杨斌是一个谁都不曾听闻过的名字。杨斌,老家湖南,5岁即成孤儿,靠吃百家饭长大。据杨自述 “18岁以前什么苦都吃过。”杨当过兵,1987年赴荷兰留学,27岁开始拥有自己的公司。杨的发迹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东欧巨变,其 第一桶金掘自20世纪90年代初与东欧国家,如前苏联、罗马尼亚、波兰等进行的跨国贸易。
第2式:做傍家 典型代表:王玉锁 第一桶金:人民币1000元 所谓做傍家,就是向垄断行业靠拢,做垄断行业的傍家。不仅新奥燃气的王玉锁,华桑燃气的沈家桑、UT斯达康的吴鹰、亚信的丁健、田溯宁等都可视为其中的代表。 王玉锁出生于河北霸州,三次高考落榜,从此放弃高考,开始做些小生意。1986年春节,王在茫然之际,忽然想到倒腾燃气能赚钱,他从燃气中掘到的第一桶金。
第3式:赌 典型代表:史玉柱 第一桶金:人民币100万元 身上有赌徒气质的中国民营企业家有一大批,但他们中间最大的赌徒是史玉柱。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90 年代中期的中国10大富豪榜上,史还是惟一一位靠知识发家的富豪。史放弃官运亨通,前程似锦的工作,去深圳淘金
第4式:巧拼缝 典型代表:袁宝 第一桶金:人民币200万元 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袁宝幼时家境贫寒。“小黑麦”成为袁的建昊公司所做第一个实业项目。半年后,“小黑麦”成熟,麦种很快占领全国市场,当年获利200多万元,成为袁的第一桶金。以后袁将这第一桶金善加使用,通过收购和买卖企业,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拼缝,迅速将事业做大。
第5式:头啖汤 典型代表:黄斌 第一桶金:人民币50万元 所谓头啖汤,就是第一拨儿出锅的汤。头啖汤好喝,鲜,最重要的是,喝头啖汤得起早,不能起早的人没法儿跟你抢。原爱必得创始人、现北大天正总裁黄斌在中关村头一拨儿喝上攒机这碗汤。从1993年6月到1993年年底,短短半年时间,黄靠攒电脑就挣到了 50万元。黄将这50万视为自己淘得的第一桶金。
第6式:摘仙桃 典型代表:胡志标 第一桶金: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 1995年7月20日,胡志标26岁生日那天,以80万元注册成立了一家公司,开始做VCD播放机。1997年,爱多销售额从前一年的2亿元骤增至16亿元,奇兵突起,赫然耸立于中国电子50强排行榜。1997年年底,胡赴荷兰菲利浦公司总部考察,菲利浦以“私人飞机加红地毯”的最高规格予以接待。可见胡当时之荣耀。关于胡的第一桶金,没有确切的记载,但从以上情况看,胡的第一桶金至少在千万元以上。
第7式:蒸桑拿 典型代表:孙震 第一桶金:人民币30万元 所谓蒸桑拿,就是从社会热点中淘金。李书福、左宗申都是靠摩托车热发的财。孙原是北京电视台的编导,1999年,北京电视台搞制播分离,孙觉得这是个机会,就出资5万元和另几名投资人合伙成立北京东方友人经济咨询有限公司,不久策划出《洋话连篇》,后来著名的洪恩软件公司就找到孙震,提出以30万元购买《洋话连篇》50集3年的使用权。孙的第一桶金就是30万元。
第8式:借东风 典型代表:方兴东 第一桶金:人民币200万元 方兴东1966年出生于浙江农村,清华大学博士。1999年9月,方兴东与人合伙成立互联网实验室,资本金10万元。两个月之后,两位风险投资商慕名而至,投资200万元,占公司 股份5%。以此计算,方等人的10万元投资,即有两个月之内便升值接近400倍,创造惊人神话。
第9式:空手套白狼 典型代表:朱新礼 第一桶金:500万美元 有些人一听空手套白狼就皱眉头,不知空手套白狼也有境界高下之分。如今一提汇源是鼎鼎大名,尽人皆知,但提到朱新礼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1992年朱辞职下海,买下当地一家亏损超过千万元的罐头厂。1993年初,朱听说德国将连续举办两次国际性食品博览会。朱立即购买机票,单刀赴会,在当地华侨的帮助下,朱先后在德国摩尼黑和瑞士洛桑签下第一批业务:3000吨苹果汁,合约额 500多万美元。朱由此掘得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