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土家族挖土锣鼓

  土家族挖土锣鼓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土家族挖土锣鼓

     在湘西北土家族地区盛行的打锣鼓,是土家族人聚众集体劳动和文娱相结合的一种劳动生产习俗。仅用于农历正月开荒挖生土和四、五月薅苞谷草的场合,前者叫挖土锣鼓,后者叫薅草锣鼓。打锣鼓时,两名歌师在一支长蛇阵劳动的众人前面敲锣打鼓唱锣鼓歌,激励众人展劲挖土或薅草。众人在悦耳的锣鼓声和动听的锣鼓歌中减轻疲劳,热烈欢快地打起“呵啾”紧握锄头向前冲,在紧张、愉快的劳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预定的挖土(薅草)任务。我于40年代10多岁时,在土家山寨参加过多次打锣鼓活动,并和老锣鼓师们学打过锣鼓点子和唱过锣鼓歌。解放后参加了工作,经常下乡在农村听看过多次打锣鼓的场面。回首往事情趣尤新,兹作简介。
 
土家打锣鼓挖生土或薅苞谷草的主人,在解放前主要是劳力少或单身汉而欲兴家立业的贫家人,因田土少承租别人的荒山开新土、种苞谷,在人手少的情况下,为了赶农时季节,就用打锣鼓来挖土或薅草。谁要打锣鼓,皆会得到众人的支援。土家人认为,打锣鼓是兴家立业的好事,大家都不分亲疏,自觉地帮主人做一天白工(不付工钱和供伙食)。解放后,农业合作化时期打锣鼓的主人是某农社邀请兄弟的社员来进行。
 
打锣鼓的前几天,主人向寨上人放口信:定于某日在某地打锣鼓挖土(或薅草)。此口信,一传十十传百,周围里把路的群众都知道后,愿意帮主人做白工(土家人叫“赶锣鼓”)的人各自准备锄头和中午饭,届时自动参加。打锣鼓的当天,主人事先约好的两名锣鼓师,吃过早饭后在主人的带领下紧击锣鼓向劳动工地进发,众人听到锣鼓    响,从各家各户背着背篓扛起锄头出门,争先恐后地直奔工地。先到工地的人在没动工时男的找烧柴,女的扯猪草,准备放工后背回家。等所有参加锣鼓的人到齐和到预霹动工的时候,两名锣鼓师一名手提大铜锣和锣锤,一名腰系牛皮小鼓,手握鼓棒,二人鸣锣击鼓催众人上工。数十名或百余名挖土(薅草)人,在工地下边排成一字长蛇阵,两名锣鼓师站在众人前面二三米处的高地,紧奏开工锣鼓,众人在锣鼓声中握紧锄头开始了你追我赶的劳动。

锣鼓点子,是按照锣鼓歌二句一轮(两名锣鼓师相互轮流各唱两句)的格调,唱一句歌打一次锣鼓。每轮第一句歌落音后的锣为:当一当当!鼓为:咚布立的咚咚!第二句歌落音后的锣为:当当当,当当一当当!鼓为:咚布立的咚,.咚布立的咚、咚、咚!锣鼓声紧奏有力、热烈悦耳,促使众人既紧张又欢快地劳动。这是劳动中间的主体点子,  在开工和收工时的点子则为:当当当当……的锣,咚咚咚咚……的鼓。

锣鼓歌词,内容十分丰富,唱一整天不唱重复。除请神和送神歌外,主要歌词分引子、扬歌、收工三部分。
 
一、引子

    是开工时所唱,不受两句一轮的限制,由打鼓师一口气唱完。打鼓师以“咚、咚、咚”的鼓节拍唱道:早晨起雾沉沉,雾雾沉沉不见人,东边一朵红云起,西边一片紫云腾,红云起哩紫云腾,红旗冉冉下天庭,红旗插在土坎上,来了你我唱歌人,唱歌人哩唱歌人,手提锣鼓重千斤,当当当当当……打一锤来响一声,打锣打鼓闹阳春。咚咚咚咚……的锣鼓声中众人打着“呵啾"投入了劳动。

二、扬歌

    是全场锣鼓歌的主体,篇幅很长,其歌词有固定和即兴创作两类。固定唱词主要是历史故事、英雄人物和唱书及盘歌等,即兴创作主要是时事和视众人的劳动情绪、态度、工夫质量等情形,用歌表扬、鼓励先进,批评后进。扬歌的第一句末尾要加“嗨哎哎!”,第二句末尾要加“嗯嗯嗯!”或“哎哎哎!”的副词,以助动听。例如:
 
①土家来源。甲唱:中国历史像长河,各族来源都有歌。乙唱:别的民族我不唱,土家来源说一说。甲唱:那年齐天大水祸,天下之人没躲脱。乙唱:只剩兄妹人两个,名叫戎尼和补所。甲唱:思义头嘎来说合,劝说兄妹打嗡薄(土家语:结婚成家)。乙唱:兄妹成亲三年多,生了一个血坨坨。甲唱:把血砍成血浆浆,撒到天上遍地落。乙唱:落到土里成土家,子孙越发人越多……众人听之,甚感有趣,忘却疲劳。
 
②土家农耕。甲唱:土家世代坐山坡,刀耕火种度生孽。乙唱:后来进山挖岩窠,高山挖成一面坡。甲唱:后来  坡土改梯土,层层台土杂粮多。乙唱:后来梯土开梯田,引水灌田稻谷多。甲唱:土家人人有饭吃,男女老少笑啾啾。……众人听之,激起开荒挖土的热情。

③土家历史事件。甲唱:后来出了土司王,称王称霸管山河。乙唱:土王客王不相合,经常兴兵动干戋。甲唱溪州大战打得恶,客王难攻土王窝。乙唱:树立铜柱讲议和,铜柱两边各管各。……众人听之,激发了自尊心,劳动更起劲了。
 
④土家英雄人物。甲唱:彭翼南带兵去平倭,倭寇尸首塞满河。乙唱:土兵立了第一功,凯旋归来摆手歌。……众人听之,增强了自豪感,争做今天的劳动英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58671/27605675.html

更多阅读

远古的记忆湘西土家族茅古斯舞 招商湘西土家族苗族

茅古斯简介  茅古斯,是湘西土家族独特的语汇,土家语称为“古司拨铺”,大意即“浑身长毛的打猎人”。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他是土家族流传至今的一种古老表演艺术的专门称谓。汉语多称为茅古斯或毛猎舞。属土家族流传至今的

电影纪录片脚本:《土家族打溜子》

湘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电影纪录片项目之一:《土家族打溜子》导演:廖辉编剧:钟运军湖南芒果影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湘西州委宣传部 湘西州文广新局湘西自治州金孔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土家族简介 苗族简介

土家族[tǔ jiā zú]百科名片  土家族少女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汉族人大量迁入后,“土家”做为族称开始出

那时花正开 既然青春留不住

六水稻长到膝盖高的时候,已经是夏天。渠坝上,低垂的柳枝坠落水面上,在渠水里织成一圈圈涟漪。此时,稻田里的人们正在薅草。田野到处都是诱人的绿色,绿的水,绿的田,连空间也好象畅流着某种馨香醉人的气息。偶尔有几只燕子在绿色的水面上展

声明:《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土家族挖土锣鼓》为网友想入霏霏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