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顺利贞,君子攸行。”《易经》以坤卦来描述大地,大地有柔顺之德,这种柔顺并非无原则的逆来顺受,而是顺应天道而行。
柔顺中含忍让之德,“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韩信受辱于胯下的典故流传了二千多年,这都反映出中国人对忍的推崇。
而现在的哲学是斗争哲学,“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靠协商与对话,而是靠暴力和镇压,并将敢于报复描述成“勇敢”。
苏东坡曾经说过,受了侮辱后就立即拔剑而起与别人打起来,这是匹夫,根本谈不上勇敢。真正勇敢的人,在突然面临侵犯时总是镇定不惊,而且即使是遇到无端的侮辱,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愤怒,这是因为他的胸怀博大,修养深厚,志向高远。
忍,在传统文化中是自持,宽容,不记他人之过,但绝不是懦弱和无原则的退让!“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实为心胸狭窄的表现,这种思路让社会上的人怨怨相报,人人为敌,这也是造成今天人际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数千年璀璨的神传文化中,先贤圣人们不厌其烦的教人要忍让宽恕,忍辱负重,形成了丰富宝贵的“忍文化”,一则《无名氏忍字歌》中说的好:
富者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孝慈,兄弟能忍义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忍时人皆耻笑,忍过人尽愧伏。细数无量功德,当推忍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