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具的书本 为什么戴着面具的人更受欢迎

  为什么戴着面具的人更受欢迎?在职场上,能够了解并使用不同"面具",是职场交际的关键所在。

  如何有效提升和掌握职场交际规则呢。先从"人格面具"说起。

  瑞士心理学大师荣格,曾提出了伟大的人格面具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这里所谓的"一面",即是一个"面具",而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往往会戴上不同的"面具"。所以不难看出,在职场上,能够了解并使用不同"面具",是职场交际的关键所在。

  1. 如何拒绝

关于面具的书本 为什么戴着面具的人更受欢迎

  恰当使用拒绝这副“面具”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使用方法无非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拒绝,对方要求上门时,采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开门见山一口回绝,干净利落不留余地;另一种是婉言拒绝,面对对方,把拒绝的“面具”藏在背后,找理由从侧面或反面表明回绝的意思,甚至表面答应,但过程中行春秋笔法,寓抑于扬,草蛇灰线,拐弯抹角达到效果。这两种情况各有针对类型,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守住原则防线,兵临城下,决不后退 。

  使用直拒型“面具”需要一定的胆识和气魄,面对的是棘手无进无退的死局。毕竟,当面拒绝要承担得罪人、结梁子的风险,何况有的时候,面对面的是你的直属上级,一个闪失,饭碗被砸,明天就成了待业青年。如果这时候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你需要快速在心中进行衡量,作出判断,责任、原则与这份工作的机会到底孰轻孰重?

  如果认为即使丢掉工作,也不该丢掉自我,那就勇敢地戴上拒绝这副“面具”,告诉他:不能,这是我的原则。

  我们提倡这种有原则的坚守,因为“面具”使用的目的永远是给予人正能量,它更像是一种协助手段,尽管表面上看,“面具”是一种表情符号,但实际上毫无虚伪意义可言。“面具”的本意是给你提供在与人和睦相处所需的各种表情缺失时的一种补偿机制,好比身体健康成长所需的必不可少的维他命。

  如果是为了获得短暂的赢家的快乐,戴上某种假面具,从而给自己长期背负上沉重的心灵枷锁,那么尽可摘下这样的“面具”,它不是我们提供的具有实用意义上的道具。换言说,当戴上“面具”时,有可能让你失去眼前这份绝好的工作机会,但是却能保住心灵长久的安宁,守住原则底线。从某种意义上说,直接拒绝的“面具”能带来正反两种效果。

  职场斗争如战场一样残酷,在衡量完孰轻孰重之后,还需具备一份沉甸甸的牺牲精神,破釜沉舟,拼死一搏,如果前方不是柳暗花明,而是阴沟里翻了船,就豪迈地拍屁股走人,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下面这个故事,设定了一个残酷的职场竞争的场合,可是提示了在怎样的前提下,需要拒绝这副“面具”,其中又假设了用和不用拒绝“面具”的两种情况,对比之后,你或许会更加理解上述一切。

  2. 直拒

  文慧和麦怡是同时进入这家外企公司的新员工,两个人的表现都不错,工作都很卖力,但是她们发现在只有六七个人的部中,大家虽然都在加班加点,赶进度,争效益,但是干得并不高兴,有时还有些心惊胆战,原因就出在部门经理罗红身上。

  罗红是个30岁出头的中年女人,典型的女强人,打扮精干,个性强硬,做事雷厉风行,又好强争胜。一旦其他部门的业绩高过自己部门,就暴跳如雷,把部门所有人骂个狗血喷头,都得给她立投名状:做不出成绩来,趁早卷铺盖走人。因此,部门的人员流动率很高,无奈公司的薪水高、福利好,又总能吸引大批精英“前仆后继”,罗红也就不怕招不到人,更拿部门的人不当回事,反正你不能干还有很多人在外面排队抢着干。

  罗红凡事都爱争强好胜,在业务方面,一直自诩是部门顶尖高手,不喜欢部门其他员工有高于她的见解。而且遇事独断专行,眼里容不得一点儿反对自己的意见,办公室的人都知道她的脾气,因此只能看她的脸色行事,一旦违背就被一顿狠批,不但面子上下不来,工作说不好还有砸了的危险。所以很多精彩的方案在还未形成时就“流产”了,办公室成了一言堂,长期的思想僵化让部门业绩一再下滑。在事实面前,罗红越是对下属不积极不努力生气,工作成绩反而越没有起色。

  麦怡和文慧都吃过罗红的雷烟火炮,麦怡从一开始就被罗红的架势吓住了,心想:罗红才是“老大”,“生杀予夺”权力全在她手里,以后还是不要自作主张,无论做什么事情,还是先禀报之后再按指示行事,虽然效率是低了点儿,但却不失稳妥。麦怡坐在工位上环顾左右,与其他同事小声探讨心得,谁知竟得出一致的结论: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还是避其锋芒的好。

  麦怡与其他同事商定,以后的工作大家要先私下好好沟通,认清形势,然后再做决定。于是,她一天的工作时间,倒有几成被与同事间的“论道”占据,不怕慢,只怕出错误,你看办公室中谁不是这样?麦怡把自己的主张与文慧说,谁知文慧并没表示出赞同的态度。文慧没有说话,而是一头埋进新的报表中,拧着眉头钻研起来。麦怡很是气恼,小声说:“那么卖力干什么,将来连怎么死的都还不知道吧。”

  在罗红的极力争取之下,部门终于拿到公司的一个大项目,罗红心中暗喜,一心想通过这个项目扭转部门的业绩下滑。半个月之内她加班熬夜,但连想了几个方案都没通过。于是她心急火燎地动员部门员工,集思广益参与方案的制订,但员工们平时摸清了罗红的脾气,连反对的话都不敢说,只好在已经做出的几个方案上小修小补,讨论了一个下午,问题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大家私下交换眼神,心里都清楚,一旦提出异议,一时的问题是解决了,以后罗红要是想起来,有人曾经否定过她的方案,还不知道怎么办呢。反正法不责众,想不出来好办法是她罗红在上级面前交不了差,再大的罪过也落不到在座的每个人身上。

  就在大家干耗时间的时候,文慧出其不意地开口了,原来她的沉默并非身处世外,而是投入思考。她和有些人一样,清楚地看到了罗红报告中的问题所在,只是大家都不愿说出口,若照此执行方案,难以取得预想的结果。

  “我看这个方案的根本思路是有问题的,如果非要这样做,我拒绝执行。”麦怡吓得直在桌子底下踩文慧的脚,示意她停止讲话,但文慧还是一本正经地说下去。众人诧异地抬起头看向文慧,罗红也惊讶地听完了文慧的建议,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笑容比哭还要难看。人们明白,文慧的想法确实高明,也解了罗红的难题,但是也在罗红心里结下了疙瘩。

  不久,公司进行人事调整,给每个部门经理配备了一位副手,而在文慧和麦怡所在部门的副经理到来之后,罗红就请了病假,因此,部门的大小事宜都由副经理徐飞主持。

  徐飞以前做过很长时间的行政工作,对部门的业务情况并不十分熟悉,也怕在大家面前出丑,因此在讨论业务时多是以倾听为主,只稍作结论性的指令。大家慢慢摸透了徐飞的脾气,工作也就不上心起来。

  麦怡知道,不管最后做成什么样子,在会议讨论的时候,都是由大家做主,选出一份比较完善的方案,不然就是把每个人的思路综合一下,最后汇总敲定,做得再不好,徐飞也不会说什么,因此大家就越发偷起懒来。她真希望罗红能这么一直病下去,没有“管家婆”的日子真好,工资照样拿,却不再提心吊胆过日子,这样的工作谁不爱呢?倒是那个文慧,还在拼命看书,没事向人请教,就不知道大家都图个清静,工作上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好吗?她才不想像文慧一样麻烦别人呢。

  不久,在徐飞和大家讨论一个重要项目的草案时,文慧又提出了异议:“这个方案不是最合适的,如果是这样草草应付,我拒绝执行。”习惯歌舞升平的徐飞一愣,抬起头茫然地看着文慧。

  散会后,麦怡拦住了文慧,真不明白她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回事?真是软硬都不吃,刚刚得罪了旧的,又得罪新的,你是不想干了吧!”

  文慧笑了笑,对麦怡说:“大家都知道刚才的那个方案存在严重问题,就是怕麻烦而不去提出,跟以前罗红在时一样,是怕得罪领导隐瞒最佳的建议。如果工作只是为了面子,那么只会越来越糟糕。我不想这样浑水摸鱼,毁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是我的底线,在它之前,我可以对任何条件说不。你看——”文慧边说边掏出辞职报告给麦怡看:“我已经写好了辞职报告,因为目前的工作状况确实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了。”

  就在麦怡目瞪口呆的时候,文慧笑着走过她身边,走出了会议室。

  之后,文慧辞了职,凭着前一段时间积累的业务知识,进入了一家非常不错的公司,一年后就晋升为部门经理。当麦怡无意中与她相遇的时候,简直认不出她来了。一年后的文慧意气风发,朝气蓬勃,而麦怡依然是原来那个部门得过且过的小职员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200071/595244495.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旅行的初中作文 带一本书去旅行初中作文

带一本书去旅行踏上使向远方的列车,我缓缓打开手中已有些泛黄的书本。看着封面有些熟悉的人物,思绪随着一个个方体字逐渐沉沦。曾记得那时年幼的我,父母不和,整天都是爷爷奶奶陪着我。七八岁的年纪耳边却充斥着爷爷奶奶的满腔埋怨,自小

声明:《关于面具的书本 为什么戴着面具的人更受欢迎》为网友日暮途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