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血刃的成语故事 兵不厌诈的成语故事

兵不血刃的成语故事 兵不厌诈的成语故事

   关于兵不厌诈的成语故事

  【成语】: 兵不厌诈

  【拼音】: bīng bù yàn zhà

  【解释】: 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成语故事】:

  “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在这个故事中,还引申出另一个成语“退避三舍”,用来比喻退让或回避,避免发生冲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46371/931658858.html

更多阅读

形容水深的成语 水深火热的成语故事

水深火热的成语故事     出处《孟子·梁急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释义好像掉进深水和烈火之中一样难受。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故事战国时,燕王哙改革国政,把君位让给相国子之,将军市被和公子平不服,起兵攻打子之,爆

坐怀不乱成语动画片 坐怀不乱的成语故事

   坐怀不乱的成语故事  【成语】: 坐怀不乱  【拼音】: zuò huái bù luàn  【解释】: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成语故事】:  战国时

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成语故事

   关于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成语故事  【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拼音】: 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  【解释】: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不因人热 不因人热的成语故事

   关于不因人热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不因人热  【拼音】: bù yīn rén rè  【解释】: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成语故事】:  “不因人热”这则成

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成语故事

   关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成语故事  【成语】: 不为五斗米折腰  【拼音】: bù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解释】: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声明:《兵不血刃的成语故事 兵不厌诈的成语故事》为网友小子有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