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立夏习俗

   人们习惯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而扬州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五香茶叶蛋、吃七家茶、不坐门槛、称体重等预防疾病之举。城里人还有”立夏尝鲜”之俗,即天天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立夏之前,有新出嫁女儿的人家,要买凉枕、扇子、阳伞等送到女儿家,谓之”送夏”。

爱华阅读配图

  立夏习俗:斗蛋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没有一个节气能比立夏更让我记忆犹新,因为它的存在,代表着一种美好的回忆。

  印象中,立夏与斗蛋总是捆绑在一起的。记得读小学时,每年立夏,爸妈都会为我准备一只红色的绒线编织袋,里面放上三四只白煮鸡蛋,然后让我带着去学校。若在平时,带零食上学是绝对被禁止的,一年之中唯独立夏这天,严格的老师才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默许同学带蛋,有时甚至会组织专门的“斗蛋比赛”。

  想像一下,当时全班几十号人各持一蛋,蛋尖为头,圆处为尾,在默认的规则下,头击头,尾撞尾,胜者就是“蛋王”。虽然每次败者无数,只有1人拥有“蛋王”称号,但能在紧张的读书日子里享受到笑语不断的快乐,无疑是幼时的最大乐趣。

  如今,人已成年,虽然不会再有斗蛋的机会,但始终对此念念不忘,也很想了解其中的由来。直到问了一些老人,才知这一习俗主要是为了帮小孩防“疰夏”。谚语有云:“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随着气温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别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四肢无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的现象,这便是“疰夏”症状,据称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预防此病。

  当然,这样的说法出自谁口无人知晓,但历经世代相传,斗蛋最终成为立夏的习俗,而且,“吃蛋拄心”,这也正与中医理论上的“立夏养心”不谋而合。

  其实,除了斗蛋,与立夏相关的习俗还有很多,民间还有畏忌夏季炎热而称体重的习俗,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否则就有病灾缠身;而说到尝新,有些地方甚至保留着要尝够“九荤十三素”的排场,颇为壮观;在我国江西一带则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苏浙一带有立夏吃花饭的习俗,也有叫“吃补食”的。但无论哪一种习俗,至今仍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底。

  遗憾的是,生活在繁忙的都市,已经不大看得到有孩子斗蛋了,紧张的工作节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无暇顾及那些与立夏有关的“小事”。过分严肃地去苛求这一节气的字面意义,正让立夏逐渐失去了值得庆祝的理由。(葛志浩)

  立夏习俗:尝新活动

  立夏是一个重要节候,与立春节气相比受古人的关注程度稍次,没有特别的仪典,但节令食物却很多,这是因为气温特别适合动植物的繁衍生长。在扬州,立夏是一个尝鲜尝新的节日。这一天可以品尝到一年中最早的收获物,如李子、樱桃、梅子、蚕豆、新茶、春笋、苋菜等。

  立夏食李载《元池说林》一书:“立夏日俗尚啖李。时人语曰: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故是日妇女作‘李会’。取李汁和酒饮之,谓之‘驻色酒’。一曰是日啖李,令不疰夏。”从这一段文字可看出吃李子能美容,还不疰夏。所谓疰夏就是入夏后因天热身体虚弱、乏力倦怠、眩晕心烦等症状。 还有就是古代妇女在这一天办李会,就是如现在的开派对,喝李汁和酒调和的“驻色酒”,犹如当今的美容酒,更像酒巴的鸡尾酒。

  在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立夏过后,便要进入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在立夏日吃蛋,对身体有好处,吃笋腿健,吃豌豆眼明;有的地区立夏吃虾面,即购买河虾掺入面条中煮食,虾熟后变红,为吉祥之色,而虾与夏谐音,以此为对夏季之祝愿。

  立夏习俗:“称人”

  立夏有称人的习俗,就是称体重。旧时人们在村口或家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变成一张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称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称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称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古诗云:“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称人会给人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秤人的吉利话给他们带来好运。

  扬州“草根”习俗

  扬州立夏这一天有送夏、吃蛋、称重等一些习俗,其实扬州人立夏的习俗还有更“草根”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为丰富多彩。

  糯米锅巴

  老城区中小街75岁的韩奶奶,祖籍江都丁沟,后迁居扬州。她说,扬州人立夏要吃腊月二十四的糯米锅巴,以防止拉肚子。

  据韩奶奶介绍,扬州人每年腊月二十四要烧糯米饭送灶神,由于是大锅,锅边上有一圈糯米锅巴,小时候,她奶奶总要将这圈糯米锅巴铲下来,放在太阳下暴晒后收起来;到立夏这一天拿出来用水煮烂吃。据说,吃过了一个夏天就不会拉肚子了。

  韩奶奶的说法得到旧城九巷朱女士的佐证。朱女士的奶奶至今还将腊月里做的馒头晒干后留到夏天,孩子有点肚子不舒服,就煮烂后给孩子吃,并称,这是“寒水”杀暑热。

扬州立夏习俗

  榆钱饼

  扬州人立夏还有吃榆钱饼的习俗。集贤三村的戴大妈告诉记者,她小时候,每年在立夏这天都要吃榆钱饼。她的母亲每年清明前后,将采摘下来的新鲜榆钱用东西串起来,到立夏这天取下来,先用水胀开,然后和面做饼子。据说,吃了榆钱饼,夏天不生病。

  尝鲜

  立夏前后,各种新鲜蔬菜、水果陆续上市,扬州人也有立夏尝鲜的习俗。

  常府巷的张大妈出生于大户人家,她说,她小的时候家庭条件比较好,家人尤其保留着传统节日节气的规矩。立夏这一天,乡下的亲友就会用篮子装满蒜苗、苋菜、青蚕豆以及咸鸭蛋等送进城。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立夏了,尝尝鲜”。

  坐门槛

  扬州人还有立夏坐门槛(也有忌坐门槛一说)习俗。据称孩子坐过门槛后,夏天就不会睡懒觉、白天也不打瞌睡了。

  但思想开放的韩奶奶表示,吃糯米锅巴、坐门槛等立夏习俗,都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形成的,没有科学道理。如今立夏还保留的,可能只有“送夏”传统了,因为这是父母对新婚女儿的一种祝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29271/492523651.html

更多阅读

各地的立夏习俗

各地的立夏习俗???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说明在这时节,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们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日日攀长。清晨当人们迎着初夏的霞光,漫步于乡村田

有关立夏习俗或故事

   有关立夏习俗或故事  立夏之日,我国民间有很多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称人”。所谓“称人”就是大人拿来一杆大称,称钩上挂一只大筐,小孩则坐到筐里称体重。后来人们把这种习俗叫做“称人”。爱华阅读配图  “称人”的

立夏习俗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习俗:立夏吃蛋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

宁波立夏习俗吃什么

   宁波立夏习俗吃什么?   1、脚骨笋  老宁波立夏吃“脚骨笋”是诸多习俗中不得不提的一个。立夏至,农忙开始,大家自然希望“脚骨健”(身体康健),因此吃“脚骨笋”也成了民间祈求健康的一种借代。  无论是用传统的乌笋

全国各地立夏习俗大全

   全国各地立夏习俗大全  立夏系夏季开始。立夏时节各地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夏天的到来。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

声明:《扬州立夏习俗》为网友床上轻喘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