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大自然的美,激发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风景画的创作和欣赏,不仅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对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水彩风景画,始于德国而成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英国。由于水彩风景画工具简便,携带方便,材料价廉,写生速度快捷,长于表现雨雾朦胧、大雾弥漫、小桥流水的景色,或者转眼即逝的万里彩霞、旭日东出、日落西山等自然景观,因此不少画家外出写生喜欢以水彩形式描绘自然风光。另外,水彩风景轻松,赏心悦目,中外爱好者越来越多,并喜欢以此来装饰居室。中外艺术史上专攻水彩风景的画家不乏数人。我国中、小学和中等师范学校的美术课中也有水彩风景的内容。各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专业和建筑院校的建筑学专业及美术院校的教育专业等,都设有水彩风景课。
水彩风景画的特点
水彩风景画与水彩静物画大不相同,其一是水彩风景在户外,视野开阔。大千世界、一望无边、五光十色、包罗万象、内容丰富,而水彩静物则在室内,内容人为,可多可少,色彩可红可绿。其二是水彩风景在户外,光线变化无常,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阴晴雨雪,刮风下雨,变化多端。一日之内早、中、晚各不相同。其三,光感强,明暗反差很大,光色的相互反射影响也大,调子更趋明朗,时间性很强。而静物在室内,光线稳定,可以慢慢分析、比较,从容作画。由于以上种种原由,所以水彩风景写生比水彩静物写生难度大,要求高。水彩风景写生要求作者有较强的概括能力,有较快的写生速度,有较丰富的水彩技巧和应变能力。
构图与景物选择
自然界景物很繁杂,但并非到处都很美丽,也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入画,必须通过必要的选择,在纷繁复杂的自然景物面前,凭借自己的洞察力和审美意识,寻找和发现自然景物的美感因素。在选景过程中,要确定表现什么,主要景物中哪些能入画,哪些要舍去,构图怎样处理,用什么色调,用什么技法来完成,是否打底或作肌理效果。有时比较平常的一些景物,变换一下视点与角度就会发现不少诱人的景色。一组错落有致的农舍,一条通向小巷深处的石路,几株造型独特的小树,几处水波微动的倒影……都可以从中找到饶有趣味的画面。
取舍与概括
“取”是把能入画的景物留下来,“舍”则是把有碍美观和多余景物去掉,必须有所选择。取舍时要运用归纳、整理、添加、夸张的方法对景物进行艺术处理,使画面的景物更生动、更集中、更有情趣和更具有美感。取舍的目的是使画面景物简练概括,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艺术性更高。
对比与统一
画面中的对比关系非常重要,明与暗、疏与密、动与静、冷与暖、虚与实、远与近、强与弱、浓与淡等都属于对比范围,恰当地利用这些因素,画面才会感人。有些画面非常平淡,其原因就是缺乏这些对比关系。但处理对比关系时,也要注意整个画面的调协统一对比不能太强烈,整个画面才能舒服,才会有整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