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也补充,如果不是在潜水的过程里消失,那么“终极理想”便是在被推进病房的那一刻,护士问来者何人,答曰万科前执行副总裁,护士肃然起敬——“那一刻我就可以瞑目了。”解冻大笑。隐约间似又看到当年那个被《万科周刊》吸引来加盟的年轻人身上诗人和文青的一面,以及那份和万科鞍不离马、甲不离身的事业经理人情怀。
Q&A
专访万科执行副总裁解冻
《职场》:作为万科的极品伯乐,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人?
解冻:我跟新动力(万科的优秀毕业生招聘计划部门)说,其实你们不是我最想要的人。我最想要大学毕业三到五年初次跳槽的,因为他经历过。
从校园到社会一定会有一个理想破灭的过程,但是对一些新动力来说,很遗憾,这个过程是在我这里完成的,他很失望,失望后离开,然后再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万科还白一点。
如果从学生的角度说,我最喜欢学习成绩排名前30% 的,谈过恋爱,受过处分,什么都干过的人,社会阅历比较丰富——我们是做房地产行业,房地产需要接触,把握各种各样买房者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社会阅历,足够聪明,有雄心,愿意付出,这是我愿意选的人。
《职场》:听起来要万科喜欢真不容易,年轻人压力大啊。
解冻:我见了好孩子眼睛会发亮。但是有一点,天生我材必有用,不要勉强。高也不行,低也不行,只要把你的比较优势发挥出来就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你最适合的位置,合适了就平衡了,对社会、对个人、对公司都有益,什么事儿都拧着来不靠谱,早晚会出问题。
《职场》:撇开个人能力不谈,一个人身上有什么样的品格你会欣赏,会想把他挖过来?
解冻:信念的坚定是第一位的。尤其到了一定年龄、一定职位之后,做出的决定都会对公司有重大影响,如果摇摆不定,这个人就很可怕,而且越做越没安全感,自己也会很难受的。
我还练过帆船,帆船中间是有根龙骨的,如果没有龙骨帆船就倾覆了,所以有龙骨的人我欣赏。
《职场》:辛苦寻来的人如果跳槽或被挖,你会很伤心吧?
解冻:哪个公司都有人来人往。但我想强调的是,第一,至少待三到五年,有积累的过程;第二,离开的时候至少薪酬翻一倍,职务提三级,不符合这两点就离开了,人人得以诛之(笑)。
说到底每个人都是自己在书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轨迹,猎头给你打电话,不给我打电话,一定是你干得比我好。这个好怎么体现?第一,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经理人必须像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那样去珍惜自己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非常脆弱,一旦破裂是难以弥补的;第二,受人钱财,与人消灾,拿了这份钱就要干好这份活,而且咱们是踩着别人肩膀往前走,每个人还应该比前人干得好一点才对。
《职场》:万科崇尚“听专业的”,那如果下属坚持己见不听你的怎么办?
解冻:管理者也会有拍脑袋的时候,但总的来说万科还是尊重员工的想法。我老讲,可能我很高明,自己操作可以达到100% 的效果,但是你不同意我的观点,我又强迫你按我的观点去操作,可能只达到60% 的效果,但如果你按自己的想法操作,达到80% 的效果,做得开心又能学习和成长,有什么不好?
当然事后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哪点如果你听我的会做得很好,很多东西必须做完了以后才可以来评点的。明茨伯格讲管理是一门手艺。手艺是要不停去碰的,是试错的过程,不见得哪个一定对,哪个一定错。还有一点,管理无非就是代价,时间也好,员工的满意度也好,代价多少有时候算不清楚的,这个行业还很粗放,在这种情况下,对人永远尊重很重要。
《职场》:你很赞赏下属坚持自己的立场,那你有没有这种“不畏强暴”的故事?
解冻:讲我和王石的求同存异?那肯定不能讲,留着是卖点,留到我退休后写本书,就叫《我和王石不得不说的故事》,哈哈哈!
《职场》:那你先给我爆点料呗,我给你打个广告:欲知后事,请看《我和王石不得不说的故事》。
解冻:呵呵,开个玩笑,其实我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我在此前的公司是创始人之一,到了万科刚开始虽然是普通员工,但还是挺有信心的,觉得自己做个方案或报告,理论上是应该受到表扬的,事实是到了王石那儿,仍然会被他找出一堆毛病,批得体无完肤,把我弄得很沮丧。
毕竟我原来是有秘书的人,到这是给人当“丫头”。后来我想不能老这么被动,就琢磨着如何像总裁那样去思考。慢慢养成一个习惯:面对同样的信息、同样的场景,我会琢磨,王石怎么想,他会拿出什么方案,然后事后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核对,他哪些地方比我高明,他的逻辑体系是什么,这个过程对我的进步帮助非常大。
切片二 空降兵 袁伯银
空降的落地要领
袁伯银从百安居空降到万科,对于他这个从外行业过来的空降兵而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生搬硬套。
袁伯银似乎从学生时代起就很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要走向何方,考进清华后,觉得“力学”是个基础学科,于是决定不以力学为职业,而是“利用学校这个平台,充分地改造自己”。
大学毕业后去了江苏的外贸公司,干了将近7年时间,被提拔了5次。之后被选派去香港华润集团工作,一脚迈进零售业。
之后百安居进入中国,觉得加入这种在中国战略还未成型、有无限发挥空间的企业不错,加入了百安居,又受邀加盟万科。
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一直充满了愿意尝试的激情和希望做成事的干劲,这也是万科相中他的精神层面的原因。
尽管去百安居和万科都属于空降兵,但空降的要领明显不一样,“前者还在创业初期,你去了就是大将,很快领兵出征;后者团队已成熟,你得努力融入,争取大家接受你,支持你,然后才能成事。”
着陆准备三二一
“空降兵的融合在一般情况下来说,要注意四点。第一,空降兵一定要有本事,要知道落地的地方是水面还是树林,根据不同的地形做出合适的判断;第二,环境本身要能够接纳,不然地上插满了刺刀,你也落不下去;第三,落地之后如何再进一步成长;以及对我们这些从外行业过来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条——你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照搬原公司的管理经验和套路。”袁伯银说。
袁伯银在调到深圳总部前是在上海万科分公司,回顾那段空降,袁伯银觉得一个职业经理人从空降到发力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蜜月期,就是大家看我很好,我看大家也很好。“这时期更多是处于一个学习了解万科的状态里,看看我能给万科带来哪些附加值,在那个时期我对公司的实质性业务接触比较少,更多的是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是管理的盲区、什么事情没人做、没人管理、什么工作是原来大家没想到的,我更多的是做补台的工作—你想在你加入这个公司之前它就在运转,做得也不错,凭什么你来了一定要改这个改那个呢?”
第二个阶段是亲自动手的时期。作为一个外行业加入者,如果公司一切运转正常,这个时候手伸得太长的确不太合适,袁伯银刚好赶上房地产市场发生剧变,公司也在经营管理上暴露出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时候作为空降兵,应该抓紧时机深入地抓问题,当然集团对我的支持也很大,同意让我这个外行业人去管地产的三个核心部门:设计、营销、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