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一番概念热炒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他们的信息主管开始思考:究竟云计算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思考归思考,大多数企业还是拿云计算的概念进行宣传,真正让云落地,推出具体服务的还并不多。而中金数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既是云服务理念的倡导者,也是推动云落地的先锋。
2005年成立的中金,起家于为银行提供数据中心外包服务和灾备服务,目前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华夏银行、泰康人寿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都是他们的服务对象。已经在金融行业内积累起一定口碑的中金,拥有一批优质的固定客户,在收入方面也较快增长。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中金总裁张利提出:“云计算服务将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推广方向。”在外包方面具备了软、硬件条件的中金,并不满足于为金融大客户提供传统的外包服务和灾备服务,他们认为还应该走向外包的更高级:云服务。
很多企业希望大型企业、政府等机构能够接纳云计算的概念,并采纳云计算的解决方案。事实上不少大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私有云”,对于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接受态度相对保守。中金虽然把目标锁定在了金融、政府、交通运输等高端行业应用,但是初期的尝试却从中小银行和一些中小企业、商户切入,这些中小银行和商户由于缺乏资金,愿意与中金一同尝试,通过云服务的方式节约预算,提高效率,提升自身的IT水平。有了成功案例,再向大企业渗透,难度显然会降低不少。
外包商转型云服务
云计算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之所以一直停留在“说得多,做得少”的层面,还是由于大多数企业不具备提供云服务的能力,因为云计算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硬件基础——高质量的公共数据中心。由于中金此前就是为银行提供市场化、社会化数据中心外包服务的,因此在硬件上具备天然的优势。
据张利介绍,中金的数据中心均以国际、国内最高等级的机房标准来建造。除此之外,由于高等级数据中心具有专业性、地域性的特点,中金也加紧在全国布局:目前北京数据中心一期已经启用,面向环渤海经济圈的烟台数据中心将于今年年内启用;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华东数据中心以及珠三角地区的华南主中心将于2012年启用。
张利称,正是有赖于自2005年以来逐步完成的几大重要核心节点布局,建成了有保障的数据中心,才吸引到众多高端客户的信任——2008年、2009年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总行生产中心先后进驻北京数据中心;2010年又与华夏银行签署整体生产中心外包项目,这是国内大中型商业银行第一家生产中心整体外包的项目。
中金目前已经获得了众多银行的信赖,拥有稳定的客户群和良好业绩。但是中金在完善自身数据中心的布局过程中还看到了更多的机会,一个个数据中心的投产使用意味着一朵朵“公共云”的形成。
去年8月,曾在IBM工作过10多年的黎江加盟中金任副总裁。在拥有丰富的金融行业和IT经验的黎江看来,云服务应该是未来中金发展的机遇。
他的经验与判断和中金原有的硬件优势结合,随即碰撞出了云服务的发展方向。虽然,在国外云计算应用已经进入第3个年头,但是国内却仍然处在“起步阶段”。事实上,目前不少运营商以及大型企业都拥有大规模数据中心,但这都是他们的“私有云”,还没有一家企业把自己的“私有云”公开给其他企业使用的。而作为第三方的公共服务机构,中金恰恰能够提供“公共云”,但是如何具体开展云服务呢?
此前,曾有国外工作经历的黎江认为,国外的云计算应用虽然仅有3年时间,但是他们是从传统意义上的外包自然过渡到基于云计算的更加灵活的外包,即云服务。同时,黎江也注意到与国外不同的是,在国内缺少IT外包土壤的情况下,大多数企业对云计算持怀疑态度:将自己的业务放到云端是否安全?会比自己的机房可靠?生产系统外包给别人会不会有风险?
就在这种怀疑态度蔓延的过程中,云计算究竟有什么优势,却往往被忽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重要的信息系统就超过1.2万个。如果都自建数据中心,不是质量、性能不能保证,就是大而全、小而全地重复建设。”要想避免重复建设,杨学山认为应该鼓励社会化、这样至少能够节约一半的建设费用。
国家显然不会支持重复建设,近几年市场化、社会化的概念反复被工信部强调。“云计算把信息科技服务的供给变成像水和电的供给一样,作为一种基础性质的公共资源服务,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企业和个人可以随用随取,”黎江认为云计算能够实现像水、电一样集约化地配置资源,不但免去了企业购置设备、开发软件、运营维护的成本,还便于用户随时使用。
虽然中金曾经服务的都是银行、大企业等高端用户,但究竟谁最需要云服务?最迫切的或许不是那些随时可以兴建数据中心的大企业,反而是一些中小企业。他们有客户、有扩张的愿望、并对IT有一定的依赖性,但是缺乏资金,同时也缺乏建立高等级数据中心的经验。
黎江坦言:“比如金融行业,其实中小银行是很尴尬的。虽然中小银行和地方性银行的规模并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和大银行一样要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而它自己要建设数据中心、开发应用软件,所花的成本和精力会很大,同时由于规模小,网点少,所以投资回报并不是很好。”
由于看到了这一行业特点,中金开发了金融合作服务平台,主要针对中小银行。中金的一个银行客户就曾经想做灾难备份,但是资金却有限。因为灾备分为几个等级:应用级灾备(系统可以随时切换);初级灾备(远程直接存放业务、管理数据)。这个客户的预算只能实现初级备份。因此它对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方式很感兴趣,因为通过云服务的方式能够在原有预算下实现应用级备份,而它只要付服务费,未来就能够方便地随时捕捉数据。
对于中金而言,这样的金融合作平台不仅要向一个中小银行提供服务,还可以针对整个金融行业进行推广。黎江表示:“虽然每个客户所交的服务费并不多,但是通过这个平台实现规模效应,则是未来中金云服务的盈利模式。”
金融服务平台听起来似乎就是为中小银行提供云服务,但并不是任何外包企业都能研发出这样的平台。
首先中金拥有高等级的数据中心作为硬件支持,其次中金服务大银行客户时积累了丰富的运维经验:“我们实际上是有一些先天优势的,因为我们本身就是做外包,云计算只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外包。”在黎江看来,中金锁定高端行业用户也是基于自身的优势。除此之外,他认为“这些行业的IT程度较高,更容易将业务外包。对于我们而言,想做云计算服务绝对不能只懂技术,一定要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
通过积累为金融行业客户服务的经验,不断进行行业纵深的挖掘,中金才能够推出符合金融行业特点的服务平台,并获得中小银行客户的青睐,实现了“让云落地”。
探索云服务创新
虽然已经成功为中小银行客户推出了云服务,但是黎江认为“中金还要向行业纵深发展,提供行业纵向一体化的云服务。”继续沿着产业链做行业深耕,推出更多集成化的云服务是中金目前正在做的尝试。
中金不仅研究中小银行,甚至开始研究中小银行的客户。“大多数银行的中小型商户的IT基础较薄,可能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往银行就单纯为这些商户提供资金方面的服务。现在我们通过与银行合作,使银行不仅仅为这些商户提供资金服务,还可以让银行通过云计算为他们提供增值服务。”黎江称:“银行的中小商户实际上也有很多数据,比如客户名单、员工工资、进销存的情况等,中小商户的老板其实也很重视这些数据的安全,觉得存放在自己的电脑里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现在跟银行建议,把我们的云存储产品变成银行的一项业务服务,作为附加服务提供给中小商户。”
中金为这些中小商户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客户端,这些中小企业的老板可以通过进入该网站上传存储重要的数据。黎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银行多了一种增值服务,而中金则实现了将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变为BT(Business Technology),再将BT变为业务服务,而这种服务就是通过“云”来实现的。
在发展模式上,中金没有选择单打独斗的方式,黎江给中金的定位是“云服务的平台”,愿意与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进行联合开发,“我们可以和供应链软件开发商、电子邮件的开发商等合作,为金融行业的用户提供服务。”
黎江的心态非常开放,他甚至愿意应客户的要求去找云计算的合作伙伴,“客户觉得哪个行业软件企业做得好,我们就主动去找这家企业合作,为用户提供服务。”
除了不断往行业纵深方向探索,中金也在寻找其他机会。黎江发现我国行业之间的壁垒较大,各行业间相对封闭,很多企业的IT系统都是内循环系统,没有跨行业的外循环,行业间的IT应用仍然是空白。
“比如手机银行,这种模式实际上是银行、电信运营商、还有一些增值服务商联合推出的。但是它应该纳入到银行系统里面,还是电信运营商系统?未来系统应该放在哪儿?恐怕很难解决,这时候就需要第三方的服务机构。”中金希望,未来能够通过一个第三方的服务平台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最终服务。
虽然行业间的壁垒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是否借助第三方就能够解决行业间的利益纷争还不得而知,但是中金始终没有停止对云服务的创新思考。无论是行业深耕,还是寻找行业间的空白市场,中金希望通过主动变革,成为云服务领域中的先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