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万得
他在一个远离公众视线的暴盈行业潜伏了十多年,奉布隆伯格(Bloomberg)的创业史为圣典。
他掌握了草根派成功的秘诀: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海量信息;坚定不移、尽可能多地卖终端;还有,毫无风度、极为强硬的领导方式
文 / 《创业家》记者 卢旭成
万得面纱
2009年12月15日,上海阴雨。
陆风的办公室有一整面落地窗,天气好的时候,透过它能看见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天,股市里发生的一切都是上海万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得,Wind资讯)的生意,万得发出的资讯、数据回过头又是金融机构的经理们不能离手的工具。
“我们公司原来的口号是‘人人需要信息’,现在改了,叫‘金融就是数据’。因为我觉得信息产业太广了,原来的理想太大,我们做不了。我们定位在做金融领域里的信息服务。”陆风说。
陆风,今年四十多岁,留着许多年从未变过的平头,脸方,唇阔,牙齿略黄,方框眼镜后面的小眼睛闪烁着湖北人的精明和谨慎。他的惯常打扮是质地不很讲究的深色西服,爱抽烟,说话不时带些粗口。有江湖人的豪气,也有走江湖的狡诈。万得资讯的员工形容他们的老板,长得比较丑,脾气比较躁,在公司80%的时候铁青着脸,但很注重培养人。
正如《创业家》新浪微博上的粉丝们说的,陆风的个性和数据行业的神秘决定了,那天屋里的谈话像窗外的雨一样,时断时续,无法酣畅淋漓。
《创业家》:你说数据生意的核心是什么?是靠一个能大批量销售的、简单的、品质稳定的产品,还是做那些只有少部分人付费的、很精致、高端的信息?
陆风:我们做的是一个专用终端,专用软件。现在的用户有5万~6万人,全是金融机构,他们来一个新人就要装一个终端,就得给我钱。和彭博、路透是一样的。
《创业家》:你提供统一、标准化的数据?
陆风:是的,统一的、标准的数据,时时更新。我们收取年费。比如,一个简单的行情数据可以做出很多种模型,我们提供的是大部分人需要用的模型,减轻他们的工作量。
《创业家》:很多人觉得数据本身不是个生意,找不到能做大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好像只有彭博、路透能做,但中国人做不好。
陆风:数据这个生意很大,真的很大。现在哪个行业不用计算机,用计算机的地方都涉及数据。但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做数据不能收钱,但你收钱了,他就给你了,我付出了劳动就要收钱,你不想付钱我就放弃你,这得有个过程。
《创业家》:现在想进来做这个生意的人很多。当大钱进入,行业高速发展的时候,你得上市了。
陆风:我们不上市。我跟你说,其他那几家上市了,融资100个亿,他也干不过我们,真的。现在想进入我们这个行业,肯定是对市场没有太多了解。这个行业也有一个温州模式,先行的公司占有绝对优势。原先买小商品就去温州去义乌,现在也是。
《创业家》:万得不上市?近两年你们一直在准备8943;8943;
陆风:我不知道,也不会告诉你。万得的事不要再谈了。
《创业家》:你们现在多少人?单人创造的价值大吗?
陆风:不到1000人。
《创业家》:你采集信息的人和销售人员的比重是?
陆风:这个不能跟你讲。
《创业家》:一年收入能有多少?
陆风:这个更不能告诉你。
《创业家》:行业的毛利率大概能有多少?
陆风:也不能说。
万得资讯一直想上市。据《创业家》了解,2007年,陆风曾想登陆深圳中小板。当时的万得资讯数据资料来源于2500多个信息源,每天更新8万~12万条。它每天传送和处理的数据如果转换成0和1的代码,用A4纸打印出来叠放,将有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007年,万得资讯已经有1200多家金融机构客户、3万多个金融终端,包括100%的全国商业性银行、100%的基金公司、85%的证券公司、78%的保险公司、75%的QFII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金融机构。
但由于一些“私密”原因,比如创始人持股高达70%、固定资产比重过低、信息版权等问题,万得上市计划搁浅了。但传言从未停止。至今上海金融圈还流传着一段轶事:在创业板推出前夕,某天,负责中国创业板筹办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派员到上海拜访陆风,力邀万得资讯成为第一批创业板上市公司,甚至允诺,万得可以成为创业板第一家上市公司。但当时上海有关方面希望万得能在A股上市。
如今,创业板上已经有了两家金融信息服务公司——同花顺(SZ:300033)和东方财富网(SZ:300059),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面向个人投资者的。同花顺IPO时,市盈率高达90多倍,其2009年的营收额为1.9亿元;东方财富网创始人沈军,上市当日个人财富市值达到22.9亿元,而2008年东方财富网的营收额只有1.18亿元。
万得资讯的业绩远在两者之上。根据《创业家》的了解,万得资讯2007年~2009年三年的营收数字约为1.2亿元、2.5亿元、3.5亿元,而它的所有成本(包含源数据购买、人力、后台服务器和带宽等)不超过5000万元;其净利润至少在70%以上。陆风在2009年底时的心愿是,万得在五年内将员工总数从现有的500人增加到5000人,年主营收入将增至30亿元。他希望通过上市融资10亿元左右。
圈子里有人说,万得最可能成为中国的布隆伯格,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超越后者;也有人认为,那只是陆风一厢情愿的梦,中国的现实决定了他不可能做到,他自己的个性也有太多局限。
关于万得的故事,陆风一再告诫不能写。据他说,他和很多中国主流财经媒体的老大很熟,经常聊,有交情,但就是不许人家写他,一个字都不许。只要一写,他就发飙。还好,《创业家》和万得的交情没那么深。《创业家》热爱极具创业创新精神的公司,但更热爱读者。历经半年的调查、走访,现在,让我们揭开万得的面纱。
创业,那个找不着北的年代
陆风是湖北仙桃市沔城回族镇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今天在仙桃,他与金山软件创始人雷军齐名。但在家乡以外,他刻意低调,最好世人只知有仙桃雷军,不知陆风其人。
沔城是湖北省唯一一个回族镇,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保留着三国诸葛亮的“读书台”,也出了不少当代知名的文人墨客。少年时的陆风有很强的文人情结和理想主义色彩。1988年,他考上西北轻工业学院(现为陕西科技大学)学工科。他喜欢写诗,还创办了校里的文学社,“这个社现在还有。”陆风说,“当时陕西很有名的文学杂志《延河》有我作品的专版。现在彻底脱离文学了,我连博客都不怎么看了。一开始创业就写合同了。”
不过,陆风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艺青年。大二的时候,他翻看了一本介绍计算机发展史的书,从此迷上了计算机。当时学校机房里的电脑有限,他每周总要有两个通宵钻在机房里。后来,他开发了一个用计算机设计服装的软件,还自己学习裁剪衬衣,给同学做衬衣。这个服装设计软件让陆风获奖了,也加深了他对计算机的热衷。1992年,陆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某地的纺织工业局,这是多少人争破头的好单位。陆风上班3天就辞职走人,理由是那里没电脑。辞职后,他曾在中关村为一个小企业做软件开发,后来去过深圳,最后在上海浦东落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