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业务从哪里来?唯一的答案就是从基础信息中来。上一代文明以金融为中介,下一代文明则以信息为中介,这个控制权显然应该在中国移动手中,未来银联只能购买中国移动的信息。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的信息产业,充其量只能叫手机设备制造业,还不是真正的信息服务业。其实,反而中国电信会更有潜力,因为它知道未来的挑战和战略是什么,它悟道最深。中国联通不由自主,不确定其所依赖的技术将来走向何方,这一点就不如其他两家运营商占据政策优势。中国电信的问题在于它有高深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力度来实现,行为与取向背离,存有深层障碍,即政策上的“天花板”限制。它还按照传统思路去迎接互联网的挑战,这自然难以为继。
未来运营商只有走开放路线,与产业链内既有的厂商之间展开充分合作互利共赢,并丢弃那些不适合自身的业务,进军适合自身体制并能发挥优势的领域,才能给电信-互联网业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运营商之失
电信运营商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失去过机会,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仍然可能如此。
本刊记者 张静
“未来20年中,人类社会的主要财富将由移动互联网产生。”这是美国通用无线公司总裁王维嘉曾做出的预言。
腾讯企鹅的崛起成为电信运营商心中永远的痛。这种遗憾,让“管道”成为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忌讳的词。
然而,电信运营商失去的机会还将可能扩大,如果它们不能及时找到自己的位置。
入口之失
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领域失去的机会有两种,一种是本来就没有能力去争取的机会,一种是本应该得到但却因主观原因而失去的机会。
过去十年中,电信运营商也曾互联网增值领域跃跃欲试,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就曾对阵门户网站,但直接从基础网络服务跳到内容增值服务被证明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是注定要失去的机会。
今天,电信运营商将移动互联网当作打翻身仗的制高点,但事实上,有些本属于自己的机会正在悄然溜走。
首先可能错失的移动互联网机会就是移动终端操作系统,而且是战略性机会。
Android操作系统正在为谷歌带来巨大的喜悦——Android手机的总出货量赶超了iPhone在本土的出货量,Android平台占据了27%的美国智能手机市场,这个绿色小机器在已经缺口的苹果上再狠狠咬了一口。“相信我,我们在盈利。”谷歌CEO施密特语气肯定,“营收足够支付Android所有活动费用还多出很多。”
从搜索引擎到手机操作系统,谷歌的成功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控制点所在,并给同行带来启发。据近期的报道,在百度第二季的电话会议上,有分析师询问李彦宏关于百度手机操作系统一事,李彦宏暗示了百度正在开发手机操作系统,称其“非常令人振奋”。
在知情人士看来,百度推出手机操作系统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早在去年就已提上议程,只可惜最终不了了之,据称原因是百度认为此项工作极其耗费精力,但谷歌的举动终于让百度看到了更大的机会。据业内人士分析,在百度未来的手机操作系统上,除了自家主打的搜索引擎外,百度还将把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百度地图、百度手机输入法甚至可能的应用程序商店统统搬上去。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价值永远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将自己的明星产品捆绑销售是一种用途,和合作者进行客户端或软件的下载分成也是一种生财之道,但更大的宝库则来自个人信息数据的挖掘。
无论是随时随地的位置信息,还是电子商务的交易信息,或是主动搜索和订阅网页所呈现出来的兴趣爱好信息,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都能生长出移动互联网真正的摇钱树。当你比用户自己还了解用户时,无论是前向收费的内容服务,还是后向收费的广告营销,又怎能不成功?而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则意味着拥有多样化的应用接口,也就意味着能更全面地收集和整合这些应用信息,从而铺垫成功之路。
在三大电信运营商当中,中移动对手机操作系统已经伸出了触角。去年9月,首款基于中移动主动研发的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联想O1问世。毫不意外,中移动自己的主要业务都被预置了进去。但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更深价值,中移动似乎还没有真正意识到。而这恰恰是一片能长出无数新增值业务的沃土。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掌控入口非常重要,这将是第一战场,也会是决定未来命运的竞争焦点。”不久前,中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在做客人民网时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一般来说,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包括操作系统平台、浏览器、输入法、IM等等,这些都已经引发了激烈的争夺战。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之争实际就是未来移动互联网的主导权之争,谁占据平台谁就等于是握住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咽喉,谁就拥有了主动权。中国移动当然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中,自己的事情也许只能自己来筹办。”
中移动对于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价值无疑是高度重视的,但如果操作系统等入口的用途还只是停留在具体应用的集成平台层面,就没有触及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价值——精准服务。无论平台上的应用是多还是少,电信运营商都不能保证这些应用是用户恰好需要的。即使一贯被视为楷模的苹果App Store,也有大量冗余和无用的应用存在。去年,据报道,苹果承认其iTunes应用程序商店软件只有20%真正使用过。相关统计显示,使用率第1000名的应用程序在手机和iPod中的使用率只有1.76%,而另外99000个应用的使用率则更低。相关评论尖锐指出,苹果公司并没有在改善应用发掘体验上得到很大的进步,也没有实现让苹果应用商店卓越的功能得到很好的表现。以用户体验设计闻名的苹果尚且如此,从旧体制和模式里走出来不久的国内电信运营商又能否摸清用户的心?
第三方之失
电信运营商第二个正在错失的机会是手机支付。
即使电信运营商拥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统,拥有了自己的接口和开发工具,如果不能在手机支付标准上拥有主导权,仍将失去用户随时随地交易的完整信息,而这正是未来个人信息数据库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在与银联争夺手机标准失利后,电信运营商在手机支付上的势头逐渐黯然,这也令一些业内专家扼腕不已。“其实如果运营商努力争取,还是可以争取到的。中移动在此次较量中还不够主动和有策略,如果当初能联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起呼吁,而不是搞封闭标准,形势或有不同。”
事实上,在金融业和信息业的融合中,手机支付更有前途的发展空间来自信息增值服务,而非来自容易积累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拥有了合法有效的个人交易信息,就能带动广告、媒体增值服务的发展,为诸多中小企业提供新土。而在大规模数据整合和处理方面,电信运营商比起国内的互联网企业更有经验和实力。据业内人士透露,国内某家知名第三方支付企业仅从用户的单笔交易行为中就能生成1600余项个人信息数据,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炼和使用。此外,与民营企业相比,国企从事基础金融业务也更为可靠,至少在企业的存续性方面具有优势。
面对如此意义深远的一个领域,电信运营商错失机会确实遗憾。事实上,在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层面,电信运营商仍有其他机会可以挖掘。但因为其反应迟缓,这些领域已经他人率先立足,包括信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