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洋电机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商,目前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35%;在太阳能电池方面拥有号称全球最高水准的光电转换技术,市场占有率位列全球第11名。这一收购行为,使松下进入新能源领域变成了现实。不仅如此,松下开始形成了“未来将环境能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战略”。
2010年1月松下发布了未来10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在2018年公司创立100周年时,成为全球电子产业排名第一的环境革新企业。在规划中,松下重新梳理出“能源系统”、“冷暖调节”、“网络影视”、“安全”、“保健”和“LED”等6项重点业务。能源系统业务被指定为松下今后的旗舰性业务,由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充电电池和能源管理系统等组成。
大坪文雄越来越清楚形势的紧迫性,他在公布此项未来计划时,如此表述:“加速扩张与能源相关的业务,将是与三星电子竞争的最有效途径。”新的战略规划出台后不到半年,5月8日,松下便公布了落实到执行层面的中期经营计划,即2010~2012年“绿色转型2012”(松下内部称之为GT12)。
在GT12的规划中,到2013财年松下电器总营收达到10万亿日元,营业利润率将从2009年的1.7%提高到5%以上。其中作为松下未来旗舰性业务的能源系统业务,销售额目标是8500亿日元,相对于2010财年的3100亿日元来说。预计到2016财年,松下在太阳能电池领域成为全球三大领导品牌之一,而目前松下旗下的三洋电机仅排名第11;将继续扩大在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份额,由35%提升至40%以上。
相对于能源系统业务的高增长预期来说,松下在传统的数码产品和家用电器上(两块业务已经分别并入网络影视和冷暖调节业务之中)规划出来的年均增长幅度都在10%以内。而在过去的2010财年中,数码AVC网络产品(即数码产品业务)销售额占总营收的比例高达39%,家用电器的比例也达到了16%。新的战略规划,意味着松下要彻底丢掉以前的旧饭碗,端起新饭碗。
不得不绿
广州松下空调器有限公司营业部营销课长向青,在收到大坪文雄的那封邮件时,并没有感到兴奋。他所在的公司是松下中国1993年与广州万宝电器合资成立的一家工厂,是其全球三大空调生产基地之一。
“我们只是一个生产基地,之上是空调事业部,再之上是家电社,然后才是集团总部。这么多的层级,我们很难感受到总部的气氛。”向青觉得,总部整合三洋电机和松下电工的事情,最快也要1~2年才能反映到他这个层面。现在他能感受到的只有市场的压力。“三条9的空调(价格为999元)都出来了,我们怎么玩?”向青在抱怨中国空调厂家搞价格战,不按常理出牌。但这也似乎说明松下空调正在失去价格优势。目前格力和美的控制了中国空调市场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家电日益膨胀的制造和销售规模,正在不断冲击松下等老牌家电企业。
不仅是空调如此,冰箱亦是如此。此次“召回事件”的主角——无锡松下冷机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7月,由松下与中国江苏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资组建,但因连续11年的亏损而最终与合资伙伴小天鹅分道扬镳。松下冰箱2010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不到2%,在外资品牌中也落后于西门子、三星、LG电子。
表现较好的松下电视和洗衣机,最近两年也遇到了麻烦。松下电视由于押注等离子、忽视液晶的缘故,在全球市场上已被三星、LG、索尼等甩出很远,在中国电视市场的排名更是跌出前十。电视一直是松下公司中销售额最大但也是亏损最大的产品,截至2009年12月31日该产品仍有100亿日元(约1.13亿美元)的亏损。松下洗衣机虽然暂时位列中国洗衣机市场第三的位置,但受到美的整合洗衣机业务的冲击,目前销量增长已出现停滞状态,上半年同比增幅仅3%,远低于行业20%以上的同比增幅。
在目前这种全球经济环境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基本就是松下在全球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的缩影。松下赖以生存的“低成本、高质量”的“水道哲学”逐渐失去了威力(松下幸之助的水道哲学是作为一个企业使命,为社会提供的物资应该像自来水一样,便宜而丰富)。在制造规模上,松下已经在中国家电企业面前失去了优势;与此同时,在技术储备和产业链垂直整合上,松下又玩不过三星、LG、索尼。这意味着,在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松下要想挽回败局,前途异常艰难。
若松下还想继续获得发展,就必须开拓出新的业务。如此看来,松下选择新能源业务作为战略转型的切入点,便十分值得理解了。日本政府一向在保护环境方面有着表率作用,全球第一项气候公约——《京都议定书》便是在日本京都制定。去年,日本政府又提高了中期减排目标——到2020年将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时减少25%,这相当于上届政府所定8%目标的3倍。
政府对环境的迫切要求,使得日本企业早就不得不向“绿色阵营”靠拢。已经有100年历史的日立是最早提出“变绿”的日本电子企业。2001年,日立集团便制定了以2010年为目标的“环境构想2010”。松下提出的“全球电子产业No.1的环境革新企业”,几乎与日立同出一辙,都是百年企业的环境战略。随后,日立便开始对电子制造业务做起大规模的减法运算,比如关闭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家电视机生产线。
这几年同样在加速剥离沉重制造业的索尼公司,去年底也将新能源电池业务从边缘推向前台,跃升为与3D电子产品和网络服务并列、被寄予厚望的三大增长引擎之一。计划今后3~5年在此领域投入1000亿日元,实现销售额翻倍。
除了业务的变化之外,你还会发现,日本企业更加强调自己公司每年所实现的碳减排量,并作为公司财报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坪文雄曾高兴地说:“2010财年我们取得的一项值得骄傲的业绩指标就是,完成了当初设定的碳减排目标。”在松下GT12战略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在2006财年的基础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0万吨”。
在国际环境和日本政府的推动下,再加上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从三洋电机那里获得的太阳能电池等来自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基础,松下做“绿色转型”成为其必然之举。
变绿不容易
松下已经开始为“变绿”做出实际行动。大坪文雄表示,为了降低平板电视生产业务亏损影响,削减资本投资,未来将进一步提高外部工厂委托生产的依存度。虽然松下推出了2012年全球销售1000万台等离子显示器面板(PDP)、2000万台液晶电视的3年计划,但大坪文雄强调,今后3年将不再针对PDP及LCD(液晶显示装置)面板追加设备投资。
与此截然不同的是,松下旗下的三洋电机计划在未来的三年内投资18亿美元在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方面,以满足社会对绿色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松下已经决心向“绿色转型”,但是这种决心在遇到强大对手之后,又会变成怎样,确实是个未知数。
松下在新能源方面的投入,与其经常提及的竞争对手三星电子相比规模不大。三星计划到2020年对太阳能电池和汽车电池、发光二极管(LED)、生物制药、医疗仪器等5项事业投资23万亿韩元(约合200亿美元)。从今年第二季度财报来看,三星电子仍处于高速增长期,销售额同比增加16.6%,达37.89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67.69亿元);营业利润同比增加87.5%,首次突破5万亿韩元大关,达5.01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6.62亿元)。
处于快速增长期的三星电子,在锂离子电池方面,也有可能对松下造成威胁,目前三星在该领域已经处于第3位。即使是位列第5的中国比亚迪公司,受日元升值等因素影响,增长势头远远超过三洋;而在太阳能电池方面,中国、德国制造企业不断发力,已经将此前产量位居全球第4位的三洋电机挤出前10,松下想重回队伍的前列并不容易。
此外,松下关于整合三洋电机获得资源最佳利用的设想,也将遇到重重困难。在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松下和三洋电机交叉众多,从电视、空调到洗衣机等业务无不重叠,而且涉及诸多合资企业和工厂。松下想彻底梳理出头绪,需要时日。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便是三洋与合肥荣事达集团的一个合资公司,“我们与三洋电机签订的品牌使用期限是到2013年,他们不可能说整合就整合掉的。”合肥三洋董事会秘书方斌称其没有接到任何三洋电机关于整合的下一步要求。
记者向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询问,松下整合三洋电机和松下电工的具体时间表,但对方表示没有任何时间表。三洋电机中国总部也是同样的答复。或许就像向青所说的那样,松下太大了,机构设置复杂,从总部传达到真正的业务部门,这条路长到了可能会拖延战略实施的地步。所以,当松下总部开始颁发最新的绿色执行计划时,松下中国仍在冰箱产品的“召回事件”中苦苦挣扎和纠缠。
松下试图以“领头羊”的姿态,站在新能源行业的最前沿。但是否能保证其战略目标真的能够实现,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