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的可贵,除了其自身价值,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经过几代藏家的精心收藏和亲手把玩,已经融入了人的审美需求,因而也被称为“雅玩”,是文人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2010年,中国嘉德春拍总交易额创出21.28亿元的内地单季拍卖最高纪录,其中“翦淞阁—文房清供”专场以8,400万元的总额100%成交,45件拍品均价近200万元。一把1948年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价格创出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这无疑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文房拍品巨大的投资潜力。
天价屡现
翦淞阁的主人黄玄龙,20多年来耗资上亿元倾心于古代文人文房用品。早在2006年中国嘉德就举行过一场他的收藏拍卖会,在那场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紫檀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估价280万至380万元,成交价429万元。据黄玄龙介绍,这件如意是乾隆皇帝自己设计的,由造办处制作,世上仅此一件。用上等紫檀木雕成,上面镶嵌三块汉代白玉。当时正是乾隆二十年,这一年乾隆皇帝初度平定伊犁回部叛乱,准噶尔部归降,他写下集颂功、记事、寓戒为一身的《咏如意诗》,命造办处嵌于如意表面。这个如意使用的错嵌金银片工艺是金银镶嵌工艺中制作难度最高、最少见的,需要先用金、银制成大小合适的字符,然后嵌进紫檀表面。另外一件精美的方柱石制春风得意图犀角杯也以341万元高价成交,这个价格是当时内地犀角杯拍品的最高价格。2006年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到了3,590万元人民币,成交率达到84%。
时过境迁,当此次黄玄龙再次献出翦淞阁精品的时候,市场已经对于文房用品有了全新的认识,除了总成交额和成交率都有重大突破外,拍品的天价成交也成为最大看点。其中“杨玉璇制白寿山慧可断臂像、杨玉璇田黄冻达摩面壁像”合称“禅宗组曲”,估价仅为每件200万元左右,分别以1,568万元和1,064万元成交。一把1948年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创出紫砂壶新纪录,成为该场又一大亮点。
除了中国嘉德推出专场之外,黄玄龙还在2008年于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推出了“道法自然”藏石专场,在这场拍卖会共推出了27件拍品,其中赏石14件,除一件赏石未成交外,共成交1839.22万元,赏石12件成交1432.95万元,占总成交额的78%。平均每件赏石成交价达110万元。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则推出了“隽物凝思:水松石山房藏珍玩专场”,力推文房精品,其中一件清乾隆·御制竹黄御制诗“九如灵芝”图如意,成交价达到了1,578万港元。一件清雍正·御制黄杨木雕“灵芝”如意,成交价则达到了1,186万港元。一些看似成交价并不是十分抢眼的拍品,也显现出了巨大的赚钱效应。有一件清代瘿木题诗香几,上面就有两组诗文,并有邓完白的印款。这件香几曾经出现在2004年的香港拍卖市场上,当年估价2万至3万港元,成交价则超过了20万港元,此次的成交价则达到104万港元。
“雅玩”重流传
对于许多投资者来说,在艺术品拍卖中,往往关注以书画和大件瓷器为代表的“主战场”,但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文房雅玩以其巨大的升值潜力,越来越为投资者所看好。在收藏领域,很早就有“文房”之称,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这四宝是最基本的工具,尤其到了明清,发展起大批文房所需之物,包括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印盒、印泥、印章等。即便是文具的辅助工具,也经过精心设计和摆设,致使其成为书房里书案上的装饰、陈设之工艺美术品。
文房的可贵,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是其自身价值,所用的材质包括犀角、象牙等珍贵材质,其工艺也代表了特定时代的文化参考与象征。更重要的是人为因素,即使文房自身无价,但经过人为的评价,都可以化为有价。其珍贵,很大程度是因为经过了几代藏家的精心收藏、亲手把玩,已经融入了人的审美需求,因而也被称为“雅玩”,是文人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在文房投资中,藏家最为看重的还是其流传。
以此次翦淞阁推出的文房专场为例,其中许多是以民国初年上海大鉴赏家瞻麓斋龚心钊旧藏古器珍品为主轴。他是清代著名的外交家、清末出使的第一任加拿大总领事。龚心钊平生笃好文物,潜心研究,精品颇多,且不时为了一访文物而往返京沪。他文物收藏的最大特色,在于精致考究、古朴典雅的包装。无论是书画或各类文玩精品,外盛以紫檀盒或红木盒,取精致的织锦包面,用柔软的丝绢为卧囊,盒内贴有多方藏印的印文,并附有亲笔撰写的各式标签、题识的纸笺,盒外又贴有龚氏手书品名的题签。像此次拍卖的一把周代玉刀,估价38万至58万元,成交价72.8万元。玉刀是龚先生最喜爱之物,当时是问朋友或亲戚借钱,再要龚夫人从上海汇钱到北京才买到手。他买之、读之、考之,在把玩、擦拭藏品时绝不使用一般粗糙的拭布,往往是用自己身上已经磨得平润了的衣服袖口来擦拭,以避免织物上尖锐的纤维可能刮伤器物。龚心钊还亲自制作紫檀嵌瘿木匣、黄杨衬板,足见他对藏品的珍爱程度。
从近年来的拍卖市场来看,文房专场中的藏家身份各不相同,比如今年纽约佳士得推出的“普孟斐文房清玩珍藏”专场拍卖,普孟斐先生以收藏家的身份闻名于世,兼之著书立说,潜心学术研究,他花了30年收藏的大批艺术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杰出成就。水松石山房主人Hugh Moss(莫士辉)则是一位古董商人。不同性质的藏家所呈现出的拍品也会有不同的风味。
关注成交纪录
在文房拍卖市场上,珍品成交总是能够引起市场关注。在2003年中国嘉德举行的“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上,黄玄龙以209万元的高价拍下明代浮雕鱼龙海兽紫檀笔筒,创下当时同类笔筒的最高拍卖价格。这件紫檀笔筒色重黝黑,高浮雕刻画龙、狮、马、虎、象、犀、鱼、螺出入于汹涌的波涛中,曾著录于《中国美术全集·竹木牙角器》,原属于著名收藏家王世襄先生。在2003年的专场拍卖中,最终成交金额达到了6,300多万元,且成交率为100%。这无疑大大推动了内地文房拍卖市场的发展。
除了王世襄、黄玄龙等名家专场之外,在近年来的拍卖市场上,还有许多著名藏家的专家拍卖影响过市场。在2005年的拍卖市场上,苏富比拍卖行推出的“玛丽及庄智博夫妇文房瑰宝珍藏”拍卖中,一件明代《犀角雕双螭海棠型杯》(李中甫制)款,高20公分,估价100万至150万港元,在藏家疯狂竞标下,最后由伦敦古董商艾斯肯纳胥(Eskenazi)以超过预估价10倍的1,076万港元天价成交,之前犀角纪录保持是香港佳士得2004年11月1日拍出明末清初·犀角雕饕餮纹酒壶以252.775万港元成交。而且该场专拍共有5件犀角拍品都远超过预估价,名列当年犀角雕十五大拍品内。对于藏家来说,纪录的产生无疑将催生新的投资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文房收藏大家
翦淞阁 黄玄龙
“翦淞阁”是清代乾隆末期著名书法家伊秉绶题写的一块匾额。如今的主人是台湾收藏家黄玄龙。他生于台湾,藏品类型包括古代匾额、明代家具、文房用品,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文房用品,20多年来仅用于古代文人文房用品收藏一项就耗费上亿元。
俪松居 王世襄、袁荃猷夫妇
“京城第一大玩家”王世襄倾心葫芦,收藏家具,刻竹漆器,著书立说,把“大俗”玩成了“大雅”,特别是曾经的专场拍卖,更是让他的收藏为大家所熟悉。
瞻麓斋 龚心钊
龚心钊收藏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精致考究、古朴典雅的包装。无论是书画,还是各类文玩精品,外盛以瘿木盒、紫檀盒或红木盒,取精致的织锦包面,用柔软丝绢为卧囊,盒内贴有多方藏印印文,并附有亲笔撰写的各式标签,盒外又贴有龚氏手书品名的题签。
抗希斋 仇炎之
仇炎之为太仓人,多年在上海、扬州经营古玩生意,其眼力极佳,藏有大量瓷器精品和高古青铜器,解放前移居瑞士。仇炎之过世后,其后人委托苏富比公司拍卖。苏富比将仇氏藏品分三次在中国香港和英国伦敦推出,引起极大轰动,拍卖会效果空前。
暂得楼 胡惠春
“暂得”一词取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表达了欣然而遇的内心喜悦,正如胡惠春鉴赏器物时的感受。胡惠春是上海金融家胡笔江之子,他的藏品包括了不少晋、唐、宋、元、明的名品,单是清代官窑精品就达90余件。
静观堂 徐展堂
徐展堂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史上不能不提的名字。当香港一批老藏家的购买力到上世纪 90年代初受到重创,以及1991年和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徐展堂是当时中国艺术品最大的买家,创造了许多拍卖高价。1996年,徐展堂开始逐渐释出他的藏品,并以“静观堂”作为拍卖专场的名字。
云海阁 张宗宪
张宗宪出身名门,“藏”运亨通60余年,是当今全球华人圈数一数二的收藏大家。六十年间,张宗宪先生遍游世界各地搜集法帖书画、赏玩杂件和瓷器精品,游走于伦敦、巴黎、纽约、香港等各大拍卖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