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信息壁垒 中国对美投资大跃进在美建厂 打破贸易保护壁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

  陈先进

  “华商都是优秀经营者”

  今年初,中国运成公司(Yun Cheng )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斯巴坦堡市建成一座制造照相凹版滚筒的工厂,其产品可用于在各种物品上印刷标记。按照中国的标准,在美国建厂生产成本并不高。该公司购置6.5英亩地皮,是上海和东莞(广东)价格的1/4。电费,中国每度电14美分,南卡州却仅为4美分,而且那里从来不会像中国那样经常停电。

 打破信息壁垒 中国对美投资大跃进在美建厂 打破贸易保护壁垒
  当然美国劳工成本要高得多。流水线操作工每小时工资10~12美元(中国仅2美元),技术工人25~30美元。但南卡州规定,雇用超过10人的公司,每年可减税1500美元/人。同时在美国生产的产品都打上“Made in U.S.A.”字样,其售价高于“Made in China”。公司总裁李文春估计,今后5~10年,工厂规模将由60人增加到120人。

  首开在美国投资建厂先河的中国公司是青岛海尔,2000年它在南卡州卡姆丹镇建造电冰箱厂,引起该州各界很大震动,甚至出现反华情绪。因为南卡州的纺织厂都迁移到中国等低工资国家,造成大批失业。

  但2005年后形势有很大的变化,中国投资建厂逐渐受到欢迎,究其原因,无非是美方意识到这有利于缓解美国的高失业率。共和党保守派领袖吉姆·德明特是南卡州参议员,他在回答《财富》记者提问“您对共产党在贵州创业作何感想”时答曰:“南卡州是世界最佳投资地点之一。”一位美国海尔公司的女技术员说:“华商都是优秀经营者,至于共产主义,那又何妨,能够挣到钱就行”。

  对美投资“大跃进”

  中国对美投资近年来明显增长。据美国Rhodium Group咨询公司统计,2009年中国在美共投资近50亿美元,虽然这与1991年日本投资高峰时期的1480亿美元相比微不足道,但是与此前年均仅5亿美元相比,是个“大跃进”。单在南卡州,来自中国的投资已达2.8亿美元,创立1200多个工作岗位。

  现在美国共有33个单位,包括州、市、港口,派有驻华代表,负责招商引资,竞相提出优惠条件。美国官方对此积极支持,认为这有助于扭转两国投资严重失衡。美国还专门成立中国服务集团,负责对中国公司在美国投资与经营活动进行咨询。

  千万不要给中国朋友送钟

  最近,德克萨斯州南部港口城市科帕斯克里斯蒂揽到一笔中资10亿美元的大项目。天津钢管厂决定在该市建立制造油探无缝钢管厂,雇用员工600人,是中国在美国的最大工厂。4月已获当局空气质量许可证,计划今秋破土动工,2012年建成投产。该市估计未来10年工厂可为当地经济带来27亿美元的收益。科帕斯克里斯蒂市之所以能在75个竞争手中胜出,得到中国投资方的青睐,主要是由于当地原料供应充足(废钢、生铁),产品出口北美、南美方便。

  当天津钢管厂代表团到当地考察时,受到市民热情接待。市政府特地找到一台籍女老板当翻译,她是当地惟一能说“国语”的女性,兼任文化指导。她告诫美国人千万不要把钟当作礼品送,以免交易被砸。中国客人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被告知如何买车、租房,乃至建议买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香米”,不要美产大米。

  在美建厂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在美国建厂,是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招。今年4月,美国政府在美国钢铁工人工会的强烈要求下,对进口天津生产的无缝钢管征收99%的关税。税收如果超过20%,就无利可图,若就地生产则可躲过这一关。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本田汽车公司正是应用此法解决日、美汽车贸易摩擦的。

  近年来,中国在美投资领域不断拓宽:已在内华达州开设制造风能涡轮机工厂和风电场,可提供1000个工作岗位;收购了有400员工的洛杉矶商业区;收购了威斯康星州港市密尔沃基已停业的购物中心,计划将其改建成一座大商城,可共200家中国零售商营业。中国公司正在使许多濒临倒闭的工商业起死回生。比如,去年大连一家机械制造厂在美一共收购了4家机械厂,其中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工厂是美国最大的机械厂之一,收购前亏损达1.37亿美元。收购后通过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各厂都已扭亏为盈,美国工人对此非常满意。

  据美国中国服务集团主管克拉伦斯·关反映,中国中央政府已批准1200个在美国投资项目,其实远不止此数。因为它们没有计入有中国入股的香港公司和避税天堂维尔京群岛的中国公司的投资,后者是中国对美投资的“跳板”。另外,也没有包括大批由地方公司对美投资的项目,因为只要投资在1亿美元以下,就无需中央批准。

  最重要的原则是“生意是生意”

  根据日企和海尔的经验,在美开办企业,管理人员最好本地化,这有利于管理方式入乡随俗,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在美国的中资企业惟一的特色是在车间高挂中美国旗,墙上张贴中式口号,春节时全体员工会餐和燃放鞭炮。中国的制成品不但就地销售,也出口各国,消费品也返销国内,因其档次高,在中国富人中很有市场。

  美国市场高度自由化,许多国家都可利用美国的资源和管理经验组建企业,其中日企规模最大、最成功。日本是美国的“盟友”,中国是美国的“战略伙伴”,中国由于政治体制不同,多少会带来一些麻烦,但是中国的投资肯定有利于密切两国经济关系。更重要的原则是“生意是生意”,对于物美价廉的产品来说是不受国界限制的。“十年磨一剑”,这句中国谚语经常会被在美投资的中资公司引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9046.html

更多阅读

张琏瑰:中国对朝政策岂能“一贯”

有人用“明确的、一贯的”描述中国对朝政策。这是外交辞令。果若如此绝非国家之福。因为,凡是有生命力的政策都是随事物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一成不变等于僵死,僵死的政策是无法维护国家利益的。幸亏中国对朝政策不是这样的。中国对

中国最美高速公路——丹通高速 丹通高速公路

从五女山上下来,时间尚早。吃了点东西,又向下一个目标——丹通(丹东——通化)高速公路进发。来到高速入口,由于过度兴奋,没等看清方向就一头开了出去,结果正好走反了,发现以后及时纠正,在一个出口出来,掉头之后朝正确方向挺进。幸亏黄金周高速

声明:《打破信息壁垒 中国对美投资大跃进在美建厂 打破贸易保护壁垒》为网友青柠年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