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江:倒逼宝钢转机(3)



 徐乐江与沙钢董事长沈文荣相识多年,“他从一个轧花厂弄起来,非常不容易。他们的劳动生产率,低成本管理,灵活的经营战略都值得我们学习。”

  在中国的钢铁市场里,沙钢虽是民营企业,但其地位并不逊色于国有企业。2009年沙钢产量达到2640万吨,销售收入1463亿元,产销率达到103%,利税总额73亿,净利润约50亿元,位列世界钢铁十强第七位。虽然沙钢钢产量逊于武钢,但销售收入略高于武钢,产量和销售收入均高于鞍钢。

  2009年底,沈文荣在一次对外发布会上也点明了沙钢与宝钢的差距,其一,宝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超过沙钢;其二,宝钢的产品结构更丰富,沙钢在钢铁衍生产品上不如宝钢;其三,宝钢的资产结构更合理,债务负担要比沙钢轻;其四,宝钢与国际三大矿石公司都有长期合作关系。

  “光是战略是不是太空?有没有具体的合作细节?”《英才》记者追问徐乐江。

  徐乐江不愿透露今后更多的合作细节,但是他告诉《英才》记者:“合作除了资产关系还有战略同盟,这在国际上很盛行,通过战略同盟,取长补短,形成竞争合力。”

  “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负责人汪建华认为,此次战略意向合作,为宝钢与沙钢今后进一步的实质性合作打下了基础。钢企合作的深化离不开协同效应和路径的选择,此次从产品、生产、市场、运行机制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先期搭建协同的框架,“是务实和循序渐进的合作方式”。

  对于“宝沙恋”的未来,基于理念上的认同是否会被双方继任者接受?徐乐江认为这在于体制而不在人。

  

  海外买矿 时机欠佳

  

  对于整个中国钢铁业来说,无论是淘汰落后产能,还是兼并重组,最终目的都是控制整体上的钢铁产能,促进产业升级。

  中国钢铁业集中度低,导致最突出的问题则是铁矿石谈判丧失了议价权。中国钢铁业上游资源一直受制于人,而宝钢作为铁矿石谈判的中方代表,因为没能把价格谈下来,也多次遭到外界质疑。

  4月28日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公开坦言中国在2010年铁矿石谈判中出现不利局面,国内钢铁企业可以和三大矿山公司就铁矿石问题分别进行接触。此言被外界认为中钢协已经放弃了此前一直强调的“在中钢协的组织协调下统一行动”原则。

  2010年铁矿石谈判的结果,淡水河谷、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矿商联手终结了此前已执行了40年的铁矿石长协定价机制,将过去一年一度的长协矿谈判,改为每季度与钢企签约确定下一季度协议矿的价格。

  在4月27日《英才》记者首次采访徐乐江时,曾提及长协定价变季度定价是否使宝钢压力剧增,徐乐江承认构成压力:“宝钢在这么多年里建立了和三大矿石供应商的长期协议,在这方面过去是受益的。这次转变对宝钢应该说是有冲击,而且冲击不小。显然宝钢要和国内的钢铁企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唯一有利的是,在铁矿石运输市场上,我们有这么多年的积累,还有一些独到的竞争优势。但对宝钢来说,要抓住这次机遇,真正把我们的竞争力倒逼出来。对一个钢厂来说,不管是大高炉还是小高炉,流出来的铁水基本上是同质化的,但生产出来的产品就完全不同了,附加值差别很大,这就是有竞争力的企业和没竞争力的企业,或者发展阶段不同的企业的差异了。”

  不过随着钢价近期接连下降,铁矿石价格也难以高位支撑。全球第二大铁矿石企业力拓首席执行官艾博年近日表示,如果因为铁矿石现货价格低于季度价格,钢企便不执行合约转而购买现货矿,铁矿石季度定价机制则可能被废弃。力拓最近确定的三季度协议矿价格为离岸价147美元/吨。而目前我国进口的相同品位现货矿到岸价为120美元/吨左右,粗略算来,二者之间仅矿价就相差了30美元/吨(还不包括运费)。因此,部分钢企希望购买更便宜的现货矿。

 “7月以来,唐钢、武钢等大型钢厂均加入检修限产行列,预计粗钢产量将维持下降趋势,日均产量有望下降至170万吨左右。”联合金属分析师胡艳平认为,总体经济增速趋缓,使钢铁产业高产能、高库存现状短期内难有根本性改变,钢材总体消化任务繁重,反弹空间和幅度受限,目前来看难以触及上半年高点。

      还有一条讯息值得注意,淡水河谷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杰·安乃利6月曾在上海宣布,铁矿石定价方式已经从现有合约价格体系,过渡到指数定价体系。未来,一旦施行铁矿石金融指数定价系统,铁矿石波动将会更加剧烈,国际投行是否会操纵指数价格,吸走整个中国钢铁业上下游的利润,还是个未知数。定价风险不得不防。

  徐乐江认为,中国加入WTO时,没有把铁矿石作为战略产品,无法控制采购,也为今天的尴尬局面留下了隐患。但中国这些年经济极其快速的发展,凸显出当年对于某些资源的紧缺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1998年,很多人认为全国只需要1.2亿吨钢就够了,中国这10年超常规的发展,始料未及,十几年前,谁能预计到今天的状况?石油危机以后很长时间里,三大矿山都过得非常困难。1973—2000年,27年里世界钢铁业平均增速为0.8%,而2000—2008年平均增速达到8.8%,这又有谁能预计到?”徐乐江认为,短期内超常规发展带来的供不应求则是铁矿石价格连年翻倍的根本原因。

      但更为关键的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速都在放缓,因此整体钢铁业的增长将无法持续,“世界钢铁业,从7亿吨的产能到8亿吨的产能走了27年,由此可见现在对于整个市场发展的判断还为时过早。五到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现在走出去收购铁矿石资源,资产泡沫的风险是否做到了可控?”徐乐江说。

  对于铁矿石并不稀缺的观点,徐乐江曾在诸多场合提及,而现在他更认为,全球性的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才是资源泡沫破裂之时。

 徐乐江:倒逼宝钢转机(3)
  钢铁专家马忠普认为:“国际钢铁市场已经陷入库存增加,价格疲软之中。没有需求购买的支撑,即使铁矿石价格上涨,钢材价格也很难攀升。钢铁企业只能陷入更加艰难的经营困境。很显然三大矿商一意孤行,推升三季度铁矿石价格的努力能否实现仍旧是个谜。最近巴西淡水河谷表态要将季度协议矿推向现货矿市场,其背后透露出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难度。三大矿商可以撬动铁矿石协议价格,却撬动不了世界钢铁需求。”

  “什么时候是收购矿山资源的好时机?以前我们有过好机会,因为没有预见,也没有抓住。现在走出去,作为企业要考虑经济利益,掂量着办,你花多大的代价去拿资源?投资的项目是不是能够在经济低迷期撑下去?如果一旦你的资金链断了,很可能又被三大矿山收回去。对别人我不做评价,但我认为现在风险很大。”

  做企业,徐乐江说关键要“居安思危”。2007年宝钢实现盈利346亿,2008年前三季度,虽然历经金融危机,但宝钢盈利却已接近2007年全年水平,当时徐乐江想,2008年无论如何“睡觉也能看到400亿的”,但是正在高歌猛进的时候,全球金融危机突然爆发,“这种崩溃性的走势,但愿我一辈子只遇到一次。”徐乐江笑称自己如果有重来的机会,可能不会去学钢铁,而去学金融。

  

  

  宝钢重组的大势到了

  

  关于产能

  《英才》:原定2012年8000万吨的粗钢产能,现在调整为5000万吨,为什么要做这个调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98998.html

更多阅读

命学大师3 :东海半仙徐乐吾

命学大师(3):东海半仙徐乐吾文/厚德堂相山【徐乐吾】又名徐东海。江苏东海县人,生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三月初三日申时。南袁北韦中乐吾。与袁树珊、韦千里号称民国命理三大家。徐乐吾著作有《命理寻源》、《命理杂格》、《命理一得》、

关于树读的解读 关于“倒逼”的解读

时下有个词很火,这个词就是“倒逼”。“逼”就让人很难受了,前面再加上个“倒”字,透露出多少的无奈和辛酸啊!百度词条对“倒逼”的解释很到位,说:倒逼是一种被动行为,是“迫使”、“推动”等词的升级版,强化了反常规、逆向促动之义。百

电商从B2C到C2B的隐喻:倒逼式商业模式

     阿里巴巴副总裁梁春晓在淘宝十周年的分享会上抛出了一个概念,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将是未来商业模式的主要代表,将引领电子商务经济体走向未来。相对于传统的B2C模式,所有的环节都由厂家驱动,C2B的不同在于由消费者驱动,以

新浪门户衰退:倒逼微博商业化

   新浪必须世俗化。门户有门户的商业生存之道,虽然不会成为商业上一流的公司;而微博,向大号“美丽说”发展,于它自身的商业而言,没什么不好。  岁末年初,关于新浪的市场传闻忽然多了起来。先是阿里要入股新浪微博,然后是新浪要换帅。

徐乐江:倒逼宝钢转机(4)

  徐乐江:这说明我们更冷静了,更谨慎了。国务院出台了兼并重组的文件,我仔细看了觉很令人振奋,特别是对央企重组,一个是市场化行为,一个是各地不要设障碍,我认为这是大的趋势到了。前一阶段我们没有少忙,忙得不亦乐乎,济钢签过、马钢签过

声明:《徐乐江:倒逼宝钢转机(3)》为网友夜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