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这些开发者都认同光凭技术优势已经远远不够。欲想在App Store新生态下生存,原创开发者必须学会自我进化——除了过硬的技术实力之外,还需要掌握营销环节的各种Know-how。比如怎么根据社会热点选材,如何贴图,如何给应用起个好名字,以及如何注明介绍文字、去各大社区低成本推介,甚至怎么选择降价时机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如今App Store的开发者们必须掌握的生存技巧。 苹果的新法则 实际上,苹果一直都在密切注释着App Store生态环境的演变。 从去年年中要求开发者自我评级,到今年年初改版iTunes,再到7月22日收紧开发者上传途径,苹果公司基本上每半年就会推出一项旨在优化App Store生态的新法则。 7月1日,苹果的iAd移动广告系统正式上线,其将为开发者——特别是排名不很靠前的开发者带来新希望。家住圣地亚哥的詹森·亭于7月7日开始销售一款将iPhone的LED补光灯升级为手电筒的应用,该应用的免费版使用了苹果iAd广告系统,第一天的下载量就达到了9000次,并通过iAd获得1372.20美元的广告收入。此举被业界视为App Store 2.0的起始点。 实际上,App Store里面的生存之道已不仅仅是销售软件与展示广告两种。 孵化出App营销这一分支的产业已初露端倪——游戏题材如何追逐社会热点,如何制作宣传效果卓著的截图和广告,如何进行互联网传播,等等。所有的这些,将会由独立发行渠道或代理公司(咨询公司)去完成。 Getjar就是有此雏形的一家公司,其刚刚获得来自Accel Partners的1100万美元投资。其CEO Ilja Laurs对《商业价值》表示,App Store正在衍生出越来越多的细分商业模式,未来前景大有可观。 此外,专向VC也已经加入这个生态系统。著名KPCB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Matt Murphy,现在就负责管理KPCB为iPhone应用开发设立的1亿美元专项投资基金——iFund。 时至今日,App Store和苹果公司一道成为IT产业最耀眼的明星。虽然,靠独自开发app成功越来越难,但App Store显然并非是在烧一把虚火——当App Store由原生态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将有更多的机遇提供给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生存的个体。 不过苹果显然需要加快进化的脚步并谨慎把控进化的方向。因为随着App Store这个生态系统的不断演进,它内部的生态单位正在越来越庞杂,而来自内部的恶性竞争与来自外部的其他应用平台的诱惑会越来越多。对这个世界的创建者——苹果公司来说,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并掌握控制权将是极大的挑战。 开发者争夺战 在App Store的带动下,谷歌的Android Market、诺基亚的Ovi Store等依托不同平台的应用程序商店这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而联想乐Phone等终端企业的应用程序商店也开始有了越来越紧迫的需求。 虽然它们现在的商业模式与规模都无法和App Store比肩,但长远来看,这种定制之外的合作模式将为开发者创业提供更为丰富的渠道,然而这种局面必然产生各大平台对开发者的争夺。 实际上,宏大的争夺之战已经打响。除了苹果、谷歌、微软、诺基亚、黑莓、中国移动等一干巨头之外,第三方平台也开始加入到这场角逐中去。继Getjar在美国横空出世之后,中国这边的3G门户网又在7月初宣布其“从门户到平台”的战略转型,同时获得来自IDG等知名风投的巨额投资。
![ios10.2 appstore App Store进化论(2)](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12033773502320.jpeg)
此外,中国的腾讯、盛大近期都在移动App开发领域招兵买马。平台割据、抢夺资源的竞赛将以新的版本呈现。 然而,无论哪一家的统计数据,App Store与Android Market都是目前最吸引开发者的两个应用程序商店,两家的相互较量与渗透将成为下一个时代的主旋律,而这种较量与渗透必然伴随着各自系统功能的完整与进化。 Android Market的优势在于其所依附的巨大终端使用数量——HTC、摩托罗拉属于Android的超级粉丝,而三星、联想、索爱、Dell等厂商也将Android作为战略的一只臂膀。再加上国内各大山寨手机厂商的推波助澜,使得Android Market的市场充满了想象空间——几乎每天都会发现有新的Android手机发布或发售,更多的人认为未来终端就是Android的天下。 作为对比,苹果的硬件则是App Store维持活力的可靠保障。比如,iPad推出之后,App Store中马上推出了iPad应用专区,不但传媒业应用成为App Store中新的生力军,而且开发者可以利用iPad的特点进行二次开发盈利;又如,iPhone 4发布后的首个推荐日,游戏栏里增加了 “Made for iOS4” 的分类。最新上榜的“Eliminate:GunRange”就是首款利用iPhone4 陀螺仪功能的游戏。而之前的一些经典游戏,如“Flight control”和“Skee ball”也随着新硬件的发售而再次冲上榜单前列。 相比来看,Android Market目前则更像是婴儿期,其缺陷还比较明显。成都优聚软件是专注于Android平台开发的团队,其总经理李万鹏就认为Android的版本稳定性一直是困扰其成长的问题——其平均三个月一次的版本升级,造成在不同平台上移植应用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Android Market没有一套审核机制,导致任何软件、游戏都可以上传,容易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再加上Android的开源让很多厂商自行修改,无法形成稳定的用户体验。基于以上问题,Android 3.0是否统一整个UI以提升用户体验,就成为了谷歌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 是不是只有苹果和谷歌这两个世界级的企业才能吸引开发者?其实并不一定。当应用程序平台和其对应的生态系统变成一种关键模式,那么有没有对这个生态系统的领袖能力,就成了未来那些平台和终端企业对开发者争夺的焦点。对开发者来说,对“有收益、可持续”的复制才是最重要的吸引力所在。但当下的现实是,很多希望构建自己生态系统的企业还没有完全理解开发者群体的意义与诉求。 在联想乐Phone发布会上,联想的一位国际市场高管曾经问朱连兴:“你说说联想与苹果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差距就是能不能赚钱。” 朱连兴当时的回答很不客气,“我们跟苹果公司合作,不需要与他们公司的人见面就可以赚钱……” 他之后婉拒了包括联想、中移动在内的开发邀请。在朱连兴看来,这些国内巨头做应用程序商店的路线,让开发者感觉根本不是想建立长期合作,而只是想利用一下开发者。“我们为什么要上你的店里免费‘展示’呢?”朱连兴认为,要真正吸引到开发者,这些平台要做的,是下决心去构架一个生态系统,并对开发者抱以信任才行。毕竟,苹果当年是花大价钱自己投入,才聚拢了众多开发者打下App Store的根基。 虽然平台的意识还很不成熟,但在著名华人开发团队——EpicForce的CEO许向军看来,平台多了毕竟是好事:“该转型的转型,该坚守的坚守。市场大了,不同层级的开发者才可以吃饱穿暖。”